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兵
(宝鸡文理学院 美术系,陕西 宝鸡 721000)
古往今来,中国绘画都强调一种意境美,欣赏者通过意境来领会画中之意、画中之情、画中之景。即画家通过描绘某种景物将其所感、所思、所悟转化为可以让欣赏者感知的视觉信息,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并通过这种意境表现使欣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使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同时,绘画是否具有意境是衡量是否具有艺术美的一个重要标准,这也是中国绘画作品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
“意境”作为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一个重要概念,追溯它的渊源,众说纷纭。据历史记载,它作为一个美学概念正式被确定下来是在晚唐五代时期。在这一时期里,绘画领域里开始涌现出一大批文人画家。而且,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不仅是绘画艺术的实践者,而且是长期从事“意境”这一美学课题研究的一大批文学家、诗人和学者。
在实践过程中,那些文人画家们崇尚“任自然、返质朴”的老庄思想,主张个性的抒发,强调主观意趣的传达,鄙视对自然景物进行毫无意义的模仿。他们带着对 “意境”美的极大兴趣和迷恋,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做出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此“意境”成了画家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在绘画过程中,画家们都追求“景少意长”,这个“景”并不单纯是山水画中的景物,也包括人物画和花卉画的画面可视形象在内,以及笔墨间有意无意中的自由组合。那么意境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到底怎样才能形成意境美呢?
第一,“意境”的形成依赖于一整套成熟的笔墨技法。这就需要画家们具备真功夫,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才能获得,好的技法可以传达出一种意境美,但是必须有度,如果一味地玩弄笔墨技法,反而就会适得其反。
第二,“意境”的生成离不开绘画者巧妙的构思。艺术最忌讳平而直,其中最好能够体现出一定的起伏、曲折,才不会显得过于平淡、庸俗。在长期实践中,中国的画家一直偏爱含蓄的艺术,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效果。这就需要一种巧妙的构思,来寄托创作者的意图。
第三,欣赏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与艺术修养,在欣赏过程中,“意境”美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试想,如果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他最多看看景物,却理解不了画中之意。因为这样的人不会与画家的审美意趣产生共鸣,“意境”美自然也就体现不出来。
当前,美术界对意境美的说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大致上分为以下两种。
这一看法认为,“意境”美是作品中主观情感与外在景物的相互交融统一所产生的美感效应。
在这个说法中,意境美有时偏重客观,倾向于自然美的体验和表现,从而展现给我们一幅赋有诗意的、动人的生活图画;有时又偏重主观,倾向于情景交融之后而达成的主观情怀的流露,使“意境”超越实景的视觉感受升华为一种思维审美的虚境。同时,这种看法还指出:无论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所谓“情景交融”,并不是简单的情和景的交融统一,而是以具有某种本质现实的典型形象来反映某种规律、理性或情感意志。
认为“意境”是作者和观者在接受实景形象之后,所触发的全部想象的总和,是虚与实、显与隐、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升华于形象之外的虚境。
它与“情景交融说”不同的是,它相对比较重视绘画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审美主体的主动再创造活动。作为审美客体,在这里仅仅是再创造活动中最基本的参照物,与将要营造出的新天地大相径庭,甚至风马牛不相及。
其实,“情景交融说”与“想象联想说”都在讨论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意境”在生成的过程和交融统一之后,存在的状态问题。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意境美带有非常强烈的主观色彩,即使是作品所展示的实景,也包含着一定的主观因素,例如,画家可以把“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因此,“意境”给人的感受颇有一丝心灵相通的审美意味,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生于象外”的虚境,可思、可感而又不可视,甚至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就给“意境”美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中国绘画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与风格,并使博大精深的中国绘画成为世界艺术的一面旗帜,在世界舞台上闪耀着。这都源于中国绘画的艺术魅力与感染力,源于中国绘画含蓄的意境美,让人思绪万千,感染无穷。那么,中国绘画的意境美到底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所谓“画中有诗”即画有诗的意境,画的诗化,画的文学化。由于诗歌大多有抒情言志的功能,画家们也试图凭借自身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依据自己对社会人生的体验,用绘画的方式“壮景抒情”、“借物言志”,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及对国运兴衰、民族荣辱的关心。
