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民,王 怡,程文忠
(1.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108;2.福州大学学生工作处,福建福州350108)
上个世纪中叶以来,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民族主义”、“宗教热”现象。20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的中国也卷入了这场洪流中,全社会出现了明显的宗教升温。21世纪我国进入全新的历史时期,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宗教信仰越来越走向年轻化、高知识化、高层次化。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后备军。高校学生宗教信仰情况关系到大学生个人能否成长成才,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
宗教是一种古老的、有着悠久历史的社会现象,宗教的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信奉某种宗教的人们对所信仰的神圣对象具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这种信仰不仅表现和贯穿于特定的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中,并且通过特定的教理、教义等指导和规范信仰者的世俗行为。
近代之前,学者大多是从神学、哲学角度入手对宗教信仰进行研究。十九世纪下半叶,随着宗教人类学、宗教社会学、宗教现象学、神话学等学科的兴起,宗教心理学在科学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民族心理学的影响下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英国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在19世纪50年代就曾高声疾呼“我们迫切需要一种以心理学为基础的神学”[1],宗教与心理关系之密切可见一斑。
心理需要指的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由于对内外环境体验着一种“缺乏感”,一些大学生选择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即宗教所推崇的“神”,对该“神”产生敬畏及崇拜,并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最终成为宗教的追随者。
所谓认知,就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即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当代大学生多数是17~23岁之间的青年人,他们成长于一个不断变化、开放、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的社会中,他们有强烈的探索求知欲望,他们渴望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渴望了解其生活范围内的一切现象。世界上主要的宗教都含有某些真理的部分,宗教经典教理内容、宗教文化历史传承、宗教活动仪式、宗教信徒生活等,对大学生都极具诱惑和吸引。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说:“世界上的一切伟大宗教都为那些接受它的论点和诊断的人提供了一种世界观,它逻辑严明、庄严神圣。”[2]《圣经》、《古兰经》及佛教经典都是文化的集大成者,文风优良,辞采飞扬,阅读、听闻宗教经典亦是一种文化陶冶过程;佛教的寺院、基督教的教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无不雄伟壮丽、金碧辉煌;宗教活动进行时,常伴有音乐、合唱。黑格尔说,宗教“经常利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3]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宗教的教义、历史、仪式、活动,往往能带给大学生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信仰是人的本质属性,它是人类高级的意识形态和终极的价值观念,居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位置,“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通过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4]信仰贯穿于个人生命的始终,集合人的欲望、心理、情感、理性、意志等所有精神能力于一体;引导个人的道德意识、自我评价;影响外在行为规范,从而影响造就人格深层结构。信仰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一个人可以出现暂时的信仰缺失或者信仰混乱,但却不能长期在这种状态中有意义地存在。
大学生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群体,他们期待在大学里学到一切满足自我、家长、老师、社会对于优秀人才的要求的所有内容。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常常会感到自己或他人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认识到个体是一个有局限性的、不完满的存在,比如意志不够坚定、思想智慧贫乏、品质道德不完美以及生命有限期等等。于是,他们有了超越个体局限性达到完美的冲动。宗教作为一种对世界的解释,描绘了令人神往的神仙圣界,西方极乐世界、上帝的天堂、神的王国都是完美无缺的;宗教的神如释迦牟尼、上帝、真主,是正义、慈悲、博爱、智慧、善良、力量的化身,无一不是至善、至美、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宗教所描绘的完美境界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一些大学生的信仰需要。
费尔巴哈说:“人的依赖感是宗教的基础。”[5]宗教是一种通俗化、神圣化的人生哲学,它把获得灵魂解脱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如佛教宣扬财富、物质、欲望是导致人今生受苦的根源,人要获得解脱,就必须彻底抛弃世俗欲望,经过一系列的修炼到达“涅槃”。宗教向失意者提供了一个可依赖和发泄的空间,打开了一扇通往超然国度的大门[6]。
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主要体现在:适应生活环境、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我管理、处理人际关系、情感、前途等。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成长过程多是一帆风顺,经历的挫折坎坷较少,从而心理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他们常常会感到无所适从,产生压抑、恐惧、焦虑、紧张、无奈、嫉妒等负面的情绪。在巨大的压力下,有些同学会通过与家人、朋友、老师沟通,或者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以疏解自己的压力,而有的同学,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同学却不愿对人倾诉,其内心冲突与焦虑苦闷的情绪愈发激烈;他们选择手持宗教信物,虔诚地对“神”诉说心事,或祷告,或忏悔;他们相信神会保守他们的秘密,接受他们的悔悟,神灵会庇护和保佑他们度过难关。经过宗教途径宣泄,信教大学生将消极的情绪体验毫无保留地释放出去,缓解紧张、焦虑、恐惧的心情,达到内心的平衡和安宁。在西方有句格言:在战壕中没有无神论者。这句格言说明了人在危机而处于无助的时刻,更需要宗教的抚慰和帮助。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一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一个群体,并且得到群体内成员的关怀、爱护、理解。当一个人感到被群体接纳并在其中发挥作用时,个人会感到充满快乐和力量。
心理学家弗洛姆曾指出:“上帝不是统治人的力量,而是人类力量的象征。人类的宗教信仰是一种对自身力量的皈依,通过这种依附,人能免遭孤独感的折磨,从有涯到无涯,从有限到无限。”[7]激烈的竞争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冲突的思想理念使得大学生的生活更加矛盾、孤单甚至空虚,希望在心理上获得某种慰籍,或渴望着一个能够真正被接纳的团体。据相关调查表明,在信教大学生中“65.8%的人认为,教堂、寺院是人们联络思想感情的好场所,‘佛’、‘主’是人们倾诉自己隐私的最佳对象。”[8]
上述的四种心理需要并不是每一个信仰宗教的大学生全都需要,多数信教大学生是因为其中某一方面的需要在世俗生活中得不到满足,从而寻求宗教的庇护,进而过渡到身心各个方面全部依赖于宗教。需要是具有周期性的心理活动,并随着满足需要的具体内容和方式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和发展。因而,信教大学生对宗教的信仰程度因个体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每一个个体不同阶段自身“缺乏感”的程度有所不同。他们有的虔诚执着乃至皈依,有的属于“望教者”或“文化基督徒”,还有的在度过需要庇护的阶段后便不再信仰宗教。
