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彩霞
预防接种就是将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之发生免疫反应而产生特异性抗体,以发挥其预防疾病的功效。国家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实行预防接种,是法律赋予每名儿童的权利[1]。有计划地为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不仅投资少、效果好,而且也是保障他们茁壮成长的关键。2010年2月~2011年2月,我中心共为3682名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卡介苗、乙肝疫苗和流感疫苗等,并对其在接种前、中、后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首次应指导家长(或监护人)带领儿童,持接种证(卡)到查体室,由医生对其进行全面体检并详询病史按临床体检的要求,通过问诊、望诊、触诊或其他方法了解儿童最近身体健康状况、体温情况,严把禁忌关。应如实告诉儿童家长接种疫苗的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同时嘱家长在给儿童接种前禁止喂食,以免发生应激反应,造成恶心、呕吐、误吸等并发症。
对于无接种禁忌证的儿童,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性格,给予适度的关爱和鼓励。具体包括用谈话的方法与儿童家长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同时给予年纪小的儿童小礼物、拥抱等方法,使儿童对接种护士产生信任感。对于年纪大一点的儿童,用言语鼓励儿童的表现,称赞其勇敢等方法,消除儿童对预防接种的心理恐惧。
接种室护士要认真检查疫苗的批号、效期、有无变色变质等,对拟接种儿童的姓名、年龄、接种通知单与接种证(卡)等内容进行一一核对。在注射前,认真检查儿童的注射部位有无瘢痕、炎症、硬结,并用手抚摸儿童,消除其陌生感和恐惧感。接种时,儿童取斜卧位或环抱坐位,以减轻儿童疼痛[2],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疫苗,并做到剂量准确、方法正确、动作轻柔、严格无菌操作。接种中,护士应与家属配合,年龄小的儿童接种时,护士或家属可用玩具吸引其注意力,减轻对接种注射针具的畏惧心理;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接种护士可与儿童谈论一些其感兴趣的话题,有意识地转移其注意力。接种疫苗后,针头拔除时接种护士应马上用无菌棉签在皮肤上稍压一下,防止疫苗流出或出血。
本组在接种中出现不同疫苗的异常反应3例,其中1例在站立位接种过程中出现寒战、颤抖症状,马上让孩子坐于接种护士腿上,头靠胸前,用语言及行为给予抚慰,15s后此种现象消失;另外2例在接种后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扪及脉搏细弱,让孩子平卧躺下,下肢抬高,松解衣扣,给予保暖、吸氧。经以上护理后约5min后,患儿面色转红润、脉搏有力。
疫苗接种完毕后,嘱儿童静坐休息15~20min,观察有无反应应,待确认无反应后再让其离开,并向家长讲明疫苗接种后应注意一下事项:①让儿童注意休息,不要带其逛街、过度玩耍等剧烈运动;②接种后2d内避免注射部位用水浸泡,保持接种部位皮肤清洁干燥,有瘙痒时,不要用手抓以免诱发感染;③要合理安排儿童的饮食,不要吃过辣、过热等刺激性较强或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母乳喂养孩子的母亲也不要吃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儿童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④儿童接种后出现轻微、短暂的局部或全身反应,绝大多数情况是正常接种后反应,不用做特殊处理。如发生低热的儿童,应多喝水,并保证足够的休息;中等发热者,除按低热处理以外,予以对症治疗,必要的时候,给予解热镇痛药物。若体温超过38.5℃,除上述处置以外,还应辅以物理降温、口服维生素C。⑤接种后24~48h内如果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等局部反应,轻微不作处理,若有加重的局部反应,应到医院行清热消肿膏外敷1~2d处理,出现化脓性感染症状,则应到医院行切开排脓处理,同时应早期适量使用抗生素,必要时补液治疗。
本组儿童有14例出现接种后全身反应、27例出现局部反应,一般在1~2d内自行消退。有5例出现接种部位红肿面积扩大、形成脓肿、结节等症状,按上述方法处理后,均获得痊愈。
预防接种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但接种的不良反应常常造成儿童家长较大的心理压力,易引起医患纠纷。如果处理地不当,可能会损害公众接种疫苗的信心,大大降低免疫接种的覆盖率,进而影响计免工作的正常进行。本中心开展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多年来,在严格依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进行预防接种的同时,还积极开展健康宣传与系统护理干预,多年来未出现1例严重的接种意外事件。本中遵循给儿童接种应取得家长同意的原则[3],与受种者建立友好、信任的关系,使儿童及家长对接种疫苗有了正确的认识,并通过制定详细的接种方案,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体会是: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实施儿童预防接种,是做好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根本保证。同时积极运用系统护理方法干预儿童的疫苗接种,可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减少异常反应的发生、提高儿童和家长的满意度。
[1]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5,3:24.
[2]杨晓春,辛少芳,陈谦,等.婴儿预防接种注射体位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2B):27-28.
[3]梁万年.全科医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