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回顾

2011-04-01 11:33:58杨建伟
城市观察 2011年1期
关键词:跨国公司新加坡经济

◎ [新]杨建伟

新加坡的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回顾

◎ [新]杨建伟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在过去50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研究和分析新加坡的成功经验以及成功背后的动力和原因,可以为中国今天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与借鉴。

新加坡 经济发展 经济转型 产业升级

新加坡是一个非常小的城市国家,位于东南亚马来半岛最南端的赤道北侧,扼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她国小民寡,缺乏天然资源,但是,从1959年自治(其后于1965年独立建国)短短50年来所取得的国家治理和经济发展的成就,尤其是在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方面的巨大成功,早已超越了这个小国的疆界,为全世界所瞩目。1978年11月访问新加坡时,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其政治家独有的敏锐注意到这个城市型国家的不凡之处,开启了中国向新加坡学习的先河。2008年9月,广东省汪洋书记访问新加坡时,带着广东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思考对新加坡的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探索,推动了广东省连带中国东部先发展起来的省份和地区对这个问题的高度重视和系统学习。

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高速经济成长,把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穷国、弱国改变成了一个国富民强的准富国和准强国,打造成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的经济体。毋庸置疑,中国30多年的经济成就是巨大的,但高速发展之后的道路怎么走?中国高层早就提出要转变增长方式,但许多地方对转型的紧迫感不够,许多决策还是为惯性思维所主导,没有显著的创新、突破和前瞻性,更多体现的是被动反应和维持现状。广东省和东部发达地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是什么?新加坡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作为比中国先行一步的成功者,她过去50年所走过的道路和积累的经验,正好可以成为中国今天学习、借鉴和仿效的榜样。虽然新加坡这个小国是个独特的“城市型经济体”,其经济模式为外向型经济和依附型经济,与中国这种“大国型经济体”有着巨大的差异。不过,无论国家或经济体的大小有着多么的不同,“经济”二字的定义、属性和内在规律是没有任何不同的。

一、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历程

从1959年起,新加坡的经济经历了五个重大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1959~1965年),进口替代期;第二阶段(1966~1970年代中期),出口导向期;第三阶段(1970~1980年代中期),迅速增长期;第四阶段(1980~1997年),产业升级期;第五阶段(1998年至今),调整恢复/经济转型期。

1.第一阶段(1959~1965)进口替代期

面对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艰难时局,刚刚取得执政权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政府的决策是:开展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工业化带动经济多元化,改变单一的转口贸易经济结构;同时,政府投入巨资,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为民间资本发展替代进口型工业创造条件。就这样,以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化为突破口,新加坡从自治的第一天起就非常吃力但也是非常积极地开始了她的经济转型之路。在英国殖民统治期间,英国人并没有在新加坡建立一套完整的经济体系,只是利用新加坡具有多年的自由港的历史地位,把其当做英国在远东的货物集散中心,转口贸易作为单一的经济形式占据新加坡经济的主导地位。

当时,新加坡因为没有制造业提供就业机会,失业率高达14%,因此,突破单一的转口贸易的经济结构,努力创造就业机会就成为自治后新生政府面临的首要问题。李光耀说:“我们从1959年第一次执政开始,便一直扛着失业问题的包袱——那么多的年轻人在寻找工作,却没有工作可以应付他们的需求。”“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的内阁同僚们都知道,要生存的唯一办法是推行工业化。新加坡的转口贸易已经到达顶限,往后会进一步式微。印尼仍然跟我们对抗,马来西亚决议避开新加坡。我们想方设法,愿意尝试任何切实可行的点子,只要能制造就业机会,我们不必负债过日子就行。”“为此,我们集中精力,设法招商到这里设立工厂。尽管新加坡只有200万人口,国内市场很小,我们却保护本地装配的汽车、冰箱、冷气机、收音机、电视机和录音机,希望日后这些产品当中有部分会在本地制造。我们鼓励本国商家开设小型工厂,制造植物油、化妆品、蚊香、发膏、金银纸,甚至是樟脑丸!我们也吸引了香港和台湾的投资者,到这里来开设玩具厂、纺织厂和制衣厂。”

