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的缺失与回归

2011-03-20 14:12
文教资料 2011年32期
关键词:功利读书课文

白 钰

(南通市通州区兴仁中学,江苏 南通 226371)

语文课程该学什么、教什么,课程标准在那儿;该怎样学、怎样教,就有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味道了。新观点、新理论层出不穷,各家各派不管是一家之言,还是人云亦云,甚或有些理想主义,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一致的。语文阅读教学亦然。很多人都在呼吁阅读教学的缺失,都在宣扬阅读教学的美丽,但具体如何操作,怎样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展开,又如何将之拓展、延伸到课堂之外,的确是值得不断研究、探讨的问题。

一、当前阅读缺失的原因

1.社会化因素

在第16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0年国人人均阅读图书4.5本,每天接触的传统纸质媒介以报纸的接触时间最长,人均23.69分钟,读书时长为16.78分钟,杂志为13.66分钟。尽管从纵向来看,媒体用的是“回暖”一词,但从横向来看,韩国人均为11本,法国为14本,而以色列为64本。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如今恐怕痛斥“读书之道不传”了。整个社会没有读书的风气,一个孩子从小生长在一个没有读书习惯的家庭,他长大后喜欢上阅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2.教育体制的约束

(1)中高考的指挥作用。作为一种人才选拔的考试制度,中高考的存在无可厚非。当我们在痛斥高考弊端时,的确很难很快找到一种替代模式,存在即合理。但我们不得不清醒地发现考、教、学之间的连带关系,当考试的题型相对固定,答题的策略便应运而生。于是重“术”轻“道”便不可避免。

(2)语文课的安排。按国标排课,语文课高一高二一般为5课时,其中有2课时安排在一天。如果单从语文学科角度,那么这5课时要完成教学进度尚有一定难度,遑论放手让学生阅读。与数理化老师争抢课余时间,恐怕学生也不情愿。毕竟阅读是软性作业,学生先做明天要交的作业已然成为一种习惯,最后有时间读读书已是语文老师的奢望。

3.现行语文教材的局限性

好比温水煮青蛙,我们早已习惯了用一篇篇相对短小的文章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如此选材的依据大概就是一节课45分钟。于是我们看到一辈辈的教师在一篇篇课文中疲于奔命,一代代的学生在一篇篇课文前应接不暇。这样选材的局限性显而易见。从选文本身而言,中华典籍浩如烟海,即便一流作家短小精悍之作堪称典范,但充其量只算沧海一粟。学生从小到大所接触的语文教材,课文都不长,他又如何去接触“外面的世界”?所以高中生没读过“四大名著”已然成为“主流”。如果他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上的不是中文系,恐怕读这些书的概率就非常小了;从教材的编排而言(以苏教版为例),将不同国籍、不同作家、不同时代、不同文体的作品编排在一个专题里,并冠以醒目的专题名,其目的是想通过这些作品集中地表达某个主题,让学生在主题相对接近的作品里接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可谓用心良苦。可缺点在于学生不用读也知道一篇文章大致要讲什么。这样一来,无形中阅读欲望也就被弱化。当作品的教化功能成为教学的目的,文学功用就会单一乏味,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习惯很难被养成。

4.教师的教学方式

有人做过一项关于学生课本阅读情况的专题调研,问及是否有课文已经“学”过而并没有真正读完课文的经历,其中答“有”的竟达74.8%。(孙和平.《让学生多积累阅读的经历》.《中学语文教学》,2011.02)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原因还在教师。尽管新课标已实施多年,但传统的肢解文章、重分析轻感悟式的教学方式依然根深蒂固。教师备课依据现成教案对学生提几个问题,然后讨论、明确答案,一篇文章往往就在这样的问题衔接中教完了。所以学生得到的仍然是老师要给他的,而不是他自己想要的。这种被动式的接受也导致部分学生课堂效率不高。反过来,如果课堂上讨论解决的都是学生在自我阅读中发现的问题或自己感兴趣的,课堂效率就肯定不同,探究、生成也就有了源泉。

