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萧红在东京与香港思乡主题创作的不同*

2011-03-31 08:02苗乃联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4期
关键词:萧军呼兰河思乡

苗乃联

(黑龙江大学 文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思乡”,对于萧红来说,一直是一个比较容易驾驭而且比较容易成功的文学主题。萧红曾经说过:“一个题材必须要与作家的情感熟悉起来,或者起着一种恋绪的作用。”[1]对于抗日题材,萧红因为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地生活,因此在创作此类作品时就难免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写出的作品也往往存有“概念化”之嫌;但是童年时期在故乡的生活经历却在萧红的一生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对她日后的生活与写作都产生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因此“回望故乡”、“回忆童年”也自然成为萧红在作品中最热衷于表现的题材和主题,也成为她最成功的文学选择。在东京时期写就的《王四的故事》、《家族以外的人》,还有在香港时期完成的《后花园》、《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作品,都是作家叙述故乡记忆的经典之作。

萧红在这两个不同时期写就的这些作品,从表面上看来,都是她在异地他乡不堪于寂寞、孤独的心境而寻找精神寄托的“思乡”之作,似乎没有不同。大多数论者也都只是看到了作家在文字中间思乡念家情绪的渲染和表达,而鲜有评论文章会论及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其实,当我们在细细地品读与了解了萧红在两地的独特心境之后,再来回读这两个时期的这些作品,我们会发现其间存在的明显不同。本文试从对萧红当时的心态解读与文本分析两个角度,来具体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相异之处。

一、东京时期的萧红

1936年7月,在上海滩成名之后的萧红与萧军在情感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危机。为了修补两人之间出现的情感裂痕,为了找一个“全然属于自己的空间与时间来疗治心灵上的创伤”,[2]同时也为了找一个安静点的环境来进行文学写作,在好友黄源的建议下萧红决定只身东渡日本。但是到了日本之后,面对着周遭陌生的一切,独在异乡为客的萧红又倍感无家的苦闷和焦虑,独自一人在这一个“别人的城市”中品尝着几近于“无聊”的寂寞和无助。为了排遣寂寞,萧红决心让自己充实起来,于是开始报名学日语,开始提笔写作。在接近6个月的时间里,萧红完成了小说《王四的故事》、《红的果园》、《牛车上》、《家族以外的人》和散文《孤独的生活》等作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东京的这一段日子,是萧红在文学创作上的“丰产期”。但是,在这期间作家究竟是秉持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进行的创作,而在这些作品的文字中间又氤氲着作家怎样的情绪?下面我们来做具体的分析和解读。

(一)萧红在东京时期的心态解读

萧红本是怀着疗治心灵创伤的愿望东渡日本的,但是东京完全陌生的环境却又让她尚未痊愈的心灵倍受寂寞与孤独之苦。在环境陌生、语言不通的他国异乡,萧红甚至觉得自己“真是好像充军西伯利亚一样”。[3]在这种情境之下,寂寞心绪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环境和语言只是促使萧红心生寂寞之感的直接原因,而最主要、最深层次的原因是萧军没有在她的身边。“……只是感到寂寞了一点,总觉得好像缺少了一点什么!这缺少了一点的遗憾,显然是因为萧军不在她的身边。”;[4]“……如果我们共在,无论是蝉声、木屐声以至‘寂寞’……就全不存在了。由此可见,‘人’总是决定一切的因素!”[5];“她陷在了‘大寂寞’之中了!回忆我们将到上海时,虽然人地生疏,语言不通,但是还有我们两个人在一道,同时鲁迅先生几乎每隔一天就要写给我们一封信,在精神上是并不寂寞的。而如今只有她一个人孤悬在海外的异国,这难怪她是要哭的!她要听到我那‘登登’上楼的声音也听不到了,信也没有!”[6]特别是在与弟弟张秀珂擦肩而过,许粤华回国而彻底地留下萧红一人在东京时,这种寂寞的情绪也变得更加浓郁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萧红只能不停地给萧军写信倾诉自己无尽的寂寞与委屈,表达对爱人深深的思念和关爱,在东京不到6个月的生活中,萧红一共给萧军写出了35封或长或短的信。此外,为了更彻底地排遣寂寞和孤独,萧红开始报班学习日语,也开始提笔写作,让自己在精神上充实起来。慢慢地,萧红开始走出寂寞,开始习惯一个人在东京的生活,甚至在给萧军的信中好几次提及“不回去了”的想法(这在《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中的第二十一、二十三、三十二信中都有提及)。

