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燕(宁夏图书馆,银川 750011)
宁夏岩画是宁夏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遗产。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被大量发现以来,在国内外引起了高度的关注。笔者搜集、整理了宁夏岩画研究文献资料,以便系统了解宁夏岩画研究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研究者提供信息参考。
21年来,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研究宁夏岩画的专著有17部。王系松、许成、李文杰和卫忠编《贺兰山岩画(搨本)》(1990.7),许成等编《中国宁夏贺兰山岩画拓片精选》(1990.7)和宁夏文化厅编《贺兰山岩画拓片选》(1991.9)收录了贺兰山岩画的照片、分布图、拓片,介绍了贺兰山岩画的基本内容,为研究岩画打下了基础。周兴华编著《中卫岩画》(1991.1)运用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的大量资料,说明中卫岩画的产生是远古时代人类原始宗教世界观的反映;书中以大量的图例,向读者展示了宁夏中卫岩画的丰富性。国际人类学著名学者林耀华先生,国际岩画委员会执行委员、著名学者陈兆复先生为本书题词、作序,国际岩画委员会主办的《国际岩画通讯》在世界范围内对《中卫岩画》进行了专题报道。[1]李祥石、朱存世合著《贺兰山与北山岩画》(1993.6)介绍了岩画的调查经过、分布状况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汤晓芳著《贺兰山·贺兰山岩画》(2000.8)介绍了贺兰山的地理位置、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贺兰山岩画概况等。周兴华著《岩画探秘》(2002.6)从中国古代岩画著录考,史前岩画与原始宗教、原始语言、石器工具、史前人类的活动轨迹、《山海经》原图、灵武岩画考察记、中卫地区岩画补遗、中卫地区和灵武岩画补遗与图版9个方面将作者多年来发现、积累、保存的岩画资料公之于众,对中国,尤其是宁夏的岩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束锡红、郑彦卿、吴琼著《贺兰山岩画与世界遗产》(2003.11)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介绍了贺兰山岩画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品貌,探寻了贺兰山岩画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阐述了贺兰山岩画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意义。李祥石著《发现岩画》(2004)记述了作者在岩画研究事业上的成长经历,又是一部当今岩画学的简历。高嵩、高原所著《岩画中的文字和文字中的历史》(2007.9)从贺兰山祭祀文字的旧痕和国内80多年“史前”考古成果中的远古华族文字信息,分析读出了岩画中包含的文字信息,具有较高的文化、历史研究价值。乔华主编《宁夏岩画》(2007.11)以精美的图片为基础,根据岩画分布从北向南、由东至西的脉系规律,重点介绍了石嘴山市、贺兰口、灵武东山、青铜峡市、中卫市等岩画及宁夏岩画大事记,该岩画图集的出版对进一步研究贺兰山岩画和申报世界遗产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郑彦卿,陈朝辉著《凿刻在石头上的历史——宁夏岩画》(2008.8)从贺兰山岩画的发现与分布、内容、重要地位、保护、研究利用以及申报世界遗产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周兴华著《解读岩画与文明探源:聚焦大麦地》(2008.12)作者对宁夏岩画发现纪实,大麦地岩画维纳斯、神龙岩画之谜进行了全面解读,并通过对人类史前史寻踪,探讨了岩画与黄河文化、仰韶文化的渊源关系以及东西方文化在大麦地的交流融合,并对大麦地史前“岩画维纳斯”“中国北方岩画研究”等争鸣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乔华、杨惠玲著《远古的呼唤:宁夏岩画研究历程》(2010)以丰富翔实的资料,对宁夏岩画自发现至今作了一次深入、细致的回顾,集历史性、知识性、普及性为一体,是全面了解宁夏岩画的导读性书籍,也是对宁夏岩画研究的一次总结。宁夏岩画研究中心编著《久远的记忆[专著]: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岩画精选》(2010)将七省区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800余幅岩画图片和文字介绍编著成册,从而推动岩画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刘长宗主编,柯文辉、高嵩、李文杰副主编《91国际岩画委员会暨宁夏国际岩画研讨会文集》(1999.12)和王邦秀主编,乔毅智、秦发生、李文杰副主编《2000宁夏国际岩画研讨会文集》(2001.9)两部文集收录了有关岩画国内外研讨论文80多篇,展示了贺兰山岩画和世界岩画研究的最新成果。
