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汴绣为例谈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再生

2011-03-20 19:42王素花
文教资料 2011年19期
关键词:手工艺刺绣工艺

王素花

(开封市素花宋绣工艺有限公司,河南 开封 475000)

拥有悠久历史的华夏文明在五千年的进化过程中孕育了无数为世人惊叹的文化瑰宝,手工艺术便是其中一朵耀眼的奇葩。中国传统手工艺是起源于民间,历经数代人的智慧与心血,在岁月的历练下逐渐发展壮大的具有独特艺术气质和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一方面它是朝代更迭中提炼出来的智慧结晶,另一方面它又成为历史变迁中的牺牲品。日新月异的科技文明更进一步冲击了传统手工艺残损的围栏。面对科技进步下的新型物质观和价值观,如何延续和再创传统手工艺的辉煌文明,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刺绣是极富历史韵味、地域特色和艺术气质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刺绣工艺历史悠久,据目前已知的考古研究和文献记载证明,其最早出现于夏商时期,后经秦汉、隋唐直至北宋达到了空前繁荣兴盛的技艺水平。但北宋刺绣的辉煌并没能长久生存,而是伴随朝代的更迭和连年的灾荒战乱逐渐衰落,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后才重获新生,并在古城开封人民的齐心努力下发展壮大,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这一重塑辉煌的传统手工艺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汴绣。由于汴绣自身独特的历史源流、时代面貌和崛起轨迹,对其重塑辉煌的历史轨迹及时代挑战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我们有的放矢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并最终实现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再生。

一、汴绣的历史源流

提到汴绣,很多人都会将其与宋绣挂钩,更有人直接在其著作中这样写道:汴绣,古称宋绣,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这种解释是不恰当的、偏颇的。虽然汴绣和宋绣都是以古城开封(史称汴梁)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刺绣工艺,但并非同一事物。两者虽地域相同,但其时间跨度久远,更由于历史战乱早已残缺凌乱。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来说,汴绣是以七朝古都开封为中心并扩展至周边地区生产的刺绣工艺产品。它是继承了宋代刺绣优良的手工技艺和艺术旨趣,并与现代社会的风格面貌相结合而发展壮大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地方传统手工艺样态。

作为汴绣的历史先源,宋代刺绣工艺有着辉煌的历史成就。我们从诸多文献中对于这一时期刺绣工艺的记载便可知其一二。如《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五楼相向,各有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九桥门街市酒店,采楼相对,绣旗相招,掩翁天日。”“近佛殿,孟家道院王道人蜜煎,赵文秀笔,及潘谷墨,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绦线之类。”“寺东门大街,皆是幞头、腰带、书籍、冠朵铺席,丁家素茶寺南即录事项妓馆,绣巷皆师姑绣作居住。”这些都反映了北宋时期繁荣的刺绣景象。另外,朝廷为满足皇宫贵族对绣品的需求,还专门设立了官办的刺绣机构“文绣院”,专门从全国各地召集优秀的刺绣艺人为宫廷刺绣。宋徽宗崇宁年间,为进一步鼓励和发展刺绣业,又开设绣画专科,以此来培养后继刺绣人才。由于北宋独特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氛围,刺绣工艺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而《考盘余事》卷二《宋绣画》中的描述更是从工艺水平和艺术造诣方面对宋代刺绣工艺进行了生动的阐释:“宋之闺绣画,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缝。其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故眉目毕具,绒彩夺目,而丰神宛然。设色开染,较画更佳。女红之巧,十指春风,回不可及。”随着北宋政权的灭亡,以及连年的灾荒和战乱等客观历史原因,繁荣兴盛的北宋刺绣工艺逐渐衰败、凋零孤寂,沉默了八百余年,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政府大力支持和开封手工艺人的齐心努力下才又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1954年,为响应政府号召,大搞生产自救,开封地区成立了由七人组成的绣花合作小组,1956年转为生产合作社,后成为开封汴绣厂。开封汴绣艺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自身的拼搏努力下先后绣制了多幅享誉全国的优秀绣品。其中有为建国十周年献礼的《清明上河图》,绣品完美再现了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作,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北宋时期都城汴梁的繁荣景象,令无数人为之痴迷。亦有现今最大的肖像绣品《邓小平像》,更是充分展现了汴绣工艺细腻精湛的技艺水平。功夫不负有心人,各方的努力收到了回报,1982年汴绣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活动中被评为继苏、粤、湘、蜀绣之后的第五大传统刺绣,其地位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确立。近年来,汴绣审时度势,大力开发新的刺绣技法,拓展丰富刺绣题材,为进一步走出国门、面向世界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努力。其中以为2007年访华的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绣制的《少林武僧习武图》最具代表。汴绣之所以能够在废墟上卧薪尝胆重塑辉煌,是历史传承、科技武装、文化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2008年汴绣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有力地证明了汴绣的历史文化价值、时代特色和艺术魅力。

