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敏
(邹城市图书馆,山东 邹城 273500)
阅读,关乎一个民族的兴盛和进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已逐渐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公共文化政策。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积极贯彻执行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印发的 《关于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的精神,把推动全民阅读活动作为图书馆的中心工作来抓。然而,在推动全民阅读活动中,部分地区公共图书馆没有充分发挥主阵地的作用,对公共图书馆如何推动全民阅读活动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因此,分析公共图书馆在推动全民阅读活动中的作用,探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于2011年4月21日发布的“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各种阅读媒介的阅读率均创新高,其中数字化阅读增幅最大。2010年,我国18周岁~70周岁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7.1%,比2009年的72.0%增加了5.1个百分点。其中:图书阅读率为52.3%,比2009年的50.1%增加了2.2个百分点,增幅为4.4%;报纸阅读率为66.8%,比2009年的58.3%增加了8.5个百分点,增幅为14.6%;期刊阅读率为46.9%,比2009年的45.6%增加了1.3个百分点,增幅为2.9%;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32.8%,比2009年的24.6%增加了8.2个百分点,增幅为33.3%。相比较而言,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增长幅度最大。
2010年,我国18周岁~70周岁国民人均阅读图书4.25本,比2009年的3.88本增加了0.37本;人均阅读报纸101.16期(份),比2009年的73.01期(份)增加了28.15期(份);人均阅读期刊7.19期(份),比2009年的 6.97期(份)增加了 0.22期(份)。在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的新形势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不懈地实施全民阅读工程,为国民阅读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推动了全民阅读,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的建设加快,为国民阅读提供了重要的载体。虽然我国国民阅读率不断升高,但国民阅读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浅阅读。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阅读趋向也日益快餐化、娱乐化和浅层化。人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没有习惯也没有耐心细致认真地进行文字阅读,阅读质量大打折扣,阅读的深度普遍不够;二是功利性阅读。一些读者因为工作需要或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读书,以实际功效或利益行为为准则而阅读。为升学而阅读、为考试而阅读、为找工作而阅读等功利性阅读非常明显。
图书馆是收集文献供读者借阅的场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图联共同制订的 《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指出:“公共图书馆是传播教育、文化和信息的一支有生力量,是促使人们寻找和平和精神幸福的基本资源。”公共图书馆因其公益性、平等性、开放性决定了它是全民阅读活动的一个主要阵地。公共图书馆的开放性为各类型读者提供了平等享有阅读的权利,其公益性保障了各阶层读者都能共同享受最廉价的社会阅读服务。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专业化的馆员队伍、开展各种阅读活动的设备和条件,在推动全民阅读中发挥着倡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和作用。作为社会重要的免费阅读空间,公共图书馆不但注重提高人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更是倡导全民阅读、终身阅读等阅读理念的推行者。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地区的文献资源保障中心。随着政府对公共文化投入的逐年增加,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馆舍和馆藏资源建设都迈入历史最好时期。在网络环境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实现,特别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成功实践,公共图书馆为全民阅读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文献资源保障。经过长期的发展,公共图书馆收藏了图书、期刊、报纸、视听资料以及数字资源等,种类齐全、学科覆盖面广,适合各年龄层读者阅读,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复杂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推行,公共图书馆也在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岗位设置、岗位竞聘、绩效工资改革等打破了以往僵硬的人才建设模式,建立了公平公正的人才建设机制,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从而使公共图书馆拥有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馆员队伍。公共图书馆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为全民阅读提供了充分的人力支撑,馆员在日常服务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快速准确掌握公众的需求,他们既是全民阅读活动的策划者,更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实践者。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公共图书馆要主动与其他机构开展合作,共同推进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要得到政府部门特别是文化主管部门的关心与支持,各企事业单位、街道、学校、民间组织要积极组织民众参与,各系统图书馆之间要实现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新闻媒体要加强对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宣传工作。