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莉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宿州 234101)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说,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而要解决这一主要矛盾,一定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的体现,这也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得以存在、发展、壮大的根据。那么怎样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呢?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说,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所以,要想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一定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生产力的总体水平。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又说道,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由此可见,创新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所在。何为创新?创新,本质在“新”,核心在“创”。“喜新厌旧”是人的天性,创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创新是我们对于世界的否定性改造,创新是对于我们人类发展基本规律的本质性认识的实践。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我们今天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呢?这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可以找到答案。要想“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就要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中国今天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使然。
环顾身边,看看现实,你会发现,身边的衣、食、住、行、用,大多是西方人发明的东西,比如写文章用的电脑,做办公桌所用的胶合板,做椅垫用的海绵等等,几乎全是西方人发明或发现的,我们正在使用的,由我们中国人自己创造的东西少之又少。在近代、在现当代,为什么中国人“创造”的东西是少之又少呢?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难道中国人天生就缺少创造性?中国人先天就不如西方人?我很不以为然。从社会科学来看,早在先秦时期,在那个还没有“大一统”的年代,造就了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家,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和当时的西方文明——古希腊文明——可谓相互辉映。当时中国为什么能产生那么多的思想家,创造出那么多的思想,因为那是没有所谓的统一的思想桎梏,思想家们可以自由畅想,是真正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是真正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然而到了秦以后,由于政治原因——战乱之后人心思定,于是就先有“焚书坑儒”,打击知识分子,不让其自由发表思想言论,而后又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钳固。正是这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钳固,便扼杀了创造力。翻开中国古代史看一看中国的思想史,除了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们从人性出发——以人为本,产生了真正的原创性思想外,而后的大师们何曾有过自己的原创性的思维,他们只是在拾先秦思想家们的牙慧,或注解或发挥,囿于先人的思想框框,不想、不敢、不愿、也不能,其原因主要是不敢越雷池一步。于是,我们民族的思维的创造力在一天天萎缩,直至被只有中国一个中等省份大小、却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的英国打怕、打疼了,才醒悟过来,才睁了眼去看世界,才发现那个被我们称为 “蛮夷”之人的人那么的有活力,那么的有创造力。他们就那么几个人,仅仅只有我们几十分之一的人口,为什么能把我们这个人口众多,自视为天朝的大国打得个稀里哗啦、恸哭涕嚎,因为人家有自家发明创造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发明创造使他们进步,是发明创造使他们领先。
再看今天的美国他们为什么会强大?因为它掌握着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上天,它比别人飞得高;入地,它比别人钻得深。由于其掌握着原创的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拥有着世界最多的专利技术,所以其拥有着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力,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他们为什么比别人 “飞得高”、“钻得深”,拥有最多的专利技术,因为他们比别的民族更有创造力,按马云的说法是,“美国文化的基因就是非常创新”。所以奥巴马敢说“美国不会成为第二名”。然而,当我们再看看生活在美国的,这些不断创新的人的个人出身背景时,你会发现这些人来自世界各地的各个民族。于是一个有趣的答案出现了,不同民族的人与人的创造力差别并不大,关键要看这个人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中,生于淮北,就有可能成为枳,生于淮河以南,就会长出橘子来。因此,在我们用他人的创造来发展自己的今天,如果一直是模仿、亦步亦趋,我们便永远只能在别人的后面,如果我们想走在最前面,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创性的思维和思想,有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而要有这些原创性的东西,就一定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夏季达沃斯年会开幕式和企业家座谈会说: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是科技创新的转变,是人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是国家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的民族,今天到处都在讲创新,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但还缺少制度上的保障和与创新相适应的文化环境。中国著名企业文化与战略专家,集教授、企业家、畅销书作家于一身的传奇女性陈春花教授在 《中国理念 西方标准》一文中说得好:西方的文化是他自己创造平台,强调自己能力的发挥,他们认为这是常识,但是我们更强调的则是,你要给我平台。由此观之,中西文化对人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影响,两者相差可谓天壤之别[1]。
关于这一点,崔克明在其《论创新》的文章中也有论述,在其论述“最具创新性理论产生的条件和环境”时指出,“一般人的思维往往循着常规进行,对一些公认的规律、理论习惯于遵循,不习惯怀疑,更不敢违背,对权威的话从不怀疑。这一点在中国文化中表现最为突出,这是孔子学说中最应剔除的糟粕,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圣人的话是不能怀疑,不能违背的。在封建社会里,这一信条发展到了极点,并成为法律。皇帝的话是金口玉言,更是不能违背和修改的,违抗圣命是有杀头之罪的。就是在家庭里,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听话’,‘听话’就是好孩子,家长的话就是圣旨,不能提出异议,更不能顶嘴,否则就要挨打。上小学后老师的话又成了圣旨,谁敢违抗就视为调皮捣蛋,就会受到惩罚。这可能是造成中国几千年文明中自然科学得不到发展的重要的思想根源之一,其危害延续至今。”[2]崔克明的论述,可谓点到了中华民族缺乏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要想实现不断地创新,一定要从改变文化环境开始,进而进行创新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创新制度,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拥有创新的土壤与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温总理所说的“发挥人的智慧和才能”,实现科技创新,实现“国家发展方式的转变”,使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的前列。
