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报学角度探讨知识管理的发展

2011-03-18 22:17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38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1年5期
关键词:情报学情报图书

●李 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38)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前进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图书情报学顺应时代发展,研究对象也逐步从文献层次向知识层次深化、演进和发展。以对知识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为重要内容的知识管理学科必然被引进到图书情报学中,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本文试图从图书情报学对知识管理的影响角度进行初步探讨。

1 信息、知识和情报

信息、知识和情报是图书情报科学最基本的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情报科学重要的研究对象,也是研究图书情报和知识管理互动关系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

1.1 信息

信息是物质的一种普遍属性,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的规律及特点,它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图书情报科学研究的信息是社会活动领域中人与人之间传递的社会信息,它是通过图书、报刊、胶片、磁带、磁盘、光盘等媒体记录下来,在媒体上按空间顺序排列的字符序列。

1.2 知识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它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只有人们的大脑才能产生、识别和利用它。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信息是生产知识的原料或半成品,它们传入人的大脑产生刺激,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组成新的信息系统,即新知识。因此说,人们的认识成果就是知识。

1.3 情报

情报是关于某种情况的报道。“情报”的外在形式是信息,其内在本质是知识。英国著名情报学家布鲁克斯认为,情报是使人原有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的那一部分知识,是作为交流对象的有用的知识,是被“激活”或“活化”的知识,是进入人类社会交流系统的运动着的知识。

1.4 信息、知识和情报三者之间的关系

信息从发送者到接受者经历反复变换,其中的一些内容在变换中保持不变,这些不变的东西就叫“信息内容”。信息内容存在于语句中,如果语句对世界是普遍正确的话,信息就包含或构成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内容即知识。知识是人类通过实践对自然、社会和思维活动形态及其规律认识和描述的信息,是从信息中抽取的一切可能情报的总和。信息是静态的,情报是动态的;信息是零散的、粗糙的、肤浅的,往往处于自在状态,而情报是完整的、精致的、深刻的,通常处于系统状态。情报不能独立于接受者,它必定与接受者的知识状态有关。信息中蕴含着大量的知识,知识是情报的属性,情报是知识的传递。信息、知识和情报三者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说信息是食物,那么信息内容即知识就是食物中的营养,而情报则是有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养分。简言之,“系统化了的信息成为知识,而知识中的特定需要即是情报”。

2 图书情报和知识管理的关系

2.1 图书情报

图书情报学是以知识为研究对象,以知识的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增强知识生产能力和提高知识应用效能为目标的一门学科。布鲁克斯提出情报学是关于客观知识的分析、组织、传播和利用的科学,情报学的任务是探索和组织客观知识。随着知识管理的引入,图书情报学的研究内容不断扩展,以知识为中心,知识发现、知识挖掘、知识构建、知识组织、知识仓库、知识管理、知识服务、知识营销、知识产权、知识创新、知识社会、知识生态等成了情报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2.2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研究对象,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目标的一门学科。知识管理是通过对拥有的包括信息、知识各种要素在内的所有智力资本进行组织、开发和运营,以实现知识创新、知识扩散和知识增值的过程。知识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对知识进行有限的组织、管理和利用,这里就必然要涉及知识组织的内容。

知识组织是关于以知识整理与交流活动为研究对象的诸如整理、加工、表示、获取和利用等一系列控制行为的理论和方法,是所有组织知识的方法、技术与能力的总和。知识组织的目标是对知识存储进行整序和提供知识。其原理就是要用一定的方法把知识客体中的知识因子和知识关联揭示出来,以便人们认识、理解和接受。人类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字表达了的知识”,通常是用言语、图表等方式,通过表述来实现,所以又称为“言明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在特定情景下的、难以明确表达的、必须通过个人的亲自体验、实践和领悟来获得的知识,是“尚未言明的”“难以言传的”“意会知识”“默会知识”。可见知识管理是既包括客观知识又包括意会知识的完整意义上的作为一个整体的“大知识”。

