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探讨4

2011-03-31 15:44李银梅
茶业通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茶厂鲜叶茶园

李银梅

(云南省潞西市茶叶技术推广站,云南潞西678400)

无公害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探讨4

李银梅

(云南省潞西市茶叶技术推广站,云南潞西67840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无公害茶叶生产加工技术的提高不仅仅对人们的健康饮茶有着重要的保障,对我市的经济发展、茶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能力提升也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了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和饮茶者的身体健康,保证茶叶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我市茶产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无公害茶叶生产加工水平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无公害茶叶生产加工技术。

1 无公害茶叶的内涵及发展无公害茶叶的意义

1.1 无公害茶的内涵

无公害茶是指在无公害生产环境下,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成品茶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等污染物指标,内销符合国家规定的允许标准,外销符合进口国家、地区有关标准的茶叶,是符合食品安全的茶叶的总称。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低残留茶,即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除国家禁止使用外的所有化学合成物质,茶叶产品的卫生指标达到本国或进口国有关标准的要求,对消费者身体健康没有危害的茶叶。第二层次是 A 级绿色食品茶,它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其卫生标准超过国家标准,如六六六、 DDT 残留量<0.05mg/kg , Cu、Pb残留量分别为 30mg/kg 、1mg/kg 。第三层次也就是最高层次,是 AA 级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它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人工化学合成物质,在茶叶产品中也不得检出任何化学合成物质。

1.2 发展无公害茶叶的意义

发展无公害茶叶是我国加入 WTO 后农产品生产标准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对茶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⑴促进茶叶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资源,企业增效,农民增收;⑵提高茶农的食品安全意识,带动生产技术和相关产业的变革;⑶推进茶叶生产的产业化进程,提高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⑷推动茶叶生产设备的更新改造,增加科技含量。由于无公害茶符合二十一世纪绿色消费的时代潮流,其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因此,无公害茶已成为当前茶叶市场的大势所趋、市场所向,更是提升茶叶品质,发展效益茶叶,促进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2 潞西市茶叶生产现状

近年来,我市对无公害茶叶的开发与生产非常重视,截至2010年全市累计获得无公害认证茶园为6301hm2,占全市茶园面积的 62.2%。潞西市茶园面积、产量在全州居第一,但是茶叶的加工工艺相对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茶叶面临食品市场准入问题,2005年开始国家加强茶叶质量管理,把茶叶列入食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即QS标准),因此进一步提高无公害茶叶加工技术势在必行。

3 大力推广提高无公害茶叶生产加工技术

3.1 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要求

3.1.1 茶园的选择

对于新建的无公害茶园必须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没有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农业生产区域。土壤重金属背景值高的地区,与土壤、水源有关的地方病高发区,不能作为无公害茶叶产地。 灌溉水、大气、土壤必须符合相关质量指标。对已经获得无公害认证的具有一定规模茶园建设时,首先要按照无公害茶园标准,定期进行水源、大气、土壤的检测以获得定量数据;其次,现有中低产茶园实施改造时,一定要按“三改一补”即“改园、改土、改树和缺株补植”技术规程因地制宜来操作,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为目标,进行山、水、园、林、路的统一规划,综合治理。

3.1.2 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

无公害茶叶(或茶叶产品原料)生产过程中对病虫草等的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严格控制使用化学农药。无公害茶园的病虫害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主,生物防治和使用生物生化农药防治相结合,从而提高茶树自身抗性,减少病虫发生与危害。适当合理进行化学防治。指定专人负责茶园病虫监测预报,在病虫发生初期及时选用高效低毒、对茶树和天敌安全的农药并把农药用量压低到最低限度,绝对禁止在茶树上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同时遵循交替轮换复配用药原则,并改进喷药技术和方法提高喷药效果。非生产季节宜选用矿物源农药,并要防止无公害茶叶生产区域以外农田使用上述禁用农药产生的交叉污染。

