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奂
(天津静海县医院 301600)
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的损伤和修复,而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常可导致手术病人产生比较剧烈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1]。鼻部手术,因其部位特殊,术后直接影响病人的饮食、呼吸、睡眠,更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
鼻部手术范围不大,但部位特殊,疼痛易随着全身的不适感而逐渐升级加剧,从而直接影响到饮食与睡眠。
鼻部术后造成组织机械损伤导致乳酸、5-羟色胺、组织胺和血浆缓激肽等致疼物质的释放、刺激游离神经末梢。
个体对疼痛的敏感程度,耐力及心理状态不同,对疼痛的反应也不同。持续性痛觉又加重心理失衡,出现失眠、厌食等,形成恶性循环。近年来对疼痛的研究表明,对疼痛感受的程度和性质在不同人身上是不同的,疼痛与病人性格、性别、年龄、以及文化背景、社会层次有关。病人年龄越小,对疼痛的耐受力越差,男性较女性耐受力差;性格外向、有一定文化素质的病人[2]。更容易表达对疼痛的主观感受。
鼻腔粘膜组织被堵塞物压迫而引起的反应性水肿,局部缺血缺氧,组织内PH值降低,促使致痛物质释放增加,疼痛加剧。
鼻部术后疼痛,常呈持续性钝痛,有时因血管搏动伴有跳痛,以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者最为剧烈;吸收性止血纤维明胶海绵填塞者次之。再取出填塞物后,鼻腔粘膜水肿,尤其是下鼻甲的水肿,鼻腔仍是堵塞不畅,表现为轻度持续性颌痛。有的病人术前鼻腔因鼻息肉等而扩张,术后鼻腔异常扩大,进入的冷空气,粘膜受气流冲击,即可出现前额部或头顶部的剧烈疼痛,有时伴耳鸣,头晕。此临床表现称为宽大开放空间综合症。因此,对鼻部疼痛的病人须了解疼痛的原因、性质、特点,排除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头痛,以免贻误治疗。
在对疼痛病人进行观察时,应先了解病人的疼痛是刺痛、绞痛,还是胀痛以及疼痛的部位,疼痛持续时间有无规律性,痛点有无转移、放射等,并用疼痛发作时其持续时间来评估疼痛的进展。在疼痛期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减轻痛觉感知程度。据报道,护士经常低估病人的疼痛,对疼痛强度的评估护士和病人主诉不一致的机率占77%,有54%的护士低估了疼痛的强度[3]。在控制疼痛的过程中,正确的疼痛评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术前应剪鼻毛,萎缩性鼻炎者术前2—3天行鼻腔冲洗,2次/d,以预防感染所致头痛。鼻息肉者术前常规进行上颌窦穿刺,以降低窦腔压力,减轻术后疼痛。手术前后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通过沟通交流,打消病人的种种顾虑和紧张情绪,使病人有一个安全感。
为了减轻头部充血、粘膜水肿、减轻疼痛,术后卧床2—3天,之后抽出鼻腔填塞物,如无大出血现象,通气有所改善可以改变卧位。
护士以同情、安慰和鼓励的语言,耐心倾听病人主诉,并解释术后有一定的渗血和疼痛,引导病人摆脱疼痛的意境,分散疼痛的感知。允许病人看书报、听音乐。
鼻腔填塞病人因张口呼吸,易引起口腔干燥、口臭、食欲减退,故应加强口腔护理。每日生理盐水漱口3-4次,进流质或半流质1-2天,流质温度30-34度,禁干硬食物,避免咀嚼引起鼻部疼痛。
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轻局部水肿,减少出血。术后早期可用冰袋冰毛巾放在鼻部湿敷,5-6次/d,持续2-3天,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组织肿胀,减轻神经末梢压力,阻断痛感传导;提高痛阈值。
目前大多主张预防性用药,而不是等到病人疼痛难忍时再给药。预防性给药所需剂量较疼痛剧烈时用药剂量少,镇痛效果好。近几年研究表明,术前应用阿片类镇痛药,可减轻术后疼痛,减少用药总量,增加术后第一种止痛剂作用的时间[4]。对疼痛耐受力差的病人,在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头痛前题下,于夜间给予止痛或镇静剂,使病人能安静入睡。
帮助病人采取正确体位,创造适当的温湿度,舒适的环境对病人的耐受疼痛都有好处.尽量满足病人的心理、生理需求,以顺利度过手术期。
总之,积极的护理干预对减轻鼻部手术后疼痛是有效的.疼痛的减轻可以改善预后和缩短住院时间,使病人安全度过术后恢复期。
[1]郭继鸿.迷走神经性心房颤动.临床心电图学杂志,2000,9(1).
[2]林玉者.林翌娟.耳鼻喉科手术后疼痛的观察与护理.中国医学创新,2011,8(3 期).
[3]刘仁光,刘爱纯.心房颤动的分型和特殊心电图表现.心电图学杂志,1998,19(1).46.
[4]牛菊茹.病人术后疼痛的护理.国外医学护理学册,1995,14(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