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姊妹节中的文化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2011-03-20 09:43:55苏晓红
文化学刊 2011年2期
关键词:台江县姊妹苗族

苏晓红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凯里 556000)

苗族姊妹节中的文化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苏晓红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凯里 556000)

姊妹节是贵州最具代表性的苗族传统节日,节日中的姊妹饭、游方、跳踩鼓舞等文化事象积淀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在全球化发展语境和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应在理解姊妹节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发掘姊妹节的现代意义,使这一优秀节日文化得以传承下去,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

苗族;姊妹节;文化内涵;现代意义

苗族的节日很多,有牯藏节、苗年、四月八、龙舟节、赶秋节、吃新节、敬桥节、跳花节、芦笙节、挑葱会、闹鱼节、姊妹节等,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每一个节日都有着沉积厚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据《苗族古歌》记述,苗族聚居的地区台江、施秉、剑河、雷山等县都有过姊妹节的习俗,如今大部分地区已失传,唯有台江县还完整地保留着这一习俗。台江境内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是施洞地区的姊妹节。本文就以台江县施洞地区的“姊妹节”为视角,通过姊妹节活动去透视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入发掘姊妹节的现代意义,使这一优秀节日文化得以传承下去,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

一、台江县施洞镇姊妹节概述

台江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部的雷公山北麓、中游南岸。境内有苗、侗、土家、布依等15个少数民族,苗族人口约1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8%,有“天下苗族第一县”之称。施洞原名施洞口,是台江县的一个文化古镇。全镇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是黔东南州苗族人口高度集居之镇[1]。

姊妹节,苗语“浓嘎良”。它是以苗族青年女子为中心,以邀约外寨青年男子一起游方、对歌、吃姊妹饭、跳芦笙木鼓舞、互赠信物、订立婚约等为主要活动内容的一个传统性的节日。该节究竟源于何时,无法考究。台江施洞的姊妹节于每年农历的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在台江清水江沿岸村寨进行。农历三月十三,各苗族村寨的姊妹们上山去采撷南烛草、姊妹花等花草树叶,制作红、黄、蓝、绿、白五色糯米饭。三月十四上午,大家到田里去捞鱼捉虾,下午每人凑钱买鸭、肉和鸭蛋,所有东西备齐之后,集中到一户没有男孩子或兄弟还很小的人家,以便接待外寨的男青年们。十五、十六日是节日的高潮。白天,姊妹们梳妆打扮,穿上最漂亮的衣裙,佩戴最华丽的银饰与小伙子在笙鼓场上跳踩鼓舞。晚上,相聚游方场上对唱情歌,谈情说爱。节日结束后,姑娘们用竹篮盛着糯米饭,饭里藏匿松针、椿芽、辣椒等爱情标识,把自己的心思和爱情一起送给与他们共吃姊妹饭的男青年们。第二年姊妹节的时候,青年男子们又集体筹钱买些绣花丝线、绸缎等放在竹篮里反送给姑娘们,经过多次的你来我往,相互间了解加深,进而产生爱慕之情,最终结为伉俪[2]。

二、台江县施洞镇姊妹节中的文化内涵

施洞镇姊妹节真实的展现了人类社会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社会变迁过程中,青年男女间热烈奔放的情爱生活,通过它,我们可以感受到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

(一)原始性禁忌下群婚制的遗迹

施洞的姊妹节活动,由当地苗族女子们来安排。为了迎接外村的男子们,她们集体上山去采集树叶,下河捕鱼捉虾来制作姊妹饭。饭后集体盛装去游方、踩鼓。而外村的男子们也早早起程,纷纷涌向施洞,与姑娘们一起吃姊妹饭,一起游方,在集体性的狂欢中觅到自己的意中人。从人类婚姻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这种男女对歌表演,跳舞交谊,聚群联欢是原始性禁忌下的群婚制的遗迹。在母系社会,妇女从事采摘和栽种,男子从事狩猎。在狩猎期间,为了确保打猎成功,实行严格的两性隔离及禁忌。由于长时间的性压抑,影响了狩猎活动的进行,于是他们便约定在特定的节日里,进行集体的,毫无拘束的两性狂欢,尽情发泄压抑的欲望[3]。姊妹节活动中这种原始性禁忌下群婚制的遗迹还隐约可见。

(二)游方——对性的渴望与性禁忌的自觉遵守

在姊妹节活动中,吃完姊妹饭后,晚上,男女青年们就去游方场上游方。游方,“谈恋爱”之意,青年男女到了一定年龄,发育成熟,有了性的渴望与需求,游方就成了生活的重要内容。农闲季节的午后,外寨的青年男子们以木叶、口哨等,邀约寨中的姑娘们上游方坡。男女两个群体,以对歌的形式互相问答,交流感情。通过多次游方活动,双方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后,男青年在“吃姊妹饭节”这一天,向心上人讨姊妹饭,最后喜结良缘[4]。

