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新视角
——基于商贸中心能量等级分析的战略研究

2011-04-01 13:18王先庆
城市观察 2011年4期
关键词:流通业商圈商贸

◎ 王先庆

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新视角
——基于商贸中心能量等级分析的战略研究

◎ 王先庆

随着广州明确将“国际商贸中心”作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城市个性定位的确立,“广州如何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就成为各界研讨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商贸中心的能量等级与城市商业中心的聚集和扩散以及转型等角度进行了分析。

国际商贸中心 广州

一、理想与现实:广州离国际商贸中心还有多远?

“国际商贸中心”到底应该建成什么样子?除香港外,上海最早进行这方面的探索。2002年,上海提出“要用20年时间建成世界级的国际商贸中心”的战略构想①。为此,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于2001年至2002年两年间,组织数百名专家就《上海建成国际化“购物天堂”的内涵与途径》、《黄浦江两岸开发与上海商业发展的机遇》、《上海郊区城镇商业发展的若干思考》、《上海国有商业资本运营规划》、《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业企业集团》等课题展开深入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从而为上海建设国际商贸中心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②。

上海为了建设国际商贸中心,提出了“繁荣繁华,便民利民,就业创业”的发展思路,即一是要使上海建成国际性的“购物天堂”,提出2005年初步建成国际化消费购物天堂,2007年要建成亚太区的商贸中心,用20年时间要建成世界级的国际贸易中心,要建成一个繁荣繁华的国际商业大都市③;二是商业发展始终坚持方便百姓生活,促进消费;三是千方百计推动市民围绕商贸流通业进行就业和创业,推动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明确围绕2010年世博会使上海商贸流通业实现质的飞跃。

与上述思路相配套,当时上海市采取了一系列推进措施。如围绕黄浦江开发河岸商业和水上商业,将过去的码头、仓库等发展为发展现代商旅、休闲、会展,将运输业引进物流园区;鼓励发展电子商务和网上商业;将物流业定位于支柱产业,上海重点发展外高桥、浦东空港和西北三大物流园区,并成立专门的“推进领导小组”去推进和实施,在全市范围内新建、改建各类商业物流配送中心80多个等;促进不同类型的商贸企业兼并、重组、联盟、联合,在全国扩张以及全面资本上市,以提高商贸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④;建设一批全国知名的特色商业街或商贸设施,如上海南京路和上海新天地等。

然而,需要追问的是:上海在2020年后建成的国际商贸中心会是什么样子?建设过程中需要多大的投入?做多少项目?总的商贸规模该是多大?大的龙头企业该是多大?这些一直没有得到答案。而且,10年过去了,2010年上海作为国际中心城市,再次明确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目标,不知他们是否进行过阶段性总结(如中期检查)和评价?有哪些经验教训和得失?

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显然面临和上海同样的问题,进一步说,就是 “广州需要积蓄多大的能量才能引爆国际商贸中心这一核弹”的问题,因为,没有达到相当规模的“能量等级”,国际商贸中心可能始终是理想和目标,而不是像香港那样变成现实。假如,作为国际商贸中心,需要10000亿人民币社会销售零售总额,1000亿元销售规模大型商贸中心,10家以上的市值100亿元的商贸类上市公司,每年1000万以上的国内外购物客流,等等,那么,广州离这样的目标还有多少差距?广州现在是否已经是华南商贸中心?何时能成为全国性商贸中心?离真正的国际商贸中心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尽管国际商贸中心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我们却有必要探讨它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为此,我们曾进行过相关的指标设计。我们认为,国际商贸中心应该具备四大功能,即现代化的购物中心、进出口贸易中心、批发交易中心(含国际采购中心)、物流中心、会展中心,可以通过一系列指示来描述。这些指标由四大类十五项要素构成。即商业供给类(a大型知名商家、b高质服务、c高雅购物环境、d商品种类丰富、e国际品牌聚集、f流行消费发祥)、商业需求类(g市场购买力、h高质主流消费群体)、市场环境类(i著名商业街区、j商家诚信体系、k综合功能完善、l便捷交通条件、m消费者权益保护、n商贸促进政策)、优势特色类(o商业文化)。上述十五项要素中,a、b、c、g、i、j、l、m八大要素是数量指标,而d、e、f、h、k、n、o七大要素则是质量指标⑤。