2.3 知识管理和图书情报学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网络型组织的出现,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图书情报学从对信息文献的研究领域进一步向知识层次深化、演进和发展,从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升华为对知识资源的组织建设。而知识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如何对知识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其重点在于对知识的有效导航。以知识导航为点扩展到知识组织、知识服务和知识创新三个管理层面。图书情报学与知识管理的共同点是二者的基本研究对象都是知识;二者的支撑条件都是技术;都有一个交叉点——竞争情报;都直接或间接与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与研究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文献、情报、知识分别是图书情报学和知识管理的逻辑中介;用户与图书情报员、知识管理人员则分别是图书情报学和知识管理的逻辑终点。所以说“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利用”既是图书情报学的必要基础和基本任务,又是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研究对象,它们之间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

图书情报学侧重对文献这种显性知识的管理,知识管理侧重对隐性知识的挖掘,这样二者在共同的研究目标——知识上产生了共鸣,可见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它们在研究理论和应用方法上可以相互借鉴和补充,并由此改进各自的薄弱环节,填补各自的空白。

综上所述,相似的产生背景、发展目的,共同涉及的研究领域是图书情报学与知识管理相互作用的基础。

3 图书情报学的发展是走向知识管理的基础

图书情报和知识管理之间的关系是学术研究者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要研究两者间的互动、促进关系,必须弄清图书情报学的发展过程及知识管理被引入到图书情报学的原因。

3.1 图书情报学的发展

早期的情报学定位在军事领域,情报作为“战时关于敌情之报告”,是对敌斗争的必要手段;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大量科技文献的解密,情报学转向了科学研究。20世纪40年代以来,图书情报学先后形成了以文献为中心和以信息为中心两种学科体系,由此情报学研究的重点开始转移到文献工作。60到70年代,由于文献量剧增,计算机在图书情报工作中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80年代,计算机大量应用于图书情报工作,图书情报自动化集成系统、文献信息管理系统、联机数据库检索系统的开发应用,以及图书情报网络化成为这一时期研究的主要内容。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竞争的加剧使得情报学研究逐步转向经济领域,研究的主题从“科技情报”转向“经济情报”,情报学与企业竞争能力结合产生的“竞争情报”成为这一阶段研究的核心内容。人类迈入21世纪,知识经济初现端倪,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向纵深发展,图书情报学的知识化呈现出加速发展的特征,图书情报学终于从以文献为中心走向以知识为中心,从文献世界、文献信息世界走向了知识内容世界,呈现图书情报学研究的知识化趋势。

3.2 图书情报学的知识化

知识经济的出现使图书情报学从刚刚开辟的对于“信息”的研究领域进一步向“知识”层次深化,从对信息资料的开发建设又升华到对知识资源的组织建设开发。

图书情报学的知识化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知识组织成为其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并且已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元数据、知识结构、知识发现、知识挖掘、知识仓库、知识库管理系统等,基于网络的超文本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了布鲁克斯“知识地图”的设想。

知识服务是21世纪图书情报学知识化研究的另一热点。长期以来,图书情报服务一直停留在文献的物理层面上,这种状态既没能满足用户的深层次的需要,也没能提高图书情报的学科地位,图书情报界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有效地组织控制知识资源,帮助用户发现知识、获取知识、利用知识,促进图书情报的知识共享和创新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图书情报的导向和定位也随之提高到一个新层次——知识服务。

除了知识组织、知识服务之外,21世纪情报学的知识化趋势在其他领域也有明显的体现。知识管理已被纳入情报学的研究领域,成为当前情报学研究的热点和最活跃的生长点。由于知识和信息所固有的内在联系,图书情报界在认识到知识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性之后,迅速将信息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的成果运用到知识管理领域,图书情报学正在以知识为中心进行重组和创新。

3.3 图书情报学中的知识管理

随着上世纪80年代网络型组织的出现,信息技术不断更新,仅仅靠信息管理已不能满足对信息进行深加工的分析和研究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文献信息环境和技术条件无法提供整理和加工大量信息的手段,不能提供用户真正需要的知识,检出的文献只含有知识,未能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因此也就不能生产新知识,造成资源和时间上的巨大浪费。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并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有效组织知识,合理配置知识资源,达到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目的,这就提出了知识管理的问题。