2.第二阶段(1966~1970年代中期),出口导向期

在第一阶段成功引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基础上,新加坡从第二阶段一开始便大量吸收外资和引进技术,推动国内经济起飞,促进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新加坡不因国家先天不足的条件或是不利的环境所约束,冲破意识形态的桎梏,走出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凭借门户开放的国策,新加坡吸收了西方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先行一步,一下子便和当时的其他亚洲国家拉开了距离,把自己的经济基础提升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此时的新加坡,进入到了资本密集型的经济发展阶段。

1965年的8月9日,新加坡奉命脱离马来西亚,迫不得已宣布独立,自己走自己的路。新加坡的领袖非常清醒地知道,这个位于东南亚的城市岛国不是个自然形成的国家,而是人为产生的。作为一个独立国家,新加坡可怎么生存?那个时候的新加坡可谓困难重重,生存机会非常渺茫。政治上,新加坡地处东南亚的腹地,面对的是邻近国家最直接最本能的猜忌和疑心,被不太友善、不太和谐的周边环境所包围。经济上,当时的失业率仍高居不下,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英军如果撤退,新加坡的经济会因为丧失了英军的开支而蒙受重挫。这项开支几乎占到当时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的20%左右;同时,还会失去三万多份的直接工作和另外四万份来自支援服务领域的间接工作。对此,英国政府答应给新加坡提供“可观的援助”,以抵消英军撤退所将造成的经济损失。但李光耀认为,新加坡要成功,人民绝不能有依赖援助的心态,我们必须自力更生。外来援助应该是通过工业给新加坡提供就业机会,而不是使我们对不断注入的援助产生依赖。李光耀向新加坡的工人发出警告:“国际社会没有责任为我们提供生计,我们不能够靠讨饭钵过活。”“经过几年令人泄气的反复摸索,我们断定新加坡应该把最大的希望寄托在美国跨国企业身上。20世纪60年代台湾人和香港人到新加坡设厂,带来了低科技工业,如纺织厂和玩具厂等等,他们属于劳工密集的工厂,但是规模不大。美国跨国公司到这里来设立的是高科技的工厂,规模大,能制造许多就业机会。它们够分量,有信心,相信美国政府会继续留在东南亚,它们的资产有所保障,不怕被人没收或蒙受战争的损失。”“发展经济学学者当时普遍地把跨国公司看成廉价土地、劳工和原料的剥削者。这类‘依赖学派’经济学家的论点是,跨国公司延续殖民主义的剥削方式:发展中国家把原料卖给先进国家,反过来向他们购买消费品;跨国公司支配科技和消费者的选择,勾结所在国政府一起剥削和压制人民。第三世界国家的领袖相信新殖民主义剥削人民的理论,我和吴庆瑞(前副总理,被称为新加坡工业之父)却没有产生共鸣。我们有实实在在的问题要解决,不能受任何理论或教条的约束。反正新加坡也没有天然资源可供跨国公司剥削,有的只是勤劳的人民、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决心做到诚实称职的政府。我们的责任是为新加坡200万人提供生计。如果跨国公司能让我们的工人获得有报酬的工作,并教授他们技能、工程技术和管理的技巧,我们就应该把他们争取过来。”

1968年,新加坡政府决定成立裕廊工业区管理局,国会还通过了有关法规。该管理局不仅负责管理裕廊镇,还管理全国其他工业区。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工业区提供管理和监督服务,为企业和国民提供必需的生产、生活设施,为厂家提供进出口帮助和技术咨询。管理局对工业园区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首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要明确发展方向,突出重点,对企业界要加强管理,还要灵活多样地给予协调合作。管理局要为厂商提供优惠用地,自己要建造标准厂房,出售或出租给外商投资企业,还要向厂商提供设备,建立资讯网络。

