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引领式教学在电工实训中的探索

2011-03-31 16:00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接触器触点电动机

罗 宇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实训部,重庆400053)

1 任务引领式教学的特点

任务引领式教学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实施的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综合学习的教学方式。它要求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的基础上,设置探究问题情景、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兴趣,从而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并逐步形成一种在学习中善于质疑、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习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处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

1.1 任务引领式教学,以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对学生来说,问题的存在是吸引探索行为的源泉。实施任务引领式教学,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延伸问题这几个环节,使实训始终围绕着问题的探究与解决展开,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

1.2 任务引领式教学,教师以多种角色实施教学

任务引领式教学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能比较顺利地完成预设任务。为促成教学的实施,教师的角色需要从讲解者、示范者、评价者更多地转化为组织者、引导者、协作者和激励者。首先,要做好实训教学的组织工作,在实训中要更多地走到学生中去,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协助下顺利地完成预设任务;并在教师的点拨下,掌握技能、领悟知识。同时,教师还要积极细致地观察学生,用不同形式的激励方法、以过程和结果并重的评价方法,促成学生信心和责任心的有效建立。

1.3 任务引领式教学,力求采用最小系统的教学

任务引领式教学,力求采用最小系统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以完成一个最小系统的任务来引领教学,抓住这个最小系统就容易整合整个实训教学内容大系统。同时,也让学生能收获“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2 任务引领式教学的实施

在高职实践教学现场,实训教师不应采用传统的灌输教学方式,而要巧妙地设计一个个任务式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新,使学生成为实训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实训教学中起组织、引导、激励和服务的作用,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大家相互尊重,彼此沟通。教师在实训中扮演学生的引导者和协作者,负责对学生的引导、协作和鼓励。正如生本教育的倡导者郭思乐教授所言,实训教师应当是“牧者”,他把“羊群”(即实训学生)带到水草茂盛的草地,让羊儿欢快地、自由自在地吃草,而他自己则在不断地寻找、发现新的、肥美的草地,并时刻警惕“恶狼”(即安全事故)的出现。基于上述理念,近年来,在电工实训教学过程中,结合实训内容的特点和需要,有选择性地进行了任务引领式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例如,在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安装的电工实训项目中,将其实训教学内容整合后,分解成三个小任务:

任务一:电动机点动控制安装;

任务二:电动机单向长动控制安装;

任务三:电动机触点互锁正反转控制安装。

其中,任务一,即电动机点动控制安装,是完成本次实训项目——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安装——的基础和核心。因此,这一核心任务就成为本次任务引领式实训教学的最小系统。教学中设置探究问题情景,便从这一核心任务——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入手。

2.1 展示探究问题情境,提出任务

著名科学家哈尔莫斯说过:“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动手——提问——解决问题。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提问,解决问题,而不要只传授知识——要鼓励行动。”为此,实训开始,现场展示有一块安装好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的低压配电屏,在实训教师严格的监护下,鼓励学生去操作。随后,教师提问:“为什么按下按钮,电动机就转动,而松开按钮,电动机就停止转动?”

也许有学生在松开按钮时,就萌生了此疑问。而教师这一提问随即也给学生提出了探究的方向及任务,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立刻被引发出来。

2.2 引导分析,由感性到理性

引导一:教师请学生各组把各自工位上的一个交流接触器、一个复合按钮都拆开看,并要求拆卸时以连接拆卸为准,以能看清结构为止,不得进行破坏性拆卸。

学生在拆卸过程中,教师巡视、注意各组的拆卸方法和拆卸进程;并指点哪些能拆,哪些不能拆。

学生怀着探究心理、带着问题去观察、拨动各自工位上的交流接触器、按钮等器件。交流接触器、复合按钮各自独立的最小构件呈现出来后,要求学生各组汇报所看到的交流接触器及复合按钮的组成部件,帮助学生理解交流接触器和复合按钮的结构组成。

随后,教师要求学生观察:交流接触器触头系统中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的动作过程。常开触点是外力按下就闭合,松开则断开的一对触点;常闭触点是外力按下就断开,松开则闭合的一对触点。

此后,提示学生须进一步关注: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的动作逻辑关系及动作行程。当外力作用,常闭触点先分断、常开触点后闭合;外力消失,常开触点先分断、常闭触点后闭合。

通过多方面的观察学习,学生对交流接触器及复合按钮的常开、常闭触点动作逻辑、动作行程的理解程度、记忆效果大为提高,为讲解点动控制线路的核心器件交流接触器工作原理奠定了感性基础。

此时,还未能发现交流接触器与按钮之间逻辑联系,其探究任务尚需深入。

引导二:教师打开Flash课件,呈现出交流接触器工作原理模拟图,让学生观察图中有哪些已知的元器件及其相互关系。对照课件,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交流接触器的结构,指认出图中有交流接触器的动铁芯、静铁芯和缠绕在静铁芯上的线圈以及其三对主触点,依据前阶段对交流接触器结构组成的感性认识,明白动铁芯、静铁芯及缠绕在静铁芯上的线圈构成交流接触器的电磁系统;三对主触点则归属交流接触器的触头系统。

