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梅
(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1.矛盾普遍性原理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是事物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指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这一主要矛盾没有变。因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最大的现实国情,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抓住经济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2.系统论的整体性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的理论来源。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在相互联系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任何事物发展都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在发展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构成系统的整体发展。因此,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要全面兼顾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使事物的发展成为全面的、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均衡发展,而不能是片面地、单一要素突进式地畸形发展,就是说,任何健康地发展都应是全面地发展,而不是片面地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各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决定着社会大系统的整体发展状况,如果只有某一子系统的飞速发展,而没有其他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社会大系统的整体功能就得不到最好的发挥和健康的发展。只有坚持社会的各个子系统——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3.普遍联系的观点是科学发展观坚持“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现象、过程存在这样那样的联系;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成分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联系是物质的普遍本性之一,正是由于事物普遍联系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才引起事物原有状况或性质发生改变,从而推动事物的运动发展。因此,我们在分析、处理客观事物时,要充分考虑它同其他事物,以及自身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协调,离开了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就谈不上发展。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各个部分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联系在一起的,其中,经济是基础,决定着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程度和方向,而政治、文化的发展反过来又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如果只有经济单方面的发展,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经济最终就不可能发展,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还是上不去。
4.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运动是一切物质的根本存在方式。事物的运动可以有上升、下降、前进、后退、持续式、间歇式。发展是特指前进的、上升的、由低级到高级、由小到大、由旧到新的不断地推陈出新的创新运动,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动态发展的观点而不是静止的眼光看问题,不但要考虑眼前利益,而且要兼顾长远利益。科学发展观要求把全面发展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在谋求当前利益的同时,实施前瞻性战略,把可持续发展寓于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既考虑眼前,又着眼于长远;既考虑发展的基础,又兼顾发展的后劲;既要为当代人谋福利,又要为后代人的发展留下足够空间。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1.唯物史观的社会历史主体论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石。
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十七大报告明确表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系列表述充分表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对唯物史观的社会历史主体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2.唯物史观的社会有机体论是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全面、协调发展”的理论前提。
社会系统的整体性要求社会发展的全面性,社会系统的有机性要求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而社会系统内在的结构和机制则展示了实现全面协调发展的机制和形式。唯物史观关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之间存在的相互制约关系的理论要求我们在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进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唯物史观关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生产和交换、分配、消费,效率和公平,社会的所有制结构和分工结构,社会分工中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和人们的利益结构、需求结构,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所存在的辩证关系,是我们实现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只有坚持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系统的有机性和整体性,才能在发展中始终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自然界关系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唯物史观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人类物质生产活动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是人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人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以便为人类造福,但人们必须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如果违背自然规律,自然界就会对我们进行报复。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意蕴,就是人在自然界面前,是社会存在与自然存在的统一、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在促进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坚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发展规律、社会辩证法与自然辩证法的高度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征服”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明显的提高,但同时也凸显出一系列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和某些稀有的自然资源趋于枯竭。人类在自然面前并不能为所欲为,更不能搞生态透支,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人类必须不断地认识、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既要让自然界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又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既要为当代的发展合理利用自然,又要为子孙后代的发展着想,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决防止走“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再协调;先失衡,再调整”的老路子,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俞可平,李慎明,王伟光.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M].重庆出版社,200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9.
[5]宋镜明.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200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