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 波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4)
技术与艺术是钢琴演奏和钢琴教学中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钢琴技术概括起来就是手指根据乐谱要求的触键能力;钢琴艺术则指的是创造性地选择和恰到好处地运用钢琴技术的能力。二者的结合即钢琴演奏水平。技术是钢琴演奏水平的物质条件和前提要求,没有技术,演奏水平无从谈起,技术也无所依托。所以,技术是钢琴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学习和练习的主要内容。艺术是钢琴演奏者对具体技术的选择和运用,实际上是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再创作能力的综合体现,所以,随着学习者钢琴技术的不断提高,钢琴的艺术渐渐成为学习内容的主要方面。一般来说,只要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和正确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所有钢琴学习者都可以获得一定的技术。然而,钢琴艺术能力的获得却要复杂得多,有些学习者即使苦思冥想、勤学苦练,到头来却总是收效甚微,钢琴艺术能力的获得总是不能像钢琴技术习得那样可以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由于钢琴艺术能力实际上就是对钢琴作品的理解能力、处理能力和再创造能力,所以,钢琴艺术能力的获得不仅需要通过钢琴的实际演奏,更需要具有全面的音乐理论修养和广博的文化艺术修养。
钢琴的技术和艺术是有所分合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职业位置上,对钢琴的技术与艺术有不同的要求;在钢琴创作与演奏还没有明确分工的古典乐派时期和浪漫乐派早期,贝多芬、肖邦、李斯特等钢琴大师,既是作曲家又是钢琴演奏家,在他们身上,钢琴的技术与艺术是完全统一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电视为代表的现代音乐传媒使虽相距多年或相隔万里的钢琴大师们的演奏可以在同一时间被数亿人观赏,人们甚至可以不出家门观赏到世界顶尖级钢琴大师演奏的几乎所有作曲家的作品。钢琴作品的艺术理解、艺术处理和艺术再创作事实上被少数几个钢琴大师所垄断,其他钢琴演奏者只能跟着大师做技术性的模仿就可以了,谁模仿的最接近大师的演奏,谁的演奏水平也就最高,所以,20世纪80年代以后,钢琴演奏的艺术要求变得次要了,这或许也是当代钢琴学习重技术、轻艺术的根源所在。在不同的职业位置上,对钢琴的技术与艺术要求也是有所不同的。事实上,当代钢琴的技术与艺术高度地统一在一个人身上的情况是不多见的,通常只有那些大师级的钢琴家才能做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相对一般钢琴演奏员、伴奏员来说,技术是第一位的;相对钢琴教师和钢琴研究者而言,在要求具有一定技术的前提下,艺术的理解能力、处理能力和创作能力应是第一位的。因为如果一个钢琴教师对一部钢琴作品的风格、特色和技术运用的道理毫不知晓,这位教师无疑是不合格的教师。由此,当代的钢琴教学出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分化和有所偏依的选择。一般来说,以培养钢琴演奏员为目标的钢琴专业教育重在钢琴演奏技术的学习和训练;以培养中等学校音乐教师为目标的师范音乐教育重在钢琴艺术能力的养成。虽然重技术的钢琴教育,培养出的学生艺术素养不高,但可以利用现代传媒技术提供的条件,通过模仿大师的艺术处理加以弥补。虽然重艺术的师范钢琴教育,培养出的学生有可能眼高手低,无法直接演奏难度较大的钢琴作品,但现代传媒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由于可以让学生直接观赏到世界大师级的钢琴演奏,从而对自己的钢琴技术加以弥补。
钢琴技巧极其繁多,每一步都要运用复杂的动作组合。很多动作都要通过专门技巧训练才能得心应手。钢琴的练习方法也体现在多个方面,这里,谨就钢琴演奏及钢琴教学实践中的 “慢速练习”与“呼吸”的运用,作一些体会性的论述。
钢琴的慢速练习是钢琴技术性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钢琴教师把慢速练习视为钢琴技巧练习不可或缺的内容和克服技术难点的有效方法。
