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大处着眼”和“小处入手”

2011-03-20 14:12王燕平
文教资料 2011年32期
关键词:杨绛胡适诗歌

王燕平

(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江苏 武进 213100)

教学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有经验的老师都很重视自己的教学设计。如何使自己的教学设计发挥更大的作用呢?在这几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的体会是:既要从“大处”着眼,又要善于从“小处”入手。

一、“大处”着眼:从教教材到用教材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心中都知道一个道理:授之以渔,而在实际的课堂上常常只是在“教教材”而非“用教材”。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我们的课本所选择的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典范之作,同时兼顾各种文体形式,我们何不把课本作为例子来剖析,教授学生解读一类文章的一般方法呢?

苏教版普高语文必修一“吟诵青春”这一模块中有一首现代诗歌,是食指的《相信未来》。这是学生进高中以来第一次接触到的现代诗歌,诗歌中充满了各种色调不一的意象,比前一首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要难把握得多。按照传统的上课模式:第一步,阅读诗歌,熟悉文本;第二步,介绍作者和诗歌的创作背景;第三步,理解诗歌大意,分析诗人的情感;第四,对诗歌进行艺术鉴赏,分析诗中的意象。这样处理,可能达到的效果是:学生对食指及这首诗会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掌握诗歌的主旨,以及相应的艺术手法。学生下课后回答这堂课所学的内容也会知道食指这个人写了一首诗,诗中用了很多的意象表达了他对未来永不泯灭的信念。但到这里我们只能承认你完成了“教教材”这一步,三维目标只完成了二维。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来处理,还是相同的内容,或许就会有不同的效果:第一步,读音,即朗读诗歌,熟悉文本,与诗歌进行最初的情感碰触;第二步,读意,即在知人论世的背景下,抓住作者的感情,理解诗歌的大意;第三步,读情,即从艺术品鉴的层面上分析作者是如何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诗句中的。在第三个环节中着重介绍从哪些方面鉴赏诗歌,如本首诗的重点之一意象的选择,除此之外,语言、修辞、结构等也可以做适当点拨,让学生掌握品鉴诗歌的方法,从各个角度激发品读诗歌的兴趣。重要的是,除了要读懂这首诗之外,还要举一反三,学会怎样读其他现代诗歌。本单元的最后一首诗是江河的《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在课堂流程处理上可以利用剩下的时间当堂阅读,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即用本课所学的“三读法”去自读,最后进行课堂交流,或课后的随感写作,以检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本课的方法和技能。这对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会有所帮助,课堂教学也从“教教材”变为“用教材”,达到质的飞跃。这样的教学设计其实还是运用以前课堂的内容,只是把它们进行了重新的组合,而组合的前提就是你要转变对教材的认识。

二、“小处”入手

(一)小环节也能“四两拨千斤”

适当地调整备课中的细小环节,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作者及写作背景这一块,在以往的教学设计中,大都会放在正式分析文本内容之前,以便让学生在进入课文内容时了解写作的背景和相关知识,无疑这对学生阅读文本时是有较大帮助的。这一教学设计环节一直是被大家接受和较常运用的,但是在有些课文的处理中却不妨灵活处理,以免死板,即在一些关键的地方,交代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让其成为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钥匙。

如《我的母亲》,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许多人会在导入部分之后直接介绍胡适和他的母亲的事迹,走常规路线。在一次听课中我发现一位老师打破常规,把胡适和他母亲的一些背景资料穿插在文本的理解中,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位老师在导入新课后,请学生自读课文,并布置了两个问题,其中一个是“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学生很快就找到,在课文第6小节中有一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此时学生可能不是很理解为何作者会说自己的母亲是“严父”这一角色,这时老师就把胡适母亲冯顺娣的生平简单地做了介绍,尤其强调她在22岁即胡适三岁时就独自承担起了一个大家庭的担子,使学生对这位年轻的母亲肃然起敬,理解她在那种环境中抚养和教育胡适的不易。在文章讲解到胡适为何写母亲是他的恩师时,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景这一问题时,老师又把胡适在学术上的成就,他的个人的品质,以及他的“新三从四德”笑话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明白胡适的很多东西都受到他母亲的影响,明白“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

这堂课,该老师这个细节的处理给人印象深刻,使人深受启发,可以说这个小细节,隐含着他的教学机智,如果我们在设计教案时能够仔细地琢磨这些 “细枝末节”,那么课堂的实际教学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小话题带来大感悟

许多课文都有独特的深意,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以降低教学难度为借口忽略一些值得探究的内容。虽然降低教学难度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设计就不需要有一定的深度,课堂中也需要有值得让人深思的问题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探索精神。在平时的课堂中设计一两个值得探讨的小话题来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文本的内涵,适当的“深度”会带来别样的感悟。

苏教版普高语文必修三中有一篇杨绛的散文 《老王》,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学生从中可以学到许多描写人物的技巧,同时也能体会到老王的善良和杨绛的同情之心。如果说这篇文章抓住这些的话,那么可以说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这只是停留在初中的教学层面上。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可以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杨绛的这篇文章初中教材也选录过,但现在又把它放在高中课本中,可见文章不是那么简单。我们回过来看必修三这一单元的导语中的一段话:“人类社会中之所以存在希望,是因为每当黑暗笼罩时,总有思想的先驱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总有无数平凡的人,以诚实的品格守护着社会的良知。”在这一单元中,学生还了解了文天祥九死一生的报国之情,五位义士抗击魏忠贤的坚挺不屈。杨绛在很多年后仍然对老王怀有愧怍之情,仍不能忘记这一个平凡的社会底层人,可见在老王的身上作者寄托了别样的东西。如果让学生思考这一个问题,我想老王就不会是那么简单的老王了。在课堂中我给学生看了“文革”的一些材料,也让他们了解了杨绛一家在“文革”中的遭遇,经过大家的探讨和交流,最后得出结论:(一)杨绛通过这篇文章在反思“文革”那段历史。通过老王这一底层穷苦人的一生,杨绛自己的遭遇,我们可以看见时代的痕迹,看到“文革”的黑暗。(二)寻找冲破黑暗的力量——老王身上所体现的人性的善和作为知识分子应有的良心。这样分析,学生不仅对杨绛和她生活的年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产生了一种意识——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深思的地方。这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是有帮助的,可以培养他们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读者。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一份成功的教学设计,既然称之为“设计”,就要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能体现出设计者的独到匠心。这就要求教师跳出设计本身,以便看得更清晰,既能从大处着眼把握住主框架,又能从小处入手,处理好细节问题,从而形成一份好的教学设计。

猜你喜欢
杨绛胡适诗歌
选择
选择
杨绛:高雅如兰 静若止水
诗歌岛·八面来风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尊经或贬经?——胡适等人对“六经皆史”的不同解读
有感于胡适的读书“四到”
杨绛老人的减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