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辉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天津 300060)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是20世纪90年代受循证医学思想影响而产生的护理理论,其核心是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根据护理人员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价值观、愿望和实际情况,三者结合制订出完整的护理方案〔1〕。其重要性越来越被护理人员所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本文通过对73例手术患者应用循症护理的方法,制定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术中压疮的发生,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选择我院手术室2009年5月至9月行全麻手术的患者73例,入选条件为:术前无压疮发生,且经waterlow评估表预测存在压疮风险。男45例,女28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5岁。手术时长最长15.5 h,最短1.5h,平均4.7 h。俯卧位5例,侧卧位13例,仰卧位40例,其他15例。本组73例高危患者中,仅1例俯卧位患者,右胸前出现2 cm×2 cm的表皮轻度破损,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压红或压疮。
2.1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小组成员由2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1名科研护士组成,学历构成为护理在读研究生1名,本科3名,专科1名,综合各自在临床经验、科研能力,以及教学上的优势,并加强循证护理相关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小组成员查找、筛选以及分析循证资料的能力。
2.2 提出问题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对压疮的防治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全球范围来看,压疮发病率与15年前相比没有下降的趋势。随着新技术、新人才的引进,本院相继开展了各种新型、疑难手术,手术时间延长,手术体位也比较复杂,2009年1月至5月已出现5例压疮。因此,提出需要解决的循证护理问题为:预防术中压疮的发生。
2.3 循证支持
2.3.1 检索资料 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选择“压疮”、 “好发因素”、“预防及护理”等为检索词,限定年限为“2000~2010年”,搜索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到206篇文章。以自由词压疮(pressure sorce)、压力性溃疡(pressure ulcer)检索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服务系统(FMJS),选取1篇文献。经过Joanna Briggs循证护理中心搜索有关“压疮”的最佳实践信息以及证据总结2篇。
2.3.2 纳入标准 研究对象为术前无压疮发生的择期全麻手术患者。研究内容为压疮的好发因素以及干预措施。研究结果为术中压疮的相关内容。
2.3.3 文章质量评价标准 循证护理小组成员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中的文章质量评价标准对选取的文章进行内在及外在真实性的评价,参照2001年英国牛津循证医学中心证据分级系统,根据证据的来源和研究设计的严谨程度将证据划分为相应的水平及推荐级别。
2.3.4 检索结果 通过对206篇文章的筛选,共选取11篇中文文献,1篇英文文献,以及Joanna Briggs循证护理中心最佳实践信息1篇。除“最佳实践信息”中相应观点指定为B级,其他研究均因未提及具体的随机方法,盲法、偏倚,以及证据局限性等因素,最终纳入的文章等级为“C”或“D”级,证据水平为“Ⅳ”或“Ⅴ”类。
2.3.5 循证结果 分析既往5例压疮案例: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48.6岁,手术时长2.5~13.5 h,平均7 h;俯卧位1例,侧卧位2例,仰卧位2例,有吸烟史者4例。通过文献检索,求证好发因素的循证支持:压疮发生的主要因素包括持续性垂直压力、摩擦力、剪切力,潮湿,这也是目前公认的四大因素;手术体位为侧卧位和俯卧位的患者,是压疮好发的高危因素〔2〕;Hoshowsky等认为手术时间>2.5 h是压疮的危险指数,并发现手术时间>4 h,每延长30 min会使压疮增加33%〔3〕;40岁以上患者较40岁以下患者压疮发病率高6~7倍,并且71%的压疮出现在70岁以上的老人身上〔4〕;多变量分析显示 ,吸烟量与压疮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停止吸烟,压疮危险性就显著减低。医务人员缺乏压疮有关知识是压疮防治的主要障碍之一。除此之外,手术室温、湿度,患者情绪以及营养状况均为术中压疮的诱发因素。