以上是对萧红在东京时期的心态的简单分析,概括来言就是从陌生到适应,从寂寞到充实。在此期间,萧红开始逐渐喜欢上东京安静的写作环境,她的工作也开始按照计划慢慢步入正轨。但是在1937年1月9日萧红突然回国,或许是因为“她获知了萧军与许粤华之间的恋情”,[7]而这又让萧红刚刚开始平复的心灵又遭到了巨大的打击。

(二)萧红在东京时期的作品分析

萧红在东京完成的作品有很多,但是真正可以纳入“思乡”主题范畴的,也只有《王四的故事》和《家族以外的人》两部作品。《王四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老雇工的遭遇。据铁峰分析,小说中的主人公王四是以萧红家的一个老仆人厨子杨安为原型的。[8]《家族以外的人》讲的是萧红的堂伯父有二伯的故事。在这两篇小说中,作家运用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了王四和有二伯的典型性格,把两者的形象塑造得惟妙惟肖,真实生动。从创作时间上来看,《王四的故事》和《家族以外的人》都是完成于萧红初到东京时期(前者写于8月上旬,后者写于9月初),我们从上文对萧红初到东京时的心态分析可以得知,此时的萧红是陷在“大寂寞”之中的。因此,驱散初到异地的孤寂和苦闷,自然是萧红提笔写作,并在作品中回忆故乡和童年的一个心理动机。但是我认为,因为萧红在东京感到寂寞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萧军不在身边(上文对此已作出具体分析),所以她排遣寂寞情绪最主要的手段是不停地给萧军写信(这从给萧军的信件数量上也可以看得出来),而提笔写作也只是萧红在除了给萧军写信、学日语之外缓解内心孤独、苦闷的另一向度的努力和尝试;回忆故乡和童年中的人物也只是在除了萧军之外,萧红寻求的另一种精神寄托。因此,从内容上来看,这两部作品都只是作家对故乡人物的回忆,在这种回忆中作家借以表达出对千里之外的祖国和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在对王四和有二伯的故事的讲述中,流露出作家对他们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而除此之外,文本并无更深广的精神指涉。

二、香港时期的萧红

1940年初,因为不堪于内地的战乱和漂泊流浪之苦,也为了能寻得一处安身之所以便静心写作,萧红与端木在好朋友华岗等人的帮助下,从重庆飞到了香港。香江和煦如春、静谧优美,完全没有了北中国在战争笼罩下的惶恐与饥寒,萧红也为能找到这样一个可以安心写作的地方而一度倍感欣喜。萧红在给白朗的信中,称赞“这里的一切是多么恬静和幽美,有田,有漫山遍野的鲜花和婉转的鸟语,更有澎湃泛白的海潮”,这些都是追求“爱”与“美”的萧红“以往所梦想的佳境”。[9]然而,身居如此之南的香港,一向多愁善感的萧红又不免承受起寂寞与思乡之苦。此外,由于突然离开重庆,以前的朋友们对此不免有诸多不解与责难之辞;外加与端木两人之间在情感上出现的不和与自己一直病痛的身体……,这一系列的因素更使萧红心生虚无与寂寞之感,“我的心情永久是如此抑郁……如今我却只感到寂寞!在这里我没有交往,没有推心置腹的朋友。”[9]200在这种心境下,萧红在香港只居住了两年便搁笔仙逝了,但是这两年却是萧红文学创作生涯中成就最辉煌的两年,完成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马伯乐》;中篇小说《后花园》、《小城三月》;短篇小说《北中国》;散文《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九一八致弟弟书》、《〈大地的女儿〉——史沫特烈传》、《回忆鲁迅先生》;哑剧《民族魂鲁迅》等诸多作品。下面我们仍然从心态分析和作品解读两个角度来了解一下在香港时期的萧红。

