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晓玲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
3例闵希豪生综合征患儿的中医情志护理
谷晓玲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
闵希豪生综合征;致病因素;情志护理
“闵希豪生综合征”(Munchausen's), 又称为 “人为混乱综合征”,是一种患者不断地编造夸张的病情并不断求医的心理方面疾病,患这种病的人会假装、夸大甚至是人为制造病情,以便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1〕。患者会精心策划,蓄意伪造症状和体征以获取别人的关心,或进行手术、检查和药物治疗。目前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压力不断加大,此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且目前的社会、家庭、学校因素等使学龄期的儿童患病人数亦有所增加。中医学把各种心理活动的情绪反应统称为情志,剧烈的情志变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精血亏损,2010年以来我们成功地运用中医情志护理对3例患儿进行心理干预。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 “闵希豪生综合征”患儿3例,均为女孩,其中12岁1例,13岁2例。3例患儿主因间断发热0.5~2个月不等,均以“发热待查”收住院。经过相关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住院后发现均为患儿人为将体温计放入热水中或测量体温时不停旋转体温计使磨擦生热等方法致体温计读数升高。经常规测量后体温正常。
1.2 诊断〔1〕高度怀疑该诊断时才进行相应的调查,获取其他医院有关该儿童的记录并仔细查阅。住院儿童应处于密切的监视下,包括法律允许的隐藏的监视器。较大的儿童确信他们生病了,并对能得到的更多关注产生了依赖,这会使儿童制造假的症状或导致闵希豪生综合征。
在中医理论中,精神心理活动属于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机能活动之一。人的情致活动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是人体在客观事物作用下产生的一种机能反映形式,是人生命过程中一种机能状态的表现。情志波动过于强烈、频繁,失去平衡的情致活动太过持久,在程度上超越了人体生理调节的限度范围等,都可以引起脏腑、经络、气血的紊乱,导致疾病发生。此3例患儿中1例患儿因学习压力较大,从而出现厌学、考试焦虑的学习类心理问题,因此故意伪造假象装病来逃避学习。1例患儿因家长工作较忙,平时对她的照顾、关心较少,感到很孤独。一次生病住院后,感觉到周围的人对他的同情和关心,感受到了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不再孤独,心理获得满足。病愈后两周,患儿即伪造虚假体温,在数所医院就诊1月余,以发热待查收住我院;另1例患儿因父母关系紧张、冷漠,经常吵闹,当她生病时,父母在一起照顾她,紧张的关系才会缓和,患儿认为只有她生病,家庭氛围才能和谐、宁静、和平、幸福、安定。
喜、怒、悲、忧、思、惊、恐七情是人对周围事物的反应,正常情况下对人体健康有益,但过激过盛则会破坏人体正常的气化升降而产生病态,故在临床护理中设法消除患儿各种不良刺激,通过调整精神情绪来调整气机,以达到调整和平衡机体整体系统。
3.1 情感干预
3.1.1 加强沟通,做好心理疏导
3.1.1.1 加强与患儿的沟通 沟通是中国传统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交谈前责任护士及时了解患儿的思想情况内心深处的一些心理活动,有哪些所思所怕心事及其由此产生的要求,及时地开导,内容要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开导患儿。善于倾听患儿的诉说,以缓解其思想压力和内心的孤独,疏导情志,达到心态平衡。
3.1.1.2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责任护士在与家长沟通时了解患儿的生活习惯、学习情况、家庭状况、平时的一些爱好、和同学的关系等,为情志护理方法的制定提供依据。在护理工作中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使之配合治疗,消除思想顾虑,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1.2 情志护理 青春期的儿童思维敏捷,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通过与家长和患儿沟通将了解到的情况收集到一起,针对患儿的不同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利用以下方法对患儿进行心理干预。
3.1.2.1 暗示 责任护士用激励振奋的语言、和顺的声调鼓励患儿,利用良好的语言暗示患儿你没有病,是健康的,使患儿心情舒畅,精神振奋,食欲增加。避免用消极的语言和低沉的语气,把消极情绪传达给患儿。3例患儿均由入院初期的精神萎靡逐渐能和责任护士与其他小朋友交流,2例患儿曾问家长:“我不发烧了,没事了,什么时候可以出院?”