护理对策的循证结果:应用评估表预测压疮发生的危险性是预防压疮的关键一步。Norton、Braden和Waterlow 3种量表是国外评估老年压疮的主要工具,应用广泛,效果评价丰富,预测能力好〔5〕,而Waterlow量表则更为全面,可用于成人和矫形外科;改善皮肤受压部位的氧供 :赛肤润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脂肪酸,其主要成分是过氧脂肪酸酯,能通过分子置换起到环前列腺素化合物相似的作用,诱导血管舒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可明显改善受压局部氧供 ,改善缺血缺氧的状态〔6〕;在患者相应体位的受力点处,应加以海绵垫保护,以缓解压力。临床试验已证明,海绵垫具有透气好、吸水性强的特点,质量好的海棉能承受100 kg最大压力,减轻人体受压部位,保护骨隆突处;固定体位应加以衬垫。既往我科室2例侧卧位手术压疮均发生于健侧髂前,为固定过紧,且约束带无弹性;控制手术间温度为22~25℃,避免因体温升高引起高代谢,体温降低,影响血液循环而加重压疮的发生。
3.1 加强护理人员教育 本科室护理人员达60多人,队伍较大,但工作经历及学历程度参差不齐,很多人的压疮防范意识依然不强,且方法不统一,仅凭经验护理难以保证护理质量。循证小组通过对压疮好发因素及护理措施的求证,结合案例分析、讨论,以及模拟练习,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提高了大家防范压疮的能力。
3.2 完善术前评估 及时与患者沟通,消除其紧张情绪,并将压疮发生的风险告知患者及家属,获得理解和支持,使患者以最佳心态配合手术;对于受压部位受限的患者,应进行体位预置,以评估其耐受程度,为术中防护提供依据。
3.3 确定压疮高危患者 通过Waterlow评估表,确定压疮危险患者。Waterlow评估表的内容包括性别和年龄、体形、体重与身高、皮肤类型、控便能力、运动能力、食欲、心血管及全身情况、营养缺乏及药物治疗9大方面,累计<10分者为无危险,≥10分者为危险,10~14分为轻度危险,15~19分为高度危险,20分以上为非常危险。本组73例患者中,轻度危险者24例,高度危险者35例,非常危险者5例。通过此评估将患者分为不同危险级别,有利于科学分配医疗资源,避免了护理工作的盲目性。
3.4 促进皮肤血液循环 对于皮肤类型为非健康型(分值≥1分)的患者,可使用赛肤润涂抹、轻拍受压部位的皮肤,以促进皮肤血液循环,提高皮肤弹性;手术允许的情况下,术中对于可触及的受压部位每2 h给与轻拍,缓解局部压迫症状。经过护理干预,本组患者无1例出现此情况。
3.5 避免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 加强基础操作,规范体位摆放方法,尤其是特殊体位如俯卧位,须经专人培训。同时本科室引进各种高分子聚合物体位垫。改进了以往俯卧位体位垫固定不稳定,与皮肤接触面摩擦力较大的缺点,新型体位垫具有高分子聚合物与皮肤组织相容的特性,并能根据患者体形进行调节,固定牢固,充分保证患者术中的舒适安全。
3.6 术中体位改变时的护理 由于手术的需要,某些手术需要术中改变体位,如全椎体手术,俯卧位与侧卧位、平卧位的变换。虽然体位的转换也相应的改变了受压部位,但却增加了皮肤与床单位的摩擦,因此在改变体位时,需多人合作,协调一致,避免拖拉拽,并保持床单位或体位垫的平整、干燥。
3.7 维持患者适宜体温 除保持手术间温度为22~25℃外,使用棉被等遮盖物保持患者的体温,在冲洗腹腔时使用温热冲洗液,术中输血时将血袋放入37℃的水中复温后再输入,大量输入液体时也需将液体加温至37℃以免降低患者的体温。
3.8 建立压疮动态监测表 为压疮高危患者建立压疮动态监测表,包括术前访视的评估记录、术中防范措施的记录、术后对患者皮肤的评价、以及与病房护士的交接4部分内容。此表的使用,不仅督促了护理人员对防范措施的执行,而且将患者视为一个整体,使病房与手术室对压疮的护理做到动态而又连续。
3.9 术后回访 术中压疮是指患者在术后几小时至6天内发生的,其中以术后 1~3 天最为多见〔7〕。因此对于术后 30~40 min 后受压部位仍有压红的患者,术后应密切观察其进展的情况。本组中,发现1例俯卧位患者,术后右胸前出现2 cm×2 cm的表皮轻度破损,查找原因发现俯卧位体位垫高分子聚合体层与海绵体层易分离,造成患者麻醉后翻身过程中,出现两层面错位现象,以至于受压部位不平整。更正了这一缺点后,在后期同类手术干预中未再出现问题。有效的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
循证护理为制定护理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通过求证压疮的好发因素,提高了护理人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应用循证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注意研究依据应为当前最新、最实用、具有权威性的最佳证据,证据水平决定着循证护理的严谨性;结合临床制订有针对性、个体化的护理措施,而不是一成不变,盲目服从。在出现新的问题时,需要再次查证,更新已有的护理干预,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1〕 李锐,刘之超.循证护理的实施现状与分析[J].上海护理,2005,5(3):52
〔2〕 廖冰野.预防术中压疮形成的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5):72
〔3〕 王彩凤.压疮形成机制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7,1(22):74
〔4〕 李晓蓉.循证护理在骨科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7):14-15
〔5〕 王彩凤.3种评估表对住院老年人压疮预测能力的比较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15
〔6〕 陈丽萍.赛肤润改善受压局部血氧饱和度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5,20(12):17
〔7〕 何晓珍.术中褥疮的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1
(2010-10-09收稿,2011-02-11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