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加和
(云南曲靖市麒麟区经济作物管理服务中心蔬菜站,655000)
麒麟区种植大蒜历史悠久,由于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在长期的大蒜栽培中,形成了麒麟大蒜特有的品质,在全国大蒜中排列前位。在20世纪80年代及以前,由于市场经济不发达,大蒜种植主要以自给自足为主,种植品种只有当地的紫皮大蒜,且生育期较长,并影响大春作物(以水稻为主)种植茬口(5~9月)。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的不断繁荣,人们对大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加之种植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促进了大蒜种植面积的增加和发展,我区的大蒜种植面积也呈现增长趋势。2006年全区发展种植大蒜20 667 hm2,产量达2 200万kg左右。种植地从越州镇的3个村委会发展到全区的3个乡镇25个村委会,种植品种从单一晚熟品种发展到早、中、晚3种,种植品种数从1个发展到现在的8个。
产品主要以销售蒜苗、蒜薹和蒜头为主,但产品的销售价格一直以来不稳定,蒜头产品收购价格最高时达6元/kg以上,最低只有0.4元/kg;蒜薹产品价格最高批发价达8~10元/kg,最低批发价只有0.8~1.0元/kg,产品价格高低相差10倍。目前区域内因缺少大蒜深加工企业,导致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且经营观念和模式陈旧、自主品牌缺乏、抗风险能力弱,直接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①气候条件 麒麟区属亚热带和暖温带混合性气候,其主要特点是温和湿润,春暖风大干旱,秋季凉爽湿润,年平均气温14.5℃,最热月平均气温19.9℃,最冷月平均气温7.1℃,年平均最高气温20.5℃,极端最高气温32.2℃,无霜期240 d。海拔1 860~2 200 m。
②土壤条件 区域内土壤具有母岩近代风化的残积、坡积物,经过运移的冲积,形成湖积物和古红土风化壳及其运移物等类型。土壤pH值5.6~7.6。
③水文条件 区域内南盘江穿境而过,有水资源总量7.436 8亿m3,其中仅独木水库的库存容量就达1亿m3;年均降水量962.4 mm,雨水集中于5~10月,11月至翌年4月较少。
④区位优势 麒麟区位于云南省东部,是曲靖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枢纽,地理坐标为北纬25°07′~26°06′,东经 103°05′~104°14′,东与富源县接壤,南与罗平、陆良毗邻,西与马龙县相连,北与沾益县为邻,南北长达54.2 km,总面积1 552.84 km2。
⑤交通优势 麒麟区是云南省滇东北交通要道,目前已建成高等级和高速公路曲昆、曲陆、曲胜、曲宣路,贵昆铁路穿境而过。交通网络已形成,为产品运输至全国各地提供了便利。
麒麟区由于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种植的大蒜产品上市早,蒜薹在12月底上市,蒜头最早上市时间为1月底,独蒜率最高可达90%以上;蒜薹最早上市时间在1月中下旬,比北方提早3~4个月,弥补了北方市场空缺。
区域内生产的蒜头表皮紫色,且具有较好的内在品质。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对蒜头进行检验,其蛋白质含量4.49%,粗纤维6.04%,脂肪3.78%,挥发油0.28%,富含谷氨酸、丝氨酸、天门冬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含量高达2.8%。
大蒜是麒麟区冬季种植的一个主导蔬菜品种,因种植历史悠久,农户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管理经验,掌握了一定的大蒜种植技术,且大蒜年平均效益高于其他小春粮食作物。如2006年平均667 m2产值都在3 000元以上,最高的每667 m2超过5 000元;在价格最低的年份,平均667 m2效益在1 000元左右。此外,麒麟区是一个烤烟主栽区,所有的小春作物中只有大蒜与烤烟搭配轮作种植不存在争节令问题,并且种植大蒜对病虫害有抑制作用。这些优势都调动了农民群众种植大蒜的积极性,为大蒜种植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大蒜作为一个具有药用价值的蔬菜产品,越来越被消费者认识,消费人群和市场需求正逐步扩大。
麒麟大蒜产业发展除受市场影响外,在产业自身的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良种选育和扩繁、种植和采后技术提升、基地建设和产业带构建、产品精深加工、品牌建设、市场开拓等。
麒麟区的大蒜主要种植在坝区和半山区,虽然大多种植地点都进行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但建设的设施主要是针对粮食作物,对于大蒜生产中不能干也不能涝的特点,即使具备了基础设施的地方仍不能满足大蒜生产需要,而对于缺少基础设施的田块和水源不方便及缺水的田块,大蒜产量受到严重影响。与相同品种在水利条件不同的田块种植相比,蒜薹产量降低30%~40%,蒜头产量降低25%~40%,