游方在苗族社会受公认和保护。但是,任何一种习俗的产生,都是和人类的生存紧密关联的,凡是不利于生命繁衍与兴旺的事物,都会被禁止。游方也有禁忌:参与游方的青年男女,都必须是通婚圈内的成员,而且必须回避宗亲;不能一男一女单独上游方坡;游方坡上如果有男女越轨行为,本寨人有权棒打外寨男子,女孩也会受到本族长老的严厉惩罚;不能在农忙季节游方,否则会认为是在偷懒[5]。这些禁忌的制定,实际上是给青年男女们更多的机会了解对方,避免日后婚姻的不幸。同时也保证他们不会因为游方而影响劳作。正如弗洛伊德所说:“在人类历史的各个阶段,如果没有足够的自然障碍来阻碍人达到满足,人便制造出一些习俗的障碍,从而能更好的享有爱情。这一点不仅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民族。”[6]游方活动生动地反映了苗族青年男女对性的渴望与性禁忌的自觉遵守。

(三)踩鼓舞——祭拜祖先与才艺展示的结合

在苗族先民眼中祖先具有“神力”,可以为他们消灾避祸,于是产生了许多祭祀仪式。姊妹节中的跳踩鼓舞就是祭祀仪式之一,通过集体跳踩鼓舞来表达对祖先的祭祀。苗族先民相信祖先的灵魂并没有死,它们居住在枫木鼓里。苗族先民敲响木鼓,尽情跳起“四方舞”、“六方舞”、“八方舞”、“捞虾捉鱼舞”等舞蹈,以取悦于祖先,从而庇佑他的后代子孙。

踩鼓舞也是苗族女子们展示才艺的重要载体。为了制作一套参加活动的盛装,她们从八九岁就得学习种棉花、织布、染布、挑花、绣花等技能,具备这些技能既是男子们择偶的重要标准,更是她们生存价值的体现。因而,跳踩鼓舞又成了苗族青年女子展示自己的美丽和才艺的载体。

(四)姊妹饭中的符号象征与情感诉求

传统节日是一个巨大的象征系统,人们的情感传递、信仰表达都通过节日中的许多高度精炼的仪式和符号来完成[7]。姊妹饭中的鱼、贝壳,田螺、糯米饭团等都有着特定的符号象征意义,苗族先民借此来表达对对婚育的情感祈求。

1.鱼、贝壳、田螺——性的象征与生殖崇拜的折射

吃姊妹饭的时候,男女青年们浓情蜜意地,挟着鱼、贝壳、田螺等给对方吃。追根溯源,应与苗族先民的生殖崇拜密切相关。生殖崇拜最突出的是对男女生殖器的崇拜。鱼、贝壳、田螺都是女阴的符号象征。“在中国以及世界许多民族中,常以孔状物(如玉璧、山洞等)象征女阴,鱼、莲花、花苞、贝类动物也是十分普遍的女阴象征物[8]。同时,鱼、贝壳、田螺的繁殖能力都很强。吃鱼、贝壳、田螺等,用意都在于祈求子孙繁衍。由此,吃鱼、贝壳、田螺的行为表达了苗族人民渴望美好生活,求得生命繁衍的一种心理向往,它是苗族社会生殖崇拜的一个折射。

2.糯米饭团——情感诉求的符号象征

姊妹节上,姑娘们赠送的糯米饭团不但是食品,还是“无字的情书”。聪明灵巧的姑娘们在饭里放上一些信物标记,以传达她们的情意。放松叶代表针,意在要求男子以后回赠她们绣花针;放竹勾暗示用伞酬谢;放棉花表示姑娘的思念和情意;放香椿芽表示姑娘同意出嫁;放芜荽菜表示姑娘急切成婚的心情;放辣椒或大蒜则暗示断交[9];竹篮或箩筐里挂活鸭,则希望男方集体回赠一只小猪给她们饲养,来年吃姊妹饭时大家再度杀猪联欢。糯米饭团已经变成了情感诉求的象征,活动结束后,每个青年男子都祈求得到带有福运的糯米团,十天半月不愿离去。

三、台江县施洞镇姊妹节的现代意义

文化功能学派代表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的产生是社会需要的结果,文化的存在直接或间接满足人们的需要[10]。姊妹节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在全球化的时代,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姊妹节中的对歌、游方、吃姊妹饭、跳踩鼓舞等文化事象的原始文化内涵逐渐消隐,要使姊妹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更好地传承下去,就要在充分尊重姊妹节承载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发掘其现代意义,使其具有未来的和现代的文化利用价值,才能获得勃勃生机,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

