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瑛
山西省大同市矿区中医医院,山西 大同 037003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6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距骨骨软骨损伤的诊断方法及使用关节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10年12月36例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患者,男26例,女10例;年龄15~54岁,平均(36.5±5.6)岁;出现症状与就诊间隔为1 d~11年。具有明确外伤史29例,其中外旋伤2例,外翻伤5例,内翻伤21例,原因不明伤1例;无明确外伤史7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负重疼痛,步行或跑跳等运动则症状加重。依据郭秦炜等[1]学者采用关节镜下对距骨骨软骨损伤进行分级作为标准,36例患者中B级3例,C级5例,D级11例,E级15例,F级2例。经体格检查发现踝关节处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关节间隙有压痛,其中12例患者自诉在踝关节屈伸时有磨砂感。分别经X线及MRI进行检查确诊,均采用踝关节镜手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
X线检查36例患者均无异常,经MRI检查距骨内侧骨软骨损伤的患者T1加权像可见距骨软骨的下边界有清晰的低信号区。
关节镜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①均采用腰椎管内麻醉,采取仰卧位,以止血带扎住患侧的大腿根部;采用角度为30°、直径为4.0 mm的关节镜,从踝关节的前内侧与前外侧开始入路。②36例患者中,采取单纯的病灶清理术有12例,包括取出游离体、切除增生并发生充血的滑膜、使用软骨刮勺将边缘不稳定的软骨及病灶去除、清理距骨的骨床表面发生退变钙化的软骨层;采取病灶清理联合钻孔术6例,均采取直径为2 mm的克氏针进行垂直式地插入距骨的骨床钻出间距3 mm、深度为5 mm的孔,病灶的位置若偏后,克氏针无法直接进入时,应将踝关节改为跖屈位,以特殊的微骨折器械进行距骨骨床打孔操作;采取病灶清理联合微骨折术18例,以微骨折器械的尖端与距骨的骨床垂直钻出间距为3 mm、深度为5 mm的孔,完成钻孔或微骨折后将止血带放松,检查深度。③术后用厚棉花垫进行患肢处加压包扎,无需放置引流管。④术后需要进行外侧副韧带修复术的患者进行踝关节于中立位的石膏外固定。
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疼痛评分。按照Mazur等制定的踝关节功能及症状的评分标准对创面的愈合情况进行评分,优:步态正常,踝关节无肿痛,能够活动自如;良:步态正常,踝关节有轻微肿痛,活动度约为正常的75%;可:步态正常,活动时即有疼痛,活动度约为正常的50%;差:跛行,踝关节有肿胀,行走或静息皆可有疼痛,活动度约为正常的50%[2]。
本组疗效及疼痛的数据采用卡方软件V1.61版本进行计算,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6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的优良率为88.9%,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及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中度疼痛以上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2。
表1 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及症状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n(%)]
距骨骨软骨损伤一般是指距骨滑车受到局限性的骨软骨损伤,以局部发生关节软骨的剥脱,累及到深部的软骨下骨为主要临床表现。一般情况下,采取保守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不理想,传统的切开手术治疗往往又需要切开并对内踝或外踝进行截骨才可完全将距骨顶暴露检查其骨软骨损伤,手术的创伤较大,术后预后不良,踝关节功能恢复缓慢,容易出现较多并发症。因此,近年来,临床上开展以关节镜下治疗为主的治疗手段,本研究统计发现,优22例,良10例,可4例,差0例,无感染案例发生,优良率为88.9%,治疗后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恢复。另外,治疗后中度以上的疼痛率为0,表明此治疗方法能显著消除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微创,术后恢复快。
综上所述,负重疼痛是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主要症状,采用MRI检查能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及时发现、及早治疗是治愈的关键。采用关节镜治疗效果显著、微创、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1]郭秦炜,胡跃,林焦晨,等.距骨骨软骨损伤的诊断及关节镜治疗[J].中华外科杂志,2008,46(3):206-208.
[2]赵振栓,陈百成,高石军,等.自体骨软骨移植修复距骨软骨或骨软骨缺损[J].中华骨科杂志,2006,26(2):517-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