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映桃
(广东商学院 学工部,广东 广州 510320)
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现状及优化对策
莫映桃
(广东商学院 学工部,广东 广州 510320)
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支持给予大学生的正向促进作用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热点。本文在前人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大学生社会支持现状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社会支持利用度低;社会支持来源范围狭窄,且专业性低。并提出优化对策如下:加强宣传教育,营造互助氛围,提高大学生寻求支持的意识;普及心理辅导知识,提高大学生非专业支持的“专业度”;扩展教师职能,发挥专业课教师在大学生支持中的作用;加强专职心理辅导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其专业心理支持的功能。
大学生 社会支持 现状分析 优化对策
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社会支持作为一种保护因素在心理健康维护中的积极作用渐渐为人们所认识。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个体社会技能、工作绩效、自我概念和身心健康有着显著正相关,而与社会惰性、焦虑、暴力、自杀等有着显著负相关。而且无论在一般生活中还是在压力状态下,社会支持对个体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1]社会支持通过提供有形的物质帮助,或者传递尊重、关爱等无形信息,增加个体的归属感、增强个体积极应付的信心和能力,从而使得个体克服困难,获得成长。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支持给予个体心理健康尤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正向促进作用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将社会支持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将是推动这一过程的有效途径。
本文综合相关文献,分析当前大学生社会支持的不足与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优化的对策,力求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社会支持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社会支持作为一个专业术语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被提出来,但由于其内涵的复杂性,到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其定义还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其中,巴雷拉(Barrera,1983)对社会支持的定义作了较全面的总结,指出它包括三个方面:(1)支持源:向被支持者提供支持的社会支持成员;(2)支持活动或行为:社会支持成员向被支持者提供的能满足个体物质或精神需要的行为;(3)对支持的主观评价:支持者对所获得的支持的主观感受和评价。[2]
可见其内涵的复杂和广泛。相应的,社会支持的分类也很多。从性质上划分,可分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客观支持也称实际社会支持,是客观存在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直接存在和参与;主观支持也称领悟社会支持,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对支持的利用度是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情况。从来源上来看,有多少种社会支持的来源,就有多少种社会支持,如父母支持、朋友支持、学校支持等;而从形式上来看,可分为人际支持和组织支持。前者是来自来于父母、朋友、同学、老师等密切个人的支持,后者是来自于政府、学校、社团等组织的支持。
刘广珠在1998年的研究显示,我国大学生在遇到烦恼时,只有11.02%的人主动寻求帮助,84.4%的人很少或偶尔寻求帮助,还有4.58%的人根本不寻求帮助。[3]近年来,大学生积极寻求帮助的行为有所增加,但仍偏低。李超在2005年就大学生寻求支持的频率的问题进行了一番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有51.5%的人表示“如果感觉确实依靠自己的力量难以解决时,就会去寻求他人的力量帮助自己度过难关”,但仍有26.9%的人表示“很少,有很多顾虑,自己的问题自己清楚,别人帮不上忙”,并且还有2.7%的大学生“从不”寻求帮助。[4]2007年,陈芳等调查显示,大学生在遇到烦恼时,只有19.7%的人主动诉说,6.5%的人从不向人诉说;只有19.9%的人主动寻求帮助,4.4%的人根本不寻求帮助。[5]
由此可见,大学生不太愿意利用社会支持资源,即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低。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对寻求支持存在着不恰当认知。受过度的独立意识的影响,很多大学生把“独立”等同于万事不求人,把“求助”等同于无能,等同于低人一等,在遇到问题时倾向于自己解决或者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宁可问题恶化,也不愿意示弱,被人看不起。第二,人际信任度低,不相信别人乐意帮助自己。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中心较强,做事我行我素,彼此间情感较淡漠,再加上不合理竞争观念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人缺乏信任,处处防范,觉得没有人真正愿意帮助自己。第三,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泄露。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是其人际交往圈,因而个体向别人寻求帮助是要冒被泄露隐私的风险的,而我国传统文化中恰恰对别人个人隐私的保护意识比较淡漠,因而造成很多大学生遇到问题时心存顾虑而不愿求助。
梅锦荣、隋玉杰在1998年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有必要时,多数向父母或朋友求助。求助专业心理咨询的比率偏低,极少数(7.8%)的学生表示在遇到失眠或严重的心理困扰时,才找精神科医生。[6]游洁在2004年的研究也显示,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大学生首先倾向于向亲人和朋友寻求精神上的理解和安慰,然后才是向关系密切、且经验较多者寻求有效的解决问题方法。[7]李超在2005年调查显示大学生遇到烦恼时的倾诉对象,选择最多的是亲密朋友,选择老师和父母的较少,选择心理咨询人员最少。[4]刘春梅在2008年的研究表明,家庭仍然是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最好提供者,其次是朋友,而老师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少。[8]