由文物出版社(北京)出版的2部,许成、卫忠编著,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辑《贺兰山岩画》(1993.6)和《贺兰山岩画拓本萃编》(1993.10)收录了岩画的分布地点与内容及石嘴山市、惠农县、平罗县、贺兰县、青铜峡市、中宁县等地的岩画,并对岩画的凿刻、构图、内容、年代的推断与分期进行了研究。刘光宁著《如歌的寂静——贺兰山精神之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9)从贺兰山岩画独特的丰富特征与历史内涵,分析展示了人性的方方面面和不同时代人们的爱与恨。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有3部,谢玉杰主编,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编纂《大麦地岩画》(2004)(全四册),李伟、张春雨主编,李祥石、束锡红、贺吉德副主编,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编纂《贺兰山岩画》(2007.8)(全三册)。两套大型图录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全面系统地介绍和研究了大麦地岩画和贺兰山岩画,并且对大麦地和贺兰山的文化遗存、文物景点以及地理、地质做了综述,对岩画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进行了客观分析。首次向世人展示了大麦地岩画和贺兰山岩画的风采全貌和细节信息,是极为珍贵的第一手人文资料。两套巨型岩画丛书的出版将对海内外岩画学术研究产生重要影响,在中国内地岩画学领域尚属首次,在国际上也属罕见。[2]束锡红、李祥石著《岩画与游牧文化》(2007.8)从大麦地岩画、贺兰山岩画、西夏岩画、游牧文化的发展与宁夏区域环境变迁、游牧文化与岩画5个方面对西北地区岩画的美术考古与游牧民族文化进行了研究。崔凤祥、崔星著《原始体育形态岩画》(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从遍布宁夏山川的数万幅岩画中,剥离出千余幅原始体育形态岩画,将其分类为狩猎、弓箭、剑术、奔跑、跳跃、投掷、攀登、摔跤、搏斗、乐舞、游戏、乘骑、工具、武器等内容,为研究原始民族体育文化的演变奠定了基础。
除上述正式出版的专著外,还有内部编辑印刷的资料,李文杰编撰《贺兰山岩画拓片集》(宁夏文化艺术中心、宁夏岩画艺术研究院校订,2000)收录贺兰山岩画拓片50幅。贺吉德主编《贺兰山岩画的保护与开发:报刊文选》(银川市贺兰山岩画管理处,2004.3)收录了近30年贺兰山岩画保护与开发的情况,为岩画研究工作者及广大游客提供了一份系统了解宁夏岩画的参考资料。
另一部讲述黄河流域岩画的丛书——《黄河流域岩画》已由北方民族大学着手出版,这不仅是北方民族大学的重大科研项目,也是我国和世界岩画史上的一件大事,对提高岩画研究的学术水平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宁夏岩画研究院和银川市贺兰山岩画管理处主办的《岩画研究》,主要刊载国内外岩画研究的新发现、新成果、新动态,讨论岩画保护、陈列、开发,以及岩画信息化,还包括多篇国外学者的论文提要,为研究岩画提供了信息平台。
在岩画研究中,岩画年代的断定是一个难题,直接影响到围绕岩画的其他学术课题的研究。因而,国内外学者都在积极探索,寻求比较可靠的年代断定的方法,尤其是自然科学的方法。目前对年代断定方法认识不一,众说纷纭。在高伟编著的《贺兰山与将军崖岩画之比较》(《东南文化》2008年第6期)一文中,通过贺兰山与将军崖岩画在制作工艺、反映内容、年代上的比较,认为贺兰山岩画刻制最早在旧石器时代至青铜器时代。许成、卫忠的《贺兰山岩画断代研究》将贺兰山岩画大致分为3期,即春秋战国以前、秦汉至南北朝、隋唐至西夏,其刻制年代上限在春秋战国以前,大约在商周时期。而刘贻清《贺兰山岩画的断代问题》(《宁夏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提出要从岩画本身所反映的内容、风格,与外部的地域、环境及其他方面的发生学、古生物学、古人类学、地质学、民族学、民俗学、史地考古、美学、宗教等多种学科相联系,进行综合比较研究,特别是古代野生动物属种群落的研究,才能得出较为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他认为贺兰山早期岩画的出现,最迟不晚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乌恩的《试论岩画的年代》(《文物》1994年第7期)认为,对贺兰山岩画中所见车、鹿图形及岩画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从岩画的内容、凿刻方法、遗痕、色泽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可以为断定贺兰山岩画的年代提供线索。
3.2.1 综合文化研究
薛正昌的《贺兰山岩画文化》(《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从岩画的产生及其历史的演进过程,开凿者、开凿年代、艺术特征、历史文化,论述了贺兰山岩画为中国乃至世界提供了人类早期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说明了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薛正昌的《贺兰山岩画历史内涵析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和张迎胜《贺兰山岩画的文化蕴涵》(《宁夏大学学报》(社科版)l992年第l期)二文,通过对贺兰山岩画中各种图像的分析,认为岩画反映了人类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宗教崇拜、原始巫术等信息,从而论述了贺兰山岩画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
3.2.2 历史文化研究
陈育宁、汤晓芳的《古代北方草原通道上的贺兰山岩画及其与匈奴文化》(《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认为由贺兰山岩画的一些特征,表明它与匈奴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其中一部分应产生于匈奴时代。朱存世、李芳《试析青铜时代贺兰山、北山岩画与欧亚草原丝绸之路的关系——兼论欧亚草原丝绸之路的东段走向》(《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通过对贺兰山和北山的鹿岩画与虎岩画的研究,反映出青铜时代欧亚草原丝绸之路的东段走向,认为贺兰山、北山即今宁夏北部地区是青铜时代欧亚草原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3.2.3 狩猎与畜牧文化研究