如果给上述指标综合打分的话,如果达到60分表示已经初具形态,80分表示基本建成的话,那么,广州现在可以打多少分呢?目标与实现之间,总体差距有多大?单个要求的差距有多大?有哪些“短板”和“瓶颈”?广州要达到符合国际商贸中心的基本条件应该制订怎么样的发展战略?应该如何规划和布局?这需要我们更全面深入地专题研究。

二、梯度与层次: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的思维与视角

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指城市商业随辐射能力的增强,能够超出国内界限在世界范围形成较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聚集众多国际性商贸活动,包括金融保险业务、批零业务、物流运输业务、信息咨询业务和国际大型会展会议业务等。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形成是城市交换功能的国际化,集中体现了城市商贸设施、服务功能和整体环境能够服务于国际交往和国际性商贸活动⑥。

建设国际商贸中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多个阶段和步骤。在不同的阶段,发展水平和层次是不一致的,其发展重点难点、商贸形态、区域布局、产业顺序都应该是有差异的。不能像现在一些文献里总是清一色地“喊口号”,一味地“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之类。十年前是这些口号,十年后还是这些提法,缺少一种动态分析和阶段性思维。因此,广州在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过程中,应该真正明确自己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然后根据这些战略步骤和阶段去实施,而不是“过于超前”或“滞后”,踩错了节拍,跟错了对象。比如,在应该重点发展公路物流的时候却一味发展港口物流,在应该大力发展综合超市的时候却偏爱发展百货业,在应该对外拓展空间的时候却盲目在中心城市密集扎堆,等等⑦。任何缺少战略推进的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最后都会偏离最终目标的实现,“始终长不大”。

就产业顺序而言,同时,与传统商业不同,现代化的商贸产业体系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生活服务商业、商务服务商业、生产服务商业、休闲服务商业、中间服务商业(进出口贸易与代理体系)。商贸成长阶段与商业服务内容同步变化,即现代化商业中非消费型购物的比重会越来越大,从而不同层次阶段的业态结构、产业组合、发展水平都相差很大。

目前在考虑“打造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的产业选择中,往往只静态地考虑批发、零售、餐饮、物流、会展等各类商贸业。但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优先顺序和演化规律看,真正决定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是基于内外贸一体化的庞大的以统筹进出口贸易的中间商业。一般而言,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演进顺序是:外贸与零售业—批发与分销业—物流与配送业—会展与内外贸一体化下的代理业——旧货流通业——其他特种商贸业——其他间接服务业。它们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下发育与成长,并不是同期共存共长,而是有先有后,有亲有疏,交互依赖,风起云涌,形成一个特殊的产业生态链体系。因此,广州要打造国际商贸中心,有必要跳出原来的思维框架和决策思路,培育和构造一种具有鲜明的商贸独特个性和完善的产业生态链体系,丰富和充实商贸产业链的层次性、丰富性和多样性。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必须基于中长期发展战略角度,全面布局这些产业,使它们共同营造国际商贸中心的“气场”和“氛围”,同时不断提升整个商贸流通业的整体水平。

就区域布局而言,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不同阶段,商业布局的规律和商业中心的转移方向是不一致的,尤其是随着居住空间的变化和城市交通工具的变迁,城市商业的聚集和扩散呈现不同的顺序,因此,不能“用自行车时代的思维想着汽车时代的事情”,它们在商业布局时,完全是不同的思维理念和视角。广州中心城市商业布局过于拥挤以及新城区商业稀薄的矛盾,就与此思维理念有关。

