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饴
(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大学生文艺审美素质教育新论
魏饴
(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文艺审美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系统工程的一部分。我国大学文艺审美教育发展的总体框架是“一根红线,两对关系”,并一直行进在人本轨迹上。当下大学生文艺审美教育的认识不到位是问题根本,我们应在认识、体系、协同及其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其进行全盘考虑,使之获得更加健康的发展。
文艺审美;素质教育;人本轨迹
本论题“素质教育”是中心词,也是本论题的落脚点;“大学生”与“文艺审美素质”则是对本论题的限定。大学生素质教育,其素质结构包括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两个方面,而心理素质又包括文化基础、道德品质和思维情志几个侧面,其中“文化基础”则有专业基础和通识基础之分,“文艺审美素质”正是通识基础的必备内容,同时又与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思维情志紧密相关。显然,文艺审美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系统工程的一部分。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并将文艺审美教育正式列入国家教育方针。时至今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已有十余年,但在大学开展素质教育,特别是将文艺审美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予以全面推行,此前并不够;而且,我国建国以来的六十多年,由于文艺美学学科意识形成较晚,尤其在前三十年,起初是博雅退出,强调专业,然后则是政治挂帅,文艺美学及其教学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大学生文艺审美教育显然不同于中小学生的文艺审美教育,它既包括文艺审美观与能力培养,也包括对生活的审美认识,以及在美的原则下对周围世界、对自身的生存向度及其对象内涵变化的认同等等。
文艺审美与文艺美学又是怎样的关系?简言之,文艺审美与文艺美学是从不同角度所提出的两个基本同位的概念,前者侧重审美活动的开展,后者侧重对审美本质的把握。文艺美学是文艺学的重要学科,我们把文艺学属下定位为文艺社会学、文艺心理学、文艺美学(文艺审美);而文艺美学又可分为创作美学、作品美学、鉴赏美学。因此,我国大学生文艺审美教育,包括文艺美学在高校的发生发展,尤其是它作为人的教育的一部分,比如如何创作文艺、如何鉴赏文艺,以及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等等,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文艺审美素质教育,是一项以学生为基本对象,以揭示文艺审美及其教学的基本规律,提升人的审美品格的重要活动,本论题研究重点就在文艺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各自的目标与任务以及两者的关系,其前提是在高等教育视野下。
从国外文艺审美教育看,英国、德国、法国、美国、韩国、日本等有关文艺审美教育的历史比较久远,与这些国家重视“人本”密切相关。作为文艺美学学科的建立,国外是空白,杜书瀛在《文艺美学诞生在中国》一文中给予了充分论证;但是,莱辛、德拉库瓦、车尔尼雪夫斯基、鲍列夫、洛奇(英)、詹姆斯(美)以及新批评理论家韦勒克和沃伦等是文艺审美教育与研究的名师,国外属于文艺美学的教学活动从来没有间断。
“文艺是引导人们前进的灯火”(鲁迅语)。在当下转型社会中,“人”对文学艺术的依赖已逐渐明朗。我们研究大学文艺审美教育,理清创作美学、作品美学和读者(教学)美学的关系,从而自觉在文艺审美教育中弘扬人本价值取向,其作用与意义非常突出:首先,我们应深刻领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核心思想和主导精神,立足大学生素质教育这一现实需要,针对长期以来我国大学人才培养缺乏文艺审美素质锤炼、学生综合素质较差、适应能力偏弱等实际,力争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第二,对于学校素质教育、审美教育等问题的研究此前已有不少成果,但对大学生文艺审美素质教育的研究还相对薄弱,特别是在文艺审美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以及文艺审美素质教育如何自觉走向人本教育方面的研究几乎很少有人问津;第三,正因为本研究有以上明确的目的与重点,因而它对我国高等教育将会有较强的实践价值,有助于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文艺修养和审美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自觉系统的文艺审美教育是伴随着文艺美学学科的发展而发展的,我国大学文艺审美素质教育发展的人本轨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回顾。
首先,我国文艺美学学科建立与发展本就是以人本为核心的。
追索我国文艺美学的源起,应该从国内公认的美学泰斗朱光潜算起,他20世纪80年代早期出版的《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第二卷是其标志。在这之前,早在1933年以来,朱光潜就在北京大学讲授爱克曼《歌德谈艺录》、莱辛《拉奥孔》、德拉库瓦《艺术心理学》等,把美学和文艺审美融入教学,是现今文艺美学诞生的基础;其后,艾青、沈从文等也有一些文艺美学论著问世,可是当时并没有人进行总结,文艺美学学科建立因此推迟了许多年。