二、汴绣重塑辉煌之探究

1.历史传承

现代汴绣虽已不是八百多年前的宋绣,但并非白纸一张,而是在开封这座饱含历史韵味和文化积淀的古城中继承宋代刺绣衣钵,并结合时代特色和自身实际情况发展起来的手工技艺。可以说没有优秀的宋绣工艺作为文化基础,就不可能造就汴绣今天的辉煌。因此,我们不能忽视传统工艺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旨趣。要实现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再生,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继承和发扬了我们优秀的文化技艺,并能巧妙地与现代风尚相结合,才是重燃传统手工艺文明之火的明智之举。

2.科技武装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改变生活。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包括以手工技艺著称的传统艺术形式——汴绣。从生产方式上看,汴绣从早期的完全手工刺绣,到后来的机绣与手工相结合,再到完全机绣乃至电脑刺绣,其发展不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虽然机绣不能完全代替手工,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巧妙地将先进科技融入到传统工艺制作中去,无疑是一个事半功倍的办法。例如,在现代汴绣中,经常以电脑绘制的图稿作为手工刺绣的底稿,这样一方面解决了画师短缺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电脑的精确仿制、绘制也极大地提高了绣品制作的精细程度和工作效率。由此可知,善于发掘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之服务于传统手工艺,无疑为实现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再生提供了强劲的科技动力。

3.文化融合

汴绣的文化再生之所以如此成功,还因为它巧妙地完成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吸纳。现代汴绣在题材选择上除了对传统刺绣内容的继承与发展外,还极力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努力尝试将西方文化艺术中的对象和表现手法融入到汴绣的制作当中。例如,现代汴绣画中就出现了大量诸如 《蒙娜丽莎》、《向日葵》、《拾穗者》、《牧羊女》等优秀西方油画大师的举世名作。文化的重构方式有两种:“其一,某种外来文化取代原有文化;其二,外来文化与原有文化共存、融合,或者是丰富了原有的文化现象,或者是形成了新的文化现象。”而汴绣的发展境况表明了其所选择的重构方式是后者。正如费孝通教授所说:“要是能够从别人和自己不同的东西中发现出美的地方,才能够真正美人之美,形成一个发自内心的,感情深入的认知和欣赏。只有这样,才能够相互容纳,产生凝聚力,做到民族间、国家间的和而不同。”传统手工艺要实现文化的再生,在新的时代机遇下重塑往日辉煌,那么就必须努力做到文化的自觉。在我看来,要实现文化的自觉,首先要清晰地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优势与劣势,并善于发扬优势、克服劣势;其次要对在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传统文化进行符合时代气质的全新诠释,使其能够适应时代潮流;最后要了解世界文化语境,使自己的文化能够被全世界熟知并乐于享用,最终成为构建世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新时代汴绣发展之展望

汴绣生机勃勃的发展面貌是确凿的,但并非是无懈可击的。汴绣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努力的结果。新时代赋予了汴绣新的妆容,新时代同样抛给了它新的挑战。面对固有的自身发展缺陷和层出不穷的新生文化形态,汴绣如何继往开来,延续文明,再创新的辉煌?这需要我们在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中寻找答案。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文明的延续给汴绣等传统手工艺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认为,汴绣工艺要继往开来,更上一层楼,还需要在企业优化改革、人才教育规划、品牌文化构筑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首先,汴绣企业应顺应时代潮流,大力推进现代化企业文化管理,努力摆脱小农式的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以人为本、国际化规范管理、科学化经营的企业文化制度;其次,在人才培养和教育传承上要转变思维模式,以现代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替代传统的“一对一”师承教育模式,大力推行教企联合培养,以求培养出文化素质与工艺技术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最后,汴绣的繁荣兴盛离不开品牌文化的构筑。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民间组织,甚至市民百姓都应感同身受地加深对汴绣品牌文化构筑的思维认知,并努力通过诸如旅游宣传、影视制作等各种文化推广方式实现汴绣品牌的文化构筑。

汴绣五十年的发展是卓著的、斐然的,它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手工艺文化再生的希望,为我们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范例。新的时代特征赋予了现代人新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同时也为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再生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延续优秀的传统手工艺术,攀登新的文明高峰是所有华夏儿女努力的方向。

[1]曹增军.开封市旅游文化丛书——种针异彩:开封汴绣.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

[2][宋]盂元老撰.李士彪注.古名城文化丛书——东京梦华录.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

[3]姚瀛艇.宋代文化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4]林锡旦.中国传统刺绣.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5]费孝通.“重读江村经济序言”.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6]李砚祖.“作为文化工业的当代民间美术”,有形与无形: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论集.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手工艺刺绣工艺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清新唯美的刺绣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
络合铁脱硫工艺在CK1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