实际上,早在2003年我们撰写的《发挥千年商都优势,做大做强广州商贸流通业实施方案》中,就曾提出,珠江两岸商业带将是广州商贸业最大的发展空间,是未来的商都轴心,该商业带西起白鹅潭,东至黄埔港,中心在琶洲岛⑧。我们的看法是,从未来发展空间来讲,北京路、上下九是传统初级阶段的典型代表;以天河城为中心的巨大商业圈只是起飞前商业阶段和起飞型商业阶段的杰出代表,它们代表的只是广州商都或者珠三角商都,缺少代表华南商都的市场容量、品牌形象、成长空间和巨大的都市级的辐射力;而在广州,只有珠江两岸具有这一巨大潜力。此外,从全球大商都的形成看,无一不以河岸和港湾为轴心,如东京的东京湾、香港的维多利亚港、上海的黄浦江等。围绕这一商业带,可形成一批购物中心、物流中心、会展中心、休闲中心集群等⑨。该商业带的“能量等级”才能支撑起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的规模和形象。

三、战略与布局:构建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的战略框架

广州如何打造国际商贸中心,不仅是广州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之后的重大战略选择,而且是关系到中国打造贸易强国的总体进程和发展走向。它是中国全面崛起背景下,珠三角率先向后工业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大转型的风向标,更是珠三角打造世界级的具有中国特色和岭南风格的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壮丽事业。

从这一战略高度出发,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应坚持五大基本方向和原则:一是以商贸为灵魂,重新确定和编制广州城市发展规划,用新的理念重新审视现代商贸流通业与广州经济发展的关系,明确广州城市的经济个性特征,使之成为真正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关键性产业。二是以商贸为基础,重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链体系,使其先进的制造业和其他服务业广泛建立在其优势的现代流通业基础上,使之成为真正的基础性产业和先导性产业;三是以商贸为导向,重新布局广州城市发展的新格局,以国家中心城市的气魄,基于全国的视野,基于“立足珠三角,辐射华南和东南亚,影响全国及世界,打造世界级国际商贸中心”的宏伟蓝图,弘扬城市个性,集聚人气,促进消费;四是以商贸为突破,带动城市和产业全面转型升级;五是以商贸为纽带,全面推进珠三角城市化经济一体化进程。

依据这五大方向和原则,本文提出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战略布局构想是,用十至二十年时间,以广州主城区为核心,东西20公里,南北约40公里,东至东环,西至广佛边界,北至北二环,南至广州南站,在一个椭圆形的约800平方公里范围内,建设一个覆盖人口约800万,交易规模在2万亿元以上,具有世界级商圈影响力且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国际商贸名城,以及世界级的美食之都、购物之都、会展之都、交易之都、时尚之都。其战略走向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扩张,但重心沿珠江南北线(海珠环岛)逐步向东南推进,进入珠三角腹地,最后将东莞、佛山和中山全部纳入商圈范围。

具体战略构想及布局如下:

1.一网:广州地铁商业网

根据广州城市发展的特性、商业个性,根据广州地铁网的分布,将地铁与商贸发展有机融合,建立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地铁商业网。

2.二环

一是环海珠岛休闲文化商贸带。约50公里长。沿线包含琵州、广州塔、中大北门、西航道、南航道、大学城、黄埔古巷等近二十多个大型新兴商贸节点,将是未来十至二十年广州商贸跳出“河北”向南推进,打造全新广州城的最大工程。该环内将融合都市型会展、博览、餐饮、旅游、休闲、购物、创意、总部等三十多种业态,覆盖天河、越秀、荔湾、番禺、黄埔五区500万中高端消费人群。

二是环广州主城区批发物流带。该带西南自火车南站、沿广州与佛山边界北至北二环,至太和镇。该带约100公里长,包括佛山南海桂城、大沥、里水三镇,广州海珠、番禺、荔湾、白云、花都五区约20多个镇街,沿途有各类大型物流园区十多个,各类批发市场约300多个,各类大型仓储物流企业3000多家,交易额约3000亿元左右。

3.三带(三纵)

(1)旧中轴线商贸带。处于强盛成熟期。主城区传统商贸带,以北京路为核心,向南跨海珠区至江南大道一直向南,北沿解放路,穿东风路和流花商圈,顺机场路至白云新城商圈。约20公里长,东西约1.5公里宽。覆盖四大商圈,北京路、江南西、流花、白云新城。该商贸带的打造,有一项特殊工程,就是尽快促成广州市政府的搬迁(如广州新城),将该地块转化商贸用地,成为提升整个北京路龙头和盘活整个越秀区商圈的核心区。