3.1.3 合理施肥,提高茶树抗病虫能力及茶叶品质

按照无公害茶园使用的肥料要求,尽量实施茶园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理化性质、茶树长势、预计产量、制茶类型和气候等条件,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数量和施肥时间,实施茶园平衡施肥,防止茶园缺肥和过量施肥。 宜多施有机肥料,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配合使用,避免单纯使用化学肥料和矿物源肥料。商品肥料及新型肥料必须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登记认证及生产许可。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于当年冬季开沟深施,施肥深度20cm以上。一般每667m2施饼肥或商品有机肥200~400kg或农家肥1000~2000kg左右。根据土壤条件,配合施用磷肥、钾肥和其他所需营养。追肥可结合茶树生育规律多次施肥,以化学肥料为主,在鲜叶开采前15~30d开沟施入,沟深10cm左右,密植茶园可采用撒施。

3.2 无公害茶叶加工技术

3.2.1 茶叶加工厂环境、设施与卫生管理

3.2.1.1 茶厂环境与卫生要求

无公害茶叶加工厂位于深山,远离村庄最好,应当远离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离开垃圾场、畜牧场、医院、粪池50m以上,离开交通主干道20m以上,茶厂应建在地势高,空气新鲜,距离居民生活区较远,无污染地方,并应重视厂房周围的绿化、净化和美化,提高卫生标准。茶厂厂房、车间应根据制茶作业工艺流程进行合理布局,并按照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建立环保设施。贮青室要安装换气扇,保持空气新鲜,加工车间安装排气、除尘装置;车间和机具要经常清洗,保持清洁。

3.2.1.2 加工机具要求

无公害茶叶加工设备应选用质量好且环保的加工机械设备,各种设备必须保持干净卫生,使用的用具、机械等设备均不能含有污染物,做好各项环保措施。

3.2.1.3 茶厂的卫生管理

茶厂要根据茶叶生产实际情况及国家有关标准,制定本厂的卫生实施细则和规范;无公害茶叶加工人员上岗前应经过生产培训,掌握无公害茶叶加工操作和技术的职业技能。工作人员上岗前每一年度均需体检并拿到健康证明后才能上岗。加工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进入工作场所应洗手、更衣、换鞋、带帽,工作人员需戴口罩上岗。离开车间时加工人员应换下工作衣、帽和鞋存放在更衣室内。加工、包装场所不能随地吐痰和吸烟,不得在加工和包装场所用餐和进食。

3.2.2 鲜叶管理

进厂鲜叶必须来源于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要严格执行验收制度,原料质量和等级划分执行国家有关茶叶质量标准,及时摊放贮青,并要有专人管理;贮青室要清洁卫生、阴凉、通风干燥,防止废气、废物污染,防止鲜叶发热红变等。鲜叶中如发现红变或其他污染变质叶应剔除,不得用来制茶。

3.2.3 茶叶产品加工

茶厂要根据生产实际,制定符合制茶工艺要求的《无公害茶叶加工操作规程》,以规范摊放、杀青、揉捻、干燥等各道工序,做到有章可循,从而保证和稳定茶叶质量。茶叶加工要尽量采用连续化、自动化等现代化生产方式,做到封闭作业,减少因直接接触而造成茶叶污染的可能性。要防止无公害茶鲜叶与普通鲜叶原料混合摊放与加工。并注意在加工中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合成色素及其它添加剂。

茶厂必须配备合格的质量检验人员,并按检验工作的要求,配置检验所需的仪器设备,每批产品都应按无公害茶叶标准进行感官品质和理化项目检验,经检验合格,方可出厂。不合格者,原料不能投入生产,产品不许出厂销售。

总之,提高无公害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是适应茶叶产业结构调整和应对世界茶叶市场需求的必然趋势,是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有效途径,对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加快茶叶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帮助农民持续增收以及推动茶叶经济强势发展和加快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S571.1

C

1006-5768(2011)02-0091-03

2011-03-07

猜你喜欢
茶厂鲜叶茶园
茶园飘香
茶园之晨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
不同嫩度茶鲜叶原料稀土元素含量的变化
浅析国内茶厂的年底会计核算
气温对日照茶鲜叶适制性的研究
摊放对茶鲜叶生化成分的影响研究
紫阳富硒茶再次走向国际市场俄罗斯一大学与和平茶厂签约合作
莲都区初制茶厂优化改造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