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学”视野下的图书馆服务

2011-03-18 06:51张云龙
图书情报研究 2011年3期
关键词:社群图书馆服务

张云龙

(西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兰州 730070)

休闲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所谓休闲,就是人们以各种有益于健康的活动为手段,追求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放松与和谐。休闲生活的终极目的是达到人的身心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人类对休闲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西方,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把休闲誉为“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是科学和哲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这一思想成为西方文化传统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从学术层面研究休闲,并形成学科体系则是近一百年的事。休闲学的核心观点是,休闲是人的生命的一种状态,是一种“成为人”的过程,是一个人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存在空间。休闲不仅是寻找快乐,也是在寻找生命的意义[1]。

毋庸置疑,休闲已成为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这个时代重要的特征之一。图书馆在为社会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同时,也应该适应人们的休闲需要,适应人们工作、休闲、学习并重的行为模式。休闲生活强调人是目的,强调休闲是人的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强调劳动与休闲并重的价值观,这与图书馆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公共服务是休闲学研究的对象之一,与过去传统的公共行政理论强调以最少投入取得最大产出的效率观不同,新公共行政学理论强调效率必须与公共利益、个人价值、平等自由等价值目标结合起来才有意义[2]。休闲的需要是公共利益的一个方面,也是社会及个人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途径,图书馆如何在公共服务的框架内,将注意力集中在大众的世俗化的需要上,在财力、物力许可的范围内,提供高品质的休闲服务,是一个有待研究的课题,也未尝不可以看作是图书馆实现自身价值突破的一种尝试。

1 休闲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书馆是社会文化生活中心之一,在传播文化,活跃大众业余生活方面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任何到图书馆的人都是有目的而来,也是希望有收获而去的。除了让读者获取知识、解决工作学习中的问题这些“高尚”的职能之外,图书馆也应该为市民提供一个放松、休闲、寓教于乐的场所,为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做出贡献。荷兰学者约翰·赫伊津哈所著的《游戏的人》认为,人只有在游戏中才最自由、最本真、最具有创造力。人的休闲生活,往往具有和游戏同等的效力,或者可以说,休闲其实就是一种游戏,是使人摆脱压力,认识自我的一种好的途径。图书馆的书刊,是一种公共物品。公共物品被大众享用的程度,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基本条件[3]。读者到图书馆“享用”的过程,既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同样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图书馆的服务,可以深入到读者休闲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美国的国会图书馆,每月都有一系列展览、朗诵、音乐会或其他精心安排的节目[4]。深圳图书馆开展的“市民学堂”系列讲座和“新年诗文朗诵会”、“读者联谊会”等活动,都拉近了图书馆与读者的距离,吸引了一大批到图书馆度过休闲时光的人。可以说,信息服务与休闲服务是图书馆工作不能偏废的两个方面。

2 基础设施是图书馆提供休闲服务的物质基础

图书馆的服务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实实在在的服务,并非臆想的空中楼阁。硬件设施是图书馆给用户的第一印象。图书馆的建筑、藏书、设备都是可以被感知、体验的实体。目前我们许多图书馆留给大众的生硬冰冷的形象,除了服务意识欠缺的软因素之外,硬件不达标也是主要原因。灰暗的建筑、老旧的设备、破损的图书报刊,自然无法带给读者精神上的愉悦,也与人们追求休闲惬意的愿望格格不入。反观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图书馆,除了积极争取政府投入,也会引入商业化的运作,使图书馆像身边的商业实体一样,生动鲜明地走进市民的生活。美国加州Cerritos市的公共图书馆建筑外观新奇悦目,少年儿童可以在大厅里观摩货真价实的恐龙化石,看书累了,还可以和朋友们一块儿看水族馆区的游鱼[5]。这样的情境出现在我们身边的图书馆中,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祝善忠在2010年的全国休闲工作会议上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实施《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增强和普及国民休闲意识,提高国民休闲参与度,加快推进休闲公共服务建设,大力推动休闲产业发展,培育一批与国际接轨的休闲城市、休闲企业、休闲品牌。图书馆事业虽无法纳入旅游业的范畴,但图书馆重视城市精神品格创建的愿望却可以与旅游业的发展形成双赢的局面。将图书馆发展为城市的休闲品牌,使图书馆建筑成为地标式建筑,成为游客最想去拍照留念的地方,这些特征与图书馆知识宝库的形象并非格格不入。