在练习的过程中,慢速练习的目的是使正确动作的核心组成因素经过不断巩固逐步得到扩展,在人的大脑皮层中形成潜意识的条件反射后,再逐步加快,突破技术难关,完成技术训练任务。在音阶训练中,慢速练习容易训练手指的弹奏力,即手指的下键速度和控制能力;在跳跃的弹奏中,慢速练习是为了增强手腕弹性的回转动作;在断奏练习中,慢速练习适宜提高上臂的活力,即指尖的支撑力和手臂的放松能力。由此可见,慢速练习对局部的钢琴技巧训练有一定作用。为此,好的钢琴教师常常寻觅和剖析最有效、最准确的慢速动作的练习方法,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气力获得最好的训练效果。
慢速练习中的各种技巧很多,其中音阶弹奏、快速经过句弹奏、跳跃弹奏、震奏弹奏、分解八度弹奏尤其重要。
音阶的慢速弹奏是一项复杂的动作,只有在逐个分析弹奏音阶的各项单独动作的前提下,慢速练习才可能是正确的。在音阶的弹奏中手指的挥动是主要因素,它在慢速练习中必须和快速时完全相对应的动作来完成,其幅度随速度的减慢而增大。由于有节制的缓慢动作在音阶的慢速练习中会造成手臂的僵硬和痉挛,所以手臂的移动不可能是均匀的。手臂的移动与拇指的弹奏同时进行,每一个八度都可分解为手臂的两个动作,尽量减少手臂的重量补充。笔者认为,音阶慢速练习应从单手开始,并用慢速和快速交替弹奏方法,直到中等水平时才进行快速音阶的慢速练习。三度音阶的慢速练习要对侧向动作格外注意,如果分不清手臂和手指的弹奏,就不可能提高音阶的速度。
快速经过句的慢速练习也和快速音阶一样,必须使配合动作随着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融合到统一动作之中。因而在慢速练习时必须减少配合动作,加强手指训练,用坚强有力的手指弹奏与手臂的动作统一起来。
跳跃的慢速练习往往不稳健,这是由于跳跃本身是快速的,在慢速的跳跃时容易出现不稳健,所以要把单音跳跃的慢速练习建立在回转的基础上,也可以把八度与和弦跳跃的慢速练习分别弹奏,并可以加大弓形。
在震奏的慢速练习中,由于慢速震奏和快速震奏没有任何共同之处,不可能从慢速震奏技巧中发展出快速震奏技巧来。所以笔者认为,让初学者弹奏慢速“旋转”的专门乐曲和练习曲,或从复杂的慢速震奏开始都是不正确的。应该从只要求回转,不要求其他动作的普通快速震奏开始,这样反而有助于掌握震奏技巧。为了弄清震奏中每一个动作的作用,慢速练习也是需要的,不过时间要很短。通过慢速练习可以使纯粹的下臂回转混合有各种不同的补充动作,这就非常不宜于减慢速度,因为所有的合成动作都不可能随意加大。震奏最好只按乐曲片断规定的速度练习。在震奏的慢速练习中,旋转是围绕着中线进行的。在和弦震奏中移位取决于速度的变化,因此最好不要使它减速,因为减慢速度很容易造成不正确的神经支配。如果力度只是当做开始的推动来使用,慢速练习还是有益的。
在分解八度音阶的慢速练习中,应该和震奏采用同样的方法。由于手掌伸展九度是特别困难的。因此必须只练习纯粹的下臂肌回转,不要任何的补充动作,以便使移动可以很容易的与回转动作融合在一起。慢速练习震奏以及分解八度,必须与最好的速度交替进行。用互相补充和调节的快速的或慢速的弹奏练习,有助于找到动作的正确功能。
钢琴演奏的情感处理通常是钢琴教学中艺术性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优秀的钢琴作品往往都浸透着人的思想情感,它往往能牵引着二度创作者的情感随音乐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而伴随着演奏者情感变化的体验中,人体内部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这些变化涉及到人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肌肉组织、外部腺体、内分泌腺、代谢过程等活动。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对与钢琴演奏密切相关的呼吸问题,谈谈笔者三个方面的看法:一是分析在情感波动状态下,钢琴演奏者变化的呼吸形态;二是在钢琴演奏和训练中乐句的划分与呼吸的关系;三是在钢琴演奏者的呼吸与速度的关系。
钢琴演奏者在情感波动状态下,呼吸有时会加速,有时会减慢,有时会变浅,有时会变深。这与人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所引起的呼吸变化是一个道理。现代科学实验用呼吸描记器将钢琴演奏者的呼吸变化以曲线的形式记录下来,心理学家可以根据这个曲线分析在演奏者跟随作品内容产生的各种情绪、情感状态下,呼吸频率和幅度的变化。实验证明,当演奏者的情绪和呼吸与乐曲的内容相一致时,所演奏的作品容易趋于完美。所以在演奏中应该有意识地调整呼吸,尽量挖掘乐曲的深层内蕴,与演奏者的情感、呼吸融为一体,方可达到一气呵成的完美效果。笔者在多年的钢琴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在钢琴演奏中时常忽略呼吸的重要性,特别在演奏莫扎特等优美、细腻的钢琴作品时,往往看不到作品中呼吸与情绪的联系,更不能表现作品的深层意蕴。作为钢琴教师要不断地强调钢琴演奏中的情绪、情感与呼吸的关系,不断地要求学生在钢琴演奏过程中要深刻地体验乐曲的内容与情绪,不断地要求学生对乐曲谱面上的固定速度、力度作灵活的情绪和情感方面的处理,使音乐形象更加生动。