(一)萧红在香港时期的心态解读

如许多研究者所论述的那样,在香港时期的萧红是“寂寞”的。(最典型的就是茅盾在《〈呼兰河传〉序》中提出的“寂寞论”。)但是与在东京的那段生活相比起来,此“寂寞”不同于彼“寂寞”。因为在香港萧红寂寞心绪产生的原因要复杂和沉重得多。一方面,香港地区陌生的环境还有自己病痛的身体固然能让萧红心生寂寞之感;但更重要的是,萧红此时已是一个已近而立之年的成熟女性,在她的流浪生涯中,经历了在临汾和萧军的彻底分手,经历了在武汉端木撇下已有身孕的她独自一人逃亡重庆,经历了一个人在宜昌的船坞上跌倒而无人帮扶,经历了第二个孩子的死亡,经历了初到香港时期诸多朋友的污蔑与冷眼……太多的磨难与艰辛给萧红造成了巨大的身心创伤和不堪回首的记忆。“萧红是一个极重感情的女人,但是却从没有在感情上得到过满足,身边朋友的远离更使她感到社会对她的冷漠与无情。”[10]经历过这些磨难之后,萧红似乎已经看透了一切,于是也发出:“我总是一个人在走路”、[11]“未来的远景已经摆在我面前,我将孤寂忧悒以终生”[12]的感叹。在这种心境中,“她已经承认并接受了在这铁板一块的社会中,女性必然要面对的现实,即绝对的孤独,更重要的是,她已经决定在这种孤独中活下去,并且写作”。[13]当年在日本,萧红的孤独和寂寞主要是因为萧军不在身边而带来,因此她可以频繁地写信给萧军来宣泄和倾诉,但是现在萧红的寂寞主要是对爱情、对友情的失望而产生,于是她只能自己一个人去默默承担这一份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而故乡和童年在这种情境下也自然成为萧红唯一的精神寄托。

(二)萧红在香港时期的作品分析

随着年龄、人生阅历的增加和文学创作经验的积累,在香港时期的萧红表现得更加成熟起来,尤其是在文学创作方面。铁峰在评论萧红的《呼兰河传》时说:“《呼兰河传》在艺术上取得了很大成功,标志着萧红在文学创作上的技巧已经进入成熟时期,并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14]杨义在评论她这一时期的创作时也感慨地说:“萧红变厚了,由童心的明澈变为人到中年的忧郁,在清新明丽之中增添了一些忧郁顿挫”,萧红开始“由单向才能的迸发,到多向才能的凝聚”。[15]而萧红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关于“思乡”主题的创作,在数量上也要远远多于东京时期。在这里,限于篇幅,我们只对《后花园》、《呼兰河传》和《小城三月》做一下简短的分析。

《后花园》是萧红抵达香港之后发表的第一篇小说,作品的主人公与《呼兰河传》第七章中的冯歪嘴子都是以萧红幼时家里的磨倌冯二成子为创作原型的。在这部小说中,萧红不仅成功地塑造出了冯二成子的形象,同时也通过对他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了作家自己对于生命存在的种种思考和疑虑,表达出作家对生命凄苦和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悟。《呼兰河传》“是作者在阅历了人生之后写的一本童年回忆录”。[16]在作品中,萧红以朴实简洁的笔法描绘出了自己在童年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描绘了生活在呼兰小城里的各种各样的人,以及这里独有的民俗风情,这是作家在饱受漂泊之苦之后对故乡唱出的一曲一往情深的恋歌。《小城三月》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两个年轻人之间的恋爱悲剧。小说选取的是一个古老而普通的文学题材,但是在整个故事的讲述中却弥漫着一股浓厚的怀念家乡的情绪。极为特别的是,在萧红以往的作品中出现的残酷冷漠的父亲和令自己深恶痛绝的继母,在《小城三月》中却被作家笼罩上了一层相当富有人情味的光彩,这应该说是这篇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

