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里的左派女记者杨刚

2011-03-20 17:43
文教资料 2011年24期
关键词:杨刚萧乾大公报

杨 兰

(中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1905年1月10日,杨刚出生于江西萍乡的一个官宦家庭。或许由于家中最具权威的祖母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的压抑,杨刚从小就成了一个叛逆的女性,养成了一副男孩子的脾性。

1928年,杨刚进入燕京大学英文系学习,并在满城“白色恐怖”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宣扬革命道理、践行革命理想。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杨刚结识了萧乾,为其后来进入《大公报》埋下了伏笔。

据萧乾回忆,萧乾与杨刚是1929年在燕京大学包贵思教授的寓所相识的,杨刚得悉萧乾曾于1926年因参加CY(共青团)被捕后,就主动给萧乾写了上百封信,想引导萧乾重新走上革命之路。1933年秋,应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邀请,杨刚又与萧乾共同协助斯诺编译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活的中国》。随着二人接触的加深,萧乾对杨刚的文笔才华、个性品行都有了更深的认识,于是,在萧乾要被委派前往英国,采访二战欧洲战场时,他第一个想到了由巾帼不让须眉的杨刚来接替他原来的工作——担任香港大公报《文艺》副刊主编一职。

虽然有好友萧乾的大力举荐,但这位被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称为“赤色分子”的杨刚女士却让当时的总经理胡政之颇有顾虑。于是,胡亲自找到杨刚大讲《大公报》“四不”的超然传统,告诫她“不许过激”。1939年9月1日,杨刚正式接任《大公报》文艺副刊的主编。当时的《大公报》虽然基本上不为共产党说话,但老板为了拉拢读者,给了副刊一些自由。敏感的杨刚很快发现并利用了这点自由,牢牢坚守着这块相对独立的阵地,团结进步的、革命的作家,以一切可能的方式同反动派作斗争。自杨刚接编后,《文艺》的版面几乎均被延安的作家所“占领”,香港《文艺》副刊一下子就由萧乾在任时的“绅士风度”变成“环上甲胄,披上战袍”。此外,利用工作关系,杨刚还与许地山、乔冠华等人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理事,团结许多文化名人,大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任《文艺》副刊主编的同时,杨刚还在工作之余还发表了不少“疾恶如仇,浩气磅礴”的诗歌与散文,表达她对国内反动派及其喉舌,对国际法西斯势力的严词谴责。其沸腾着强烈爱国主义之情的优秀长篇诗作 《我站在地球中央》,就是这时发表、出版的。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被日军占领,香港《大公报》被迫停刊。杨刚并没有立即随大公报同人撤退,而是服从党组织决定,到桂林星子岩下的大公报馆报到,再次接过了《文艺》副刊的编辑权。一个月后,为了了解战地实情,报道抗战真相,杨刚与澳大利亚记者却贝敌商定去东南战地采访。在历时两个月,行经湘、赣、闽、粤四省的旅途中,作为一个有着高度政治觉悟和阶级自觉的共产党员的她看见了日军在中国土地上的暴行,更加看见了国统区的黑暗。杨刚借着这次战区见闻,尖锐地指出:“我们不怕敌人的‘新秩序’,但是却要防备我们自己的旧秩序,不许它阻挡我们的土地和人民从苦难中彻底地解放。”并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战地通讯。这些战地通讯在重庆、桂林两地《大公报》发表后,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强烈反响。就像杨刚自己所说:“我所要做的就是一只号筒,一只挂着红绸子对着太阳高唱的号筒……”而这一段经历,也使得杨刚成为抗战时期难得的战地女记者。

杨刚的出色表现,引起了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的注意。1943年王芸生从重庆发出指令,特调杨刚到大公报重庆总馆工作。3月,杨刚来到重庆,主编重庆、桂林两地大公报的《文艺》副刊,并兼任大公报的外交记者,周旋于来渝访问的国际知名人士和驻渝外交使节、外国记者之间。这时,在党内,杨刚的才干也受到周恩来的器重。在周恩来、董必武的亲自领导下,杨刚以编辑和记者的身份,同美国驻华使馆人员和美国记者联系,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国外有识之士和同情我国人民革命事业的一些美国外交官的钦佩。

1944年夏,在重庆工作一段时间后,得到党组织的批准,杨刚准备赴美留学。当时凡出国人员都要受训,但这位被夏衍称为“浩烈之徒”的杨刚宁愿不出国也不受训,最后,还是在胡政之出面周旋下,杨刚在没“受训”的情况下于经过一番周折终于到了美国,并兼《大公报》驻美特派员。那时,她积极从事新闻及国际统战工作,向美国知识界、报界、文艺界及远东问题专家、学者、华侨、国际友人宣传中国抗战情况,争取他们对中国人民正义斗争的支持。另外,她还参加中国共产党留美党员工作组的领导工作,以及参与组织中国民主同盟美洲支部。