二、如何让阅读回归

我认为,很多问题的根源都在体制,但体制问题不是我能解决的。因此,本文重点探讨的是在现有教学体制下如何让阅读回归,并最终形成一道亮丽风景的问题。

1.阅读的功利与非功利

台湾作家杨子在《十八岁和其他》一文中说:“享受过自由自在的读书生活的我们这一代,在思想上、制度上却布置了一个叫你们憎厌的读书环境。”杨子回忆当年的读书之乐,并坦言那种“闲”趣是如今长年为考试、升学烦恼紧张的孩子们所难以想象的。造成两代人这种区别的原因固然很多,但阅读的功利与非功利可算主因。任何事情一旦染上浓厚的功利色彩,就变了形、串了味儿。就拿阅读来说,如果我读一本书是为了考试,那我自不会细细揣摩、慢慢品味,我所要做的是记忆,是背诵。如果这是一本被老师或“前辈”划过重点的书,那简直称不上阅读了。可惜如今很多人拿起书本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样的阅读自然比不上茶余饭后的消遣阅读。当然,功利与非功利并不是纯粹的,也要考虑功利问题。让阅读回归,在教师而言是为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从而在考场上取得优异的成绩,这是教师的职责。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弱化功利、引导功利的指向。不是为考试阅读,为回答某一个问题阅读,为阅读而阅读,而是因为应该阅读,需要阅读,就像需要吃饭,需要呼吸一样。

2.阅读的兴趣与任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已经有了丰富的阅读经历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当然好,但这样的学生毕竟不多,尤其是在农村中学。所以培养兴趣仍要放在首位。我所说的兴趣并非一朝一夕,而是终生。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作者尹建莉为了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及阅读兴趣,首先给孩子读的“大部头”书是金庸的武侠小说。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培养阅读兴趣首先要让孩子爱上阅读,而且不难看出这个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作者的引导是分不开的。我们同样必须处理好阅读的兴趣与任务的关系。这个任务不是机械地规定学生每天读多少、读什么,而是要根据每个孩子的阅读经历,制订一份详细的阅读计划,计划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逐渐爱上阅读。

3.阅读的自由与引导

当学生把阅读当成每天要做的一件事,他自然不会满足于教师的阅读计划,开始自己找书读。也许是武侠、也许是言情、也许是玄幻、也许是穿越,总之可能是一些在传统看来不入流的书籍。这时教师千万不能没收这些书,那会极大打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唐朝时,词不是也被称作诗余?以前我们看武侠言情书,老师也要没收,现在做了语文老师,是不是觉得学生看看金庸、琼瑶已算不错?时代在发展,文学亦然。所以我们大可宽大为怀,只要思想健康、印刷正规,凡是书籍,皆可“拿来”。当他们读到一定阶段,教师便可从中引导,要让学生知道,名著的世界是多么绚烂与深邃。谁也不想做井底之蛙,经典作品如果没有吸引人的力量,就难以成为经典。

4.阅读的随性与考查

培养阅读兴趣及课时的限制决定阅读必有一定的随意性,但不能因此忽略考查的必要性。我们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很自觉,也不能保证每个学生的阅读计划都适合,这势必要涉及考查的问题,但考查并非以试卷的形式出现。经过实践,我觉得以下几种方式的可操作性,以及在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方面还是不错的。

(1)聊天。找学生谈话是每个老师经常要做的事情。这种沟通不仅可以让你了解学生近期的情况,还有助于推进师生间的感情。我们不必刻意问学生有关阅读的情况,可以找些理由故意随便聊聊。总之,不能让学生觉得你是在检查他的作业,否则会让他觉得是在为老师而读,是为完成你的作业而读。要让学生感觉,你只是在与他聊天。

(2)读书笔记。让学生适当写一些读书笔记是相当有必要的,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考量。一来谁都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摘抄的内容必是他感兴趣的或者觉得有用的,阅读后的感悟必是经过思考的。这种摘抄、感悟积累到一定阶段再翻来看看,学生定会有一种成就感,哪怕他只是记下书名,也是好的;二来写读书笔记也是锻炼文笔的一种方式。

(3)将阅读教学与写作结合。可以是读后感、周记、考场作文。如果说阅读是“十年磨一剑”的话,那么写作就是牛刀小试了。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的东西自然会反映到写作中,而写作水平的提高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读书多么有用,这就是一箭双雕、良性循环。

(4)课前演讲。我在执教高一高二时,都会让学生进行课前演讲。这是一个很好的交流阅读经验的平台。学生可以把读过的好故事拿来讲给其他同学听,可以向同学们推荐书籍、可以把读书时的困惑拿来一起讨论,等等。总之,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阅读计划的进度及完成情况,并适时地予以鼓励及指导。培养兴趣靠“放养”,检查效果就得“圈养”了。

我深感无论是从学生个人成长而言,还是从教育、社会、国家、民族的发展而言,阅读缺失是可怕的。阅读可以是吹入当前浮躁物质社会的一股精神清风,也可以是我们摆脱愚昧走向文明的重要途径。望基础教育工作者都能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上多下工夫,让阅读回归。

猜你喜欢
功利读书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我爱读书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从古典到功利:“公民美德”的立法化拯救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高校频繁改名既浮躁又功利
请不要将高尚行为蒙上功利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