(2)广州大道商贸带。处于高成长期。广州大道是广州的城市名片之一,也是广州真正的“中轴”,值得很好地包装和提升。该商贸带与“新中轴”商贸带同属一个整体(因新中轴本身不是一条路)。该商贸带覆盖广州大道北(圣地)商圈、天河路商圈、珠江新城商圈、客村珠影商圈、五羊新城商圈、广州大道南批发市场群。全长约25公里,宽约2公里。再向南,隔岸与番禺商圈相连接。

(3)丰乐路商贸带。处于初步发育阶段。广州东部纵向商贸带,部分覆盖整个东部新城。

4.四线(四横)

(1)环市路-天河路-中山大道(广州北部);处于成熟期。

(2)新港路(广州中部):处于成长期。

(3)番禺兴南大道(广州次南部,东至大学城,西至大石):处于发育期,番禺新城核心商业区,目前有长隆、万博等以及十余个大型商贸项目正在规划和兴建中。

(4)市南路(广州南部):处于孕育期,未来广州发展的增长极,含广州新城、广州南站区域、亚运城、国际商品展贸城等)。可以说,如果未来二十年这一商贸走廊建成,则完全国际商贸中心即完全成型。

在规划中,东西向的黄埔大道、广园路、临江大道;南北向的科韵路、人民路等尽量不要规划商贸网点,留出道路,主要用于通行,有利于城市的分工和人流分流。

四、研究与思考: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重点难点问题

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是一项宏伟的事业,牵涉到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有大量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为此,本文特举出四大类三十多个值得关注的相关问题,以期各界深入研究。

1.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顺序和协调发展问题。包括:国家中心城市的城市个性与广州服务业发展的优先顺序和战略选择问题;经济转型时期广州商贸流通业发展战略的重新定位问题;商贸流通业在广州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地位问题;广州批发市场、物流业、零售业、餐饮业、会展业的协调发展问题;广州城市配送体系滞后与电子商务时代的商业前景问题;广州内外贸一体化进程问题;城市规划、商业网点规划与广州千年商都的城市形象相匹配问题。

2.城市规划修编与发展环境问题。包括:大块工业用地与大块商业用地的长期土地价值比较问题;工商、税务、城管、交通、城建、土地、规划等各部门是否存在着对商业的轻视、歧视和误解问题;城市道路收费、路网接驳、货车检查等一系列制约流通业和物流配送的问题;现行道路建设和改造严重忽略购物停车、货物配送、商品展示的后果问题;现行房地产规划、小区规划及新城规划,缺少基于千年商都背景下的商业网点配套问题;各种对市场、零售企业、物流配送、货场、商业展示、商业街陈列等的乱罚款、乱收费以及不规范检查问题;番禺、增城、从化等各新区与老城市的商贸流通业整合发展问题。

3.区域布局与均衡发展问题。主要包括:白云、黄埔、开发区等商贸流通业严重弱化问题以及如何培育提升问题;老城区商业过度拥挤、发展潜力不断枯竭以及活力再造问题;如何看待天河商商圈的过度竞争和提前老化问题;琵州会展商圈的功能不全问题;如何将番禺新城商圈打造未来广州最大、最具竞争力和代表广州21世纪商业形象的特大型商圈问题;如何处理广州道路改造和城市建设严重冲击商贸流通业的生命力问题(从人民路高架桥到建设中的中山大道BRT);如何打造都市级、区域级和社区级的完整商业网点体系?如何从全市层面布局不同等级的超大型购物中心、购物公园、特色商业街、老字号一条街、超大型公路物流及配送中心等。

4.如何做强大问题。主要有:如何进一步挖掘广州会展业与商贸联动的资源潜力问题?是否考虑建立广州历史特色专业市场保护区问题?如何推动广州商家去省外国外兼并收购问题?如何财政支持在全国乃至国内建连锁商城的问题?如何像抓工业那样加大商贸流通基础设施的投资问题?如何像上海、武汉那样将分散的国有资产整合注入到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以及提高竞争力问题?如何扶持广州的各类商贸流通企业以各类方式去境内外上市融资问题?争取二十至三十家商贸业的上市公司?这才能与国家商业中心城市地位相配。