张维慎《试论宁夏古代狩猎业的发展》(《固原师专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1期),成城、卫忠的《贺兰山岩画与古代猎牧经济》(《宁夏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年第4期)二文,认为贺兰山狩猎岩画及羊、马、牛、驴、鹿、虎、狼、豹、狐等动物岩画,反映出夏、商、周至西夏、元时期,狩猎业是比较发达的,贺兰山地区乃至我国广大北方草原地区,狩猎经济曾经在一个漫长的时期内普遍存在。胡邦铸的《一场震撼山林的搏斗——贺兰山岩画〈围猎猛虎图〉试析》(《宁夏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一文指出,贺兰山岩画《围猎猛虎图》是我国至今发现的原始狩猎岩画中的稀有珍品。它反映了原始先民为了征服自然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勇敢精神。李克昌等《从贺兰山岩画看宁夏中北部地区古代畜牧业生产的现状与发展》(《宁夏农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通过对贺兰山岩画的分析和研究,认为古代生活在这里的游牧民族,从事畜牧业生产的方式经历了早期的狩猎时期、中期以游牧为主的原始畜牧业时期和后期由原始畜牧业到传统畜牧业的过渡时期。
3.2.4 宗教信仰研究
杜玉冰《原始宗教与岩画分期》(《宁夏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年第3期)论述了岩画与原始宗教的关系,研究了岩画的历史分期。认为岩画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是一定思维和认识的反映,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当然也就是原始宗教的产物,它与原始宗教有着大致相同的发生、发展、兴衰过程。盖山林《贺兰山巫师岩画初探》(《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认为贺兰山巫师岩画为寻找古文献记载的胡巫找到了源头,证实了我国北方草原巫教源远流长。朱存世、李芳《宁夏贺兰山和北山虎岩画图腾崇拜初探——兼论虎岩画的族属》(《北方文物》2003年第2期)通过对虎岩画图腾的研究,得知林胡是以虎为图腾的民族。李仰松《内蒙古与宁夏岩画生殖巫术析》(《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对我国北方内蒙古、宁夏地区的岩画所反映的生殖崇拜(即巫术信仰)进行研究,认为内蒙古阴山、宁夏贺兰山地区的岩画中,有很多画面内容题材是远古人类生殖巫术信仰的遗迹。
3.2.5 体育文化研究
西夏岩画是中古时期的历史印记和文化遗存,深刻反映了党项民族的社会理念、经济活动和民族脉络的发展。祁跃、崔凤祥、崔星《民族西夏党项族尚武精神在岩画中的演绎》(《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第2期)通过对西夏岩画中有关尚武精神的内容、社会风俗及岩画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为我们了解西夏党项族尚武精神提供了实证。崔凤祥、崔星《西夏岩画党项族军事体育活动考析》(《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0第1期)论述了西夏岩画许多题材涉及当时军事、体育方面的内容,对于现代军事体育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运动的研究都有较强的借鉴意义。秦文忠、李建华、潘义田《贺兰山岩画中的体育文化略考历史深处的民族科技之光》(万辅彬、杜建录主编《第六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暨西夏科技史国际会议文集》)认为,贺兰山岩画中反映西夏时期体育、生产和生活的内容,为研究西夏时期体育活动提供了可靠的见证,有待进一步探寻和研究。崔凤祥《史前北方游牧民族的射箭文化》(《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揭示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思维和生存斗争方式,生活情景以及情感和愿望,为我们全面了解古代弓箭的产生与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崔凤祥、崔星《狩猎岩画与原始体育文化》(《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第5期)、《游牧狩猎社会原始体育形象的文化蕴含略考》(《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原始时代狩猎活动的民族体育文化意蕴与特征》(《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以及崔凤祥、向亦明、崔星《贺兰山岩画社会人体运动形态的民族体育文化内涵》(《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等文章,从体育文化的视角研究贺兰山狩猎岩画与原始体育文化的亲缘性及相互关系,原始游牧民族如何表现他们的运动意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分析了类似古今体育运动的马术、摔跤、投掷、跑步、格斗等以及原始狩猎社会的人体运动形态折射出的民族体育文化内涵。朱小平、单颖、崔凤祥《原始体育文化植根与地域性因素考释》(《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探讨了贺兰山岩画中的原始体育文化与贺兰山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结构所形成的文化特征的关系。