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转向和发展,就是以知识创新为目的代之以信息整序为目的;超越显性知识,向获取和发展隐性知识的方向发展。以知识的动态过程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而不是静态的知识为研究对象。信息管理以文献组织为核心,注重对信息的搜索加工与保存,对信息进行外部形态整合;知识管理则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知识共享为核心,注重对知识内容的整合。

为满足知识社会发展的要求,图书情报的研究重心不可逆转地从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转移,知识管理的实践活动也已在图书情报部分深入展开,这就为研究知识管理和图书情报之间的关系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4 图书情报学对知识管理的影响

图书情报学和知识管理属于不同的学科,形成发展的时代各不相同,都有各自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它们之间的差别也很明显。但是,情报和知识的天然联系,使得情报学和知识管理密切相关,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带动发展的关系,已成为大多数学者的共识。以下从图书情报学对知识管理的影响方面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4.1 图书情报学知识化发展是知识管理的基础

21世纪的图书情报学已逐步发展为以知识为研究对象,以知识的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增强知识生产能力和提高知识应用效能为目标的一门学科,无论在基础理论方面还是在方式方法的研究方面,尤其在技术研究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为知识管理的研究和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图书情报学知识经济、知识产权、知识传播以及其他基于知识的现代信息技术等研究的拓展,进一步完善了知识管理的学科理论,促进并推动了知识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活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管理在社会因素、企业因素、个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管理学理论尤其是情报学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一门受社会、专家和大众关注的新兴学科。知识管理的最大特点是展延性,它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知识管理必须在一定的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才能实现,才能用于社会和生产实践,才能体现其强大的功能。由此可以说,知识管理的诞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图书情报学的理论基础,它需要凭借一定的信息技术才能实现其功能。知识管理离不开图书情报学,图书情报学的发展带动了知识管理的研究,图书情报学的知识化趋势是知识管理的基础。

4.2 图书情报学的研究方法及技术对知识管理的影响

图书情报与知识管理有着极其密切的历史渊源。从历史角度看,图书情报是对知识进行管理的最早部门之一,图书情报工作者是最早的知识管理的研究和实践的倡导者。自图书情报产生之日起就开始对知识进行保存、组织、管理、挖掘、传播和利用,因此在文献管理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一套科学的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必将对知识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例如图书情报中分类法的发明,就对知识管理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分类法的出现使得人们有了一个对知识进行有效管理的纲目,从而使无序的知识有序化,这对于知识的管理、挖掘和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分类法是对知识进行管理的基础,其本身也是一套知识体系。可以说,图书情报工作中的分类法是对知识管理的最大贡献。

从信息技术看,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人和技术,信息技术是知识管理最重要的工具。信息技术以其大容量的存储,快速的传播速度,智能化的组织数据单元,无空间时间限制的交流方式等特殊优势,为知识管理获取、存储、组织、检索、利用知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从而促进了知识管理的实施。图书情报中信息技术的革新和进步对知识管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其不断向前发展。

4.3 图书情报学对知识管理的其他影响

图书情报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就是如何组建知识系统。知识生长在于知识创新,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和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创新。图书情报学的研究方法应用到知识管理中,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图书情报学将在知识创新中不断发挥更大的作用。

知识服务是21世纪图书情报学研究的热点和重要的生长点,图书情报工作的实质是知识资源的组织和管理,永恒不变的宗旨是促进知识成长,提供知识服务,图书情报服务是知识服务的一部分。它通过信息知识的搜索、组织、分析、重组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这是图书情报学为知识管理所做的具体的知识传播服务。

[1]王知津.从情报组织到知识组织[J].情报学报,1998(3):230-234.

[2]袁曦临.知识管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3]杨雯.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的关系[J].情报资料工作,2004(6):8-10.

[4]汤珊红.情报学的知识化趋势[J].图书情报知识,2002(2):17-19.

[5]李林华.知识管理理论下的情报学发展研究评述[J].情报科学,2007(5):156-160.

[6]邱均平,段宇锋.论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的变革[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2):5-8.

猜你喜欢
情报学情报图书
开放与融合:公安情报学进入情报学方式研究*
情报
情报
情报
图书推荐
构建中国特色的情报学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国内图书馆情报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探索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