五、推进与实施:近期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战略措施

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政策措施体系中,有两个问题应该解决:一方面,对以前提出的相关政策措施应该进行再评估,以确认这些举措的成效如何?如何改进和完善?另一方面,对于各种新旧措施,应该以一体化的思路和系统思维去统筹,去“碎片化”现象,使各种措施的效应能产生巨大的整合力和提升力。为此,应实现五大统筹,即统筹城乡流通体系;统筹各类商贸业种业态及相关服务业(批发、零售、物流、餐饮、会展、租赁、拍卖、典当、专卖、再生资源回收、电子商务、商业地产、酒店、旅游、社区服务、商务服务业)发展;统筹内外贸(内贸流通和外贸流通);统筹水陆商业,尤其是海珠环岛滨水商业、珠江河道滨海商业等必须从战略上统筹发展;统筹新旧城发展,兼顾新城扩张与旧城改造,必须融入商贸元素。

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五个战略措施:

1.打造和完善商贸流通体系。以完善市场体系为基础,全面梳理、整合和打造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这些体系包括城乡流通体系、城市物流配送体系、会展贸易体系、批发市场体系、电子商务体系、推广宣传体系等。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理顺目前比较混乱的市场关系和管理机制。比如,会展业与旅游和商贸的关系谁主谁次、物流配送与城市管理的关系、批发市场的用地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关系等。对于这些关系,只有站在将商贸流通业作为广州的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的高度,才能认识清楚和处理好。

2.打造和培育一批影响全国、东南亚乃至全世界的商圈。从目前来看,我认为至少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打造:一是以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为基础的会展商贸商圈,建议琶洲附近尽快布局建设一条特色商业街(古黄埔港一带)和大型购物中心(琶洲与赤岗之间),丰富和提升琶洲的商业氛围,并将周边三公里范围内的批发市场群纳入商圈范围统一宣传推广;二是以火车南站、长隆、万博为节点,以汉溪大道为中心的超大型旅游休闲购物商圈。这将是广州未来一二十年中最具成长性的商圈,建议布局最能代表广州特色的美食街、老字号一条街、超大型现代健康休闲中心等一批大型设施和节点;三是在广州北部江高、同和至太和区域内,规划和布局建设一个特大型的都市级的公路物流园区,其中配套建设汽车酒店、汽车餐馆、汽车服务、汽车配件市场等,让每天散落在广州周边的近十万辆货车变成广州商贸流通业的重要资源;四是将越秀区传统的商贸流通优势聚集区(北京路、流花路地区、环市东、中山三路等)加以整合开发,打造成更具品牌价值的世界级商贸文化旅游型商圈。

3.打造和提升现代商贸流通产业集群。广州应该快尽快商贸流通业的支柱产业定位,制定商贸流通业振兴规划。目前,上海、北京、重庆、深圳、长沙、成都等三十多个一线城市都把商贸流通业列为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相比而言,广州更有条件和理由将商贸流通业列为支柱性产业、战略性产业和基础性产业。

广州应该出台有关商贸流通业的振兴或是促进规划,并从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商业大都市、城市支柱产业的战略高度重新检查以往的规划。在此基础上,一方面,按照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对现行城市规划进行适当修编,以适应从工业城市向商业城市规划的全面转型,应从城市整体规划的角度对产业布局、功能划分、产业转移之后的土地利用等进行适当调整;另一方面,区别于国内其他城市,在制订商贸流通业振兴规划时,应将现代物流业、餐饮业、会展业、外贸等的发展规划统归于商贸流通业之下,服务于全面打造国际性商业大都市战略目标的需要。

