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是深入实施《规划纲要》的关键时期,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科技部党组出台了《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十二五”科技工作新局面的意见》,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和即将颁布的《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对“十二五”科技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做出了系统部署和整体安排。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就是要创新体制机制,改革阻碍科技进步的因素和做法,增强科技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一是要优化市场机制与环境,把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二是要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大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三是要以国家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改革为切入点,推动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科技评价奖励制度,营造宽松和谐的创新环境。四是要强化科技工作的宏观统筹与协调沟通,完善部省会商、部际合作机制,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作用,形成全社会重视和支持基础研究的合力。
基础研究涉及到的部门较多,要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开展大胆的探索。第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完善国家各相关部门对基础研究投入的协同机制,避免重复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基础研究主体计划要定位准确、分工明确。第二,基础研究计划与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要加强衔接,为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成果。第三,要加强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紧密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解决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推动跨部门的合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国立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的创新能力。第四,要改进经费资助结构,加大稳定支持的力度,对经过科学论证的重大项目、优秀团队和重点基地给予稳定持续的支持,让科学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潜心研究。第五,要进一步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最近,973计划在复评阶段采用了网络视频答辩,全程录像录音,不但简化程序、节约经费,还能净化评审环境,更重要的是减少了申请人员的往返奔波,节省了他们的科研时间。
目前,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主要来自中央财政以及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国家财政支持基础研究的主导作用,继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通过制定有关政策法规,引导和鼓励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完善多渠道支持基础研究的格局,逐步扭转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强度偏低的局面。尽管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在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中的比例不断增长,但由于企业很少关注基础研究,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R&D投入总量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要通过建设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和转制院所重视基础研究并加强投入。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要做出表率和示范,对行业中的技术难点和共性关键技术从基础研究的角度进行探索,这样才能对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支撑,才能为整个行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要稳步推进学科建设,鼓励科学家自由探索。积极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不断拓展学科方向,促进学科协调可持续发展。要通过自然科学基金、“985工程”、“211工程”和知识创新工程等渠道,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加强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的建设,努力推动更多的学科挺进世界前列。要注意扶持弱势学科、传统学科和特殊学科。鼓励科学家大胆创新,支持他们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研究和对未知世界的自由探索,鼓励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多学科和交叉科学研究中心,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不断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要稳定支持一批仰望星空的专家学者,要引导科学家的自由探索自觉地聚焦于国家战略,特别是事关国家发展和改善民生的深层次科学问题。
围绕国际科学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进行超前部署,集中力量攻克一批重大科学问题,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973计划等的作用,在农业、能源、人口健康、信息、资源环境、材料、制造与工程等领域进行重点部署,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改善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支撑。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孕育重大突破的热点问题进行部署,继续组织实施纳米科学、量子调控、蛋白质研究、发育与生殖、干细胞、全球变化和聚变能研究等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力争取得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抢占科学制高点。
同时,要创新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的新机制,通过产学研联盟等方式,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步伐,让更多的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惠及群众,使基础研究更好的回馈社会。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技、教育和人才规划纲要,遵循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与成长规律,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构建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要促进大学之间、院所之间、院所和大学之间的人才流动,改变“师传徒、徒传孙”等学术近亲繁殖的状况。继续组织实施好“千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百人计划”等人才计划,加强全球范围拔尖人才引进工作。加快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培养和引进各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支持优秀青年基础研究人才和创新研究团队,努力造就一批引领国际科学前沿的领军人才和世界一流水平的科学家。要加强基础研究后备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博士后工作站机制,进一步加强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制定符合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特点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形成合理的科研队伍组成结构。
创新思维往往来自于激烈的学术讨论和思想碰撞之中,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是基础。一是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倡导敢于质疑、敢于争鸣、敢于辩论的研讨风气,鼓励不同学术思想观点进行充分的交流和碰撞。二是要鼓励科研人员自由流动,促进学术交流、交叉和融合;特别是国家(重点)实验室要主动吸纳接收来自于其他院校、尤其是普通高校的青年学者参与或者自带课题进行研究工作。三是要“尊权威”但不“唯权威”。学术权威是在创新实践中产生的,并得到了大家的公认,应该受到尊重。但“唯权威”则会阻碍创新。对确实有创见、敢于挑战权威或公认观点的青年学者,哪怕他们的观点还有待完善,学术界和管理部门也要满怀热情地鼓励支持。要倡导学术自由,允许同一个研究单位内部有不同的学术观点,反对“学霸”作风、反对压制不同学术观点和拉帮结派行为。四是要改进和完善科学技术评价办法,在科研立项管理过程中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遴选机制,对“非共识”项目要给予认真对待。
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有利于风清气正的科研诚信建设。只有这样,高校和科研院所才能产生引领学科发展的学术观点和学术大师,企业才能产生引领行业发展的新技术和工程大师。真理在不断的交流中越辩越明,虚假在研讨和争论中终将露出马脚。当然,争辩也要以理服人,讲学术文明,要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人身攻击行为。
要进一步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网)等基础研究基地建设,加大稳定支持力度,凝聚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推动人才、基地和项目紧密结合。加快深海、深空、深地和高能物理等领域的大科学装置建设,完善布局,提高运行效率,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创新基地,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基础条件和保障。积极鼓励和支持自主研制科研仪器设备,推动先进科研仪器和设备的研究与开发,提高基础研究装备水平和能力。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建设各级重点实验室,以此为抓手推动行业和地方基础研究工作发展。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依托创新型企业和行业骨干企业建设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更要加强基础和能力建设,有关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和支持,引导创新资源尤其是高素质研发人员向企业集聚,发挥实验室在产学研联盟中的核心作用。
要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大力推动基础研究国际合作交流,吸引更多外国科研人员来华从事科研与交流,鼓励他们承担重大项目或成为项目骨干,提高科研机构的国际化水平。要充分发挥政府间科技合作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研究计划和大科学装置建设,推动高水平基础研究的开放、合作与交流。组织有我国特定优势的重大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力争形成以我为主的国际科技合作格局。鼓励我国基础研究机构与境外优秀研究机构、国际联合实验室开展长期稳定、实质性的合作,努力营造有利于科学家广泛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环境,进一步推动国际(地区)合作研究基地和网络建设,提升我国基础研究的国际化水平。
要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作用。“瘦肉精”、“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等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除暴露出部分从业者唯利是图、道德沦丧外,也反映出他们不懂科学。日本地震后在我国一些地方出现了“抢食盐”现象,同样也反映出部分群众的科学素养有待提高。上述这些事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我们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科学知识、基础研究的最新发展动向和成果介绍给群众,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这是我们基础研究工作者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我们的科技计划管理工作要加强科普宣传工作,每个结题的项目承担者都应该写一些相关的科普文章,让群众更好地理解和支持科研工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科技管理部门、专家学者要主动通过新闻媒体宣传、讲座、参观、展览、开放等方式,结合生活和时代的热点事件,向群众尤其是中小学生大力宣传科学知识,树立讲科学的理念。
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时代赋予基础研究新的使命和任务。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坚持科学发展观,继续发扬求真务实、不畏艰险、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上努力开创基础研究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