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婕 李昊书
(1.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初探
许 婕1李昊书2
(1.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本文论述了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开展爱国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了影响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应运而生的一个新鲜事物,它的显著特点是跨境办学。它不但引进和共享了境外优质教育资源,也使我们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性与重要性,使我们确定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有效补充形势,对满足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需求、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对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是合作办学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世界多元化经济和文化的到来,对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今,发达国家借助其在语言和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在输出高新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也输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这些思潮会对学生的思想信念造成直接的冲击。导致一部分大学生淡忘国家意识、消解民族身份,失去了对传统的认同感。学生在国外学习期间,又很容易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松懈甚至空白。中外政治、经济和文化观念上的差异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冲击很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模式、学生受教育的特殊环境、抵制西方文化殖民和加强国家安全意识等原因都充分说明,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跨境办学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显著特点。学生在国外学习期间,更容易受西方思潮侵染,对传统的社会观和价值观造成严重的影响。西方国家利用全球化推销自己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试图实行文化殖民,削弱民族国家的影响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少数学生极易出现思想蜕化、崇洋媚外的倾向。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袭,对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产生了冲击,对国家意识、民族身份和传统文化失去了认同感。西方文化的冲击,使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进入新时期,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和政治的全球化趋势,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了严重冲击。部分地区一体化的趋势,弱化了大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经济发展与联系的加强,也弱化了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西方文化更是淡化了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观,经济社会转型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造成了冲击。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影响了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导致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由社会取向到自我取向的转变,使大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思想困惑。长期的和平环境也削弱了大学生的忧患意识,使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缺乏切实的体会。这些社会现象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给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困难。
中外合作办学由于实行跨境办学的模式,使学生有出国学习的特殊经历。学生在境外期间受到条件限制和环境影响,致使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不顺畅,甚至出现空白,也使教育失去了连续性。而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在国外学习生活的状态及其思想状况将直接影响其未来的发展,而这正是大学期间思想政治教育最关键的时期。如何有针对性地对特殊办学模式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有效利用国外复杂环境对学生进行具有实效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外合作办学向传统教育模式提出的新问题。
要在合作办学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重历史教育的比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方法上说,就是要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尤其是要加强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要充分利用国家发展成就来鼓舞人;用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来陶冶人。并充分利用和挖掘民族教育资源,培养学生树立民族意识,把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真正扎根于学生的内心深处,使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油然而生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做真正的爱国主义者。
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方面,要摒弃传统的灌输方法,重在引导。要营造爱国主义教育氛围,拓展爱国主义教育途径。充分发挥爱国主义基地的重要作用,挖掘环境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感染功能和熏陶功能。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知识和阅历,并使学生从根本上提高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利用典型事例,以国内外大型事件为契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忱。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抢占网络阵地,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国内与国外、学校与家庭、社会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的“合力”,使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促使学生自觉把爱国情感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要在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加强连续性。做好出国前后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在境外期间的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对学生进行历代留学人员热爱祖国感人事迹的教育,为学生树立可借鉴的榜样。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使学生自觉地对他国文化进行取舍,在承认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对西方思潮的不良影响进行解读。通过对比教育,突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将理论灌输与实例教育相结合,利用国外复杂环境,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进而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有效补充形势,其重要作用和地位已经日益增强。这使得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我们要更新中外合作办学的思想教育观念,形成以培养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弘扬民族精神的意识、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体系,将爱国主义思想植根于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以积极的态度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利用全球化提供的一切有利条件,激发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爱国热忱,并使之转化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 鄢姿.全球化时代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8):90.
[2] 李晓燕.试论加强和改进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J].经济研究导刊,2009(14):260.
[3] 张伟.试析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途径[J].科技论丛,2007(6):274.
[4] 肖莉.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J].前沿,2007(6):81.
[5] 许春姝.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和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4):169.
Research of Patriotism Education to the Students of Joint-education Programs with Foreign Schools
Xu Jie,Li Haoshu
(1.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150040;2.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150030)
Patriotism is the core of national spirit,and also the necessity of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patriotism education to the students of joint-education programs with foreign schools,analyzes the causes which affect the patriotism education and offers the countermeasure.
joint-education programs with foreign schools,students,patriotism education
G641
A
1672-3805(2011)03-0058-02
2010-11-30
许婕(1970-),女,山东桓台人,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