一般而言,我国文艺美学的真正开始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是,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正在逐步改变过去文学主题相对集中的霸权地位。文学作品将愈来愈变成一种‘产品’以供人们消费,人们就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功利需要会显得更为迫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弘扬主旋律文学虽然仍有必要,但更多的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非主旋律作品将会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也是文学能够真正走向世界的重要前提”[1]。文学的这一发展势必引起文艺美学的关注,使其真正从审美的角度感知文学和艺术的美,进而真正开始关注人本身。文艺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当然不只是“弘扬主旋律”,其根本价值取向还是为了人。
胡经之在《文艺美学》一书中强调:文艺美学关乎人生价值之处在于,通过艺术审美体验和美学理论反思,使人不断认识自己、超越自我。文艺美学始终将目光凝定在人的审美生成上,通过对艺术美的阐扬和塑造,去丰富审美主体的人格心灵层次,去充分调动其审美的潜在可能性①。他的这个思想,基本概括了文艺美学学科建立与发展的人本核心。
其次,正因为文艺美学的人本核心,我国大学文艺审美教育的人本追求也便自在其中了。
谈到文艺审美教育,我们又不得不联系到美育。我国美育传统十分悠久,针对学校的文艺审美教育在“五四”前后即开始明确提出。其先驱人物是王国维;此后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影响深远;当然,最有深度的还是朱光潜,他认为文艺审美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它可以提升民族的生命力;上世纪90年代开始提出的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稍后于中国学者第一次提出的文艺美学②,或者说,大学生的文艺审美教育一开始就和人的文化素质教育连在一起。今天,大学生文艺审美素质教育正成为人本教育的必然。
我们的研究假设也就是从这里开始,认定文艺审美教育本就是人的教育的一部分。为什么我国解放后前三十年不可能有文艺美学及其教学?一个缺少文艺审美教育的国家对它的人民会带来什么后果?如果我们重视人的教育或素质教育,就得重视文艺审美教育,那么,大学生文艺审美素质教育又该怎样发展?这都是有待进一步厘清的问题。
回顾我国大学文艺审美教育的发生发展,其总体框架可以简单概括为“一根红线,两对关系”。
所谓“一根红线”,这可从形式与内容分别说明。形式上是指时间线索。建国17年,因我国高校全面学习苏联经验而作为“博雅教育”的文艺美学并没有位置,其后的“文革”时期,左倾思想完全限制文艺美学的成长,新时期以来,有关文艺美学教学才逐渐走向文艺发展的正轨。内容上则是指“人本”取向。文艺因人而生,也是为了人的,研究大学生文艺审美素质教育,就是要建立一种人文取向,研究文艺审美素质教育发展史,就是研究文艺美学以及教学中的人本思想。
所谓“两对关系”,是指“文艺审美”与“素质教育”、“大学生”与“文艺审美素质”的关系,处理好这两对关系的重点是把它放在人的“素质”背景中进行解释。譬如,文艺美学教学发展史之所以总是存在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两课”)之所以未能将文艺审美教育列入,诸如此类,我们只有将它们彼此分离的若干问题放在“人本”范畴中才能得到解释。
众所周知,建国后的若干年尤其是“文革”时期,人们“谈美色变”,文艺审美教育几乎空白。由于忽略或者排斥了文艺美学的建立,也就忽略了文艺审美教育,因而造成了极大的祛美悲剧。建国头十七年,受前苏联的文艺理论影响,加上1950~1960年代进行的对朱光潜资产阶级美学思想全面而深入批判的美学大讨论,结果是非常明确的政治目的截断了可能产生的文艺美学“溪流”,政治化的“崇高”教化方式替代了文艺美学希冀的“世俗生活”、“现世关怀”、“个体生命价值”。“文革”十年则把具体的审美和艺术完全割裂开来,更是不堪回首。总之,建国头二十七年文艺美学的缺失,无论是对生活还是对人本价值,甚至审美接受都是残酷地阉割。进入新时期,文艺美学课程设置遍及我国高校,包括“文学概论”、“现当代作家作品”、“写作”等,随后大学文艺审美教育则逐渐进入到自觉有序阶段,作为文艺美学的三个方向:创作美学、作品美学和鉴赏美学(教学美学)的建设随后也形成体系。回顾文艺审美教育的发展,胡经之、叶朗、杜书瀛、周来祥、陆贵山、钱中文、张少康、曾繁仁、王岳川、周宪、温儒敏、朱立元、王元骧、王一川、蒋述卓等在文艺美学理论建树和教学上做出了突出贡献;笔者在20世纪90年代初也曾撰文《构建具有中国学派特色的文艺鉴赏美学》,载2001年1月9日《文艺报》,随后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1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1年第4期全文复印或摘转,对开创我国文艺鉴赏美学也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
文艺审美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新时期以来也一直得到国家的重视。