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定位的背景、因素和责任分析

2011-03-20 17:43
文教资料 2011年24期
关键词:办学定位分类

张 欣

(南京理工大学 紫金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一、大学定位的背景分析

(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的高等教育进行了宏观的管理体制改革,涉及高校900余所,使管理者、办学者、权属关系、职责划分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高校原有的办学理念、院校定位、办学特色、思路等也必然相应发生变化,要有新的战略选择和目标追求,进行准确定位。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积极推进。

近几年来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大众化阶段。这种教育发展阶段的转变要求高校也要相应地转变教育思想、调整专业结构的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将对高等教育提出更多、更高、更新的要求。高等学校应充分认识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放眼全局,准确定位,为实现各项目标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四)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之间面临激烈的竞争,高校想要生存、发展,只能进行合理的定位,在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找准自己的发展空间。

这些形式的客观要求:高校定位迫在眉睫。我国高等办学中最大的问题是定位不准确,缺乏个性和特色,盲目追求“高、大、全”,如专科学校想升本科,本科学校想上硕士点,有了硕士点的学校想上博士点,单科学校想办成多科学校,多科学校想办成综合大学,大家都想往研究型大学的行列里挤,造成高校办学缺乏个性,模式趋同,定位不够准确。香港科技大学在成立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在国际上有深远影响的一所大学:其商学院被英国的《金融时报》评为世界50佳,MBA更是被评为最具有国际视野的;美国将其会计研究排为第一名,哈佛和斯坦福都甘拜下风。成功关键在于,从创建之初,就放弃大而全的想法,一心一意选择小而专。该校的领导人认为,大学要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但不是每所大学在各个方面都非常出色。对一所世界一流大学来说,最重要的事找准自己的定位,并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到最好。

大学定位是办好学校的行动指南,是学校办学的基础和前提,有些大学之所以能成为著名大学,是因为在创建之初就确定了宏伟的目标,找准自己的发展空间。哈佛大学成立之初就定位为:致力于追求优质的、高标准的学术质量,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事业的领导者,致力于文学、艺术科学和专业的发达与进步。牛津大学始终坚持追求卓越的办学目标,在2000年重新确立了学校的目标定位;在教学和科研的每个领域都达到和保持卓越,坚持和发扬作为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地位;通过科研成果和毕业生的技能而造福于国际社会、国家和地方。耶鲁大学的定位为“最注重本科教育的一流大学”。东京大学的目标定位是:培养国家领导人和各阶层的中坚力量;1987年又郑重地提出了:“把东京大学办成以研究生院为重点的大学。”可以看出,每所高等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都离不开先进、准确、合理的学校定位,一个学校的定位准确与否,关乎学校办学的成与败、得与失、进与退。学校定位对学校办学行为起着规范、约束和自我评估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办学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能力和反思能力,及时纠正办学实践中的失误。能否为自己学校的发展找准定位,也是衡量一所学校高层次决策者水平高低的主要差别依据。

二、影响大学定位的因素分析

大学定位是指大学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找准自己在一定时期的位置,包括目标定位、类型定位、层次定位、学科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其实质为确立大学的使命和责任,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从大学定位的概念可以看出,影响大学定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社会需求。

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大学定位必须考虑国家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社会发展程度,产业结构,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以及大学所处的区域的状况都会对大学的定位产生影响。在学校定位时,必须了解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变化的状况,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学科专业要与此相适应。

(二)自身条件。

学校自身的办学水平、办学资源,以及学校内部的教学、科研条件、师资队伍现状、管理模式与水平是大学定位的基础。只有充分考虑自身校情,了解自己的家底,才能比较科学地定位。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把发展水平分为两种,一种是现有的发展水平,就是已经达到的水平,另一种是经过奋斗、努力可能的发展水平,这种可能发展水平就是发展目标,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就是“最近发展区”。这个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受最近发展区的影响,学校的发展领域和发展规模是不可能无限制的扩张。大学定位要从实际出发,充分了解校情,科学地预测,使确定的目标既鼓舞人心又能经过大家的努力得以实现。

(三)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

要了解高等教育系统的构成情况,找准自己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了解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也要了解其他高等学校的发展状况,明确自身的相对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这方面国外大学已经有不少成功的范例,美国斯坦福大学曾打算建立建筑学院,但建立建筑学院必须同时发展建筑学、土木工程等4个专业,这必须有很大的投入,当时美国的建筑行业就业情况并不理想,同时该校附近的伯克利大学已有一个相当好的建筑学院,经过综合考虑后斯坦福大学决定取消这个计划。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认为,在21世纪生物技术非常重要,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发展生物学,但他们放弃了建设一个医学院的设想,因为建医学院工程太大,后来他们决定借用附近匹兹堡大学的医学院来发展自己的生命科学。可以看出,这两所学校对本校和其他院校的现实状况非常重视,事实也证明他们坚守的选择是明智之举。这两个例子都说明知己知彼,扬长避短,是高校定位的必然选择。

