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2011-03-20 09:43张崇旺
文化学刊 2011年2期
关键词:皖北建设文化

张崇旺

(安徽大学政治学系,安徽 合肥 230039)

皖北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张崇旺

(安徽大学政治学系,安徽 合肥 230039)

加快皖北地区发展事关安徽发展的全局,皖北要发展必须有相应的文化建设做支撑。皖北文化悠久而灿烂,文化资源丰富。当今的皖北文化建设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仍存有认识不够到位、力量较为分散、阵地略显不足、设施较为薄弱、观念相对滞后等问题。有鉴于此,推进皖北文化的大发展,必须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深化科学研究、增加资金投入、强化人才培养、盘活丰富的存量历史文化资源、系统改造消极文化观念等方面着手。

皖北;皖北文化;地域文化;淮河文化

皖北地处淮河中游,主要包括现今的阜阳、亳州、宿州、淮北、淮南、蚌埠6市以及六安、滁州所属的部分县市。长期以来,皖北经济基础薄弱是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欠发达地区。在新世纪、新阶段,为了加快皖北的发展,安徽省委省政府不仅成立了加快皖北及沿淮地区经济发展协调小组,而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振兴皖北的政策。要加快皖北发展,不仅需要经济抓手,更需要有文化的支撑,经济文化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基于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如何进一步推进皖北文化建设?为此,笔者在查阅资料和前往皖北实地调研的基础上①在前往皖北调研时得到了阜阳市政协、文化局、旅游局、地方志办公室、档案局等部门和单位以及安徽大学朱正业博士、孙语圣博士、研究生刘强等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试图对皖北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简要梳理,对皖北文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扫描和勾勒,进而提出加强皖北文化建设的一些具体路径。

一、皖北文化发展的历史考察

皖北有着悠久而灿烂的文化,史前时期有辉煌的蒙城尉迟寺、蚌埠双墩等文化遗址。历史时期,楚国曾建都于寿春,孙叔敖曾修建名传千古的芍陂水利工程,管子、老子、庄子、淮南子、陈胜、吴广、曹操、华佗、吕蒙、嵇康、桓谭等等一批历史人物,影响中国历史至为深远。至北宋时,因皖北密迩京师开封,成为京畿重地,经济与文化更现繁荣局面,苏轼、欧阳修等大文豪、大政治家在皖北文化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写下了一笔。可以说,宋以前的皖北,“禹贡制赋,厥田上上上中”,“商业繁盛,自古已然”,“其物产丰富,农村兴盛,文化教育为今日全皖之冠”,[1]可谓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文化风格多样,积淀深厚,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和发展地之一。

自魏晋之后,皖北地区战乱、灾荒、动荡、流民频现。一方面,皖北地处天下之冲,地理的开放性使得皖北地区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宋抗金、李自成起义、太平天国北伐、捻军活动等,都曾在皖北广袤之地展开厮杀。后又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烽烟。另一方面,自南宋黄河夺淮入海以来,皖北自然灾害十分频繁,经济社会损失严重。频发的战乱、灾荒使皖北人口减少,生产力不断被破坏,社会经济发展开始停滞甚至倒退,“不仅文化教育,黯然无色,而农村经济且将破产殆尽,人民之呻吟憔悴于饥饿线以上者,无虑数百万。”[2]可以说,皖北文化发展开始跌落,地域文化缺少凝聚力和张力,凸显弱势文化特征。

皖北历史文化深厚,先贤众多,名人荟萃。皖北大地现有14家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近百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亳州、寿县2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凤阳、涡阳、蒙城3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皖北文化纵贯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史,走进皖北,就如同走进了中华历史的大课堂。

皖北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元、积淀深厚,为当今皖北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的存量资源。但悠久的历史文化并不等于辉煌的现实,皖北文化的现实影响力仍然有限。

二、皖北文化发展的现状扫描

近年来,皖北各地不断提升了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服务和管理水平,文化建设工作出现了一个新局面:一是制定了文化发展规划。为贯彻十七大以及中央、安徽省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精神,促进文化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皖北各地多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中长期与近期规划;二是推进了一批文化工程建设。近年来皖北各地以艺术精品创作和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建设为中心,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稳步实施了“文化保护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展示工程”、“文化惠民工程”、“文化产业工程”;三是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各级政府相继成立了市、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普查领导小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评审、申报等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和开发;四是基层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各地不断加大了基层文化建设的力度,建成和完善了一批群艺馆、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培育了一支从事基层文化建设的骨干队伍,社区文化建设也开始起步。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皖北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还不相适应,文化发展还受到包括经济基础在内的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识不够到位。由于文化属于“软实力”,难以用刚性指标加以衡量,其发展的政绩也很难突显而为人们所认知。如此,皖北有的地方领导仍存在重经济轻文化的认识误区,在文化发展政策的决策、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文化队伍与阵地建设、文化开发与保护方面,依然较为弱化,从而造成部分地区文化工作滑坡,文化生活单调、贫乏。