1986年12月,国家教委成立艺术教育委员会;1989年11月出台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是中国当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艺术教育发展规划;从1995年开始,国家倡导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包括文艺审美教育,并成立了专门的教学指导委员会;1999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一次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将美育同德智体一起纳入党的教育方针;2000年教育部颁布《学校艺术教育规程》,表明文艺审美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列入国家相关法规;2002年5月,教育部又制定《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2006年3月,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类课程指导方案》,表明艺术教育正式进入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经过近30年的努力,我国大学生文艺审美素质教育的教学效果也有了较大提升,但正如教育部所一再强调的,直到目前为止,我国文艺审美素质教育仍然是各类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
回顾我国大学文艺审美素质教育的发展,有三点倾向性的共识值得一提:一是文艺审美素质教育就是人的教育的一部分,属“绿色教育”(杨叔子语);二是文艺审美教育也应确立KAQ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题组为代表),K即知识(Knowledge),A即能力(Ability),Q即素质(Quality);三是文艺审美教育应注重“守正创新”(以北京大学中文系为代表),“守正”就是学生修读文艺课程须以大量的阅读积累为基础等,“守正”是前提,“创新”是目的。
在我国古代教育中,文艺审美教育一直为历代思想家和教育家非常看重,并视为道德教化、兴邦治国的重要手段。孔子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是主张以诗乐艺术作为文艺审美教育的内容去陶冶性情,培养人才,进而成为我国几千年来学校文艺审美教育的主导思想。在西方,普遍认为文艺审美教育可以净化灵魂:柏拉图《理想国》认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身体教育和心灵教育,即体育和美育,并认为音乐“有强烈的力量浸入人心深处,如果教育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2];亚里斯多德则认为整个艺术都可以净化人的灵魂;贺拉斯还明确提出了“寓教于乐”的著名论断。
文艺审美素质教育固然重要,但在当下中国大学的课程设置中却一直没有相应的位置,大学素质教育虽然喊了十多年,但却大都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推进。从道德教化、灵魂净化而言,我们为什么不能将“文艺审美学”或“文艺鉴赏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③的一个有机部分予以强化安排呢?看来,这里仍还是个认识问题。
本论题既然把文艺审美教育界定为素质教育,这就得处理好通识基础和专业基础的关系,认真把握以下三个基本点:通识是基础,专业是主题,审美是首位。换言之,必须把审美放在人才培养的第一位,或者说将审美教育看成是德育的一个有机部分,坚持德育为首、审美为首;审美包括文艺审美,又必须以通识为基础,同时审美以及创造美的对象又离不开人的专业水平,故强化专业培养又总是大学教学的主题。综上所述,审美、通识和专业实际上都可以称之为素质,它们之间是可以互为补用的,但恰恰相反,我们在实践中却往往把它们割裂开了。
既然文艺审美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这里就还存在一个文艺审美教育体系的问题。对此,我们可简要将它概括为“1234”:“1”即“一个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在当前尤其需要整体推进;“2”即围绕“两大方面”科学安排,包括文艺审美理论与文艺审美实践;“3”即强化“三个课堂”,包括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以及不可忽视的生活潜在课堂;“4”即注意利用“四类资源”,也就是课程资源、活动资源、社会实践资源和网络教育资源,换言之,高等学校校园内外都应是大学生接受文艺审美教育的场所,应是全时空的。
大学生文艺审美素质教育的这个“1234”体系,重在坚持“一个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之所以重要,又正是因为我们在平常工作中并没有做到“全面”,比如现在不少大学提出要培养适销对路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突出以科学技术教育为主导,忽视德育、美育和人文修养,这只能将学生培养成为“经济人”、“工具人”,由此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就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在改革开放初期,何其芳曾首次披露毛泽东关于“共同美”问题的论述:“各个阶级有各个阶级的美,各个阶级也有共同的美。‘口之于味,有同嗜焉’。”[3]随后,文艺美学便开始排斥工具论,要求建立审美自律的观点日渐被很多人所接受,甚至至今仍有市场。可以说,在那种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文艺审美自律论自然有其存在价值,但文艺这座“审美城堡”真的能够封闭起来、完全与外部世界相隔绝吗?不能!常言道,美不自美。美的对象之所以美,正是社会人所赋予的一种独特意味;更何况,鉴赏者接受文艺作品又总是各以情自得,即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而仅仅通过“自律论”的“深层结构”、“审美意蕴”等去把握文艺作品孤立、静止和一致的美,显然不存在。也正是这样,我们强调文艺审美教育的协同,强调审美主体(创作者和接受者)对现实某种新人文精神追求的客观性和合理性,既反对文艺审美教育与道德无涉,也反对文艺作品是道德教化的工具,主张把美与善、审美与伦理的关系统一起来。
