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 摘译 于萍 审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北京 100085)
痉挛性发声障碍(spasmodic dysphonia,S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原发性局部张力障碍,其特征为言语产生时喉肌不自主的痉挛。由于尸体组织难以获取,对SD和其他原发性局部张力异常性疾病的神经病理学研究极少。既往研究在Meige综合征、头颈部张力障碍患者中发现了黑质、蓝斑、中缝背核、顶盖及齿状核中神经元的缺失,黑质、基底核、疑核中可见罕见的Lewy小体。本文作者在1例SD患者颅内发现了内囊膝部局灶性轴突变性及脱髓鞘,矿物质如钙、磷和铁在内囊、豆状核和小脑的簇状聚集。本研究对比检查了2例确诊的内收型SD患者(有中到重度的发声中断)和4例对照组尸体的脑干组织,以探讨脑干的改变是否是发生SD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本研究利用HE染色、LUX/PAS染色及Bielschowski 银染,分别检测细胞形态学、髓鞘及轴突的改变,并分别应用鼠抗人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单克隆抗体、鼠抗人白细胞/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鼠抗人a-synuclein 单克隆抗体、鼠抗人牛磺酸单克隆抗体及鼠抗人泛素单克隆抗体检查上述物质的聚集。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采用盲法进行评估,根据异常程度分为:无(正常)、轻度、中度及重度,轻度异常为存在偶发的确定性病理学改变,即在保存良好的神经解剖学区域上出现单个细胞的变性;中度异常为10%~50%区域出现显著性改变,重度异常为全部或几乎全部特定神经解剖区域的改变。
结果可见SD患者及对照组脑干大体神经病理学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患者及对照组低位脑干核团形态学均正常,无异常蛋白聚集,无脱髓鞘或轴突变性。2例患者的孤束核、脊髓三叉核及锥体周围的网状结构中可见簇状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活化,其中1例患者的疑核、下橄榄体周围的网状结构中也可见同样的改变,2例患者的黑质致密部和蓝斑中均有轻度的神经元变性及色素脱失。
SD患者的正常细胞形态学及无异常蛋白质聚集与其他形式的原发性局部张力障碍患者的神经病理学报道相一致。而在DYT1张力障碍患者的脑网状结构、导水管周围灰质、脑桥脚及楔状核发现了泛素阳性的核周包涵体,表明不同的神经病理性过程可能是局灶性或全身性原发性张力障碍的病理生理学基础。由于SD患者脑干网状结构中簇状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激活的位置位于控制嗓音产生的感觉核(孤束核、脊髓三叉核)和运动核(疑核)周围,簇状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激活的存在可能代表了疾病特异性的神经病理学过程。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的簇状活化可能代表脑干局灶性炎症的部位,该部位在SD患者脑干水平改变感觉运动处理并调节控制嗓音和言语生成的髓上区域的上行输入。其局灶性活化还可能反映SD患者在皮质延髓束中自喉运动皮质通过内囊膝部下行至脑干核团的变性神经纤维终端反应性的改变。本研究中,SD患者脑干中没有发现轴索变性及脱髓鞘,可能的解释为下行纤维在脑干中分布非常稀疏及染色方法相对落后(未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轻度神经元变性以及黑质致密部和蓝斑中色素脱失与特发性颈张力障碍、Meige综合征及张力不全性扭转症患者中所报道的改变相似。因此,黑质和蓝斑受累可能代表了早期或晚期发病的原发性张力异常性疾病患者共同的神经病理学发生过程。
作者认为SD患者脑干病理学的上述改变,可能代表了继发于SD髓上区域改变的疾病特异性异常改变,但还需大样本研究以证实SD的发生与患者脑干和髓上异常改变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