3.第三阶段(1970~1980年代中期),迅速增长期

经过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摸索和积累,新加坡的经济进入大发展的阶段。经济基础稳固,基本实现全民就业,第三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此时的新加坡开始大力引进技术密集型产业: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倡科研与经济相结合,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这个阶段,政府的注意力转为研究与开发、设计、工程、信息科技、电脑、电脑附件制造业等电子行业成为先导产业。第三产业开始向专业化、系列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为从总体上提高商业运营效率和质量提供了保证。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新加坡已经成为在世界上闻名遐迩的亚洲新兴工业国,位居“亚洲四小龙”之首。

在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基础的工业结构,经济状况好转。但是,高瞻远瞩的李光耀和吴庆瑞认为,劳动密集型的工业虽然对新加坡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并不适合新加坡未来的前景,只能是过渡时期的措施,今后要着眼于提高经济效益和高科技产品。他们指出:“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经济快速发展,提高了产品的技术水平,我们的裕廊工业区不能老是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的水平上,要来一场科技密集的改革,不然我们就会落后。我们要逐步进入资讯网络社会,建立起软件发展中心和电脑制造中心,使新加坡成为东南亚未来的硅谷。”在这样的前提下,新加坡政府制定了新的发展目标:筹措国内资金和吸引外资,发展高科技、高产值的精密工业,以求经济结构现代化。新加坡经济政策的转变源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因素。他们分析说:在亚洲,中国在搞“文化大革命”,经济停顿;印支三国持续进行战争,经济状态更为低落。但大多数国家经济仍在快速发展,特别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新加坡周边国家,如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劳动密集型工业也已崛起,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吸引外国投资,它们的劳工队伍强大,工资较低,这使新加坡吸引外资的竞争力有所削弱。西方国家的经济结构已做了调整,增长速度较高,国际市场形成激烈竞争状态。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已超越国界,把全球作为一体,对资源加以整合配置以求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和利润的最大化,“U型曲线产业分工结构”正是这种配置的结果:即产前研发与产品的营销在欧美,这两者都属高利润,主要由跨国公司掌控,而处于中间的生产加工程序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由此形成两端高利润、中间低利润的U型生产配置曲线(也被形象地称为“微笑曲线”)。因此,新加坡必须改变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向资金、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争取较高产值产品,不仅可以替代进口,而且要以出口为导向,从而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为此,新加坡政府采取了几项措施:(1)调整外商投资政策:对过去颁发的几项法令重新进行修改,对外商投资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水平较低的工业,如食品、纺织、木材等,不仅取消优惠待遇,而且还加以限制,使他们按照新加坡的要求,将资金和技术投向高科技的机械制造业、电子仪器、微型轴承等精密工业。(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的稳定发展必须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大量吸引外资也必须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新加坡除鼓励高科技工业外,政府还投入大量资金兴建和改建基础工程,修建煤气、供水、供电系统、公共交通以及公共住房等项目。其他重点工程是改建深水港和集装箱码头,扩建樟宜国际机场,使之成为东南亚最重要航空站;修建新加坡地铁系统,改善邮政通讯系统。(3)开发人力资源:新加坡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本国劳工的失业问题,而且外籍劳工也蜂拥而至。随着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对劳工的技术水平要求更高,工人工资的提高,就会增加产品的成本。基于这些原因,新加坡政府决定要设法提高社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否则会减弱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决定与在新加坡开业的跨国公司联合设立技术培训中心,参与培训的外国公司可获得新加坡政府补贴。对技术水平较低的外籍工人征收“客工税”,这样就可以逐渐淘汰低技术和劳动密集型工业,走向高科技水平。

