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移动进攻战术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要求探讨

2011-03-31 10:22:3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体育部湖北武汉430072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1年31期
关键词:篮板球传球投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体育部,湖北 武汉430072)

随着篮球防守技术不断发展,比赛中防守复杂多变,防守质量不断提高。为了摆脱防守给进攻带来的被动局面,许多教练员积极探索,希望能够寻找到一种进攻战术来对付各种变化的防守战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佩珀代因大学教练罗伯特·道尔作了一个全新的战术设想,并首先提出了 “移动进攻”的战术概念,70年代 “移动进攻”开始在美国各大学中开始流行,并开始向世界各地的球队传播,90年代后移动进攻向更加机动的方向发展[1]。

移动进攻法是一种先进的进攻战术,灵活机动、多变的移动配合能有效对付各种防守形式,其良好的攻击效果受到篮球界的重视,移动进攻的战术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运用。近年来我国众多学者对移动进攻的起源、概念、组织原则、方法、战术特点等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2-4]。在认真研究移动进攻的起源、概念、组织原则、方法、战术特点的同时,必须思考一个问题,即移动进攻战术对球员运动能力的要求,只有对这一问题认真分析和研究,并加以系统总结,才能更好的指导篮球教学和训练工作。为此,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篮球移动进攻战术本质特征的探索来认识移动进攻战术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内在要求。

1 移动进攻战术对移动能力的要求

移动进攻战术的最基本的特点之一是场上进攻队员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连续不断的移动,在移动中完成各种进攻配合。移动是篮球技术的基础,队员为争取比赛中的主动,就必须通过采取改变位置、方向、速度和争取高度等移动方法;为了控制支配球、投篮、争夺球的快速性、协调性和有效性,也需要移动技术的配合。篮球运动员的移动能力,即跑、跳、急停、转身等能力,可以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和意识3个方面反应出来,身体素质主要是运动员的速度、耐力、爆发力、协调性和力量等;移动技术主要指移动的基本身体姿势,对身体重心、移动方向的控制,身体各部位的发力顺序及相互配合等;移动意识是指运动员对移动的时机、路线以及所将要采用方法的判断及反应。

移动进攻战术对运动员移动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是由移动进攻战术的本质特点所决定的。

1)移动进攻战术对运动员身体素质和移动技术的高要求 连续跑动使运动员在一场比赛中的所跑动的路程大幅度增加,另外由于现在篮球比赛防守技术、战术的不断发展,运动员的防守能力不断加强使得比赛中攻防转换的节奏明显加快;由进攻转防守运动员必须快速的退守,并采用进逼攻击性防守;由防守转为进攻,运动员快速移动配合、努力创造进攻机会,移动与配合行动必须做到迅速、突然才能有效完成进攻。运动员具备超强的速度、耐力、爆发力的身体素质以及良好的跑、跳、急停、转身等移动技术是运用移动进攻战术的基础。

2)移动进攻战术对运动员移动意识的高要求 进攻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移动分为有效移动和无效移动2种:有效移动是指运动员的比赛进攻中通过改变位置、方向和高度能最直接获得投篮或与同伴进行配合进攻机会的移动;无效移动则与之相反。移动进攻战术要求运动员连续移动不断寻找投篮机会并最大程度的减少无效移动,实效性是有效移动与无效移动之间的本质区别。运动员在场上有效移动的唯一依靠就是运动员良好的移动意识,即依赖于运动员对移动的时机、路线、动作及配合方法的及时、快速和准确地判断。通过良好的移动配合意识提高有效移动减少无效移动,以达到减少无效体力消耗,提高进攻效率。

2 移动进攻战术对控制支配球能力的要求

1)对运动员运球能力的要求 篮球运动发展到移动进攻阶段,进攻队员传统的位置分工开始趋于模糊,这就要求前锋、中锋也要像后卫一样具有良好的控制球队能力,这是篮球运动在技术发展上一个趋势,也是移动进攻战术发展内在的、必然要求。移动进攻战术对运球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首先,是对后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篮球移动进攻战术实施过程是由开始组织、配合攻击、结束转换3个阶段构成。开始组织阶段1~2名后卫运球,其他队员迅速落位形成一定阵势,在此阶段,进攻方后卫队员的控制球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运球队员既要观察场上其他队员的位置变化及其相互配合寻找机会传球,还要积极寻找与队友配合的机会,自己投篮进攻,又要很好的控制球,在防守队员贴身近逼、夹击、利用身体主动接触等攻击性防守的情况下能做到不失球。其次,在移动配合进攻阶段,无球进攻队员通过穿插移动,进行掩护配合,能够使战机出现在进攻区域的任何位置,这就要求在任何位置上的持球进攻队员具备临时担当进攻配合的发起组织者,因此持球队员必须能够做到在对手的紧逼防守条件下能熟练运球,牢牢的将球权控制在自己手中。再者,根据战术需要后卫队员将球传给前锋或中锋后移动,穿插给其他队员做掩护或进行其他进攻配合时,前锋或者中锋在高位拿球临时组织进攻在世界大赛和NBA的比赛中已经屡见不鲜了。

