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虹
(广西师范学院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城市的理想与理想的城市
——城市的整生论生态美学观照
唐 虹
(广西师范学院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城市是当下与未来人类绝对主流的聚居模式。在城市的发展历史上,从古代美好的城市梦想,到现代恐怖的城市梦魇,城市的危机让人感动迷惑也引人反省。理想的城市是人们追寻的终极目标,生态城市的提出是人们的设想与探索。用整生论生态美学观照城市,揭示传统城市对单一价值的追求和城市与自然的疏离是城市出现危机的根源,而真、善、美价值的整一与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整一而实现的整体价值与城市和自然的融合是理想城市应遵循的价值取向。
城市;理想城市;生态城市;整生论生态美学
城市与村落都是人类聚居的模式,而居住是人类在大地上的存在方式。人类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从村落走向城市。从村落走向城市的过程就叫做城市化。村落对应的是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而城市对应的是商贸业与工业生产方式。随着人类生产结构的改变,城市化的规模越来越大,速度也越来越快。2006年,中国城市化率已达到43.9%,2008年,世界城市化率达到50%,欧美国家的城市化率更是达到70%以上,将来这一比率还会更高。作为人类当下与未来最为主流与重要的聚居模式理应赢得我们关注的目光。城市实际也成为了生态学、人类学、社会学、地理学、规划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早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人们为了生活,聚集于城市;为了更好地生活居留于城市。在中国当下的莘莘学子中也流传着:宁要城里的一张床,不要乡村里的一幢房。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也定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些都体现出几千年来人类的“城市梦”。在城市化过程中,确实促进了商贸业与工业的迅速发展,推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人类发展与创新的能力,使人们的生活更为自由、富足和便捷。但是,城市化的过程进行到现在,也呈现出种种的弊病,如资源短缺、交通拥挤、住房逼仄、水电供应紧张、环境恶化(热污染、光污染、视觉污染、噪声污染等),城市中的人们紧张而焦虑,深受新型致命疾病的威胁,深受亚健康状况的困扰等。这种种弊端可统称为“城市病”。人们原本怀揣美好的梦想,为何却从美好的梦想走向了沉痛的梦魇?这不得不引起对传统的城市化之路的反思。传统的城市并不是人们心中的“理想国”、“乌托邦”。那人们心中“理想的城市”是什么摸样?其实,早在20世纪初西方城市学家们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英国的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的著作《明日的田园城市》,可谓是从“城市理想”到“理想城市”的转向,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思考。正是这一转向,初显了城市学向城市美学的转向。因为美学是一门理想之学,是立足于现实但永不满足于现实而要走向终极理想的追寻。美学因为立足于现实,关注于现实,所以区别于宗教的虚幻之学;美学因为不满足于现实,永远追寻终极目标的理想维度,所以区别于一切社会学科。
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从城市梦想到城市梦魇的历史,“理想的城市”也一直萦绕于城市研究者心中,种种的理想与方案似乎都不能产生根本的改观,直到生态学思想的出现并盛行与延伸。城市的研究者们发现需要“洗心换脑”了,对传统的城市理念进行颠覆,以生态思想来观照城市,在城市这一似乎纯人工的系统中强调了自然维度的不可或缺,突出了城市的生态性,进而将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系统的观照,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态圈”(MAB)计划中明确提出“生态城市”的概念,2002年8月,在深圳市召开的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讨论通过了《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明确提出了生态城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健康”的城市。城市的生态性与生态城市理想的出现,是人类城市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在这一生态思想的背景下,对城市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具体机制和过程的具体研究和从宏观上把握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调节机理的研究蓬勃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从哲学的高度、从价值观的层面对城市的生态性与生态城市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的,这就给生态美学提供了研究的空间。本文试图以整生论生态美学的思想对城市进行观照,以揭示传统城市思想之弊与生态城市思想的整生价值向度,给人们实现“诗意地栖居”于城市提供借鉴。
