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春玲
(泉州师范学院 附属丰泽小学,福建 泉州 362000)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认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在此主要介绍了自己对指导小学生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的一些感悟。
有些学生认为写文章是作家的事,自己不想当作家,就可以不学习写作。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作文、了解作文,通过实例说明作文教学的目的、意义和实用价值。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写工作计划、总结、报告,在农村有时贷款要写申请报告,工厂生产的产品要写广告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给亲友写信,等等。写作可以说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技能。同时我们还要让学生想一想:如果没有写作,我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能够流传下来吗?任何一项发明、创造如果没有文字的说明能够推广和应用吗?使学生认识到写文章不仅是我们工作、生活的需要,而且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需要。教育学生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应该明确时代赋予的重任,从小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当然离不开写作知识),长大后才能为建设祖国作出更大贡献,从而树立起学习写作的责任心和责任感。
摄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但如果教师对小学生不认真指导,他们就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任何信息也摄取不到,更谈不上储存和提取了。因此,指导学生广泛摄取信息便是作文教学中第一需要做的事。
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郭沫若曾作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中千钧任翕张。”所以,在教学中要牢固树立阅读为写作服务的思想,在平时把阅读教学始终贯穿于作文教学之中,无论低年级的用词说话、看图说话,还是中高年级的读段、写段和写一篇完整的作文,这一系列的作文训练,都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把阅读中的作文知识有效合理地切入,通过导读、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这一个个训练环节,来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我们在重视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积累和捕捉素材之外,还要积极组织学生从课外阅读中汲取营养,拓宽知识面,增强语言能力,丰富写作素材。因此可在抓好课内阅读的同时,指导学生在课外多读书、读好书。如在班里设置“小小图书角”,学生的图书写上名字后放入橱柜供全班借阅,共享资源宝库。也可设“读书写报栏”,及时更换报刊文章、抄写学生习作、张贴生活图片、提供时事新闻,以开阔学生的视野。班里每月订阅适合学生阅读的杂志,部分家境较好的学生们也可自行订阅,供大家传阅。同时在课堂上尽量挤出时间让学生扩大阅读面,并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的优质资源让学生广博猎取。总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只有正确把握好读和写的关系,使读写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才能真正有效地摆脱学生怕学语文、怕写作文的局面。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留心生活是充实学生作文素材的源头。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事事都可作文,时时都能作文,四季变化皆可入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日新月异、丰富多彩,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只要留心观察,写作素材就在身边。坑洼的小路变成了平坦大道,路旁的荒地建成了幢幢楼房,俯拾之间都是写作的素材,这就得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常做一个“有心人”,用自己的“慧眼”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学会思考。有必要指出的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学校或教师禁止学生看电视,理由是“影响了学习”。我觉得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诚然,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但学习绝不能只限于学习课本知识。应该说,许多电视栏目对小学生的学习还是有帮助的,如注意摄取一些信息,就能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提高习作能力。
一般来说,即使有深厚功底的作家,也非常注重文章的反复推敲,多次修改,因为文章修改是提高文章质量的重要途径和保证。曹雪芹的《红楼梦》曾“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郭沫若的《棠棣之花》改了又改,历经二十五年。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写了五年,个别章节有十二种稿本。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以培养和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中心,以培养自学自得、自作自改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大面积提高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目的。因此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着重指导和帮助进行自我修改作文,并逐渐养成一种好的习惯。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各种习惯都是养成的,一种行为反复多次,就会成为一种不自觉的习惯,而一旦养成习惯,则又会转变为人的一种自觉行为。怎样帮助学生养成自我修改作文的习惯?关键在于教师应牢固树立生本教育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起初的一些指导和要求可能会带有点强迫性,因为学生一般是不太愿意修改作文的。在指导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学生心理,当学生进行了作文“自改”后,要多从正面给予积极肯定和鼓励,让其能享受到一种进步感,增强自信心,由此逐渐养成一种作文“自改”的良好习惯。“自改”作文,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加强语文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如让学生自编手抄报,“元旦”送贺年片,给同学、亲友写信,开会做记录,等等,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提高写作能力。实践证明:作文教学是一种思想和文字的综合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中心,非一日之功。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潜能,只要教师善于挖掘、正确引导,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紧密联系,互相促进,作文教学的成效必将更加显著。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要更适应学生素质的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作文教学的观念,大胆创新,寻求一种新的教学思路,采用更灵活、更科学的教法,善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自觉地愿意用自己独特的笔触,描绘出他们眼中及内心那丰富多彩的世界。
[1]斗巴才让.培养写作兴趣提高作文能力.http://www.qhnews.com,2010.7.23.
[2]龙慧贞.注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科教文汇,2010.5(中旬刊).
[3]王澳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初探.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