3 图书馆服务要契合休闲的消费属性

1949年通过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了图书馆的服务原则是“对社区的所有成员免费开放”。在践行这一原则的前提下,如果能换一种思维的角度,我们也可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读者在图书馆的休闲是一种消费活动。伴随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社会的到来,人们的闲暇生活与消费密切联系在一起,以至消费成为休闲的主要对象。有消费,就有被消费的对象,即产品。在现代经济领域,产品价值的衡量尺度已发生变化,人的休闲文化体验过程成为消费的主题。比之在电影院观看大片,在游乐场体验惊险,在健身房挥洒汗水,人们在图书馆的休闲活动同样强调体验的过程及伴随此过程产生的心理感受。如果读者的心理需求可以通过在图书馆的休闲活动得到满足,他就会认同图书馆的服务和产品。抛开图书馆的公益性不谈,若将图书馆和读者视为消费行为的双方,那么,使读者最大限度的满意,使其消费行为有价值、有回报,应成为图书馆追求的目标之一。消费行为是人们付出时间、金钱、精力的社会行为,在以往的工作实践中,一些图书馆纠缠于服务该不该收费的无休止的讨论争辩之中,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读者为获取图书馆服务而付出的时间成本(占用业余时间)、金钱成本(交通等付出)、精力成本。图书馆服务公益性与有偿性的矛盾不是本文讨论的主题,而且不是大多数读者考虑的问题,读者最关心的,是他的付出能不能有实实在在的回报,这种回报有时候并非可以眼见手触之物,图书馆能够提供的产品,也并非局限于书本的实体。读者在图书馆休闲消费的过程,已经具化为决定其消费意愿和消费习惯的体验过程,这个过程,虽然未必与金钱发生直接的关系,但却是人们经济生活的一种形态。图书馆通过高质量的休闲服务,既可以参与人们消费行为模式构建的过程,又利于图书馆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是一种自我的调适与完善。

4 图书馆休闲服务面临的时空困局

我国的双休日制度始于1995年,集中休长假的制度始于1999年,带薪休假制度也正在讨论和试点。休假制度虽然有争论、有调整、有反复,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人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可以在休闲中度过的。在全民学习的大背景下,不少人选择到图书馆“充电”的方式度过假期,但大型图书馆人满为患,一座难求,而对于居住地远离大型图书馆的人来说,到图书馆度过自己的休闲时光已成了一种奢望。图书馆休闲服务的要素之一是“闲”,即时间之闲和空间之闲。从时间上说,读者有没有“泡”图书馆的时间是问题之一。从空间上看,到最近的图书馆有多远的路程,也不能不考虑。仅仅从字面理解,休闲的状态也应该是轻松、惬意、无后顾之忧的,对大多数人来说,如果在准备去图书馆休闲之前,不得不考虑时间之紧、路途之远,这种休闲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要不要接受这样的休闲,也会成为两难的选择。

任何习惯于阅读生活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体验:我们周边的许多书店,已经取代了图书馆的某些职能。走进任何一家开架书店,都能看见大量或长或幼、或坐或站、忘我阅读的读者。这种情境,难道不是图书馆休闲服务所希求的状态吗?可见,让图书馆走一条层次化发展的道路,建设一批平民化、社区化的小型图书馆,并使它们像身边的书店一样走进大众的生活,是突破目前困局的根本途径。哪一天当我们可以利用上下班、接送孩子、买菜的间隙,到一家身边的图书馆去读一段赏心悦目的文字,而不必担心正常生活的秩序被扰乱,那样,休闲化的图书馆才会以一种现实的姿态融入我们的生活,图书馆的休闲化也会成为一种可以被大众接受的常态。

5 休闲学思想实践于图书馆服务的若干思考

5.1 营造宽松舒适的阅读氛围

人们休闲的目的是解除紧张与焦虑,追求心灵的安宁。对图书馆而言,开放和宁静的环境是读者寻求心灵恬静与舒适的最佳场所,人性化的服务是读者心情愉悦的客观保障[6]。图书馆要提供休闲服务,其自身首先要有休闲的心态和休闲的管理制度。所谓休闲的管理制度,并非放任、枉纵、无为的态度,而是图书馆放低姿态后,对读者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无微不至的包容。图书馆可以向读者和员工传达这样一种信息:读者就如同步入图书卖场的顾客,他有随便翻翻的自由,也有随时离开的自由,读者在图书馆的心情是放松自在的。例如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在1998年翻新开放后,增加了旅游指南、烹饪、电脑以及保健等书籍,还增设了咖啡座,大大满足读者休闲阅读的需求。在这样一种宽松的阅读氛围下,大多数读者会顺理成章、心甘情愿地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而不会因为环境的恶劣,下意识地挺起自我保护的锋芒。这是图书馆管理的化境,虽不免有乌托邦的嫌疑,但也绝不是无法企及的。