4.第四阶段(1980~1997年),产业升级期

一方面,1984、1985的新加坡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之前美国的经济衰退使得对新加坡的进口需求减少;新加坡的经济经过长期的超高速发展,以建设投资为中心的国内投资下降。1985年新加坡的GDP增长率为 -1.6%。与此同时,新加坡也具备了整体商务能力,逐步成为跨国公司认可的国际枢纽,许多区域总部在这里落脚。此时的新加坡企业积累了资金、技术、品牌和声誉,政府便鼓励和引导本地企业跳出本国、本土的小圈子,放眼世界、投资海外,向海外发展,建立更广阔的国外经济空间。1994年5月在苏州东郊金鸡湖畔破土动工的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便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20世纪70年代末期,新加坡政府开始研究制定80年代的经济发展规划。为此,新加坡要进一步与世界发达国家接触,考察他们的经济状况,也让他们了解新加坡经济状况,以便加强内外之间的相互合作。李光耀等政府领导人专程出访日本、韩国、美国及欧洲各国。此后新加坡经济发展局还选派优秀人才在西欧、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设立了17个办事处,向各国介绍新加坡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来新加坡投资,着重开发高科技产品。在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经济虽然快速发展,但也遇到不少难题和挑战,西方国家经济停滞,市场萎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影响了新加坡的进出口贸易。而周边国家经济也有较快发展,走向工业化,推行出口导向型工业,使新加坡原有的优势逐渐消失。新加坡必须审时度势,面对挑战,制定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战略。1979年7月,新加坡政府提出了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称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亦称“经济重组战略”。对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发展方针,李光耀说“旧的方法已不适用,推行新经济策略势在必行。重组经济战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过去15年我们在工业化进程中,成绩卓越,为人共视。我们的工业生产已增长到国民生产总值的35%,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新加坡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也超过东南亚各国。但是,现在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需要第二次工业革命,从劳动密集型工业进入高科技工业,即实行机械化、自动化、电脑化,向高度精密工业迈进。”

为实现上述目标,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1)修改工资政策,从低工资转向高工资:低工资固然可增加企业利润,但却不能鼓励企业向高科技工业发展。新加坡政府认为,为了加快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就必须大幅度提高员工的工资,迫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淘汰劳动密集型工业,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工业转换。(2)继续鼓励外资投入高科技工业,给予新兴工业享受各种优惠待遇:具体列出11个产品项目,作为十年发展重点,当中主要项目是:自动化器材元件、机械设备、医疗器材、化学药品、电脑软硬件、光学仪器、电子设备、水电控制产品等等。(3)鼓励科研,开发新产品:根据政府建议,新加坡国会又修改了《所得税法案》,规定用于科研、开发项目的支出可获得双重减税;用新技术更新设备的工厂可提前折旧。为了给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科研工作环境,政府决定在新加坡国立大学附近特设科学技术工业园,成立国家电脑委员会,负责引进外国专家,培训科技人才和技术开发。(4)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新加坡缺乏自然资源,但有一定的人力资源,要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就必须提高人才素质,才能使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功。新加坡政府为此采取了许多措施,改革教育制度,调整和扩充高等学院,提高教学水平;举办各种大专学校培训班,培养专业人才;与国外跨国公司联合举办培训中心。

5.第五阶段(1998年至今),调整恢复/经济转型期

1997年,亚洲发生了金融危机,世界性的电子工业需求下降,加上新加坡劳动力成本过高的因素,许多跨国公司关闭或转移了本地的工厂。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新加坡开始思考和着手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减少对底端电子业的依赖(吸引和增加高端电子产业和产品);吸引和发展生命科学、制药、环境保护等产业;发展教育产业,建立区域教育中心。1997年开始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和影响了新加坡的发展。到了1998年,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持续恶化的情况下,新加坡的经济受到较大影响,经济增长率降到1.5%,有时还出现负增长。有些企业亏损,造成3万多员工失业,失业率上升到3.2%。国家财政收入减少了7.8 %,外汇市场交易额下降16%,对外贸易总额下降了7.5%。1998年,世界性的电子工业需求下降,加上新加坡劳动力成本过高的因素,许多跨国公司关闭或转移了新加坡的工厂,著名的裕廊工业园一夜之间冒出了许多空置的厂房。生产磁盘驱动器的巨型跨国公司希捷科技一下子就往中国搬迁了两间工厂,一间去到东莞,一间去到无锡,使得新加坡从原来占据世界磁盘驱动器总产量的73%跌到50%。