1948年9月,杨刚横跨太平洋抵达香港担任《大公报》社评委员。其实,杨刚此次归国是负有党赋予她的重要使命的,即推动《大公报》在全国解放前夕作出留在内地,并把中立立场改为拥共的重大抉择。那时的上海,国民党“白色恐怖”十分严重,几家进步报纸都已被封闭,《大公报》也不断受到压力。当时胡政之正病重不起,千斤重担落在了总编辑王芸生的身上。杨刚于当年10月份踏进了上海滩后,直接住进了王芸生公馆,与王芸生彻夜长谈了3天,谈至后来王芸生已完全把杨刚当作可以信任的共产党“代表”。此时《大公报》另一位共产党员李纯青带来了毛泽东让王芸生赴解放区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邀请。10天之后,王芸生就有了行动,香港《大公报》反蒋拥共的态度日益鲜明。后来,萧乾把这件事称为香港《大公报》的一次“起义”,而杨刚在这次“起义”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1948年底,杨刚躲过特务的跟踪,进入华北解放区。她一到平山县西柏坡,周恩来就把她介绍给了毛泽东,称“她是我们党内少有的女干部”。在党中央决定发起平津战役后,党中央有关部门把已在解放区的原大公报工作过的部分党员邀集来,召开了“新闻史”所称之“著名的平山会议”,会议确定派杨刚等随同解放军进天津,改组天津《大公报》。在杨刚的大力推动下,天津《大公报》易名为《进步日报》,发刊号上刊发由杨刚撰写的《进步日报同人宣言》,表明了《进步日报》的进步立场,成为解放创办的第一张民营报纸,其主笔也由杨刚担任。1949年上海解放时,杨刚被派为接管上海《大公报》的军代表,并担任上海《大公报》的副总编辑。在1949年10月1日,身在北京的杨刚为自己供职了12年的《大公报》撰写了通讯《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用特殊的形式结束了她作为一个把耳鼓贴在时代地层上的《大公报》人生涯,同时,也宣告了她一直为之奋斗的革命的胜利。

当年《大公报》内,有诸多著名记者,卓有成就的也不下十多位。在女记者中,单凭新闻成就而言,杨刚并不能名列前茅。但是杨刚的革命理想和价值取向,在那个国土沦陷、生灵涂炭的时代,使她有一种非凡的魄力和魅力。正因为疾恶如仇、一心革命的鲜明个性,才使她有了“浩烈之徒”、“金箭女神”这样的外号。也使得她在抗日战争时期,可以与彭子冈、浦熙修、戈扬被誉为后方新闻界的“四大名旦”(她与前二人还被人称作“三剑客”)。

与同样作为作为《大公报》的知名“左派”记者范长江相比,杨刚或许并不如范长江那样广为人知,但作为一个女性,杨刚带着一团革命火焰投身事业,“有男人而不做男人的妻子,有孩子而不能做孩子的母亲”。她身上所体现的女性独有的悲悯和坚韧,以及巾帼不让须眉的 “浩烈”,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学习。正如萧乾在编完她的文集之后写道:“……我希望杨刚对旧世界的揭露和谴责能帮助新的一代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希望她为民族,为进步人类所唱的赞歌(请住,那是在极端黑暗中唱出的),以及她对革命毫无保留的献身精神,能继续激发并励后人,让她从二十年代就高高擎起的火炬,永远燃烧下去,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1]杨刚.杨刚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方汉奇等.《大公报》百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王知伊等.编辑记者一百人.学林出版社,1985.

[4]刘淑玲.《大公报》与中国现代文学.河北学刊,2004,(3).

[5]吴廷俊.杨刚与大公报.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5,(3).

[6]苏振兰,夏明星.红色才女的一生.文史精华,2008.9.

[7]杜波.杨刚.把耳鼓贴在时代地层上的勇士.新闻知识,2008.9.

猜你喜欢
杨刚萧乾大公报
Simulation of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in a flow-focusing microchannel with the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自知
从《大公报》看《红楼梦》与近代社会生活
“国家中心论”旗帜下《大公报》的自由思想与爱国情怀——读《〈大公报〉政论研究:以“国家中心论”为中心》
追查
浅析民国时期《申报》与《大公报》的言论特色
Effect of the Para-substituent of the Tridentate Pyridine-based Ru(II) Complex upo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in Transfer Hydrogenation*
Investigation of Mg2+/Li+ Separation by Nanofilt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