第二,力量较为分散。皖北各地有一大批热心地方文化建设的文化专业工作者,但仍处于分散、自发状态,没有很好地组织起来,其所发挥的文化建设推动作用就受到了严重的束缚。广大群众是基层文化工作的主体,没有广大群众的参与,文化活动将失去宗旨和意义。而当前在皖北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区,文化建设人才大量流失,如阜阳市乡镇综合性文化站从业人员80%分流下岗,目前在岗只有20多人。而更为严重的是年富力强的劳动力多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多为妇女、儿童和老人,能参与和组织文化活动的人员少而又少。

第三,阵地略显不足。如皖北界首市、阜南县、颍上县、太和县、临泉县以及阜阳的颍泉区、颍东区、颍州区等8个县市区的171个乡镇(办事处)中,设立综合性文化站的乡镇仅有27个,占15.7%。尤其是在农村机构改革后,随着文化站机构的撤并,原先仅有的一点文化活动阵地多被挪为他用,基层文化人员的流失和文化阵地的严重缩萎,给农村文化建设带来了严重困难。在颍上县,据对该县谢桥郑庄调查,村里几乎没有专门用于娱乐活动的场所。而据淮南的问卷抽样调查,也有51%的村民认为村里从来没有开展民间文化活动,有74%的村民认为所在的村没有专门用于娱乐活动的场所,如老年活动室等。

第四,设施较为薄弱。皖北的纪念馆、博物馆多低矮狭窄,少年宫设备简陋,图书馆藏书量不足。据阜阳市文化局于2009年8月调查统计,阜阳市、界首市、阜南县、颍上县、太和县、临泉县等6个图书馆的馆舍面积,其中一半以上图书馆馆舍面积达不到文化部规定的最低标准,太和县图书馆为全省最小图书馆之一。阜阳市、界首市、阜南县、颍上县、太和县、临泉县颍泉区、颍东区、颍州区等9个文化馆的馆舍面积,只有临泉县、界首市文化馆达标,占总数的22%,阜阳市文化馆为全省最小市级文化馆之一。

第五,观念相对滞后。区域经济发展往往与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地域文化中滞后因素的存在往往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皖北地近中原,又处我国南北过渡带,黄河夺淮于此影响巨大而深远。这种区域环境所形成的诸多文化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调查发现,制约当今皖北经济振兴的消极文化观念主要有三:

一是历史上的重武轻文之风,仍深深积淀在皖北文化的血脉之中,制约着皖北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皖北是我国历史上灾害、战乱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频繁的战乱和灾害不但导致社会资源损耗严重,而且逐渐形成了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轻文尚武”风气。明代的寿州“俗尚气力而多勇悍,人习战争而贵诈伪”[2];清代的涡阳也因地瘠民贫,“居民半因生计,求食念重,求学念轻。”[3]“民气强悍,重武轻文,在前清时代百年间无得科第者”[4]的情况在皖北极为普遍,即使有少数青年才俊参加科考,也多参加武举考试。如乾隆时期颍州“厌文好武,相尚无已,以致荡析家产,弃祖父之业者,比比而是”,以致于州守“每遇岁试,与各牧令约,并质之学使者,凡有少年才品可造之士,皆抑之不使尽应武试”[5],这也实属无奈之举。据统计,清代安徽进士共1189名,江南超乎其前,而皖北瞠乎其后。[6]在萧一山《清代通史》附的“清代学者著述表”中,籍隶皖省者共85人,其中江南徽州府就占了40人,而淮北凤阳、颍州、泗州三府州,竟无一人。这种风气,导致皖北人至今仍对教育重视不够,在淮南收回的200份有效问卷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了52%,颍上县收回的21份问卷中填写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1%,小岗村收回的34分问卷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65%。尚武轻文,民风强悍,也极大地影响了皖北的民主化进程。