整生论生态美学追求的理想目标是整生性生态和谐,即生态中和,生态中和是多元一体价值的实现,是“聚焦多重价值,具有价值的整生性。真善美益宜,均是价值,均是构成价值系统的基本要素”[1]40。整生论生态美学实现整生性生态和谐——生态中的路径是整生,即系统生成、生存、生长,是以万生一与以一生万,即所有局部共生整体,整体生发一切局部[1]42。以整生论生态美学的多元一体价值观观照城市,发现传统城市观念是对单一性价值的追求,应该走向的是多元整生价值的追求;以整生论生态美学的整生观观照城市,发现传统城市观念是城市与自然因素的疏离,应该走向的是城市与自然的融合,是人、社会与自然的一体整生。
传统的单一价值观念在城市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得到体现。“城市”是现代汉语中的词汇,在古代汉语中只有“城”或者“市”,对古汉语中“城”与“市”的词源追溯可见出城市在其早期单一的功能与价值。“城”在《辞海》中其词源义解释为“旧时在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墙垣”,《说文解字》对“城”的解释是“以盛民也”,古文献中还有“筑城以卫君”之说,综合考察可知“城”由墙垣引申为墙垣之内的一定区域及区域中的君与民,其功能主要是政治性的。“市”在《辞海》中其词源义解释为:集中做买卖的场所,可知其功能主要是经济性的。在后来的发展中,“城”外必有“市”,“市”必傍“城”生,所以社会性与人工性突出的“城市”就形成了,其最初的政治性价值和经济性价值也就成为了传统。
这种单一价值与功能的城市发展到现代,由于工业经济的推波助澜,城市的单一价值之弊日益突显。人们原本美好的城市梦想似乎都成为了恐怖的梦魇。因为对危机的意识,要求改变传统城市理念与模式的呼声日渐高涨,生态城市概念也就应运而生,而生态城市的理想在整生论生态美学的观照下应体现出生态的整体价值,一是真、善、美价值的整一性;一是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整一性。
1.真、善、美价值的整一性
真、善、美都是整生价值系统中的构成要素,真是合规律性,善是合目的性,美是合形式规律性。如果片面地追求其中的某一种价值,整生价值系统则难以维系,最终将走向解体,片面的价值也就化为乌有。
整生论生态美学之真的合规律性既是合表层规律,又是合深层规律;既是合局部规律,又是合整体系统之规律,终极追求的是合宇宙之规律。整生论生态美学的真之观念还强调人类的有限性,即人类对大宇宙生态规律的认识是极为有限的,只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无限地放大了人类对规律的把握能力与水平,走向了科技狂妄主义,人类应重拾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保持谦虚的心态,不断深化并及时调整人类的认知,以达到对大宇宙生态规律的最高把握,当然其真之观念也不持科技悲观主义态度而一概否定人类认识与运用规律的能力。在这种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的辩证观念中规划与建设城市,实现真之价值。
整生论生态美学的善之价值是合目的性,而其目的首先是人的目的。城市建设中提出的“以人为本”、“惠民性”等都是合人之目的的体现,但是人的目的既有真实和合理的需要,也有虚假而无限膨胀的欲望,如对物质与资源的无限占有之欲,对舒适与享乐的无限追求,这就是非善之目的,是在资本等外界诱使下产生的虚假而非理性的目的。城市是属人的城市,无疑应合人之目的,合人之真实和合理的需要。但是,城市里又不能只有人,在只有人而无其他生命的城市中,人一定是孤独难耐的,城市人养宠物种花草树木,则是一种生命对另一种生命的依赖。所以,善之价值的合目的性,其目的还是所有生命的目的。所有生命真实而合理的目的都应得到尊重与满足。既合人之真实与合理的目的又合所有生命真实而合理的目的则是生态之善的实现,是大善与至善的价值。生态城市追求的善之价值应是生态之善的大善与至善。当下中国城市建设中存在追求人的目的而忽视其他生命目的之举措,如为了人能赏心悦目,不惜重金把乡村或山林中的大树移栽到城市的大道旁或公园里,不顾树木生存环境改变对生命的负面影响,就是对狭隘的人之善的追求。这种狭隘的目的追求最终也将违背人之目的。所以,生态城市遵循的是既合人之目的又合其他生命之目的的生态之大善至善。
整生论生态美学的合形式规律之美是以真与善为基础的,强调形式之美不能违背真之规律与善之目的。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色彩、声音、形状等形式因素因符合整齐、对称、对比、比例、多样统一等组合规律,以实现人的感官感受的和谐与愉悦。如城市的亮化、城市道路的规划、城市建筑物的设计等,都是从声、光、影、色、形等方面达到形式之美。但形式之美的追求必须遵循生态之真与生态之善,否则美就会转化为丑。如在城市的亮化中,追求不夜之城,追求灯光之闪烁与霓虹之变幻,但是这种无昼夜之分的城市之美却违背了生态之目的,因为人与其他动植物的生命规律与目的都需要有漆黑的夜晚来休息。
所以,整生论生态美学观照下的城市应追求真、善、美价值的整一性,追求生态真、生态善、生态美价值的整一性。
2.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整一性
