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章红
(浙江财经学院图书馆,浙江 杭州 310018)
2003年6 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在“未来的浪潮:NSF后数字图书馆的未来 ”研讨会上所发表的《知识在信息中迷失》的研究报告中将数字图书馆的未来描述为构建“泛在知识环境”。基于此,有学者指出泛在知识环境是由网络设施、硬件、软件、信息资源、人等有机组成的新一代科技知识基础结构,是未来知识型社会的一种综合的全面的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是通过计算、存储和通信方面的最大便利,使人、数据、信息、工具、设备等资源能够更为完全彻底地发挥作用而构建的一种普遍的、综合性的知识环境。泛在知识环境实现了任何用户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均可获得任何图书馆的任何信息资源的理想。随着泛在知识环境概念的提出,泛在图书馆理论以及泛在图书馆的应用研究,特别是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构建和信息服务研究,已成为图书馆学界研究的热点。
随着泛在知识环境研究的深入,有学者认为图书馆要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泛在图书馆演化。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图书馆呈现出以下特点:(1)服务泛在化。泛在环境下图书馆利用网络传递信息资源和开展信息服务。图书馆应以馆藏资源为基础,最大限度扩展服务范围,将图书馆服务融入用户触手可及的工具与环境中,实现24×7的时时开放(每天24小时,每周7天连续服务,不间断)。图书馆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知识和信息的门户,提供全球性的服务;(2)开放存取。开源软件已经成为软件工程和IT领域的发展趋势,开放获取也应该成为泛在图书馆21世纪的主要特点之一。开放存取运动形成了新的学术知识出版和交流模式,也为图书馆维护用户权利、发展公益服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除为特殊用户提供基于密码保护的信息资源及服务外,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图书馆为全球用户提供开放获取资源,特别是开放获取期刊中的学术信息资源;(3)服务形式的多样化。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能够动态、无缝地提供异质信息。现代信息技术是图书馆为用户提供各种信息的技术保障,如图书馆可为用户提供包括文本的、图像的、音频和视频的信息;(4)多语种信息服务。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能够为全球范围内的不同文化背景的用户提供多种语种的信息服务。
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是国际科技界、学术界、出版界、信息传播界为推动科研成果利用网络自由传播而发起的运动。其主要目的是促进科学信息的广泛传播、促进学术信息的交流与出版、提升科学研究的公共利用程度、保障科学信息的长期保存。目前,OA出版形式主要有;(1)OA 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简称 OAJ),即基于OA出版模式的期刊,OAJ既可能是新创办的电子版期刊,也可能是由已有的传统期刊转变而来;(2)开放存档(Open repositories and archives), 即研究机构或作者本人将未曾发表或已经在传统期刊中发表过的论文作为开放式的电子档案储存。国外如瑞典隆德大学图书馆创建的 “开放存取期刊目录”(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DOAJ),可为用户提供检索19万篇全文免费学术资源;日本科技信息网络电子平台 (J-STAGE)共收录期刊480种(其中有444种为OA期刊),用户可通过英文和日文两个界面进行检索。国内开放存取的电子资源有奇迹文库、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等以及《生态学报》、《植物分类学报》、《生物多样性》、《计算机应用研究》、《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开放存取期刊可为用户提供免费全文下载,方便了没有CNKI、维普等数据库阅读权限的读者进行学术研究。剑桥大学机构知识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机构收藏库、澳大利亚阿得雷德大学仓储库、香港科技大学机构Dspace、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XMU IR)等大学OA仓储,为研究者查阅他人的研究成果提供了方便。面对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 OA资源,图书馆应加强OA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和利用因特网上的免费全文期刊资源,建立导航数据库和检索平台,为用户提供OA期刊资源引导和检索导航系统。同时,图书馆也可以收集本机构的学术信息,建立机构OA仓储,促进学术交流,为用户提供真正的学术信息的交流渠道和共享服务。
数字资源是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以数字形式发布、存取、利用的信息资源总和。如商业化的数据库、机构或个人建立的数据库、各种网络免费资源等都属于数字资源。从数据的组织形式上看,数字资源有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网页、多媒体资料等类型。数字资源整合就是将数据库资源为中心内容的各种比特文献资源通过中间技术处理,整合一体,统一在一个平台上,提供一站式服务,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根据具体对象及过程的不同,数字资源整合方式分为基于导航系统、基于OPAC系统、基于链接系统、基于跨库检索系统4种整合方式。各图书馆可根据本馆实际馆藏和读者需求情况,重点加强学术性数字资源的整合,如可采用基于OPAC系统的数字资源整合方式,用MARC格式对数字资源进行编目,添加856字段,录入数字资源的访问地址和获取方式,实现从OPAC系统的馆藏记录到数字资源的链接。图书馆也可建立数字资源导航库,提供按资源名、关键词、资源标识等获取数字资源的途径。数字资源导航系统一般应具有字顺浏览功能、分类浏览功能、关键词检索功能。总之,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应重点加强OA资源建设和数字资源整合,为读者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用户需求的多样化,是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首先,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用户需要多途径、多通道地迅速获取和使用优质、丰富的信息资源。其次,用户希望信息机构所提供的服务更加专业化、人性化、开放化、主动化、智能化,接近用户的使用习惯和生活环境,既可以通过交流平台,也可以与专家、图书馆员或其他学习者共享信息和知识。再次,用户希望通过一些数据处理工具或资源能够对学习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知道学习资源中隐性知识,并将隐形知识显性化,深层次地掌握利用知识、挖掘知识的本领。