大学生是全社会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是最富于探究和思考的群体,也是思想最容易波动、最易产生叛逆精神和行为的群体。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大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宗教文化,加之各大宗教有意识地世俗化,改变其晦涩难懂的词语和含义,用通俗的语言和易于接受的方式来向世人传授,将其教义融汇在故事、电影、音乐、书籍等人类最平常的生活中。对待信教大学生,要面对现实,从其信仰宗教的心理根源出发,针对不同的心理需要给予相对应的引导教育。
首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追求科学与真理。大学生承担着继往开来的重任,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所在,引导他们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是高校的责任所在。科学是抵御宗教的有力武器。学校要培养大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通过专业学习、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等途径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追求科学和真理。
其次,丰富校园文化氛围以抵御宗教因素的影响。学校要加强校园内文化宣传和管理,文本宣传和网络建设要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形成健康的校园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提高学生的文化鉴别力。高校要用优秀文化和科学精神占领校园精神文化阵地,广泛开展思想政治品德、文化体育、学术科教等校园文化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其中,避免学生因精神生活枯燥、文化活动缺乏而受到宗教的渗透。
再次,正视宗教教育意义,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和对待宗教。宗教文化是世界文化的历史宝库,蕴含着人类社会无穷的精神财富。宗教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高校要坚持教育和宗教相分离的原则,教师教学中要有机地融入无神论教育,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的教育渗透到学生专业学习及日常生活。学校可有意识地开设关于宗教学的选修课或者讲座,通过宗教学及宗教知识的系统学习,深入地理解和诠释宗教的文化内涵,增强对宗教的理性认识。
按照《辞海》对信仰的论述:“信仰是对某种宗教或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可以将信仰分为两大类型:世俗信仰和宗教信仰。信仰的选择并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是一个接受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对信仰需要的引导,主要是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俗信仰。
第一,以人为本,强化信仰教育工作。信仰非一日之功,家庭、社会、学校要齐心协力,相互配合。从家庭方面来讲,以情感教育为主,使大学生从小便树立起正确的人身观、价值观。从社会的方面来讲,要坚持国家的主导思想不动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从学校方面来讲,小学、中学、大学要采取灵活的教育形式,通过理论教学、活动课程、社会实践等让学生体会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三者的教育目标要与国家的方针政策一致,建立起家庭、社会、学校一体化的信仰教育体系。
第二,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为人类的进步和解放指明了正确方向,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与方法。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最崇高、最科学的信仰。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时,教师要结合中国国情,广泛进行马克思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高校要充分利用校报、广播、网络、黑板报、报栏等舆论载体,组织师生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小组,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竞赛活动,促使学生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客观事物,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针对调适需要进行的引导,主要是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
第一,丰富教师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教师拥有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前提。在此基础上,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并掌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探索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心理机制和规律,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辅导。学校应从完善自我意识、学会情绪调节、塑造健康人格等多角度入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为大学生建立起强大稳固的心理防御机制和自我调节机制。
第二,加强心理辅导,开通心理咨询平台。大学生是一个有着强烈成才愿望的群体,他们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高校心理老师或专家要根据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心理特点,通过课堂、讲座、论坛、博客、QQ、咨询热线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打开心扉畅所欲言的平台;及时发现并疏导学生的负面情绪,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磨炼心理意志品质、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提高心理调适能力。
针对归属和爱的需要的引导,主要是引导大学生顺利完成角色转换,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高校要成为具有人文关怀的和谐校园,着力营造文明、健康、温馨、和谐的氛围。信教大学生的宗教动机多为“外在取向”,即宗教可提供安全和安慰、交际和娱乐、地位和自我辩护等,开展高年级与低年级、同学与同学之间一对一、手拉手的献爱心帮扶活动,使每一位大学生都能体会到校园的温馨、和谐和温暖;感受到学校是一个比宗教团体更具有现实性关爱的磁场,增强大学生对自身群体的认同和依赖,获得群体归属感。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愉快教育的理念,既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又要使他们懂得社会责任感;要教育学生“生活世界是我们在生活的自然态度中所能直接感知的世界,它是个人和群体生活于其中的现实而又具体的环境”[9];使学生明白宗教社会的交往不能取代现实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待人真诚、友好,互相尊重、包容,在付出中收获群体的认可和关爱。
[1]世瑾.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宗教心理学[J].社会学研究,1987,(5).
[2]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黑格尔.美学(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德】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6]Pargament K I,Koenig H G,Perez L M.The Many Methodsof Religious Coping:Cevelo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theRCOPE [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0,(4).
[7]卢红,黄盛华,周金生.宗教:精神还乡的信仰系统[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8]左鹏.象牙塔中的基督徒:北京市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状况调查[J].青年研究,2004,(5).
[9]项贤明.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M].太原:太原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