二是重农轻商之风习,难以适应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翻开明清以来皖北的旧志,我们见到的活跃于皖北通衢市镇的商人、能工巧匠多山陕、徽州人,而本地人多不远贩,即使从事难得的贸易活动,也以在镇集贩卖农副产品为多。如“颍地不事末作,商贾半属远人”[7],“商无居奇大贾,城内多秦晋人,今楚黄人渐盛”[8];萧县也是“一切布帛盐铁等利悉归外商”[9];霍邱县“工商多远方人”[10];霍山“凡贸迁工作无往非仰承楚、豫、徽(州)、英(山)、潜(山)、太(湖)之人。”[11]这种重视农业生产、少事商贾的习俗,直到近代新式交通出现后也没有多大改变,据曾在安徽为官多年的查揆在《论安徽吏治》中说:“淮泗之间,物产瘠少,贩易不通,逐末之利,罕知其术,于是不工商而贩妇女、鬻盐硝,不百艺而开场聚博徒,甚乃习教鸠集为不轨。”[12]又据安徽地方银行1937年调查,“皖北风俗,贱商重农,尚武轻文。以其贱商,故百分之九十以上为农民。蚌埠一地商业,几全操在外省人之手。”[13]根深蒂固的自然经济,其农业生产对象的凝固性决定了从事农业人口的稳定结构和区域的封闭性,“地瘠民贫,风气闭塞”[14],使得当地民众“重义轻利”、“小富即安”之类的狭隘文化观念盛行,必然导致人们的开放意识淡漠、竞争意识不强,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是消极散漫的心态,难以为皖北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由于历史上灾害频发、战争不断、盗匪蜂起,皖北居民对于积累财富、扩大再生产失去信心,进而形成了散懒好斗、不重乡土、穷则逃荒的风气。光绪二年《申报》上登载的文章有云:“江皖以北之地,每岁又多旱灾,耕获所得,断不能敷八口一岁之食,故每岁秋收之后,将其所有留老弱以守之,以待来春播种之需,壮者则散之四方以求食,春间方归,以事西畴,谓之逃荒。此其相沿之积习也。”[15]而皖北地区长期的自然灾害和贫困状况,又使许多民众产生了强烈的宿命感,据《皖北治水弭灾条议》说:“询访土风,农民习为广种薄收之说,布种以后,即仰赖天时,坐俟收获,全不加以人功,故发大水则成大灾,发小水则成小灾”[16],灵璧更有“种田靠天之谚。”[17]这种思想观念对国家政策、经济态势适应性差,安贫认命,失去了可以改变贫困的精神动力。

三、加快皖北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针对上述的优势和不足,要进一步加快皖北文化的发展,必须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研究、增加资金投入、重视人才培养、盘活丰富的存量历史文化资源、系统改造消极文化观念等方面着手。

第一,牢固树立推进皖北文化建设重要性的思想认识。由皖北上级主管部门牵头举办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现实政策方面的培训班,对皖北各地的公务员进行集中的短期轮训,以进一步统一皖北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使他们充分认识皖北文化建设在加快皖北发展中的重大意义和历史机遇,树立抓发展必须抓文化、抓文化就是抓发展的观念,像重视做强经济硬实力那样重视做强文化软实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皖北文化的发展。

第二,加强皖北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由皖北上级主管部门的分管领导挂帅成立推进皖北文化建设领导工作小组,召开皖北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就加快皖北文化发展做出全面部署。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协调下,建立健全各级齐抓共管、上下协调一致、左右配合有力、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不断开创皖北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文化发展目标纳入综合考核体系,把文化建设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

第三,加强皖北文化的科学研究,制定并颁布皖北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皖北上级主管部门可以通过省长圈定课题、委托课题、自选课题等形式,加强皖北文化建设问题的科研立项力度,鼓励和引导专家学者对涉及皖北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制定皖北文化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尽早制定和出台《皖北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必须有文化经济一体化、经济文化一起抓的新理念,有明确的皖北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并提出皖北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在规划纲要指导下,还须制定和出台配套的《关于大力发展皖北文化产业的意见》等系列政策,为皖北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第四,加大皖北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皖北上级主管部门应拿出专项资金成立“皖北文化发展基金会”,专门用于带动皖北文化整体提升的一些重大文化发展项目和文化工程的建设。要创新投入机制,以社会文化社会办、办大文化、大办文化的新思路,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为此,皖北市县可相应成立政府主导、民间社会参与的“文化发展基金会”,基金可由市县财政、民间社会筹资、外来企业或热心皖北文化建设的外地人士捐资共同组成,专门用于当地市县文化发展项目的建设和文艺活动的开展。