5.2 推进以合作、交流、参与为特征的服务文化建设

读者在图书馆的休闲活动,如果缺少了建立在个人兴趣之上的主观能动性,就会成为一种冷淡的观摩:止于享乐,无关心灵。对图书馆而言,既要在良好环境的基础上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还应该大力推进服务的互动性,促进创建一种全新的服务文化。近年来在国外兴起的Living library就是对这种开放式的服务文化的一种阐释。此类活动的主办者,可以是音乐节、学校、图书馆、社区等,在Living library活动中,图书馆请那些有特殊兴趣、信仰或经验的人担任“图书”,并标注他们熟悉的领域,让读者通过与他们交谈而满足各种需求[7]。在Living library活动中,图书馆是以“真人书”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社会人士都成为了图书馆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Living library营造的是类似于“派队”的轻松氛围,对读者而言,这既是一个放松休闲的过程,又是一种增长见识、人际沟通的好方式。

在网络世界日益强大的的今天,图书馆若能充分利用网络,则可以超越时空的阻隔,使图书馆的休闲服务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例如,推动以图书馆为核心的网络社群的发展,可以促使具有共同兴趣的人群形成一种基于网络的、围绕图书馆展开的、互动交流的生活方式。网络社群让现实中无法相交的轨迹在网络中汇聚。这种因共同偏好而建立起来的社群有较强的稳定性,虽然个人的偏好会随着时间和环境而变化,但社群会不断吸纳新的拥有这种偏好的用户,不断的新陈代谢会让社群的生命力延续[8]。图书馆作为某个网络社群聚会馆的“馆主”,则可以通过吸引和接纳用户、制定和执行规则、开发和引导大家共同的“偏好”,使人们业余生活的重心转向有意义的休闲生活。在实践中,图书馆创建的网络社群,在推介图书、推荐博文、引导讨论、倡导活动、宣传理念等方面,都可以有所尝试。目前不少图书馆的馆长,是在一定范围内有知名度的专家学者,如果能充分发挥馆长们的名人效应,以其名义建立网络社群,则更利于汇集人气。馆长作为社群领袖,可以参照驴友公社的组织形式,带领大家走出网络的虚拟世界,开展爬山野营、诵读诗文、志愿服务等有意义活动。在这种新型服务文化的关照下,人的休闲生活,也会是一种建立在合作、交流、参与基础上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5.3 积极构建有利于推动文本阅读的人文环境

图书馆在引导阅读习惯、推广阅读体验的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人们的休闲生活越来越快餐化的大趋势下,图书馆应该在推进文本阅读上下大力气。众所周知,网络的信息传达方式是多渠道超媒体的,网络阅读是一种碎片式的阅读,很难像阅读传统图书那样进行深层次的心灵交流和沟通[9]。图书馆要实践休闲服务的理念,应该着眼于培养读者深层阅读的习惯,让读者的体验超越从网络和书刊上获取只字片语的短暂快感,转而进行对经典的阅读和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探究。图书馆引导读者合理而适度地利用网络资源,积极倡导健康上网、快乐阅读的生活方式,对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也是大有好处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指出,阅读最重要的不是通过什么载体来读,而是读什么、怎么读[10]。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既有赖于读者的自省自律,也离不开包括图书馆在内的社会机构的正确引导。在实践中,图书馆可通过策划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致力于倡导读书、组织读书、服务读书,为全民阅读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培养公众对文本阅读的兴趣,使读者在深入阅读、经典阅读中提升品质与素养,积极推动“书香社会”建设。另外,还可以尝试顺应新媒体发展的趋势,把图书精品放在不同的新的传播介质上,使经典作品有新的为大家喜读乐见的表现形式。

文本阅读是图书馆的原生态,曾几何时,这种舒适自然、可触可感的享乐是我们脱离庸碌生活的必需。将这些逐渐远离大众的淳朴体验唤回的过程,也是图书馆重回大众生活的过程。由图书馆构建的或实或虚的世界,理应远离感官刺激,直达人性的深处。谁又能否认,图书馆的休闲服务,不是在帮助读者寻找生命的意义呢?

[1]马惠娣,刘 耳.西方休闲学研究述评[J].新华文摘,2001(8):170-173.

[2]陈 力.公共服务中的图书馆服务[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1):5-12.

[3]程亚男.图书馆服务的人文分析与评判——三论图书馆服务[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3):10-13.

[4]蔡 冰.以先进意识引导图书馆服务深入变革[J].图书馆杂志,2001(2):2-4.

[5]王培林.体验与图书馆服务的契合性探析[J].情报资料工作,2010(1):66-70.

[6]夏 迪.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3):75-77.

[7]张立亚.Living library对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5):86-88.

[8]沈禄政.跨越科层的网络社群.[2011-1-20].http://www.wowa.cn/Reporter/Article/103474.html

[9]赵洪波,王立名.文本阅读在网络时代的经典价值[J].情报资料工作,2006(4):109-111.

[10]逐渐丧失思考能力?浅阅读时代的深层思考[2011-1- 23].http://book.people.com.cn/GB/69360/12391975.html

猜你喜欢
社群图书馆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社群短命七宗罪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母婴电商的社群玩法
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
天使进化——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