面对变化了的外部环境,面对新兴工业国低劳动力成本的竞争,新加坡开始思考和着手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减少对底端电子业的依赖,吸引和增加高端电子产业和产品;不断瞄准世界新兴产业,通过引入新兴产业和本地培育,使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引进和发展生命科学和环境保护产业,打破新加坡的制造业只能局限在电子、精密机械、炼油、石化、造船等领域;充分发挥新加坡洁净的空气和一流的生态环境的优势,引进生命科学、环境保护产业,并下大力气推动和促进;发展和扩大水务产业,把新加坡打造成全球污水处理技术和产业的中心,把新加坡水资源的劣势转变成为优势;发展教育产业,建立区域教育中心;继续用高薪政策吸引人才,希望把各界精英都吸收到政府担任高级领导人,包括医生、律师、会计、大学教授、企业家、银行家等有能力、并且诚实和品德优秀的杰出人物。

2002年,新加坡开始了新一轮的经济大转型,以求新、求变、实用主义的治国理念,使新加坡继续保持全球领先的竞争力:全方位检讨发展策略;引进和发展生命科学和环境保护产业;打破刻板形象:兴建两个赌场,首次举办F1夜间赛事;成功申办2010年世界首届青年奥运会主办权;成功运作主权财富基金;与主要经济强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与此同时,新加坡以本国为圆心,以7小时的飞行距离为半径,制定了“7小时经济圈”的发展战略:在成功实现“总部经济”的战略之外,在该经济圈内继续巩固和打造若干区域中心,即世界贸易中心、海港转运中心、航空中心、会议中心、教育中心、医疗保健中心、国际医药中心、金融理财中心。(7小时的飞行半径覆盖了东南亚各国、香港、台北、北京、上海、东京、首尔、新德里、孟买、毛里求斯、柏斯、墨尔本、悉尼)。新加坡也因为最先提出了具有创意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概念,获得WTO的高度赞赏和各国的积极响应。到目前为止,新加坡已经和美国、中国、日本、韩国、欧盟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超前的经济政策,灵活的应对谋略,高效的行政手段,广泛的世界联系,为新加坡继续成为全球竞争力领先的经济体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新加坡成功背后的动力和原因

新加坡的成功世人瞩目,但其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一气呵成,而是克服了种种困难才走到今天。新加坡的执政党和政府为什么能够有如此出色和亮丽的表现?新加坡成功背后的动力和原因是什么?根据笔者的分析和研究,以及近20年置身于这个国家的观察、感受与归纳,以下十个方面或许可以带给我们一些解答和启示:

1.李光耀自己的总结

新加坡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具有:正直和有诚信的领导人和政府;任人唯贤的政策;全民有个公平竞争的环境;选择了世界最通用的英文作为人们的共同语言。

2.政治制度

新加坡采用了英国的“议会内阁制”作为自己的政治制度,即内阁成员首先需要获选为国会议员,才有资格被总理挑选、任命和组阁。在这种政治制度下,主观上,新加坡政府致力于用好政府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客观上,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和由其掌权的政府必须接受选民的监督,接受反对党的监督。

3.决策的思想基础

新加坡的发展战略始终以经济发展为优先考量。哈佛大学著名的国家发展战略学者迈克尔.波特教授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在讨论政府的有效性时,新加坡提供了一个考察这些问题的绝妙案例。就政府而言,新加坡似乎经常打破常规。她拥有效率极高的政府制度。在新加坡,决策的作出通常是基于权衡事情的利弊,而不是基于腐败、意识形态或自我膨胀。政府部门具有强烈的自我批判意识。新加坡在诸如是否合法化赌博等很多棘手的问题上改变着思想。”