(四)权威的分类标准体系。

分类是进行定位的前提条件,它是指导大学定位的主要依据,没有科学、合理、可行的高等学校分类方法及标准,高等学校就不可能明确定位。我国目前的现状是:一方面我国目前的分类标准众多,存在多种划分维度,但缺乏权威的、科学的分类标准,而另一方面大学排名却用同一的标准体系来评价各类大学,造成各类高校定位不明、办学目标趋同。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第一,大学定位具有系统性。一个大学的定位是几种要素整合的结果。一方面要把学校置于整个社会组织结构系统中。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高等学校内部结构的特殊性,保持一致和平衡。

第二,大学定位具有发展性。任何大学的定位都是历史的,受制于特定时期的社会发展需求。大学定位要以科学论证为基础,预测社会需求、科技进步、学校发展的趋势和限度,将高等学校融入特有的发展阶段和历史发展进程。

三、大学定位的责任分析

大学定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校、政府、社会系统中的其他部门相互配合、协调,才能发挥其作用。

(一)高校的责任是凸显特色,科学定位。

首先要凝练和发扬特色。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学科建设、教学研究、管理(包括学生的管理,教职工的管理,以及行政管理),到校园环境等方面,主要体现在学科建设方面。社会的发展程度、地理人文环境、创办者和校长的办学理念、培养人才的类型等都会影响一所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高校要通过定位来凝练特色,变特色为优势,变优势为竞争力,发扬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外著名大学的经验告诉我们大学定位要突出特色,扬优扶弱。办大学不在求全,而在突出特色,办出高水平。霍普斯金大学是重点发展高层次、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麻省理工学院是坚持理工科特色,注重“实用教育”;斯坦福大学的特色是创办高科技园区;柏林大学的特色是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他们发展的一般模式是:以明确的办学理念为指导,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确定办学目标,围绕办学理念和目标进行学科建设,形成品牌,建立一流学科,然后利用名牌效应,扩大社会影响,提高知名度。在此基础上,采用扬优扶弱策略,依托传统优势学科,派生出若干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快速提高其他专业学科的办学水平,形成整体优势。

高校的另一个责任是科学定位。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是由多个层次和类型构成的复杂系统,大学定位就是要在这个复杂的系统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准坐标。要根据自身的历史背景、环境特点、学科特色、资源结构等实际情况,制定本校的发展战略规划,不能盲目地追求“大而全”。大学应当结合内外部因素来考虑自身的定位,内部影响因素包括学校自身已有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办学规模、学科方向、师资状况等,还要重点注意学校的历史传统及特色;外部的因素包括社会经济与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只有把内外部因素进行统筹思考,紧密结合,才能实现科学定位。

(二)政府的责任是通过评估体系来分类指导。

1.建立普通高等分类标准,为高校定位提供参照。不能单纯地以一个标准来对高校进行分类,即要根据高校的综合实力进行分层、分类,又要依据各个高校的不同特点来分型。应建立普通高校分类标准体系,包括:高等学校分类方法,高等学校的类型和层次划分标准,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等学校之间衔接和沟通的机制。

2.建立不同的评估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规范大学排名。政府应建立与普通高校分类标准相一致的评估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对不同类型的学校使用不同的评估标准准。并依照评估结果对高校的招生、拨款、科研项目等方面进行宏观调控。同时要成立相关机构,依据评估和认证结果对大学进行分类排名。

3.创建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政府应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规律,制定相应的制度、规则,扩大高校的自主办学权,让各类高校在有序的竞争中提高水平,办出特色。

(三)社会的责任是要更新观念,正确引导。

社会应加强舆论引导,破除重学轻术、层次即水平、学历即水平等旧观念,树立学术并重、唯才是举、能力本位等新观念。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给各类型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大学在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找准自己的发展空间,才能使整个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同时,一个科学而准确的定位可以增强大学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吸引力。在高等教育新一轮发展的机遇期里,各高校只有找准坐标,科学定位,使学校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更好地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服务。

[1]陈厚丰.中国高等学下分类与定位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2]教育部众位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办学定位分类
分类算一算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