可见,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范围是比较狭窄的,主要是限于亲朋等亲密的熟人,求助于辅导员或专业任课老师的比较少,求助于心理咨询老师等专业帮助的就更少。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身边的亲朋是大学生日常接触最多交往最密切的人群,比起其他支持系统来说,从他们那获得的支持是最便捷及时的,而且大多数的问题经过亲朋的帮助往往就能得到较好的解决,因而就没必要再找专业人士了。其次,受“内外有别、亲疏分明”的中国传统人际交往思维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遇到问题需要求助时也表现出这习惯,即倾向于求助于熟人,而非陌生人,哪怕是专业人士。再次,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心理咨询存在误解,或者认为心理咨询只是聊聊天,没什么实质帮助,而不屑于去求助;或者认为寻求心理咨询就相当于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一旦让别人知道就会被视为异类,因而心存顾虑而不愿去求助。最后,心理咨询人员本身的水平不够,其提供的专业心理帮助未获得大学生的认同也是导致大学生较少求助专业帮助的一个重要原因。
主动寻求社会支持能使个体获得更多、更优、更及时的社会支持,因而帮助大学生转变观念,提高主动求助的意识是优化其社会支持的第一步。一方面,应经常通过宣传栏、海报、校刊、校园广播,以及第一、第二课堂等渠道大力宣传社会支持的功能,使广大学生认识到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及成长成才的积极作用,提高对社会支持的认同度,增加利用社会支持的动机;另一方面,要利用新生入学、开闭学典礼、节假日等等时机,大力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表彰乐于助人的先进事迹,营造友爱互助的校园氛围,使大学生感受到人际温暖,提高人际信任度,增强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的意愿。
亲朋是大学生遇到烦恼或危机时最先寻求且利用最多的支持。尤其是父母,他们虽然不在身边,但借助于当代先进的通讯技术,仍能给予大学生及时而有力的物质支持和情感支持,是大学生坚强的后盾。亲朋这个非专业支持系统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专业支持不可取代的作用。不过,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他们普遍缺乏心理辅导的知识,往往仅凭个人的日常生活体悟给大学生提供支持,专业性低,盲目性大,质量参差不齐。
因此,高校应在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同时,注意在他们当中普及心理辅导的基本知识和简单技巧,比如如何有效地倾听、同情等,提升他们的“专业度”,避免其因支持不当而对求助个体造成二次伤害。至于如何开展,对于朋辈群体,可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活动、社团活动、宣传栏、校刊校报、校园广播等传统教育途径进行;而对于家长,考虑到其一般在异地,距离遥远,传统的宣传方法难以适用,可尝试“给家长的一封信”、网上家长会、远程教育等借助于媒介的方法。还可以尝试走出校园,定期到社区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以点带面,形成社会效应。
专业课教师在大学生支持中的作用与其应能发挥的作用很不相称。这与目前我国高校对教师的职能定位不无关系。教师的职责基本定位在教学上,很少涉及对学生思想和心理上的指导,导致教师们普遍认为思想和心理辅导是辅导员和心理咨询教师的事,自己只需把课讲好、把科研搞好就行了,因而上课匆匆前来,下课匆匆离去,疏于和学生接触沟通。其实,对于学生来说,有着本专业渊博知识的老师比辅导员更能帮助自己明晰专业前景和努力方向,减少迷茫、焦虑、空虚等不良情绪的产生。因此,高校应扩展教师的传统职能,将“心理支持”纳入其中,将心理支持的效果作为其绩效考核的一部分。倡导专业教师利用上课或课后,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释疑解惑,在思想上和文化上引导学生,为他们营造正确的自我发展空间。另外,还可通过组织教师心理健康训练营、心理拓展等团体心理活动,让教师亲身体会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从而自觉地在教学中积极融入心理支持。
专职心理辅导队伍是大学生社会支持中的专业力量,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一方面,他们能为个体提供更高水平的支持,解决更深层更复杂的问题,另一方面,他们往往承担着对其他支持成员的指导和培训工作,因而影响的范围更广。毫不夸张地说,这支队伍的专业水平决定着整个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水平。因此,高校领导要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提升其专业化水平,增强其在大学生中的认同度,充分发挥其专业支持的功能。具体途径如下:第一,按照1∶3000的比例,逐步配齐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专业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平均每一位专职心理辅导教师要负责五六千名学生的日常心理维护工作,远远高于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平。工作任务过于繁重,必然影响其服务质量。因此,有计划地引进师资是基本前提。第二,加强培训和督导。邀请校外知名心理专家来校做培训,担任本校心理辅导教师的督导;同时鼓励和支持本校心理辅导教师参加各类校外培训、学术会议,增强和同行的交流;还应鼓励他们搞好科研,以科研促工作。第三,加强考核,完善激励机制。对考核优秀的要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要警告,增加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成就感,使他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从而使得整个队伍的水平逐步提高。
[1]王雁飞.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27,(5):1175-1177.
[2]段鑫星,程婧.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94-169.
[3]刘广珠.577名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3):175-176.
[4]李超.大学生寻求社会支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究[J].硕士论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5.
[5]陈立芳.577名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3):175-176.
[6]梅锦荣、隋玉杰.大学生的求助倾向[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4):210-215.
[7]游洁.大学生归因风格、价值观和寻求社会支持的关系[J].统计与决策,2004年第4期:94-95.
[8]刘春梅.社会支持系统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4):113-114.
2010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学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突发事件的心理干预机制研究”(2010ZY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