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新善
(晋江市侨声中学 语文组,福建 晋江 362271)
本文从高中语文必修一与《美国语文》第一册的角度,比较中国的高中学生和美国的高中生在写作上的训练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之所以选择这两个文本是因为二者都是双方教育体系中具有典型性的教材,而且选文数量上接近,相当于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但是在中学作文训练体系上两套教材,存在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如下。
美国语文教材第一册,2个单元10课15篇课文,表达与写作训练题目共60个,其中纯粹的写作类题目30个,项目类20个,写作技巧10个。而中国高中语文必修一作文题目总共16个,其中4个作文专题训练集中在记叙文方法指导上,9个集中在课文理解上,3个探究梳理。
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言学习效率和质量的综合反应,既是思想认识能力的体现,又是表达能力的体现,需要长久的高强度的训练,刺激思维的灵敏度,才能达到条件反射的程度,才可能自然流畅地表达思想,因此,作文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的训练,只有保证了量的积累,才能实现写作能力质的突破。在同样的学习时间里,美国中学生花在作文训练上的时间远远大于中国学生花在写作上的时间,完成学业走向社会时,他们通过语言学习所形成的表达能力和表述方式将远大于中国学生。虽然中国新课程改革后编制的语文教材已经明确重视写作和交流能力的培养,训练的数量也相对有所增加,但无法满足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要求,所以作文训练要增加到每篇课文的教学环节中去,增加到学生学习的每个细节中,才能为学生发展提供支撑,教育的价值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美国语文》第一册作文训练的60个题目分为24种类型,包括日志4个、地图绘制1个、剪贴1个、演讲5个、改写1个、评论4个、徽标设计2个、活动表格制作1个、调查1个、海报10个、神话创作1个、新闻3个、戏剧1个、个人计划1个、旅游指南手册2个、摘要大纲2个、游戏创作1个、网页制作1个、展览布置1个等。人教版的《高中语文必修一》作文训练形式仅有四种,其中包括诗歌创作1个、读后感写作4个、调查研究1个、记叙文写作4个。
作文训练形式的多样性首先体现了教材编者思维的灵活多样性,编者们对学生语言能力形成的阶段性特点和持续过程有了完整和清晰的认识,才可能设想出针对性强的各种各样的形式新颖的训练题目。从这个角度来看中美差异,首先是教材编写者的思维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是广度上的,更有之于研究深度上的,没有研究,怎么能做到训练上的有的放矢。其次,形式上的多样性还体现了教材编写者对学生个性差异认识上的全面性和深刻性,并且对这种差异的无限认同与尊重,让不同性格爱好的学生在各种不同形式训练中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成就自我,让他们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培养健全的人格,逐步形成和提高自我教育的水平。美国语文教材作文训练题目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语言运用的方面,经过严格训练,自然可以适应社会生活在语言和动手能力方面的要求。中国人教版语文教材的作文训练从文体角度看是很单一的,只有4种体裁2个角度,即文学写作和调查报告写作,其中文学写作有9个,调查研究1个,在比例上严重忽视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训练。让所有学生去追求只有少数人才能去追求的文学创作的纯粹的艺术之路,其实是利用了教材的强制性限制了学生在实用性方面应有的发展水平,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中丧失信心和兴趣,最终放弃努力远离语文,可以说导致语文教育失败的原因之一是教材训练角度和形式的单一性和目的的专制性。相反,美国语文教材作文训练形式的多样性表明他们的教材编者们对选入教材的文本有过深入的研究,强烈而清醒地意识的进入教材的文本是拿来做什么用的,在哪个点上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有训练价值,自己能从哪个角度利用好这篇文章,教师在使用这篇文章组织教学时对可能存在哪些问题等都有过充分的论证和研究,所以才形成了训练细致指导得法使用方便的作文训练体系,在促进教师和学生专业成长上无疑有着显著的积极意义。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作文教材与阅读课文没有任何联系,作文训练中的方法是单独安排的而不是从阅读课文中自然延伸出来的。现行高中写作教材尽管是集中编排,但必修1的写作训练是学习写人记事、写景,而阅读内容却是现代诗歌、古代写景散文、新闻、报告文学。写作专题的教学必须分散穿插在各个阅读鉴赏单元中进行,有些写作技巧的片段训练还是要安排在阅读教学之中来进行。阅读中的写作训练无法与写作专题中的训练取向一致,专题中的训练也无法分解到阅读学习中来分步进行。