在苏轼等众多文人画家们的大力倡导下,诗成了无形画,画成了有形诗,使中国的绘画与诗歌结合起来,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无论是对时事的积极参与,还是洁身自爱,或者是表达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鸣,都会通过画流露出来。同时,随着题画诗的出现和绘画款识的逐步完善,绘画意境美逐渐最大限度地显示出了它独特的魅力,并在画坛上经久不衰。
意境是我国艺术独特的审美意识。中国艺术的意境都是与作者紧密相关的,是与情感相互交融的,既是作者想象改造和感情浸润的记忆表象,在审美的这种意境中“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又是作者经过一番锤炼,升华的境界,这种境界才是审美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画的精髓之所在。
中国画之所以经久不衰,不单单在于其用笔与技法,更重要的在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境界。它是创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是创作者真实感受的表达,而那些都来源于真实的现实,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的一个过程,从而使欣赏者在欣赏的同时能够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无形中产生一种共鸣,再去反映某种现实,揭示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种表象。这也是一种自我境界提升的过程。
绘画作品有无“气韵”是艺术作品有无生气的依据。“气韵”虽然来源于具体的形象,但它是画家对客观形象进行观察、体验、理解和提炼的结果,它不是画家肉眼所见的表面现象,而是身有所感、心有所会的属于精神方面的东西。它除了浓缩物象本身的自然特点外,还凝聚着画家的悉心体验和睿智理解。
自从“气韵生动”这一概念提出以来,“气韵”就成为了我国传统绘画的美学准则,成为衡量绘画作品的一条亘古不变的定律。而谈论“气韵”的人,也是看法不一。但是大家都认可的是,绘画要求意境要高,风神气度要雅。而“生动”就是生命的运动,是自然的和自我的生命。“气韵”是这种生命在艺术中的表现形态,即韵律和韵味的统一体,作者所追求的是一种境界,是一种韵律,是二者的完美结合。在这种节奏和韵律的结合中,便表现了艺术中的“气韵”,欣赏一幅画,画中的“气韵”很重要,好的作品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让人产生和谐的美感。
自从提出“骨法用笔”以来,它就成为了中国画的造型路线的准则。“骨法用笔”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个是指物象的结构、骨相;二是指画面的线条、骨力,即通过线条体现出作者的骨相、骨力,其主要是指画线条的骨力、骨气而言,也就是笔力。
每一幅画都体现出一种风格,都少不了用线条来勾勒,体现出作者独特的用笔手法。欣赏通过笔法可以体会出其中的意境美,从而从中领略创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有人说:“只有有骨法的用笔才是中国绘画的用笔。”“骨法用笔”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不似之似”作为中国绘画的又一法则,是无数绘画学者在总结前人提出的形神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的。中国画不仅有形,而且含有意。“象中有意,意中有象”或者是“立象尽意”,象只是写实的,而追求“不似之似似之”。不似是手段,而真正的目的在于“似”。
在创作过程中,作者把他在现实中看到的具象的东西,在头脑中经过变形、加工、变成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形状,来寄托自己的情意,便产生绘画作品,诞生某种意境。而这种创作虽然“不求形似”,但是“只求神似”,这便是绘画家们一致追求的目标之所在。
总而言之,要想探索中国绘画“意境”美的奥秘,揭开蒙在意境美脸颊上的神秘面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课题。我们必须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以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观念为基础,努力增强自身的素养,结合自己对现实社会和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掌握必要的笔墨技法和表现形式,根据画家由“实”而“虚”的主观情怀,创作出属于新时代的绘画作品,“意境”美才有可能永远保持活的生机。同时还必须紧紧抓住全民艺术素质教育这一重要环节,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欣赏水平。
只有这样,这种传统的民族艺术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与继承,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才会有一个更好的明天。
[1]朱大可.新人文画的崛起——对程宝泓作品的一种解读[J].艺术市场,2010,1.
[2]王曦.感受生活 理解设计[N].中华建筑报,2010.
[3]温泉.中国画的底蕴——诗词意境[J].艺术教育,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