人在经历数百万年的发展后迎来发现、创新为独立生产部门的劳动分工。而且其随着人类日益从积累性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自动化、智能化劳动工具的普及与发展,人类告别动物式的自发生活状态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自觉的发现与创新在个人分工中也日益明显的显示出个人的独立自觉在无限矛盾实践中发现真理的效率性规律,人的思维规律的在个人那里形成显然的差异,此一差异也形成各自独立的劳动力素质。而劳动力在劳动中不仅仅创造外在的产品或者工具,更是创造自我内在人之本体。这种认识也与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解释相吻合。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而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因此解放生产力,说到底是人自身的解放,人自身的解放就是不断地走向自由。自我自由是社会自由的根本,自我自由必须通过劳动分工有效率的完成社会自由!要完成这种解放与自由,人类就需要不断地创新。
(一)创新需要勇气与实践。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要创新,就一定要从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制度体制开始。中国人不缺少创造力,先秦的百家争鸣和古代的四大发明便是最好的证明。我们常说自己是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我以为,在今天,在我们勤奋地使用自己智慧的时候,一定要保持着一份勇敢,现代史上,我们的民族敢于在装备、技术远远不如日本人的情况下,勇敢地与之抗争并取得胜利,那么,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也一定会更加进一步地“解放”自己。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就是解放我们自己,因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所以,解放生产力,就是打破一切束缚人的思维,束缚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制度的、体制的条条框框,彻底改变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这样才能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各民族的领头雁。
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当时,他正在修建我国著名的铁路——“京张铁路”,这是我国第一条用本国工程师修建的铁路,在开始修建之前,有许许多多的帝国主义者认为,这样艰苦而又巨大的工程,连外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嘛,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但是奇迹发生了,詹天佑靠着他们的勇气与努力,完成了连外国工程师都不敢尝试的工程。
还有,我国当代毕升——王选院士,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从开始发明激光照排系统,1985至2001年,一共获得十多个奖项,王选院士根据毕升最原始的“汉字印刷术”,试过百余种光线,经过上百次,上千次试验,最后升级到激光照排技术,这是中国科学史上的伟大的奇迹,是因积极创新而出现的奇迹。
还有,改革开放之初的邓小平同志,也是以极大的勇气与魄力,认真总结我们三十年的建设教训,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之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二)创新需要学习与批判性思维。
李政道在人民日报发表的《创新人才需“一对一”培养》一文中说: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要创新,需学问,问愈透,创更新。他还用杜甫的“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这句诗进一步解释说:我认为这道出了一个科学家的真正精神。于是我将其变通为“细推科学日复日,疑难得解乐上乐”。同时,他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了注解。他在芝加哥大学导师费米经常说:任何物理疑问,都应该经过自己独立思考,找出路径,克服困难,寻求答案。这影响了我一生。可见,要创新,需“学”与“问”。 先要学,后要问[3]。
关于创新式学习的方法,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在 《论学习与创新》——2007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上的讲话中说得好,他在分析学习与创新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与不同创新主题相关的4种学习活动,即①对传统理论的批判性学习;②对与创新主题间接相关理论的扩展性学习;③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性学习;④在现代视野下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重新认识的再认性学习。除此以外,还介绍了对任何创新主题都不可缺少的另外两种学习活动——通过社会实践的学习和对创新思维理论的学习。前四种学习活动受到人们较多的关注,后两种学习活动则往往被人们所忽略,但在很多情况下恰恰是后两种学习对于创新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4]。但光有学习是不够的,还需要正确的思维方式。
经济学者谢国忠在回答《经济观察》记者“你在国内读本科时的专业是土木工程,后来去美国读书为什么转成了经济学”的问题时说道:“对经济学感兴趣。我觉得经济学最能反映西方的思维方式。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西方的思维方式是一脉相承的,就是把问题系统化、抽象化、简单化。不像中国的思维方式,就是阴阳什么的,它不去把事情背后那个道理想明白,不要搞得太清楚,不要有一个清晰的答案,一切都是不确定的。科学从西方传入中国,也没有改变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是实用主义,把牛顿定理拿来用,但不去想定理背后的东西。所以,中国要创新,就要从思维方式上改变。 ”[5]
多年前,一位美国教授做了一个试验。他请朋友冒名顶替代他给学员讲授有关皮亚杰理论的第一节课,让朋友故意把课讲得乱七八糟。即使这样,学员还是认真记笔记,无人提意见。这时,隐藏在学生中的这位教授举手问:“这些内容都在课本里,为何还要我们记笔记?”冒充的老师说:“等会儿你就知道了。”5分钟后,教授又举手说:“听不懂!”冒充的老师再解释一遍,于是学员们仍埋头记笔记。10分钟后,教授再次举手说:“还是听不懂!”冒充的老师说:“那么你来讲吧!”于是,教授走上讲台正式讲课。据说,这个办法已被教授用了10余年。这个故事表明,学员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气质。我们今天的大学中有多少人是如此“辛勤的”学习者?我们如何养成批判性思维技能和精神气质?
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养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精神气质,对于应付复杂多变的世界,提升我们的创造力都是必要的。20世纪40年代,批判性思维被用于标示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70年代,批判性思维成为美国教育改革运动的焦点;80年代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开拓者恩尼斯(Robert Ennis)1962年就认真分析了“批判性思维”概念,新近的表述为: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哈贝马斯将批判性思维等同于“解放性学习”,即学会从阻碍人们洞察新趋势,支配自己的生活、社会和世界的那些个人的、制度的或环境的强制力中解放出来。就此而言,批判性思维也是建设性的思维。
创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创新能创造奇迹。创新是无处不在,小到生活、学习用品,大到火箭、航天飞机、太空站,人们在不断创新,人类在不断进步,我们的生活因创新而变得更加方便舒适,我们的知识因创新而变得更加深刻丰富,创新会让我们的明天更美好,更光辉,更加灿烂。
[1] 陈春花.中国理念西方标准[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9,(2).
[2] 武宏志.批判性思维[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 李政道.创新人才需“一对一”培养.人民日报,2010-11-03.
[4] 何克抗.论学习与创新[J] .电化教育研究,2008,(4).
[5] 谢国忠.经济观察网对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的独家专访[N] .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