王晓军 朱卫民 田培军
慢性ITP是一种由于抗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表面靶抗原结合,导致血小板破坏而发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抗血小板抗体可以与血小板及巨核细胞结合,使之不仅破坏血小板,也通过抑制巨核细胞的增殖/成熟而造成血小板的髓内破坏,影响了血小板的生成[1]。此外,体内、体外研究还发现血小板自身抗体能激活补体,通过补体介导的途径引起血小板破坏。慢性ITP住院病人多见两种情况,一是PLT明显下降的初治者,另外一种为难治性ITP患者。糖皮质激素是慢性ITP的首选治疗药物。在过去数十年里,泼尼松作为治疗ITP的首选药物,约70%的患者有效,但在减量或停药过程中易复发,而且长期维持治疗副作用较大,如果给予重复治疗很难再取得持续缓解。为避免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带来的并发症,国外有学者用大剂量地塞米松(Dex)短疗程冲击治疗慢性ITP取得很好的效果。为尽快使这类患者血小板增加,预防致命性的内脏出血特别是颅内出血的发生,我们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泼尼松治疗慢性ITP患者26例,并对其疗效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6例患者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16~61岁,所有病例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入选标准:首次发病患者,2次血小板计数均小于或等于10×109/L。入院前未接受过其他治疗,接受过下列治疗的病人或在1周内接受过下列治疗的病人退出:(1)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IVIG);(2)血浆置换;(3)脾脏切除术;(4)血小板输注;(5)免疫抑制剂。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滴入地塞米松40mg/d×4,第5d给泼尼松片1mg(kg·d),分3次口服,所有病人均常规给予抑酸、保护胃粘膜等治疗,无一例患者输注血小板治疗。治疗开始每日查血象,并注意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和药物毒副作用。
1.3 疗效标准 参照第二届全国血液学会议制定的标准:(1)显效:血小板计数>100×109/L,出血症状停止;(2)有效:血小板计数>50~100×109/L,出血症状停止;(3)进步:血小板数量上升,出血症状改善;(4)无效:血小板及出血现象无改善。
(1)疗效:26例中显效18例(69.23%),有效3例(11.54%),进步2例(7.69%),总有效率达88.46%。治疗前血小板平均值(16.54±12.13)×109/L,治疗后血小板均上升,第3、5、10、15d血小板平均值分别为(81.34±22.53)×109/L、(101.14±43.13)×109/L、(103.42±32.83)×109/L、(122.87±45.23)×109/L,其中6例治疗21d后行骨髓穿刺,骨髓象显示巨核细胞恢复正常,3例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虽有增加,但仍低于50×109/L,所有患者治疗后血小板数量增加,均未发生出血现象;(2)副作用:因地塞米松冲击治疗时间短,故治疗过程中所有病人均未遇到典型、严重的糖皮质激素副作用,如多系统代谢紊乱、烦躁和戒断症状等,仅部分患者出现失眠,经对症处理后好转。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因免疫机制使血小板破坏增多的临床综合征,又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othrom bocytopenic purpura,ITP)。根据临床表现、发病年龄、血小板减少的持续时间和治疗效果,可将其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型。慢性ITP多发病于20~50岁之间,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2~3倍,绝大多数慢性ITP患者缺乏前驱症状或病因[3]。本病起病隐袭、症状多变,有些病例除发现血小板减少外,可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多数病例的临床表现为皮肤瘀点和瘀斑[3]。糖皮质激素是ITP的首选治疗药物。它的主要机制为:(1)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尤其是脾脏)吞噬和破坏附有抗体的血小板。(2)使毛细血管脆性减低,减轻出血症状。(3)抑制血小板抗体的形成。对皮质激素无效或维持剂量超过15mg/d的患者为难治性,需考虑结合或改用其它治疗[4]。目前泼尼松龙(或泼尼松)是大多数患者的首选药物,但仅有约30%左右的患者可获长期缓解,且长期维持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为避免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带来的并发症,目前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已经成为治疗慢性ITP的常用方法,地塞米松是长效激素,比泼尼松作用持久,而对水纳潴留及促进排钾作用轻微,可持续获得缓解,避免了长期大量应用激素的副作用,其疗效明显,血小板增加较快,用药方便,安全性高,可大大简化医疗措施,同时亦可节省费用,但停药后血小板易出现下降,故我们选用泼尼松进行维持治疗,以期能够使血小板维持在正常水平,减少出血倾向。本文26例患者,经地塞米松联合泼尼松治疗后,总有效率可达88%,不良反应轻微,可作为初治慢性ITP患者的一线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陈立,秦晓铧,谢晓玲,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巨核细胞计数疗效关系[J].当代医学,2011,17(15):45-46.
[2]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天津:天津科学出版社,1991:245-250.
[3]沈志祥.难治性血液系统疾病[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41-252.
[4]阮长耿,吴德沛.现代血液病诊断治疗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9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