3.1.2.2 开导 使患儿认识到“喜怒不节”是“生乃不固”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和其喜怒、喜怒有度”是养生的根本,引导患儿自觉地解除烦恼和消除不良情绪。用疏通开导,解其郁结〔2〕的方法。3例患儿的发病原因不同,针对不同的心结,责任护士主动为患儿介绍病区环境,同病室的小朋友,与患儿进行沟通和交流。
3.1.2.3 释疑 患儿多疑,认为自己有病,针对病情给患儿讲解一些医学知识。发热只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使其了解有关导致机体发热的原因,告诉她如何保持心情舒畅,维持身心健康。3例患儿从对医学知识丝毫不了解到对简单的医学常识有了初步认识,1例患儿自我感觉豁然开朗。
3.1.2.4 移情 利用语言或行为,将患儿的注意力从疾病转移到其他方面,通过爱抚、搂抱等方法,消除其紧张、烦闷之感,以使其减轻思想包袱,以利气血调和而使病除。此方法对厌学、考试焦虑的患儿尤其有效。与患儿谈论一些她喜欢的、感兴趣的话题,逐渐过渡到学习问题上,患儿表示自己已经痊愈了,出院后就去上学。
3.1.2.5 易性 指改易心志,改变患儿的不良情绪、习惯或错误认识,使其能恢复正常心态。因患儿注意力都在疾病上,或是没有脱离其他情志因素,整天胡思乱想,陷入忧愁烦恼之中而不能自拔。由责任护士与患儿交流,将患儿的精神注意力予以转移,使其忘却病痛,自我解脱,还用和患儿聊天等方法缓解患儿的心理压力。
3.1.2.6 相胜 其理论是根据五行相克学说,是中医独特的情志护理方法,是一种情志抑制另一种情志,达到消除不良情绪、治疗疾病的目的。向患儿家长了解患儿的兴趣、爱好、喜欢的饮食等,根据不同情况用不同的话题与患儿进行沟通,使患儿保持开朗、愉快的心情,以战胜其忧虑,认定自己疾病缠身的心态。3例患儿出院时均情绪稳定。
3.1.2.7 鼓励 患儿由于忧愁、恐惧、担心、紧张等心理,致其心事重重,压力极大。针对患儿倦怠的情绪,责任护士鼓励患儿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后给予表扬和奖励,使患儿对自己充满自信和信心。
3.2 行为干预 避免患儿伪造病情的特定条件。在日常护理中加强对患儿行为的关注,各项治疗和护理均由责任护士自行完成,不得交于家属,如:患儿体温测量必须由责任护士亲自守护10min,得出测量结果。当患儿在体温测量过程中有小便、喝水等借口时,护士要亲自陪伴,不得让患儿独自行动。
掌握和善于运用中医“五志过极的理论”及“以其胜治之”的治疗方法,即“恐胜喜、悲胜怒、喜胜忧、思胜恐”,在某一种情志过分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激发另一种情志以平息它。情志护理能调动患儿内在的积极因素,发挥自我控制的能力,对治疗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对她们的情志护理,如同爱心培养,如经常给他们讲故事,做游戏等,使他们很快适应环境,产生安全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3〕。及时了解患儿的思想情况,有哪些所思所怕的心事及其由此产生的要求,及时进行开导,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对患儿的致病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更有针对性的为护理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本组3例患儿平均住院7.3天,均治愈出院。
〔1〕 RichardE.Beherman,RobertM.Kliegman,HalB.Jenson.尼尔森儿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69
〔2〕 宁余音.对中医情志护理的探讨[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11(1):95
〔3〕 杨玉红,王春花.情志护理与疾病康复[J].现代护理,2009,6(4):84
(2010-10-09收稿,2011-04-15修回)
中国分类号 R473.72
B
1006-9143(2011)03-0162-02
谷晓玲(1970-),女,主管护师,护士长,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