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强
(江苏省 金坛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213200)
随着医学科学进步,仪器检测替代手工操作逐渐普遍,同时尿液分析仪以其检测尿样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特点逐渐普及应用。医院检验科日常工作中,尿常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尿液检查不仅可以反映肾脏功能,而且可以监测泌尿系统的健康状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分析已经普及到各个医疗机构。这不仅降低了检验人员工作量,而且降低患者候诊时间,方便患者。然而临床上常出现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结果不相符的现象,检验者是以那一种方法为准呢?本实验拟探讨尿潜血与镜检红细胞结果的吻合度,为检验者的日常工作中提供借鉴。为了分析尿常规中尿隐血与镜检之间吻合度,作者做了以下试验。
2009年10月-2010年1月已来我院住院、门诊病人的尿常规检查共计826人次。年龄从13到78岁不等,男女不均。其中尿隐血阳性标本337人次,其他为阴性标本弃去。
尿液标本收集后2h内完成检测。尿液标本、试带在检测前恢复到室温(25℃)。将试带浸入尿液中2s后取出,在滤纸上吸去多余的尿液,置于分析仪上,按标准操作步骤,用尿液分析仪检测,记录尿隐血(BLD)结果:K+再吸取尿液10ml,经1500转/分离心5分钟后,去上清液,留1ml充分混匀,吸一滴与载物片在高倍镜下镜检,计入红细胞数(RBC):**/HP。
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液隐血:尿中的血红蛋白或其破坏释放的游离血红蛋白均为亚铁血红素,它具有氧化物酶样活性,可催化过氧化物分解释放出新生态氧,使尿试纸上的无色的邻甲苯胺变为蓝色的邻甲联苯胺,其颜色的深浅与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含量成正比。其原理表明,尿中含有对热不稳定酶、肌红蛋白或细菌时,分析仪检测尿RBC就会出现假阳性。而显微镜检测尿RBC是根据镜下红细胞形态来判定,根据RBC的量来记录结果。
URITEST-200A尿分仪,URITEST尿分仪配套尿11试纸(在有效期内),光学显微镜,离心机等尿常规检测必备仪器设备。
严格按照仪器及试带说明操作,每日用标准试纸条对仪器进行质量、性能测试。取尿液10ml于干净的玻璃试管中离心(1500r/min,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留取管底1ml左右,混匀后取一滴置于载破片上,先用低倍镜观察形态,再用高倍镜镜检计数。取10个高倍镜视野计算红细胞最低和最高数记录结果。
镜检RBC:0—4/HP为65例,同时尿分仪结果为:+/-
镜检RBC:5—6/HP为81例,同时尿分仪结果为:1+
镜检RBC:+/HP为104,同时尿分仪结果为:2+
镜检RBC:++/HP为42例,同时尿分仪结果为:3+
镜检RBC:+++/HP为20例,而尿分仪结果为:3+
镜检RBC:0-4/HP为12例,而尿分仪结果为:3+
镜检RBC:+/HP为13例,同时尿分仪结果为:+/-
(注:RBC的判定标准:RBC:8-10/HP为+;11-15/HP为++;>16/HP为+++)
对于大部分结果尿液分析仪和镜检相关性尚可,而对于“镜检RBC:0-4/HP为12例,而尿分仪结果为:3+镜检RBC:+/HP为13例,这两份结果通过对患者临床症状、病史、其他检查等综合分析,是由于住院患者尿液收集到检测放置时间过长红细胞被破坏而引起的:红细胞释放的亚铁血红素较少使尿试纸上颜色没能产生明显变化。因此镜检找红细胞受到尿pH、尿比重、存放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尿液中红细胞原本较少,离心及其操作不当使红细胞破坏,或镜检时漏检;而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与试带质量、仪器性能以及存放及使用期间各种因素(比如:时间、温度、湿度、光照等)的影响有关。对于尿液检测应在留取标本2h内检测。尿液干化学分析不仅提高红细胞的检测敏感度,尤其对某些疾病或某些因素使红细胞破坏的尿液标本,在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的情况下,尿液分析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如果两种方法结果明显不符,必须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动态观察,合理解析实验结果,决不能只看尿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而忽视镜检,绝不能以干化学法代替镜检法,反之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