4.打造和发展一批大型商贸流通基础设施。明确商贸流通业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将重要流通基础设施列为新一轮投资重点。在过去几十年中,广州市政府已经投资兴建了一批现代流通基础设施,尤其是会展、物流、仓储等设施,然而,相对于工业和城市基础设施来说,商贸流通业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财政支撑。相反,目前全国知名的品牌性大型批发市场,如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上海西北陆路物流园区等,几乎都有地方政府的投资和财政支持。因为这些大型流通基础设施,具有明显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如果完全任由市场调节,必然会产生种种市场失灵的弊端。实际上,这也是广州这些年来批发市场建设混乱,品牌影响力不断下降的原因。因此,在政府新一轮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中,应该将大型货场、特色商业街、重点购物场所、大型物流配送中心、特色专业市场、会展设施、美食城等,列为城市流通基础设施,由政府来主导它的规划和建设。例如,体现“食在广州”的大型美食城或食街、满足重点商业街或购物中心需要的停车场,依靠市场调节和私人投资是不可能做好的。

5.打造和提升一批与国际中心城市定位相匹配的都市级大商圈和龙头企业⑩。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性商业大都市,应该有一批相匹配的商贸流通业的都市级商圈、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商贸流通类上市公司、一批知名的购物城(街)和美食娱乐城(街)、一批具有全国和世界影响力的批发市场等。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在全国排名前十的零售企业、批发市场、酒店、餐饮企业等,广州都少有进入。因此,振兴广州商贸流通业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都市级商圈和龙头企业。

注释:

①上海2002年提出要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其中,十年过去了,只有金融和贸易这两大中心的提法一直没有改变。

②2003年6月17-19日,为了完成“发挥广州千年商都,做大做强广州商贸流通业的议案”的课题,我作为课题组负责人,专程赴上海考察上海如何建立国际贸易中心的相关情况。回来后,由我执笔,撰写了“关于上海如何建立国际贸易中心的考察汇报”。

③上海促进城市商业繁荣繁华的总体思路是:“繁荣繁华看中心城区,体现实力则看郊区”。为此,上海将物流、新的产业带、工业园区都迁往郊区。上海郊区设22个中心镇,9个新城,100个一般镇,以此实现人口、土地、产业的聚集。从而使上海城市的总体布局趋于均衡。

④上海特别强调“本土贸易商”的概念,他们认为,没有大的本土贸易企业,就不可能建成真正的国际贸易中心。因此,百联集团、锦江集团、上海物贸等一批大型商贸企业正是在此背景下重组而成的。而且,上海表示要在现有20多家商业类上市公司的基础上,通过整合等途径,要在商贸各个领域培育一批不同类型的企业上市。

⑤王先庆.广州流通发展报告2007-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019.

⑥参见黄国雄:北京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分析比较,《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⑦在这些方面,与上海、北京等城市相比,广州市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和行业协会都普遍缺少战略性的思考和研究,从来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相关调研和系统规划。

⑧这一观念在2010年我提出了修正,即海珠环岛商业带。2003年时只考虑城区的珠江两岸。在2010年进行海珠区商贸流通业“十二五”规划时,才发现整个海珠环岛商业带才应该是未来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的最核心地带。只有当这一条商业带建成后,广州也就真正建成了国际商贸中心。参见规划稿。

⑨参见南方都市报,2003年07月25日,原标题为:琶洲RBD的明天更美好。

⑩王先庆.国家中心城市要有世界级商圈.广州日报,2010,4,19.

New Perspectives of Building Guangzhou into 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Hub

Wang Xianqing

As Guangzhou take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hub as its goal of constructing national central city, how to realize the goal is of great academic interest nowadays. The paper analyzes this issu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s of ability scale, the agglomeration and proliferation effect of urban business centres, and economic transition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hub; Guangzhou

F727

王先庆,教授,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粤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流通经济、产业经济。

(责任编辑:卢小文)

猜你喜欢
流通业商圈商贸
打造世界级文旅窗口 构建千亿级黄金商圈
“互联网+”背景下肇庆市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路径
机器学习在商圈运用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流通业水平的评价维度及三大经济区发展比较
我国流通业增长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物流技术革新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画像即墨商贸
商贸信息
农产品电商圈的“乌托邦”
商贸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