教材编者想当然地认为高一的学生在一个课外的独立片段就能很好地理解写作需要的技巧和方法,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写作所需要的材料。这种设计违背了“写作实际上基于阅读”[1]的基本规律,将写作与阅读的天然联系人为地切断,使阅读不能为写作提供基本素材和技巧的借鉴,写作也不能化解阅读的内容,结果只能是学生既不明白“书中说些什么”,更不明白“那些‘什么’是如何说的”。语文教材中精选出来的经典作品对学生写作所能起到包括提供学识素养和素材,获得文体形式和技巧借鉴,增加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力在内的作用几乎失去了价值。也许教材编者认为学生写作技巧和素材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获得,如果是这样,至少对选课本的文本价值的认识是不到位的。至此,我只能相信“教科书编写者往往不去深究各自学科在整个课程框架中的定位和个别学习领域的特性,而是各自发挥,理所当然地去解释课程纲要和课程标准,又迫于时间压力,无暇顾及教材品质”。[2]人教版作文教材内部系统存在着话题与方法借鉴不协调,话题探究与配套练习不匹配,不能为学生提供实用技巧借鉴等问题,使独立作为作文训练体系编排的各个环节彼此脱节毫无关联,自然难以承担语文新课程写作目标的实现。[3]
《美国语文》中的作文训练题目共60个全部与课文密切相关,没有一个作文题目脱离课文本身。例如《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一课的写作安排。“1.船员日志,想象你是哥伦布的一名船员,从你的角度重写本文;2.续写,从哥伦布停止的地方续写,写一篇日志来描述你探索加勒比海时的想法;3.比较日志,哥伦布进行了多次航行,但是一直没有抵达亚洲,利用图书馆资源,找一篇哥伦布后期的航海日志,在你的文章中比较哥伦布后期日志与早期日志中表达出来感情和什么不同,并解释为什么有这些不同?”[4]三个题目都是围绕阅读课文《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的内容从不同角度训练日志这种文章体裁的写作能力进行设计的,微型写作课中的指导也是围绕日志这个体裁进行的,体现编写者用教材的理念。
美国语文教材作文指导的全面性体现在微观层面上的微型写作课,规定题目、介绍写作重点、分析本课课文的范例、构思指导、交代写作注意的细节、详细交代修改的方法和问题等,对本次写作的要求及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规定和交代。例如:“1.微型写作课:口头报告,假如你是哥伦布,口头做一篇报告在回到欧洲时报告给西班牙国王和王后(总要求)。2.写作技巧重点:生动细致的说明、日志中的范例分析。3.构思:想象哥伦布见到的自然风光,列出他可能碰到的热带风光、声音、触觉、气味和味道。4.写稿:在描述这个岛的时候,尽可能纳入你最多的感官细节。通过细节来表现这个地区的富饶繁茂,而不是告诉你的听众它有多美丽。5.修改:对你描述的每一个形象加入细节来强化,在只有视觉和听觉的描述中加入嗅觉,考虑在适当的地方加入触觉或味觉的描写。”[5]这种全面性在宏观层面表现为整个体系训练的方法涉及写作的每个环节,分别为生动细致的说明、有效的重复、事件的顺序、清楚的组织结构、主题同一、表现因果关系、使用有力的语言、预先估计问题、适合媒体的风格、必要的环境或背景。从方法训练安排的顺序来看体现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的思维发展过程,这个安排符合中学的思维发展过程的程序性和特点。
中国人教版语文教材写作指导,每次一个方法,但选用黄方国的《父亲》来分析写作方法,然后留下五个类似的题目。虽然也有挖掘感动点、提炼素材、整体构思的写作指导,至于如何实现这个目标,以及如何完善写作根本不涉及,至少缺乏思维的纵深感和操作的实在性,空洞到无法操作。
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注重理解联想等静态的思维训练,缺少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在表达能力的理解上明显比较狭窄。
美国语文教材作文训练体系分单纯的写作、项目的设计、微型写作(相当于我们的具体文章的写作指导)三个部分,不仅重视大脑思维的静态训练,而且注重在具体项目操作中锻炼在情景中的动态判断合作能力和心态的训练,兼顾思维活动和身体活动,实现表里和谐。所有的训练题目难易结合,深浅相容,相比与中国语文教材中整齐划一的要求,学生有充分发挥和选择的余地。大量的演讲、口头报告、徽标设计、展馆海报、广告设计等,使学生学习知识和生活密切相关,同时打通了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也为相关学科知识的发挥作用提供了空间和途径,有利于实现学习活动的良性循环。
艺术性和实用性是教育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失去了实用性,教育难以发挥改造生活的目的,受教育者难以在实际生活中获得应有的地位和空间,那么教育也就失去意义,从而教育追求的终极价值之一的美的追求也就难以实现。朱自清曾提出:“作文课主要是技能训练,艺术当居其次位。”“中学生的作文课该以广义的应用文为主”。[6]艺术性是教育追求的终极目的之一,失去艺术性的教育,不可避免地要走向功利主义和庸俗主义难以自拔,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根本就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教育的实用性目标一定受到严重影响。美国语文作文训练不仅注意到了生活实际需要的实用性而且给艺术唯美追求留有足够的空间。中国语文教材训练体系过于追求高不可攀的艺术性,让大部分人在失去文学艺术性能力之后,生活所需要的语言能力和动手能力没有得到足够的训练,最终的结果是失去对语言学科的兴趣。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491.
[2]钟启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第一版):138.
[3]曹玉兰.人教版高中课标实验教材语文必修中写作部分的瑕疵及调整浅探.语文学习,2008:2.
[4][5]马浩岚编.美国语文——美国著名中学课文精选1(12—18岁).北京:同心出版社,2004,8,(1):22,23.
[6]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4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2):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