杨占河《贺兰山岩画的现代审美价值与应用价值》(《艺术理论》2009年第9期)认为,贺兰山岩画不但在视觉艺术领域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在设计领域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李铁良《美的震撼,来自崇山峻岭之中——赏析贺兰山岩画》(《宁夏大学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2期)、党勇《论贺兰山岩画的写实主义和象征主义艺术风格》(《美术博览》2004年第9期)二文,从岩画的形态和表现手法、造型艺术,简要地评述了贺兰山岩画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蔡秀华、李海波《贺兰山岩画美学价值初探》 (《宁夏大学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1期)将贺兰山岩画独特的风格特征,概括为8个字“自然、简括、生动、朴实”。王毓红《论贺兰山岩画式样结构的演变》(《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认为,岩画式样结构是由简到繁的演变规律,说明大部分贺兰山岩画是人类童年时代的艺术作品。
王毓红《贺兰山独体羊岩画分析》(《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通过研究认为,贺兰山岩画独体羊岩画形式是由点、线和面三个形式元素组合成的一种符号,一个符号表达一个意义,没有符号重叠,每一个独体羊符号都是对一个对象的事物或概念的命名,它反映了人对世界的认知能力,是一种原始肢体语言。杨敏、束锡红《大麦地岩画图画文字新解》(《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2期)从大麦地岩画近万个图形中的1500个图形符号中找出了一批与古文字有关的图形进行研究,以引起更深入的探讨。杨敏、刘景云、束锡红《大麦地岩画与汉文字的关系》(《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5期)设想运用古文字知识尤其是甲骨文知识,解读大麦地岩画中象形符号和抽象符号的表意性质,寻找汉文字起源和发展的图画阶段,以证实大麦地岩画的文字性质。
许成《贺兰山岩画的发现保护及学术地位》(《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系统地介绍了贺兰山岩画的发现过程、数量、规模,分析了目前遭大面积破坏的原因,并就近年来对贺兰山岩画的考察研究结果及它在世界古代人类文化史上的地位进行了综合评价。李陇堂、吴玲娜《贺兰山岩画的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初探》(《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4期)在概述贺兰山岩画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岩画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岩画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对策。撖学文《论岩画的保护与开发》(《宁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对于岩画的保护开发提出了“科学保护,合理开发”的方针,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加固与防护、信息资料保护、建立研究机构。陈星明《银川建设世界岩画公园的优势及设计构思》(《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5期)对贺兰山岩画的发掘研究作了概述,分析了银川建设世界岩画公园所具备的优势及其初步设计构思。权东计、李建伟、刘兴昌《贺兰山岩画博物馆选址分析》(《人文地理》2004年第6期)以贺兰山岩画博物馆选址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贺兰口岩画和聚落遗址空间分布特点的基础上,论述岩画、聚落遗址、生态环境与博物馆选址的关系,并从地段环境、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和视觉景观4个方面对拟选的3个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确定贺兰山岩画博物馆选址的最终方案。
杜方《基于元数据标准的岩画图像信息的表示和存储》(《宁夏工程技术》2008年第4期)讨论了岩画信息的表示和存储方案,在对原始岩画信息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DC的岩画中文元数据标准,并对该标准进行了RDF:XML描述,实现了针对岩画XML档的关系数据库存储。
[1]周兴华.中卫岩画考察记[EB/OL].[2007-05-10].http://www.nxzxb.gov.cn/6/2007-5-10/150012@1922.htm.
[2]《贺兰山岩画》问世上海书展引起轰动[EB/OL].[2007-08-21].http://www.sh.chinanews.com.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9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