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 丽
河南长垣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长垣 453000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急性脑实质炎症,发病人群多为10岁以下儿童,夏秋季为多发季节[1]。患者临床症状多以头痛、嗜睡、意识障碍、发热、抽搐等特征为主。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给患者留下各种后遗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期以来临床治疗乙脑效果并不十分满意,尚缺乏有效的抗病毒方法,常规的对症和支持治疗,往往不能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较高[2]。2008—2010年我院在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治疗46例乙脑患儿,疗效明显,现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经脑脊液常规检查,血清抗体IgM检测符合乙脑的诊断标准[3],共确诊乙脑患者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12个月~12岁。均在发病2 d后入院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症状方面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给予降温、止惊、脱水、维持水电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根据患儿年龄应用干扰素100~300万U/(kg◦d),肌内注射,连用3 d。对照组于入院当天应用病毒唑30 mg/(kg◦d)加生理盐水静滴,连用5 d。
1.3 疗效评价 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无后遗症为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有后遗症为有效;病情恶化或死亡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1.0进行数据处理,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对比 [例(%)]
2.2 2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比较 治疗组主要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表2 2组主要症状恢复的平均时间对比(d)
乙脑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日本乙型脑炎,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多由蚊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本病多发于7~9月内,10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该病起病急,患者常有高热、头痛、呕吐、嗜睡等临床表现。重症患者有昏迷、抽搐、吞咽困难、呛咳和呼吸衰竭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部分病例可有后遗症,包括肢体瘫痪、癫、智力障碍等。乙脑病毒为球形,外披有含脂质的囊膜,是一种RNA病毒,通过蚊虫叮咬进入人体后,在单核巨噬细胞内繁殖,然后被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病毒血症,有人也称此时期为乙脑发病早期。如患者机体防御功能减低或感染病毒多时,病毒就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炎。乙脑病毒不但可以直接导致细胞病变,还可引起机体免疫损伤,特异性IgM抗体与病毒抗原结合,沉积于脑实质和血管内皮细胞,激活补体,产生免疫损伤。故治疗乙脑的关键是快速阻断病毒在人体内的大量复制和释放,治疗病毒血症,控制高热,保护脑细胞。早期采用抗病毒治疗有助于乙脑患者的康复。早期对乙脑患者大多应用病毒唑抗病毒治疗,虽效果优于单纯对症、支持治疗,但总体治疗乙脑效果仍不理想。目前,干扰素的抗病毒治疗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干扰素是一种强有力的广谱抗病毒药物[4],对RNA和DNA病毒都有抑制作用,尤其对披膜病毒属类有效,乙脑病毒属披膜病毒,故干扰素治疗乙脑效果较病毒唑等一般抗病毒药物效果显著。干扰素可与细胞表面特异性蛋白结合,阻断病毒繁殖和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和杀灭病毒的双重作用。干扰素可通过血脑屏障,早期使用能抑制病毒增殖,同时增强巨嗜细胞的功能,可使患者脑细胞损害减轻,减轻脑实质炎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不留后遗症。我们用干扰素治疗乙脑,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进行对照分析,并对2组疗效和临床症状恢复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干扰素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恢复所用时间均明显缩短,治愈好转率明显高于病毒唑对照组。故干扰素可以抑制乙脑病毒复制,减轻病毒血症,消除乙脑患者的脑细胞炎症,治疗效果显著,方法简单、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1] 刘曙红.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析[J].哈尔滨医药,2005,25(1):66-67.
[2] 田茂强,童菲.流行性乙型脑炎98例临床分析[J].小儿急救医学,2005,12(5):406.
[3]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63-769.
[4] 叶一秀,王巍,颜光涛,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白细胞介素1含量变化及意义[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5,21(5):393-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