4.2.1 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
泛在知识环境下,知识的创造、传播、利用发生了巨大变化,用户能以十分方便、迅速的方式搜寻、检索和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得到充分体现,并贯穿于服务的全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纸质馆藏资源,提供浅层次的信息产品和服务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这就要求图书馆不但要加强馆藏纸质文献的数字化,而且还要加大数字资源的建设力度,充分开发网络资源,建立网络资源导航系统,为用户提供查询便利。
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应突破时空的限制,突破传统项目的限制,开展信息服务,利用电脑、电视、手机等媒介提供信息服务。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三网融合的推动下,图书馆要借助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把用户需求与提供服务连接起来,开拓自身的发展空间,使用户在家中、在办公室或在旅途中都可以轻易获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可以阅读电子书、电子报刊等,还可以通过图书馆的推送服务、定制服务等第一时间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4.2.2 知识交流与知识服务模式
泛在知识环境下,用户可通过虚拟社区或利益小组,实现知识的协作与共享,通过Blog、Wiki等技术服务与软件添加评论、注释、标签等与其他用户交流、创造、共享知识。在现代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信息成为重要资源,知识的使用和创新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主题。在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要融入到用户决策过程并帮助用户找到或形成问题的解决答案的增值服务。因此,图书馆要建立泛在知识环境下的知识服务系统,该系统应该是包括决策支持、顾问系统、具有约束机制的加工系统,能够处理各种信息资源,能够根据用户需要适时、动态地组织信息资源,并为用户提供数字参考咨询、个性化信息定制、集成化信息服务。如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推行的融入用户过程的学科化服务是一种基于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该服务模式打破了图书馆服务的物理馆舍的限制,在重视到馆的服务,为用户建立“研究生学习交流室”的集成的学习科研环境的同时,还为不到馆的用户提供“服务到人”的学科馆员服务,还将用户培训的课件放到 “空中课堂”,在“科苑星空”建立图书馆专版。在这样的环境下,用户可以无缝地、“一站式”获取本馆的资源、本系统的资源、第三方资源和网络资源。该服务模式是将泛在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应用到整个服务过程当中,是一种无缝的、动态的、交互式的服务模式。
总之,泛在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要以用户为中心,在遵循个性化服务原则、时效性服务原则、科学性服务原则和创新性服务原则的基础上,着力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
泛在知识环境为用户提供了随时、随地获取丰富多彩的信息的空间。面对泛在知识环境带给图书馆的挑战和机遇。图书馆界应重点建设各种数字资源,建设泛在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以吸引更多的用户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同时,应加强图书馆管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图书馆馆员队伍,为用户提供无所不在的服务。
[1] 范广兵,初景利.泛在图书馆与学科化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8(1):105-108.
[2] 郭瑞芳.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构建[J].情报资料工作,2010(4):5-58.
[3] 孙波.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策略探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9(9):51-53.
[4] 吴燕,张志强.泛在智能与图书馆的未来发展[J].情报学报,2007(1):25-29.
[5] 谢珍,杨九龙.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泛在化研究[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1):6-9.
[6] 刘畅,肖希明.开放存取期刊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6);528.
[7] 陈维军,李亚坤.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2006(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