钢琴曲的内涵往往比较复杂,不深入分析和体验乐曲的内涵是很难挖掘其深层内蕴。许多钢琴音乐作品深邃的思想内容,饱沁了作者坎坷的人生经历和时代精神。所以在演奏一首钢琴乐曲前,首先必须了解该乐曲的作者和源流,时代背景、风格韵味、创作特点,所表现的内容和思想意蕴。再根据其音乐的特点划分出乐句、乐段等。并随着乐曲的情绪变化准确地协调呼吸的长短、缓促、强弱等,通过呼吸变化的二度创作,反映出作品的深层蕴积。在演奏中,学生往往以自然乐句为气口,或者无意识地呼吸,如果没有呼吸处理,演奏的音响必然照本宣科、缺乏生气;如果用心地进行了演奏呼吸的二度创作,演奏效果必然生动。目前,世界一些钢琴演奏家在演奏呼吸上有许多独到而丰富的见解和表演经验,他们都十分强调乐句末、乐段段末和音乐进行中的呼吸,从弹奏发音的方法、演奏发出的音质到配合呼吸的形体动作等等,都充分表达了演奏者用呼吸体现作品内容、情绪和情感,使演奏者与欣赏者的呼吸恰到好处地协调在一起,起到画龙点睛、呼吸无声胜有声的作用。特别在音调渐弱至停息进行的音乐呼吸,常有音乐虽然停息了,反而使欣赏者产生扼腕叹息之感。这些便是演奏者呼吸处理和配合呼吸的动作态势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这种与乐曲内容情感有机统一在一起的呼吸,不仅可以更好地表达音乐,也会调动起欣赏者的情绪与之共进,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
除乐句之间、乐段之间的呼吸外,钢琴演奏在速度、力度上的处理与呼吸关系密切。一般来说,一首乐曲的速度及其变化在乐谱上都有标明,演奏者只要准确地照着演奏就可以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音乐是反映情感的,情感的变化必然引起呼吸的变化。反之,呼吸的变化也会引起语句、语气的变化。由于情感的变化引起呼吸的变化后,演奏者在演奏中势必会因呼吸的变化而使有的乐句变得急促些,有的变的稍慢点。无论哪个作曲家都不可能将每一个乐句的速度及其变化用记号标识出来,通常都是宏观地标识全曲或全段的速度,只在重要而明显的地方标记出速度的变化,那么,领会、传达作曲家的意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便是每个钢琴演奏者应该尽心竭力去做的事了。如果不认真分析乐谱,不仔细揣摩钢琴作品的深层蕴积,便难以设计妙不可言的音乐速度变化,也无法根据速度的变化调整自身的呼吸,所演奏的音乐可能是僵死的,很难“活”起来。这种随乐曲的情绪内容变化调整呼吸,从而给予乐曲中某些乐句等音乐结构上的速度变化发展,以求更好的表现整首钢琴作品思想意蕴和局部内容表现的细微变化,这是通过节奏不同的呼吸表现演奏者的不同情感体验,追求速度上的某些变化,达到出神入化演出效果,这在其他姊妹艺术中是屡见不鲜的。我国书法艺术讲求“向背开合、起伏隐显,俯仰避就,疏密大小”。即在写法上虽然相同,但在具体构造中追求同中求异,形成向与背、起与伏、俯与仰、疏与密、大于小的变化。钢琴作品的特点是它的速度往往是作曲家规定了的,演奏时不可能像其他姊妹艺术那样对每个乐句加以改造,也不能比较自由地改变节奏音型,只能在符合钢琴作品的内容和情绪、谱面规定速度的大前提下,调整演奏者的内心呼吸节奏与乐曲相协调,在此有限的范围内用呼吸调节音乐速度的变化。演奏一部钢琴音乐作品,反映了演奏者的心声和情感,这些心声与情感往往通过呼吸来体现,音乐有了呼吸才有了韵,才能气韵生动。但由于作品内容和演奏者的不同,不同的音乐作品均有不同的呼吸特点,不同演奏者演奏的同一钢琴作品也有不同的呼吸处理。笔者在多年的钢琴教学中深感教会学生的演奏呼吸是多么难的事,但又是钢琴教学不可忽视的内容。学生往往只关注左右手的技巧,而忽略与音乐表现休戚相关的呼吸;时常在演奏中用毫无修饰或毫不在意地呼吸,这些都必然对乐曲的美感造成损坏。每一个演奏者都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作品进行呼吸处理,哪怕是对细小而十分重要的问题也要引起重视,因为呼吸是钢琴演奏决不容忽视的。
“慢速练习”与“呼吸”的运用,只是钢琴演奏及钢琴教学实践中的两个方面。在演奏及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演奏方法及教学方法作通体的实践、练习和把握,这样才能达到“技术”与“艺术”的并进,才能达到钢琴演奏及钢琴教学实践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