通过几年的调查,蒜头产量平均每667 m2在700~800 kg,最高的不超过1 000 kg,与北方大蒜产区的平均产量1 500 kg相比,只有北方大蒜产量的50%左右。蒜薹667 m2平均产量为150 kg,最高产量250 kg左右。我区种植的大蒜虽然蒜头的内在品质较高,但外观性较差,主要是外皮比较薄,蒜瓣容易散开脱落,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商品性和贮运性。
由于农民延续多年的种植习惯,随意性大,耕作粗放,规范化程度低。①没有按照品种特性确定种植密度,要么种植得过密,病害发生较重,单根蒜薹和蒜头质量小,外观及商品性差;要么种植过稀,虽然单个植株的产量高、品质好,但667 m2总产量下降。②农户的病虫害防治意识差,如常规病害大蒜锈病、葱蓟马几乎没有农户防治,致使每年锈病、虫害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有的田块甚至绝收。③施肥不科学,偏施氮肥,不注重磷、钾肥及微量元素硫等肥料的合理搭配使用。④没有规范和适用的生产指导技术。
全区大蒜批发交易市场只有越州镇横大路一个,且几乎没有什么基础设施条件,服务功能较弱。外销市场开拓乏力,产品走向不稳定,随意性大。农村中介服务组织建设滞后,产品交易缺乏有组织地协调,市场信息不灵,农民往往在市场交易中降价竞争,导致市场混乱。另外到目前我区还没有一家大蒜深加工企业,严重影响了大蒜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大蒜作为一个地方特色主导品种,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各级各部门应积极引导,搞好服务,加大投入力度,真正把大蒜作为一项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培育;要进一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和交通运输条件;要搞好宏观调控,将各级各部门有限资金集中起来,捆绑使用,加大投入,按照“区域化布局、规范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建设一批高标准、规模化、规范化的大蒜生产基地。科技部门要抓好无公害基地和产品的认定工作,制定大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建立健全农残检验检测体系,实施商标注册和标识上市,着力打造品牌产品,走无害化、标准化生产之路,以质取胜。
在大蒜种植布局上要依据自然气候条件,统一规划,实施分片轮作,合理安排种植品种。以坝区为主,半山区为辅,以烤烟轮作为主,其他作物轮作为辅;山区和半山区以反季种植为主,坝区以正季为主;山区和半山区以青蒜苗为主要产品,坝区以蒜薹和蒜头产品为主。
加大新品种引进筛选和示范推广力度,加强新技术开发、创新和使用,积极开展优质高产高效以及无公害生产配套技术研究,针对不同品种、不同气候及土壤肥力条件,研究与之相适应的栽培技术及管理措施,同时搞好综合技术的组装配套,为大蒜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技术储备。
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大蒜种植科技含量。实施种子低温处理、种子消毒、种子分级、合理密植;推广平衡配方施肥技术,合理使用氮、磷、钾肥,适当增施硫等微量元素肥料;加强病虫害特别是大蒜锈病的防治;实施规范化栽培,强化栽培综合技术应用推广,充分提高单产水平和优质产品比例。
制定和完善土地征用、资金扶持、税费征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引进或新建一家大蒜加工营销企业,提高深加工和高科技产品比例,增加产品品种的多样性,提高大蒜产品竞争力,从而发挥企业的带动能力,充分利用其前联市场、后联基地的作用,带动大蒜产业稳步健康发展。
在大蒜种植集中的地带建立一个功能齐全的大型大蒜批发交易市场,完善市场流通网络,使基地与市场、农民与市场之间紧密联合,减少因产品流通不畅带来的风险。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场信息服务网络,为生产提供全面、准确的需求信息。
农村中介组织是生产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生力军。要在大蒜主产区支持、帮助下,建立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大力发展经纪人队伍,并组织开展相关知识培训,完善管理体制,强化信息引导和技术服务,提高综合服务水平。要充分发挥农村中介组织的灵活性、直接性,使生产与市场之间得到有机连接,按市场要求来组织生产,根据市场行情来组织销售。
要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等品牌的申报认证和贴标销售,努力提高大蒜系列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自身优势和品牌,吸引外地客商和企业来建基地、办企业,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