4.“契约文化”为核心的社会文化

“新加坡华人表面是华人,骨子里是英国人”。这是我于2002年5月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我的研究指出,由于英国殖民者140多年的管理和培育,使新加坡比其他亚洲国家更早、更密切地接触到欧美国家的商业文明和契约精神、法制精神,使新加坡这个华族人口占76%的社会更习惯、更推崇的是契约文化、合同文化和法制文化,而不是传统亚洲社会或华族社会所特有的关系文化、人情文化、面子文化。以契约文化为特征的社会文化给新加坡社会带来了两高一低:社会互信度高,人民与人民、人民与政府之间因为遵守契约而彼此相信;社会公平度高,社会成员都认同契约,依契约行事,没有厚此薄彼,没有走捷径,相对公平;社会成本低,大家只靠契约而不需要想其他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对简单,社会成本会大幅度降低。

5.市场经济的成熟度高

新加坡高度奉行市场经济,其市场经济的成熟度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如:不实行金融管制;不设国家外汇管理局,不实行外汇管制;不设物价局,不实行物价管制;不实行发票管制;是世界上著名的自由港,不实行关税管制;不实行员工最低工资管制;公司所得税为全世界最低。

6.积极面对经济全球化

新加坡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更早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是最先主动面对和欢迎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亚洲国家之一。善于在大国间搞平衡的小国新加坡,天生触角灵敏。新加坡的政府和领袖能够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做出非同寻常的大判断、大决策,使其立于不败之地。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新加坡,跨国公司在她的经济活动和经济成分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从建国一开始,新加坡就清醒地意识到并积极发挥了自己处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交会处的地缘优势,积极面对经济全球化,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前来新加坡投资,包括设立工厂进行生产经营、设置研发中心进行产品创新。为了大力吸引外资,新加坡政府非常务实地对跨国公司实行了“超国民待遇”的优惠政策,使得新加坡成为1965~1993年期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现在,新加坡拥有大小工业区38个,来自欧、美、日等地的7,000多家跨国企业和科技伙伴在新加坡落户,其中4,000家为区域总部。新加坡的GDP中,有42%是由跨国公司创造的。

7.始终坚持对外开放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奇迹,得益于毫不动摇、一以贯之的对外开放。新加坡政府清醒地认识到:新加坡经济是国际经济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新加坡是一个小经济,其实也是大经济,只要有效地跟世界大经济接轨,新加坡的经济便可以跟得上世界经济的浮沉;新加坡的经济必须跟世界的经济接轨,才能发展自己,在世界上立稳脚跟。新加坡政府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条件跟中国不一样:新加坡没有市场,没有跨国公司是为了新加坡的市场而来;新加坡没有天然资源,也没有跨国公司是为了新加坡的天然资源而来。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新加坡要想尽其他各种方法,给跨国公司提供特别的条件,跨国公司为了这个特别条件才会过来。跨国公司所需要的条件,各个企业都不一样,有些需要技术,有些需要市场,有些需要合作伙伴,有些只是需要非常安定、优越的环境;跨国公司离不开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更离不开跨国公司。吸引跨国公司前来投资,改善、发展和提供优越的投资环境,这本身就是一门大知识、大学问,政府要了解跨国公司本身的需求是什么。除了7,000家跨国公司带来的庞大的实物资本之外,新加坡从跨国公司那里学到的先进技术、现代企业管理、以合同文化和契约文化为标志的游戏规则,更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资本和无形财富。

8.面向全世界吸引人才

新加坡知道自己的人口总量少,优秀人才和顶尖人才的数量自然有限。要使新加坡这个小国能够在强手如林、竞争如此激烈的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新加坡从建国之初就把吸引外来人才当做基本国策。一方面,新加坡政府为各种专业、各种类型的外来人才打造卓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让他们宾至如归、落地生根,更好地融入新加坡;另一方面,政府也清清楚楚传达给本国人民一个信息:未来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新加坡要凭最强实力与人竞争,一定要千方百计从全世界吸引人才。因此,新加坡要欢迎外来人才、重视外来人才、善待外来人才。