合作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一是可以节省活动经费。公共图书馆可与书商合作举办读书活动,通过书商的赞助从而使图书馆有了活动经费的保障。二是可以扩大活动效益。公共图书馆与社会各界建立双赢的合作关系,特别是媒体的参与能提升读者活动的层次和档次,保障活动的顺利实施。三是可以通过招募志愿者,吸引社会上对阅读有兴趣的热心人士参与,共创书香社会。如在2010年世界读书日活动中,国家图书馆第一次与电视媒体合作举办以全民阅读为主题的专题节目——“2010书香中国”特别节目,该节目由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指导,由国家图书馆、中央电视台、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管理司联合主办,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协办。该节目通过探秘国家图书馆馆藏珍品,近距离接触国宝,还原消逝的古代吟诵方式,讲述名人的真实阅读故事,介绍城市的阅读推广经验,通过各个层面呈现中国人今天的阅读,既专业化又大众化,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充分展示阅读和书籍之美。这是公共图书馆与媒体合作推广阅读活动的成功范例。
导读书目是图书馆揭示文献信息的一种有效方式。图书馆编制的专业或专题推荐书目,便于读者选择所要阅读的图书,节省读者时间。
公共图书馆应立足馆藏编制本馆的导读书目,如编制专业新书、工具书、外文书等各种参考书目、书评文章等,也可以从新到馆的书刊中挑选优秀的、有价值的书刊向读者宣传推介。为拓展图书馆导读服务空间、提高导读服务层次、创新导读服务手段,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将编制的导读书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发布到本馆网页上,实现电子版和网络在线提供,使读者更为直观地了解导读书目内容和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充分利用图书馆。在编制导读书目中,除了本馆的采访人员外,公共图书馆还应借助当地各领域的专家参与到导读书目的编制中来,为读者推荐最新、最有价值的导读书目。
提高读者的阅读质量,开展导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读者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导读过程中采取富有诱导性、灵活性的方法,在了解和研究读者需要的基础上,利用科学的导读方法,引导读者读好书。另外,公共图书馆可以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开展经典阅读讲座,帮助读者理解经典名著,提高阅读兴趣。如重庆出版集团推出一套每月一辑的丛书《读点经典》,包含了经典语录、散文、诗词等。图书馆可订购该套丛书,重点为读者指导阅读这些经典名著。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广泛,不同读者群的信息需求有很大差别,公共图书馆要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阅读指导,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一个长期的阅读效应。对于以研究为目的的读者群体,图书馆可以为其建立重点读者信息服务档案,对其进行跟踪服务,及时针对服务效果与其进行沟通了解,进一步完善信息服务工作;对于业务学习、课题研究类读者群体,图书馆可通过参考咨询服务,从各种显性和隐性的信息资源中搜寻、分析和综合出有价值的针对性信息提供给他们,有效发挥知识导航的作用;对于应试学习类的读者,图书馆应采取图书品种少而精的原则,合理配置资源;对于大众休闲类读者,公共图书馆要加强普及类图书的收藏,开展不同主题系列书刊展示,同时对新到书籍做好新书的宣传推介,积极地引导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
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阅读的时空界限。面对读者日益增强的网络阅读需求,公共图书馆应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实现网络服务与传统服务并重,在保障实体图书馆优质服务的基础上,打造资源丰富的优秀网上阅读阵地,建立多元化的阅读平台。建设数字图书馆,开展多媒体阅览、网上阅读等服务;开设专题网页、嘉宾访谈、好书推荐、影视阅读等栏目,满足广大读者的网上阅读需求;建立“读者BBS论坛”,为读者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在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应加强网络阅读的指导工作,在尊重读者阅读习惯的前提下,加强对读者网络阅读的引导,大力推荐优秀的网站和电子杂志、电子报刊。公共图书馆还应发挥信息整合方面的优势,对海量的网络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搜索、甄别、整理,为读者提供优秀的网络信息导航,提高读者的网络阅读效果。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是全民阅读活动中一项重要内容。公共图书馆可利用自己的优势条件,举办新书展览、读书报告会、读书征文比赛、读者联谊会等活动,为广大读者获取信息、增长知识、接受教育提供机会,从而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2011年“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山东省图书馆学会、山东省图书馆、齐鲁晚报联合主办的以“品读经典,共沐书香”为主题的山东省第六届“全省读书朗诵大赛”,吸引了该省17地市公共图书馆参加。这次读书朗诵大赛在广大读者中引起热烈反响。举办读书朗诵大赛对于营造全民读书的社会氛围、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推动了学习型社会建设,在提高全民素质、培育文明风尚、引领全民阅读、营造书香社会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读书决定着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作为公民接受教育的终身学校,公共图书馆应积极推动全民阅读活动,让人们养成学习和阅读的习惯,在传承文明、传递知识、启迪民智等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姚贞.“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发布 [EB/OL].[2011-06-12].http://www.chinaxwcb.com/2011-04/22/content_220498.htm.
[2]洪文梅.公共图书馆在全民阅读活动中的作用与对策探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7):85-88.
[3]刘沫.论全民阅读中图书馆的协调、指导作用——以佛山市图书馆为例[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8(4):57-58.
[4]伍萍.公共图书馆对社会阅读的引导策略[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7(5):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