先秦和古希腊是东西方文艺审美教育的起源。就学校教育的整体而言,东西方都很早看到了文艺审美活动的社会效用。孔子所谓文艺可以“兴、观、群、怨”;席勒看到文艺对人的“人性复归”;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美即和谐,与我国先秦时期所形成的“中和”之美,可谓异曲同工……因此,东西方学校教育从来都是把文艺作为大中小学生的基本课程。所不同者,东方文艺审美教育强调“内省”,主张“吾日三省吾身”[4],通过鉴赏文艺达到“入世”;西方文艺审美教育则强调“原罪”,即自我在现实中发生了异化,与上帝原本设计的自我(“本我”)有了疏离感,这就需要通过文艺来“忏悔”,来“抗争”,从而实现向“本我”的回归。
可以说,东方的“内省”审美意识是具有一种偏重于伦理情感的审美制约机制——以德性化人格情操、德性化艺术境界,达到一种宁静、恬适、优雅的审美愉悦;反观“原罪”意识观照下的西方文艺美学,则侧重讲究心灵的冲突、分裂、对抗,在文艺审美形态上,呈现出“真”与“美”的结合,具有浓厚的对于合规律性的表现倾向和推重崇高的审美趣味。
事实上,不论是“内省”,还是“原罪”,都是为了人的,不过是前者寄希望于“好王道”,后者寄希望于“上帝”,而“王道”、“上帝”,最终又都是人的解释,都属于人的力量的对象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当下大学生文艺审美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几乎是惊人的一致。复旦大学把美学或文艺美学课作为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山东师范大学在美学或文艺美学教学中,注意通过课堂内外的审美实践和个人体会来增强对文艺美学基本问题的领会,在直接的审美体验的基础上升华出有关人的独特的美学认识;四川师范大学以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培养崇高人格,突出文艺美学课程的“中国性”;首都师范大学文艺美学课程又以日常审美活动、文艺作品为材料,十分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引导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务求使学生站在理解人生、把握人生、探讨人生的基点上,理性地指导自己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生活的塑造,等等。综上所述,人本思想是我国大学生文艺审美教育的一个基本内核。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人本思想,可以预期,我国大学生的文艺审美素质教育将会获得更加健康的发展。
注释:
①参见胡经之《文艺美学·绪论》等相关章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参见杜书瀛《文艺美学诞生在中国》,载《求索》2002年第3期。
③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以及相关文件,思政课包括以下5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式与政策”。均为必修,且有课时要求。
[1]魏饴.中国人本文学的历史轮廓[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2.
[2]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4.
[3]何其芳.毛泽东之歌[J].人民文学,1977(9).
[4]孔子.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0:3.
On College Students’Literary and Artistic Esthetic Caliber Education
WEI Yi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Changde 415000,China)
Literary and artistic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students’caliber education.In China,college students’literary and artistic esthetic caliber education develops in the frame of“one red line and two relationships”and on the road of human-orientation.Nowadays,we should take such factors as cognition,system,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college students’literary and artistic esthetic caliber education into consideration to ensure healthier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literary and artistic esthetic caliber education.
literary and artistic esthetics;caliber education;human-orientation
G640
A
1674-9014(2011)04-0001-05
2011-05-06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我国高等教育文艺美学教育史的研究”(BAA110011)。
魏饴(1958-),男,湖南石门人,湖南文理学院校长,教授,博士,“文艺鉴赏学”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持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指导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和文艺学。
(责任编辑:田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