9.廉洁、务实、高效、关注民生

新加坡政府的廉洁、务实、高效和关注民生在全世界有口皆碑,每年在全球竞争力、廉洁度、政府效率等排行榜上都名列前茅。政府机构部门少、层次少(著名的一级政府)、效率高。人民行动党和政府都信奉以事实说话,以诚信立名。他们务实、低调、不喊口号,不靠意识形态挂帅和口号宣传治国。政府从多个方面高度关注和认真解决老百姓的基本民生问题:住房、医疗、教育、就业、贫富差距、公共交通、环境保护、人口老化、食品卫生、社会治安、社会保障、社区建设(包括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的和谐共处),并确保公共资源是用于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新加坡政府知道,只有让人民安居乐业,才能在重大课题上凝聚国民共识,才能集中力量去实现国家目标。

10.政治领袖的忧患意识

新加坡是亚洲和世界上的“小国寡民”,却有着很大的国际影响力,靠的就是诸如李光耀这样的世界级智者。李光耀经常告诫这个小国的人民:“新加坡从挖坑入厕到住进冷气房的时间还太短,基础还不够牢固,我们的国民不要视新加坡的成功为理所当然、一成不变和一劳永逸。稍有疏忽、失误和差池,三十多年的成果和心血便会毁于一旦,新加坡便会在一夜之间被打回原形。新加坡是独特的。我们在甲组竞争,但我们国小民寡,缺乏天然资源,其实只够资格在丙组角逐。要继续留在第一强国的行列,我们要清楚知道哪些原则和做法令我们得以从第三世界升级。我们要精明、实际、实事求是和灵巧,以弥补我们欠缺的规模和分量。”

参考文献:

[1]李光耀.李光耀回忆录[M].新加坡:联合早报出版社,2000.

[2]李光耀.李光耀40年政论选[M].新加坡:联合早报出版社,2000.

[3]张青,郭继光.新加坡小国繁荣之道[M].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10.

[4]梁文松,曾玉凤.新加坡政府经验[M].新加坡:八方文化出版社,2010.

[5]黄朝瀚,赵力涛.新加坡社会发展经验[M].新加坡:八方文化出版社,2009.

[6]严崇涛.新加坡发展的经验与教训[M].新加坡:汤姆森出版集团,2007.

[7]杨建伟.投资中国的必修课[M].新加坡:华商出版社,2002.

[8]杨建伟.新加坡华人表面是华人,骨子里是英国人[N].新加坡:联合早报,2002-5-27.

[9]杨建伟.忧患意识:新加坡的国魂[N].新加坡:联合早报,2001-8-9.

[10]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M].台湾:时报文化出版社,2009.

[11]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12]莫少昆,余继业.解读淡马锡[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8.

[13]哈瑞森,亨廷顿.为什么文化很重要[M].台湾:联经出版社,2003.

[14]法理德·札卡瑞亚.后美国世界[M].台湾:城邦文化出版社,2008.

Reviewing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and Industrial Upgrade in Singapore

Yang Jianwei

Singapore has attained remarkable achievement in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past five decades.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experience, causes and driving force behind her success provides a useful reference and point of reflection for China’s own development today.

Singapore;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dustrial upgrading

F299.3

杨建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客座教授,研究方向:新加坡的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国际产业转移与跨国投资。

(责任编辑:李钧)

猜你喜欢
跨国公司新加坡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学生天地(2020年4期)2020-08-25 09:07:58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海外星云(2016年5期)2016-05-24 09:23:50
我在新加坡过冬天
小学时代(2016年36期)2016-02-25 06:28:56
谈跨国公司知识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商业会计(2015年15期)2015-09-21 08:26:26
跨国公司的品牌战略——文化的地位
现代企业(2015年2期)2015-02-28 18:45:41
Transnational com panies encouraged to set up R&D centers in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