城市在其历史之初的功能主要是政治与商贸的集中区,在工业生产出现后又成为工业生产区,因为工业化大生产的特点,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的人口越聚越多,城市所创造的物质日益丰富,城市所创造的GDP日益高涨,城市里的人们生活也日益富裕与方便,但是,城市里人们的幸福指数却日益下降,生命质量也日渐下行。在城市似乎存在一个难以破解的悖论,即物质富裕了,精神却贫困了;城市的生产力提高了,人们的心理承受力却下降了,脆弱的心灵难承挫折与压力,更易绝望或过激;城市中人们的物理空间缩小了,人们的心理距离却拉远了,同住一个屋檐下,鸡犬之声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乡村里的亲近变成城市里的冷漠。城市中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在科技的支撑下已形成生产大于需求的状况,也就是形成了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资本要逐利则必须不断拓展市场,推动市场购买力,在真实的需要已无力消费生产商品时,资本家就会借助大众传媒控制对意识形态的影响力,进而刺激人们的物质欲望,制造虚假的需要。于是,在人们的生命里,物质挤压了精神,物奴役了人,人被异化成了物。
但是,人不只是生物性的物质存在物,人区别于其他生命物更在于人还是心理情感性与精神性的存在。有物质而无精神,就如单腿之人或独轮之车,只能跛行。城市对物质价值的追求是对“益”之价值的追求,是必要的,但还应追求精神价值即对“宜”之价值的追求。除了富裕地居住于城市还应愉悦地居于城市,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上达到和谐。衡量一座城市的成功与否除了GDP这一指标外,还应补充一个GDSP(精神生产总值)的指标。只有生理性与心理性精神性共存的人才是完整的人,只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举,才能走向真正的生态文明,只有“益”与“宜”并举的城市才是真正理想的生态城市。
所以,实现了真、善、美价值的整一性,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整一性,才是整体价值,才是理想的生态城市应该遵循的价值取向。
传统城市发展的历史就是与自然疏离的历史。最初人们砌上一堵墙,把自身与自然区隔开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有形的城墙已经不存在,但一堵无形的墙却把各种自然的因素隔离在城市之外,绿色的植物与奔跑的动物在城市里没有生存的空间,一座座建筑物与庞大的人群占据了城市所有的空间,城市就是钢筋与水泥的丛林,丛林里唯一的动物人也成为自我驯化的动物,失去了自然的野性。
城市与自然的疏离尤其表现在对自然生态规律的背离。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与自然日渐疏离而成为所谓的人工系统,脱离了与自然正常的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在城市的人工系统中物质的消费者多而生产者少(指人类生存必需的物质),产生的垃圾也不能通过自身进行分解与还原,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各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这人与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方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了土地持久的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这样,它同时就破坏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2]552。城市系统这种耗竭性的、链状非循环式的人工模式背离自然生态规律,其存在是不可持续性的。
传统的城市观念把城市往往理解为人工系统,而真正脱离了自然的人工系统就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无基之楼阁,最终难逃枯竭与坍塌。城市背离自然生态的规律将难以为继,人脱离自然将异化成非人,走向与自然的融合是城市的归宿,也是城市人的归宿。
1.城市回归自然
首先,城市不能只是钢筋水泥的丛林,成为所谓纯粹的人工系统,而应增强自然的色彩。英国的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强调城市的绿化带与风景区建设,日本的城市学家岸根卓郎提出城乡融合的“自然——空间——人类”系统等,都是城市回归自然的先声。中国的城市进入21世纪后在生态城市观念的影响下也纷纷提出建设“山水城市”、“山水园林城市”、“森林城市”、“水城”等,提倡“城市要与自然并存”、“城市自然化”、“城市需要更多的绿色空间”、“21世纪的城市属于绿色的”,等等。城市不能只是资本与技术的炫耀,不能是社会发展了却走向了自然生态的倒退,而应是自然之城。
其次,城市回归自然是对自然生态规律的遵循。城市的人工性并不能取消其自然性,城市永远只是大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的子系统,应参与到大自然生态系统的大循环之中,而不能成为大自然这一有机体的一颗恶性肿瘤,独立于有机体之外。只是吞噬有机体的物质却不贡献于有机体,最终导致有机体的毁灭,自我也随之毁灭。城市脱离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最终只能成为一个巨大的垃圾场。在纽约的高楼上种草、养蜂,对城市垃圾进行降解并回归大地,这都是对自然循环规律的复归。在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中,运用生态科技实现对自然生态规律的遵循,是城市回归自然的核心。
