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坚胜
思想政治工作是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是党站在历史与全局的高度上,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从宏观形势来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性阶段,经济与社会结构、社会价值观均面临着深刻的变化,各种体制、组织结构与利益格局关系都亟需深度调整。这种深刻的变化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活力与机遇的同时,企业干部员工的思想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甚至冲击,社会的共性问题在企业干群关系中表现的更加直接、具体、敏感。从电力企业发展现状来看,企业战略转型进程的深入,尤其是随着组织机构调整、岗位职责核定等各项工作的深化,固有利益格局的变动很容易诱发各种不稳定因素,干部员工的工作、思想压力增大,畏难情绪增长,这对于电力企业改革进程的稳步推进与和谐企业建设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考验和挑战。因此,现阶段电力企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思维,切实加强和深化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企业的稳定和谐发展,顺利实现战略转型目标。
当前供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分析
当前,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深入,引发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应接不暇,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人错误地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过时、无用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会干扰公司抓安全、抓“效益”工作。还有的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耍嘴皮子、看不见、摸不着,多一点、少一点无关紧要,因而工作常常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一手硬,一手软”现象仍然比较普遍。
二、对职工个人宿求认识不足。当前,电力企业职工素质不断得到提升,大家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人性化、民主化、个性化的需求逐渐增多,开始更多关注企业制度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关注企业的前景命运和发展方向,关注个人的发展空间、生存环境,关注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关注企业难点和热点问题等,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
三、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参差不齐。在企业改革机构扁平化的过程中,由于部门压缩、人员精简,使各单位政工人员很“单薄”。有些思想政治工作者因为身兼数职而疲于应付,有的水平有限而不善于开展工作,有的自身认识不足而轻视忽略思想政治工作,有的认为政工干部没有发展前途,信心缺失,造成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不平衡。
四、思想政治工作载体需进一步拓展。以往电力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所依托的载体主要是组织说教、读书看报、文体活动,这些基本能满足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企业的办公生产以及生活条件逐渐得到改善,而网络的普及,使世界范围内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相互交流融合,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正是随着社会和企业的发展,以及职工素质的提升而不断发生着变化。
加强供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一、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扣党和国家的大局。供电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行官,一定要挺直脊梁,勇敢地直面金融危机和严峻的形势,切实担当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同时也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扣党和国家大局。
一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伴随着供电企业主多分离、主辅分开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一些深层次矛盾便随之暴露出来。当前供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职工顺应时代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用开放、发展的眼光清醒认识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客观分析、准确把握企业内外部形势的变化趋势,坚定信心,顺应历史潮流,用深化改革的实际行动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政策得以顺利贯彻落实。
二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思想导向。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企业领导必须紧紧抓住员工当前的思想动态和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以人为本,充分研究人的心理和需要。根据员工的兴趣、动机和需求,科学地引导员工的价值观念良性发展,形成“能力加觉悟”的主动意识和行为习惯,把员工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共同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三要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价值的升华。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打破原有框架的束缚,准确把握企业和员工的变化态势,将空洞的说教变成具体的可行动, 从而感染人、感动人、激励人、鼓舞人,真正实现理顺情绪、疏导思想、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服务发展的目的,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化危为机的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的升华。
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的“软实力”,因为不失时机地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增强凝聚力,调动积极性,培养和造就一支“能力强、觉悟高、素质棒”的员工队伍,造就企业效益的源头活水。有针对性地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将其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人力资源管理相融合。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主动深入基层和现场,与一线员工开展交心谈心活动,真切了解当前员工的心理及现实境遇,有针对性的对他们开展優质服务教育、企业理念教育或开展心理诱导。学习优质服务典型案例,培育选树先进典型,强化营业场所、工程施工作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和稳定意识。
二是在做好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联动人力资源部、工会、共青团和各文体协会等,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培训学习、劳动竞赛、集体活动和文体活动,适时开展拓展训练、请心理健康专家进行辅导等为一线员工减压。
三是对外着力宣传引导,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展示供电企业为社会做出的成就和贡献,形成广泛的社会认知。同时主动走访地方政府和大客户,召开大客户及客户监督员座谈会,相互沟通和交流,促进供用电双方最大限度的理解和支持,为共克时艰而并肩作战、共渡难关。
三、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切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供电企业用工成分复杂,有些是“天之骄子”的大学本科生、研究生,有的是复转军人,有的则是劳务输入人员,有的还是临时聘来的合同工。层次不同,素质不齐;身份不同,收入差异大。凡此种种,导致愿景需求千差万别。如何将企业文化追求、企业价值愿景与员工个人精神追求、职业愿景有机结合,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清醒地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解决员工的身份待遇、工资薪酬等问题,不可以盲目的许愿和承诺。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解决思想理念和意识问题,推动各种身份的员工与企业在共同的愿景下,实现最大限度的价值认同。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有效应对。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在根据个性做好个别工作的同时,更要根据共性做好带普遍性的工作。尤其在当前受金融危机影响造成就业十分困难的大背景下,要教育员工、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员工珍惜岗位、珍惜劳动权利,引导他们正视现实问题和眼前困难,鼓励对外横向比较,增强满足感;减少内部纵向比较,降低心理失衡感,从而团结一心,共克时艰。
二是实施精神平等策略。在政治身份、政治待遇和人格尊重等方面实施平等对待。对不同身份员工在入党、入团、入会,参加政治学习、技能培训、劳动竞赛、评比表彰、文体活动等方面做到一视同仁。
三是正视同工不同酬的实际问题,尽量采取各种能使用的方法和策略,呼吁着力解决多种用工机制下的员工收入与业绩挂钩等问题,尽量平衡各种用工体制员工的心态。
作为电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求实务实的工作态度,努力做好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实践,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凝聚人心,调动人心,真正体现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电力企业经济工作的作用力。
(作者单位:湖南省电力公司长沙电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