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燕
(获嘉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河南获嘉 453800)
基层医院较多应用的妊娠晚期引产的方法有催产素静滴引产和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 25μg引产,笔者通过对两种引产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其对引产结局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 1月至 2009年12月在获嘉县计划生育服务站住院因各种原因需终止妊娠的足月妊娠孕妇 280例。近日无见红、宫缩、破水等现象,所有孕妇均为单胎头位。无严重内外科合并症状及产前子痫,无明显头盆不称和其他阴道分娩禁忌症。引产当日均行宫颈评分,随机分成以下2组,Ⅰ组 140例,初产妇100例,经产妇40例,催产素引产;Ⅱ组 140例,初产妇 100例,经产妇 40例,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片 25μg。2组孕妇年龄、孕周产次、宫颈评分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用药方法 孕妇排空膀胱,常规行阴道检查,进行宫颈Bishop评分,Ⅰ组:静脉滴注催产素,2.5 u于500ml葡萄糖中,开始滴速每分钟8滴。观察宫缩情况,手摸感觉到宫缩为2~4min 1次,每次持续25~40 s,宫缩逐渐加强、规律,则将滴速稳定于此水平,否则,逐渐加快催产素滴速稳定至每分钟 40滴,持续40 min至1 h,无效,则加大催产素浓度,依次为2.5 u、3 u、4 u、5 u于500 ml葡萄糖液中,滴速依次加大直至出现上述有效宫缩为止。如 5 u/500 ml,每分钟 60滴,持续滴注 90 min,仍然无有效宫缩,24 h未临产,视为引产失败。
Ⅱ组:将米索前列醇片25μg置阴道后穹窿,嘱孕妇抬高臂部,平卧 30 min,可自由活动,观察宫缩情况,如无宫缩或宫缩稀,每 4 h同剂量重复 1次,至规律宫缩(每10min出现3次宫缩,每次持续30 s),总量不超过50μg,24 h未临产为引产失败。
1.3 观察指标 记录诱发宫缩时间(用药至规律宫缩时间)、用药至分娩所需时间。观察分娩方式,新生儿的Apgar评分,用药后有无宫缩过频、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子宫破裂、羊水栓塞等。
1.4 效果评定 显效:用药后24 h内进入临产,宫口扩张2 cm;有效:用药后24 h内未临产,但宫颈评分提高>2分;无效:用药后24 h内宫颈成熟度评分增加<2分者。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经 F检验,计数资料经 χ2检验。
2.1 引产结果比较 2组产妇用药后产生有效宫缩情况比较,从表 1可以看出:Ⅰ组与Ⅱ组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有效率分别为81.43%、84.42%,差异无显著性(P>0.05)。
表1 2组产妇引产有效率比较[n=140,n(%)]
2.2 2组引产有效产妇分娩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引产有效产妇分娩情况比较[n(%)]
由表2可见:Ⅱ组临产发动时间及总产程短于催产素引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Ⅱ组剖宫产率高于Ⅰ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Ⅱ组产后出血率高于Ⅰ组(P<0.05)。
2.3 新生儿情况 引产后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重两组无差异(P>0.05),羊水污染Ⅱ度以上者Ⅱ组高于Ⅰ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新生儿情况比较
3.1 药理作用 米索前列醇是一种合成的前列腺素 E1类似物,阴道局部用药后,不仅可诱发子宫平滑肌收缩,而且可以降解宫颈结缔组织中的胶原纤维,软化并扩张宫颈,有兴奋子宫和诱发宫缩的作用[1]。催产素对子宫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与子宫平滑肌细胞膜上的催产素受体结合,诱发平滑肌收缩。催产素对子宫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其浓度,还取决于子宫的感受性[2]。
3.2 引产效果 Ⅰ组临产发动时间及总产程均大于Ⅱ组(P<0.05),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率低于Ⅱ组(P<0.05),羊水污染Ⅱ度以上者,Ⅱ组高于Ⅰ组(P<0.05)。Ⅱ组:宫缩过强过频导致子宫破裂 1例。Ⅱ组剖宫产指征多为相对头盆不称和胎儿宫内窘迫,提示使用米索前列醇时,应加强监护、严密观察宫缩强度及持续和间歇时间、胎心变化,对宫缩过频过强者,应及时处理。
3.3 副反应 Ⅱ组引产的产妇,5例发生呕吐,10例出现发热等副反应,给药后血压无明显变化,Ⅰ组未出现以上副作用。
总之,催产素和米索前列醇是晚期引产常用的方法,相比较而言,催产素用于足月引产比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更安全。
[1] 王 琳,史常旭,杨元珍,等.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7,32(11):666.
[2] 丁 红.低浓度催产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92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5,11(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