2.人融入自然
人居于城市之中是一个不断自我驯化的过程,把自然人驯化成社会人、文化人,但是,人源于自然,作为自然之子,其自然性可以被束缚,但绝对不可能被泯灭,长期与自然的隔离是对人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损害,如人的生理机能的退化与心理机能的脆弱化。所以,城市人对自然的向往是根性的体现,用陶渊明的诗说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用荷尔德林的诗说是“还乡”,是自然之本性的流露,如城市人兴起的徒步旅行之风就是回归自然的本能冲动的真实表达。
城市人融入自然,首先是在意识与情感上恢复与自然的亲密联系,认识到人的自然性,自然对于人是须臾难离的,人离开自然则会茫然失其所在。其次是城市人融入自然不是把自然的元素移置入城市中,然后将其作为可观看的对象,而是对自然进行体验式、参与式、融合式的接触,将自然视为宜居的场所,视为生命的家园。如城市在引入水这一自然元素时,注意亲水性,就是人对自然的融入性的体现。最后是城市人融入自然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如城市人在无昼夜之分的灯光环境中与无四季之别的空调环境中就违背了自然的节律,在夜深不息日出不作的生活方式中就违背了自然的规律,更遑论与自然的融合。
在城市向自然的回归和人与自然的融合中才能形成人、城市、自然的整体,实现以天合天的自然性。原初的城市是墙垣内之世界,人们用一道墙垣把自我与大自然分隔开来,在整生论生态美学思想的观照下,城市中的我们如果可以越过墙垣、推倒墙垣,就能发现整个大自然就是一个花园,我们本可以不作墙内的自我驯化之物,而应成为自然花园中自由而野性的存在。
总之,城市的理想是人们在乡村里梦想城市,向往的是摆脱自然的压迫而走向自由,走出对自然依生而走向人对自然的自由竞生;理想的城市是人们在城市里梦想乡野,向往的是摆脱疏离自然后的孤寂而走向返乡之路,走出人对自然的竞生而走向人对自然的中和整生。这不是对原点的返回,而是超循环的发展。
美学是关于人的理想生存之学,而整生论生态美学立于美学发展的最高端,认为理想生存是整体价值的实现。城市是人类生存的模式之一,在这一模式中实现理想地生存,应遵循真善美合一与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合一的整一性价值,应遵循人——城市——自然整一的模式,放弃单一价值的追求,避免与自然的疏离,才能使得在城市里“诗意地栖居”,既有诗意栖居之所又有诗意栖居之人,使人们从城市的理想真正走向理想的城市。
[1] 袁鼎生.生态和谐论[J].广西社会科学,2007(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City’s Ideal and Ideal City——City’s Entire Ecological Aesthetic Principles
Tang Hong
(College of arts,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Nanning 530001,China)
Cityis absolutelya major inhabitingmode for human beings at present and in the future.In the developinghistoryofcities,the crises of cities ranging from the ancient fascinating dreams of cities to the modern horrible nightmares in cities make people feel puzzled and begin self-questioning.Ideal city is the ultimate goal which people are pursuing and ecological city is a topic which people are picturingand exploring.Examiningcities fromthe perspective ofentire ecological aesthetic principles reveals that the pursuance ofsingular value oftraditional cities and the isolation ofcities from the nature are the causes ofcity crises.The integral values which are blended with the values of truth,kindness and beauty,the material values and the spiritual values and the fusion of city and nature are the value-orientation which cities should follow.
city;ideal city;ecological city;entire ecological aesthetics
B834
A
1673-8535(2011)03-0047-06
2011-03-24
唐虹(1974-),女,广西全州人,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美学、文艺理论和民族艺术生态批评。
钟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