第五,加强皖北文化建设人才的组织和培养。其一,加强舆论宣传,及时推广先进典型,努力营造加快皖北文化发展的浓厚氛围,以更好地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其二,政府引导成立省级“皖北民间文化协会”,皖北各市县相应成立市县级民间文化协会,为皖北文化工作者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投身文化建设,搭建一个较好的有效平台;其三,通过建立学习进修机制,搞好与高校联合办学,提高文化艺术人才业务水平;其四,实施“皖北文化英才工程”,通过依托重点项目和重点课题聚集、培养、引进各类文化艺术专门人才,为皖北经济文化繁荣提供人才支持。

第六,加快皖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针对皖北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基础设施薄弱状况,各级政府应加大投入,高起点高标准的建设和改造一批大型文化设施,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及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五大工程”,以便皖北人民群众就近、便利、有选择地享受文化资源,参与文化活动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此外,皖北上级主管部门在皖北要打好“淮河文化”品牌,建设以淮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标志性文化工程,实现文化设施的规模和积聚效应,以带动皖北文化的建设和整体提升。可在区位条件比较好的蚌埠建造大型的以治淮为主题的标志性文化工程,在集聚和辐射资源条件比较好的阜阳建造大型的厚重淮文化主题公园。

第七,盘活皖北历史文化资源存量,重点推进皖北历史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将皖北历史文化资源的普查、研究、挖掘、开发纳入全省视域乃至有周边的眼光,通盘制定皖北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发展规划,发挥皖北历史文化资源旅游产业的优势。要在文化创新中把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文化生产力,着重以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为原料,坚持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方法,打造老庄文化、花鼓灯、明皇陵、界首书画、亳州药都、寿州古城等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力求将品牌推出皖北,推出安徽,推向海外。近期可建立皖北历史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库,在存量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皖北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合作项目指南”,为国内外投资客商了解皖北历史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提供重要信息源。同时,搭建皖北历史文化旅游产业交易平台,组织皖北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参加国内外各种展览交易活动。

第八,系统改造消极文化观念。皖北一些消极的文化观念与长期以来多灾的环境、小农经济结构超强稳固、经济发展滞后有关。因此改造皖北消极文化观念不能仅从文化入手,应当进行系统改造:其一,政府在继续关注淮河治理的同时,更要注重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善,本着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依托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皖北予以重点扶持;其二,为更好地推进皖北工业化进程,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皖北工业发展的环境准入条件,实施严格的淘汰制度,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快生态环境的良性改造,推进皖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其三,加大皖北教育投入力度,加强法制教育,培育崇尚文教之风。在继续推进皖北高等教育提升的同时,尤其要加大皖北的职业教育力度,培训新型农民和农民工技能,使皖北人民从文化建设中汲取知识养分,进而转化为发展经济的助推力。

[1]朱一鹗.皖北在淮域中之地位与皖南之比较[A].皖北经济概况调查报告[C].1937.3

[2]成化中都志:卷 1[M].

[3]民国涡阳县志:卷 9[M].

[4]民国蒙城县政书:壬编[M].

[5]乾隆颍州府志:卷 10[M].

[6]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M].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1991.642

[7]乾隆颍州府志:卷 1舆地志[M].

[8]同治颍上县志:卷 12[M].

[9]嘉庆萧县志:卷 2,风俗[M].

[10]同治霍邱县志:卷 1,舆地志风俗[M].

[11]光绪霍山县志:卷 2,地理志物产[M].

[12]查揆.筼谷诗文钞:第 9 卷,文钞[M].

[13]朱一鹗.皖北经济退化之原因[A].皖北经济概况调查报告(C].1937.5

[14]民国太和县志[M].

[15]申报[N].光绪二年十一月十二日.

[16]吴学廉.皖北治水弭灾条议[M].

[17]乾隆灵璧县志略,卷 4,杂志风俗[M].

【责任编辑:李 阳】

K892

A

1673-7725(2011)02-0089-05

2011-01-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批准号:07BZS036),安徽大学人才队伍建设项目。

张崇旺(1964-),男,安徽歙县人,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社会经济史、地域文化的研究。

猜你喜欢
皖北建设文化
摄影·美好安徽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皖北小麦病虫害防治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