我们已经在上文中分析出,这一时期萧红的寂寞心境是由于她对友情,特别是对爱情的失望而产生的。在作品中不停地回望故乡和童年也自然成为她排遣这份寂寞和孤独的主要方式,这一次的思乡也成为一次彻底的精神返乡,因此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中也出现了作家故意“扭曲”和“美化”自己童年记忆的《小城三月》。或许正是因为在现实中遭遇的种种磨难让早已伤痕累累的萧红疲惫不堪,而昔日让人心寒失望的家与那些早已远逝的童年记忆在此时更容易对她产生一种情感上的诱惑,因此关于故乡,关于家族亲人的一切都在作家此时的笔下被蒙罩上了一层温暖柔和的色调。这也恰恰从反面印证了这一时期萧红寂寞无依的心境,她似乎只能通过这种想象的方式在文本中虚构一个在自己的童年记忆中根本不存在的“温暖的家”来给自己疲惫的心灵以短暂的抚慰。同时,萧红在《后花园》、《呼兰河传》中对故乡的人和事的回忆中更多地掺进了自己半生的摸爬滚打所得的遍体鳞伤的悲凉的生命体验和感悟,因此在这些作品中作家不时地发出类于哲人似的对于生命的拷问。例如“满天的星光,满屋的月亮,人生为何如此悲凉”、“人生为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这样光茫茫的人间,让他走到那方面去呢?是谁让人如此,把人生下来,并不领给他一条路,就不管他了?”……从这一层面来讲,这一时期的“思乡”主题的写作中不仅有作家自己思乡念家、孤独寂寞情绪的呈现和渲染,更有自己悲凉的人生体验的流露和表达。相对于在东京时期的同类主题的创作,这一时期写就的作品更具备一种形而上的精神内涵。这正是因为“香港的环境与心境”才“催生出了她一生中最为动人的文字”。[17]

三、结论

在东京和香港,萧红寂寞情绪的产生和在作品中“思乡”主题的选择,表面上看来都是源于萧红当时寂寞的心境。但是经过仔细的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在两地致使作家心生寂寞的原因是不一样的。前者是因为萧军不在身边,后者则是因为对友情、爱情的失望,因此在作品中追忆已逝的光阴和遥远的故土在这两个时期就被赋予了不一样的地位和分量。在东京“思乡”主题的创作是她在除了给萧军写信之外选择的另一种排遣寂寞的方式;而在香港,这种写作则成为萧红缓解寂寞心境的唯一方式,故乡和童年在这种情况下也成为她唯一的精神寄托。因此,在东京和香港时期的这一主题的作品中作家表达的情绪和感受也存有着显著的差异,前者只是简单地叙述了关于童年和故土的记忆,而后者在叙述记忆的过程中又掺进了诸多哲学式的有关人生问题的思考,思想容量更大,也更富有内涵。

参考文献:

[1]萧 红.现时的文艺活动与《七月》[J].七月,1938(15):13.

[2]叶 君.从异乡到异乡——萧红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91.

[3]萧 军.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11.

[4]季红真.萧红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239.

[5]萧 军.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10.

[6]萧 军.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11.

[7]叶 君.从异乡到异乡——萧红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17.

[8]铁 峰.萧红文学之路[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158.

[9]萧 红.致白朗.萧红全集(诗歌、戏剧、书信卷)[M].北京:凤凰出版社,2010:200.

[10]肖 凤.悲情女作家萧红[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171.

[11]梅 林.忆萧红[M]// 王观泉.怀念萧红.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68.

[12]白 朗.遥纪——纪念知友萧红[J].文艺月报,1942(5):10.

[13]孟 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76.

[14]铁 峰.萧红文学之路[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216.

[15]杨 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39.

[16]肖 凤.悲情女作家萧红[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174.

[17]叶 君.从异乡到异乡——萧红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61.

猜你喜欢
萧军呼兰河思乡
萧军
萧军纪念馆
今夜思乡
每一片雪花都飘着思乡情
有种相思叫思乡
梦游呼兰河(组诗)
萧军和艾芜小说中的侠文化比较分析
思乡与蛋白酶
忆青年萧军二三事
浅谈《呼兰河传》中萧红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