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震灾害事故救援与安全防护

2011-03-19 10:49:03周斌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1年1期
关键词:事故现场器材灾害

周斌

(临汾市公安消防支队,山西临汾 041000)

浅谈地震灾害事故救援与安全防护

周斌

(临汾市公安消防支队,山西临汾 041000)

对地震灾害发生后事故现场救援中容易出现的情况及如何注意进行安全防护等情况进行了总结,旨在为救灾工作中保障安全提供参考。

地震;灾害防治;防护

地震灾害是指由于强烈地面振动及形成的地面断裂和变形,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社会财产损失的灾难。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长期以来,公安消防部队在完成火灾扑救任务的同时,参加了地震等多种灾害事故的处置、救援工作,尽力为群众救急、救难、救险,充分发挥了突击队的作用。同时,消防官兵在地震等灾害事故的处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救灾经验,探索出了不少成功的救援方法,笔者就地震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谈几点看法。

1 地震灾害的事故特点

1.1 事故发生极为突然

地震事故发生往往在人们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在极短的时间内整体构件迅速坍塌,形成填埋或堆垛的险恶局面,由于事发突然,对被困人员逃生非常不利。

1.2 人员伤亡严重

地震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一旦发生灾害事故,易使大量人员被困建筑内,或埋压在废墟中,造成人员伤亡,极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

1.3 破坏力极为强烈

地震造成震区产生裂断层错动、地面倾斜、升降和变形,导致大片居民住宅和城镇基础设施毁坏,甚

至可摧毁整座城市,破坏力极其巨大,灾民一时无法得到有效的救助,最终导致伤亡人数不断增加。

1.4 易引发次生灾害、火点多

地震除造成原生灾害和直接灾害外,还极易引发水灾、有毒气体泄漏、山崩、滑坡等次生灾害。由于地震导致可燃气体泄漏、供电设施毁坏等,极易引起地震火灾,而且,火灾大多数在同一时间内多处发生,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扑救,最终使火场规模扩大,损失更为严重。

1.5 易造成社会秩序局部混乱

由于强烈地震造成局部地区政府职能运转暂时失灵,破坏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并给人精神以强烈冲击,加上地震后发生的瘟疫和饥荒等,都可能引起社会秩序的局部混乱。

1.6 设施损坏严重,救援特别困难

地震造成交通、供水、通信等生命工程毁坏,以及大量人员被埋或失踪,消防、医疗救护等专业救援部门自身也不同程度地遭受损害;伴随的火灾、水灾和有毒气体泄漏等各种灾害往往交织在一起,使局势十分紧急,救援刻不容缓,但力量又一时难以重整或集结。

2 地震事故救援的战略战术

(1)及时合理地指挥调度。地震事故现场要尽快调集足够人员、车辆及救援器材,如果人员、救援器材不够充分,可能会导致救援时间的延长。同时报请政府及时启动社会紧急救援系统,110、120医疗急救中心、市政工程抢险等单位接到指令先后到达事故现场共同展开营救,调集社会力量参与处置事故,为抢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到场后分工要明确,多部门要协同作战,不要慌乱实施救援。

(2)组织开展抗震、防爆、排毒、救护、堵漏、救人等方面的学习,使官兵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和地震抢险救援专业技能,强化救灾意识,在日常的训练工作生活中,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充分做好“打大仗、打恶仗”的准备。

(3)熟悉特种器材装备的结构、性能,掌握技术参数和操作方法,编排特种器材的使用操,开展应用性的操作方法训练,适时开展理论培训,邀请各方面的专家讲授专业理论知识,为消防部队在地震灾害抢险救援工作中提供有力保证。

(4)灵活应用战术。指挥员要根据事故现场合理进行人员分组,可以采用“以柱为界,逐片搜索”的战术,把现场划分为几个区域,小组分片负责;或者各组按照职责进行分工,开展协同作战,对现场进行警戒、人员疏散,准备救生器材,并第一时间向全勤指挥部汇报现场情况。合理的分工能大大提高救援效率,为安全快速营救被困人员打下良好的基础。

(5)重视生命、心理救助。强调幸存者的生命救助、突显珍爱生命原则。在救人过程中,采取对被困人员的安抚、对话、送水等方式,防止他们悲观急躁。救援时指挥员应不断与伤者交谈,使其保持清醒,详细询问伤者身体感觉,及时调整救援动作。心理救助会极大增强被困者的安全感和生存信心。

(6)合理选择应用器材装备。地震灾害现场可用的抢险救援器材装备种类很多,如声像探测仪、切割机、剪扩钳、液压顶杆、高压气垫、挖掘工具等,同时就地取材,合理利用事故现场的建筑构件、材料作为救援的重要补充器材。

3 地震救援行动的安全保障

(1)在有毒气体泄漏的现场,救援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和防化服,否则很容易引起中毒,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死亡。在缺氧、高温或地下等环境进行救援时,要整齐佩戴空呼等个人防护装备,并组织梯队进行更换。

(2)使用切割装备破拆时,必须确认现场无易燃易爆物品。在使用切割装备进行切割作业时,容易引起火花,如果现场存在易燃易爆物品的话,就可能导致火灾或爆炸险情。如果现场存在易燃易爆物品,而又必须进行切割作业时,可以选用一些不产生火花的切割器材。

(3)进入坍塌建筑结构内部前,必须进行详细的观察与评估,确保建筑结构暂时稳固方可进入,必要时应事先采取保护措施,比如进行支撑、加固或部分拆除等。

(4)进入坍塌建筑物内部时,特别是在大跨度空间内进行救援时,行进路线和作业点必须选择靠墙、靠梁等有支撑构件处,并时刻保持警惕,尽量避免在大跨度中间部位行动。

(5)不得登上受力不均的部位,例如受损建筑的阳台、楼板、屋顶等。因为这些部位随时会有垮塌的可能,对这些部位的被困人员,可以利用举高车辆进行救援。

综上所述,地震事故救援工作要高效及时,因为此类灾害具有发生突然、伤亡严重、救援难度大等特点。消防部队作为此类救援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要充分了解事故特点,合理利用器材装备,采用正确的战术思想指导。只有熟悉地震事故特点及处置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保障救援人员自身安全,圆满完成坍塌事故的救援工作。

[1]梁俊.浅谈如何加强高层建筑灭火教援工作[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S2).

A

2011-04-14

周斌(1973—),男,陕西三原人,工程师。

猜你喜欢
事故现场器材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滑轮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最贵的器材多少钱 Damian Demolder
靠脸吃饭
故事会(2016年2期)2016-01-19 16:53:10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幽默大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