从Flash中可以看到,与交流接触器存在逻辑联系:交流接触器的三对主触点上端还接有A、B、C三相电源,三对主触点下端又连接三相异步电动机,这就是电动机控制线路的主回路;而交流接触器的线圈和按钮则是构成线路的控制回路。

通过实物观察和课件展示,学生很快就理解了交流接触器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随后教师演示,按下按钮,交流接触器动铁芯向静铁芯方向运动,带动交流接触器三对主触点(常开触点)闭合,连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主回路接通电源,电动机转动起来。

这时,引导仅需进一步,探究问题的答案就待揭开。

引导三:教师点击课件,播放电动机点动控制原理图,要求学生比较此图与先前的交流接触器工作原理模拟图的异同。

引导学生观察、比对,两图中都有三相异步电动机,也都有按钮,只是两图中交流接触器的形状不同而已。并指明接触器工作原理模拟图实际就是点动控制原理图的更形象的模拟和细化。

引导至此,探究问题答案已呈现在点动控制原理图中。通过引导分析,让学生明确了在点动控制过程中,按钮动作促使电动机转动是与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密切相关,使学生对交流接触器这一关键元器件的认知一步步深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2.3 总结点评探究问题,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依据点动控制原理图,教师针对其动作逻辑进行要点提示:电动机能转动缘于交流接触器这一组合元器件发挥的作用。按下按钮,交流接触器的电磁线圈和按钮构成的控制回路闭合,线圈得电,产生的电磁吸力促使接触器的动铁芯向静铁芯方向运动,从而带动动铁芯联杆上的接触器三对主触点(常开触点)闭合,使连接电动机的主回路接通电源,电动机转动。

教师总结探究问题,鼓励学生归纳所学内容。通过学生归纳和教师及时点评,指出学生实训中易出错的环节,学生各组完善了各自的行动方案,顺利完成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接线图的绘制。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探究问题情景,搭建探究任务平台,问题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让学生自主生成,原理让学生自主归纳,最后通过旧知衍生出新知,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2.4 做中学,发掘学生潜能和提升职业素质

学生各组通过探究问题、任务引领,教师的及时帮助与激励,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平台,在“做中学”,进入点动控制线路安装实作阶段。其间,学生的认知需求得以实现,对控制线路动作逻辑理解清晰,实作目标明确,动手热情高昂,顺利完成了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安装。教师在实训中不断巡视,及时指出学生操作中出现的偏差,引导学生达到这一核心任务的预期目标,发现学生在实训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学生动手操作情况及时纠正其错误操作。通过完成最小系统教学——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安装这一核心任务,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会观察、学会动手实作、培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发掘学生潜能和提升其职业素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同伴交往、合作探究问题,促进学生与人协作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随后,学生凭借在上述核心任务的完成中获得的经验、知识和能力,进一步认识和领悟交流接触器的原理,掌握常开触点、常闭触点及复合按钮的使用方法,促进学生迁移能力的提高。各组学生动手操作迅速,通过在点动控制按钮两端并联交流接触器的一对常开触点,很快就实现任务二——电动机单向长动控制。

在任务一和任务二获得认知与经验的基础上,伴随电动机成功转动起来的兴奋感,激发了学生学习潜能。各组学生以更快的速度,直接将两个电动机单向长动控制线路,各自串联上对方辅助触头的一对常闭触点后,再进行叠加,且任意对调接入电动机的三相电源线的任意两相,实现了电动机的反转,从而完成了电动机触点互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

这样,在实训教师一步步的引导下,学生做中学,积极探究新的知识点和进一步构建、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把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安装这一总任务,根据学生的认知进度,转化成上述三个小任务。随着一个小任务的完成,又鼓励、引导学生进一步去完成下一个小任务,直至完成整个任务。

3 实施任务引领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3.1 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增强主体责任意识

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增强教师主体责任意识,精心设置探究问题与任务。通过带有梯度的问题和拓展任务,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整体推进的过程中兼顾“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有所发展,有所收获。

3.2 要努力提高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从全体学生发展出发,努力提高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在实训教学组织中,要充分考虑实训如何分组才能保证有效完成任务,学生分组讨论结果如何,及时反馈与沟通等问题。所以,在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性格特点和人际关系。为了保证分组学习的顺利开展,要安排好组长,并要对组长进行指导和管理。实训教师要有责任心,要多了解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才能让实训分组的教学有效地推进实训任务完成,既锻炼“学优生”,又不拉下“学困生”。

4 结语

任务引领式电工实训教学,要挖掘和探讨的内容还有很多,随着探究的深入,还可能遇到更多的新问题。作为实践教学一线的实训教师,要多思考、多尝试、多反思、多实践,将任务引领教学模式真正实施于实训教学现场,并发挥出良好效果,使实训教学凸显出高职教学特色。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黄耀忠.生本教育教学论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实践运用[J].珠海教育,2002,(9).

[4]张爱玲.电力拖动与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接触器触点电动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林升栋:将消费者触点思维融入广告媒体计划
浅析电动机日常维护与保养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节能计算
航空电转换器的损伤原因分析及修理
接触器辅助触点接触电阻产生原因分析
智能大功率过零接触器研究与开发
基于KB0的电动机软启动控制系统
电动机的保护配合及CPS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
可靠性技术在继电器控制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模糊自适应控制的接触器过零投切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