2)对运动员传球能力的要求 移动进攻战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传球多,运球少。现代篮球运动的防守多采用平步站位,进逼防守,防守重心低,加上运动员的速度、力量、耐力素质的不断提高,身高臂长,防守范围大。进攻队员在一对一的情况下很难有效的摆脱防守,因此在阵地进攻时更多是通过无球队员的相互掩护和切入摆脱防守,获得瞬间的接球进攻机会。从无球到有球队员之间只有通过快速准确的传接球才能使无球队员变成有球队员,才有可能抓住通过一系列配合而获得宝贵的瞬间无人防守条件下的进攻机会。传球次数增多会使防守队员将防守重点随球的转移而不断的改变,防守运动员在不断移动调整防守方向、路线和身体姿态中消耗更多的体力,使防守出现漏洞的可能性增加,进而为进攻创造更多的投篮进攻机会的可能性增加,但是在另一方面传球次数的增多也会为防守方留下更多的断球快攻反击的机会。因此,在认识 “多传少运”是移动进攻战术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同时,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传球的高质量是传球次数的前提条件。在学习移动进攻战术时教练员需要注重对运动员传球技术和意识的训练和培养,注重传球的方法、时机和路线的合理选择。移动进攻战术对运动员传球的数量、质量、事机及隐蔽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对运动员投篮能力的要求 篮球比赛中,运动员个人技术的运用,队员之间一系列的配合以及各种战术的运用最终追求的动作目标就是得到投篮机会,精准地完成投篮动作并命中得分,因此投篮得分能力的高低是运动员或球队实力最直接的体现。移动进攻对运动员投篮能力提出的新要求首先体现在无干扰条件下完成投篮动作快速果断。比赛中进攻队员通过不断的移动完成一系列的配合,其目的是造成队员在有效攻击区内摆脱防守,接球投篮。由于现代篮球运动员防守能力的提高,使得进攻队员从摆脱防守到再次被防守或者被干扰的时间段在逐渐缩短,这就要求队员在进攻中必须具备在瞬间完成接球准确投篮的能力。其次是远投三分球能力。现代篮球比赛篮下和限制区附近防守严密,防守范围扩大到三分线附近。移动进攻配合需要一定的空间,才能进行有效的移动,所以进攻队员更多选择在限制区附近通过频繁的掩护配合,被掩护队员开始更多的选择到三分线外接球投篮,内线队员到三分外线投球现象在比赛中已经屡见不鲜。

由于比赛必须做到攻守兼备,内线队员到外线投球往往会造成对篮板球失去有效控制。因此,运动员必须提高投三分球能力,以三分球投篮的准确性减少全队对争抢进攻篮板球的压力,这一点对于内线队员则显得尤为重要。再者,攻击性防守是现代篮球运动防守的主要特征,比赛中攻守双方运动员身体接触次数增多,对抗剧烈程度加大,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在频繁的身体接触和剧烈干扰条件行完成急停跳投和瞬间投篮能力。

4)对运动员抢篮板球能力的要求 世界篮球发展的趋势之一是球员身材的高大化与强壮化,在争抢篮板球时的篮下是一个高度挤压的空间,球员相互紧贴、碰撞、顶抗、挤抢。争抢篮板球已经由依靠高度和个人能力拼抢阶段发展到依靠集体配合争抢阶段,即通过场上队员的分工配合——顶人、卡位、挑球、冲抢球,利用集体参与来获取篮板球,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争抢篮板球的组合技术和集体配合意识,运动员争抢篮板球时必须做到头脑清醒、分工明确、判断准确、移动迅速、抢位正确、拼抢凶狠和抢到篮板球后与后续的二次进攻技术动作的衔接连贯。

3 结 语

移动进攻战术对运动员在场上移动能力的身体素质和移动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篮球运动发展到移动进攻阶段,进攻队员传统意义的位置分工开始趋于模糊,这就要求场上队员能够在任何位置正确合理的处理球。攻守平衡和内外兼备是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基本趋势,运动员投三分球能力是移动进攻的基本要求。移动进攻战术的运用与发展使得世界篮球运动员身材在高大与强壮的同时变得更迅速和灵活。在争抢篮板时依靠某个高大队员抢篮板球的现象已经成为历史,通过场上队员的分工配合,利用集体参与来获取篮板球是移动进攻的基本要求。

[1]李征.第十一届全运会男篮篮板球争抢方式及意识的分析与建议 [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11):63-64.

[2]陈鑫.对篮球 “移动进攻”战术的探讨 [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5(6):110-111.

[3]纪志新.对篮球运动员移动进攻意识的探讨 [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0,18(1):67-69.

[4]于振峰,辛迎喜,黄黎.论篮球移动进攻 [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4):53-55.

猜你喜欢
篮板球传球投篮
水平二(三年级)《足球:脚内侧传球》教案
校园足球(2022年9期)2022-03-15 02:09:30
比投篮
初中学生篮板球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篮板球意识及方法研究
成功(2019年4期)2019-03-20 10:40:10
今天你投篮了吗
投篮王和盖帽王
新少年(2015年10期)2015-10-14 10:32:01
浅析篮球运动中拼抢进攻篮板球技术及其训练
篮球“五星传球”的组织与教法
运动(2012年9期)2012-10-25 08:26:48
中学生抢篮板球训练应培养几种意识
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29
浅谈篮球运动中传球技术的重要性及其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