(一)强化集体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

民族凝聚力,是一种民族内聚力,是使民族成员聚集到一起的力量,是民族得以存在,并能不断向前发展的巨大动力。民族的凝聚力产生于构成该民族的所有群体和个人对该民族的集体认同,这种认同是通过这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实现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民族文化特质的集体记忆[11]。施洞镇姊妹节及其承载的文化内容就能潜移默化地唤醒激活这种记忆。整个姊妹节活动从表象看最明显的特征是“集体请客”、“集体交往”。从做糯米饭,下河捉鱼到吃姊妹饭、游方、跳踩鼓舞都是由施洞的苗族青年女子们集体策划、组织,外村的青年男子们集体参与到活动中来。从深层看一年一度的姊妹节活动都是以一个场地为集中点,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在一起,通过活动中的仪式和体验参与,不断地强化着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从而更加有力地凝聚民心,民族凝聚力得到增强。

(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传承民族文化

民族传统节日是在长期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民族文化传统传承的重要载体。作为贵州最具代表性的苗族节日,现今的姊妹节汇集了歌舞、刺绣、银饰、剪纸等丰富精美的民族艺术,是苗族传统文化艺术精华的集中展示,更是人们认知苗族文化的最好窗口与途径。姊妹节的多次举办,使得施洞成为“刺绣银饰剪纸艺术之乡”,台江县成为海内外颇有知名度的苗族文化大县。姊妹节作为重要的苗族文化符号昭示于其他民众,苗族人民的自豪感、自信心大大增强,自发继承苗族文化、再现传统工艺,而人们对姊妹节背后悠久的苗族文化的关注与了解越来越多,苗族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保护和弘扬。

(三)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为根本,以追求和谐价值为指向,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以和谐心理、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为核心内容的一种精神文化。“和”,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平衡状态[12]。在姊妹节活动中,姊妹们下河捕鱼捉虾,主人们不干涉,而姊妹们也很自觉,每家只捞几条,够吃就行;苗族同胞只要看见游客到寨子上来,都会争相邀请到家中吃饭,以酒助兴,以歌劝酒,直至一醉方休;苗族姑娘尽管不满意某男子,还是善以相处,并赠以姊妹饭。姊妹节活动中人们对和谐理念的追求与向往,积淀和凝聚成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与悠久传统。只要我们充分发掘这一精神资源,并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重塑它的价值结构,就必然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13]。

四、结 语

纵观台江县施洞镇的姊妹节,是苗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大汇合,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原始性禁忌下群婚制的遗迹;游方表达了青年男女对性的渴望与性禁忌的自觉遵守;跳踩鼓舞既是祭拜祖先又是展示才艺;姊妹饭表达了苗族先民对婚育的情感诉求。虽然这些原始文化内涵随着节日的变迁已经消隐,仍需要我们以更为虔敬的态度、更为珍爱的感情来善待这个节日。姊妹节具有的“强化集体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传承民族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等现代意义,都是重构与培育符合现代所需要的民族精神的基础与文化资源,应该大力发展之,使之与现代社会达到完美的契合,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

[1]余未人.苗人的灵魂-台江苗族文化空间[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4][9]燕宝.姊妹饭节[A].中国苗族风情[C].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

[3]J·G·弗雷泽.金枝[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

[5]张应和,吴兴发.苗族的恋爱习俗及其群体意识[J].民族研究,1989,(4).

[6][奥]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7]董金权,徐柳凡.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回归与外延伸展[J].中国国情国力,2008,(7).

[8]易思羽.中国符号[M].南京:江苏出版社,2005.

[10]孟娟.苗族节日文化的心理学透视[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11]张勃.干预:当下语境中国家对传统节日的应有态度[J].民间文化论坛,2005,(3).

[12]萧放.传统节日与当代生活研究笔谈[J].河南社会科学,2010,(2).

[13]龙海清.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基本特征与当代意义[J].怀化学院学报,2007,(10).

【责任编辑:李 阳】

G03

A

1673-7725(2011)02-0079-04

2010-11-30

苏晓红(1972-),女,贵州都匀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台江县姊妹苗族
苗族蜡染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姊妹题比比看——三类临界问题的变式
台江县老同志文化助力脱贫攻坚
晚晴(2020年12期)2020-05-18 15:02:53
《Radio World》公布IBC 2019“最佳展品奖”名单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3:44
苗族民歌
仙灵骨葆对老年妇女Colles骨折血清碱性磷酸酶及钙磷的影响
姊妹
苗族老照片
焦点(2015年12期)2016-01-26 08: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