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绘画理念对园林设计思维变革的影响

2011-03-16 13:07陈学文赵伟华
关键词:立体主义园林设计园林

陈学文,赵伟华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

一、现代园林形成的社会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西方社会处于一种极度动荡与快速发展的阶段。工业大生产所带来的设计水平下降问题受到了众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并开始积极的探索工业化时代的设计准则与审美标准。在艺术与设计领域中,绘画艺术总是作为变革的领军人物,带动其它领域的发展。这是由于绘画艺术的创作过程几乎不受到材料、技术与经济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作品可以不受约束的反映现实或表达画家的审美观、价值观。自19世纪末的印象画派就已经开始了对传统绘画理念的反抗,为现代艺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保罗·塞尚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之后的野兽派和立体主义画派都明显受到了印象主义绘画理念的影响,预示着现代绘画的形成。

当时,园林设计在现代绘画理念和先进的艺术运动推动下,开始摆脱传统模式,探索新的设计风格。园林作为艺术与设计领域的一部分,在接受新思潮方面明显落后于雕塑艺术与建筑设计。对于园林设计新途径的探索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正式开始,盖瑞特·埃克博、丹·克雷和詹姆斯·罗斯在《铅笔画》和《建筑实录》上发表的一系列关于园林设计新理论的文章,代表了学院派传统教条的瓦解,园林走上了现代设计的道路。

二、对现代园林有影响的现代绘画理念

19世纪末期,西方美术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艺术主题被明显边缘化了。艺术思潮在丰富的物质背景之下空前的活跃。“创新”的理念促进艺术思潮的更替,使艺术家在不断的否定他人与否定自我的过程中前进。对于新艺术表现形式的追求,使现代艺术表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以印象主义画派率先反对学院派艺术开始,与随后涌现的野兽主义、立体主义、达达主义、未来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艺术派别共同构成了西方现代艺术主体。

1.印象主义

1874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独立画展”代表着印象派的诞生,由克劳德·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而得名。参加展览的作品对传统绘画理念进行了颠覆,画家们为了重新在画面上恢复大自然的色彩和光线,与传统学院派的正统思想做了大量斗争。印象派画家发现“越是想再现他们所看到的世界,就越认识到真实并不完全在自然现象里和简单的客观自然中”[1],而是随着光线的变化或观者的不同,会出现千百种不同的真实。于是画家们走出画室到户外写生,用鲜艳的色彩准确的表现所观察到的世界。代表画家有克劳德·莫奈、皮耶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等。

受到印象派的影响,在塞尚和梵高的带领下形成了后印象主义绘画,他们一方面集成印象派的某些技法和对光与色的理解方式,一方面又认为绘画不能仅仅再现对象的光与色,而是要表现画家的主观感受和情感或表现“主观化了的客观”。后印象派是对西方现代艺术影响最大的画派,野兽主义、立体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画派都受到其影响。后印象画派开启了现代艺术的大门。

2.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是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第一个有宣言的艺术派别,1908年始于法国,创始人为乔治·布拉克、帕布洛·毕加索和莱热。毕加索的《亚威农的少女》是立体主义绘画的代表作。1912年,阿尔贝·格莱兹和让·梅青格尔的美术理论《立体主义》宣告了立体主义画派的正式成立。立体主义画家深受塞尚的影响,他们将自然看作是球体、圆柱体和圆锥体加以处理,作者在《立体主义》一文中明确指出:“理解塞尚的人就接近于立体主义”[2],该文阐明了立体主义绘画的基本理论:“不要让绘画模仿任何东西,让它如实地表现出它存在的理由”[2]31。

立体主义虽然最初并没有走向抽象主义,但是在立体主义后期,许多画家的绘画风格开始接近抽象绘画。如阿尔贝·格莱兹、让·梅青格尔、汉斯·霍夫曼等。

3.抽象表现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绘画风格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最早的抽象主义绘画作品出自于俄国画家瓦西里·康定斯基之手。他提出了“艺术是内在需要的表现”的新观点,成为抽象表现主义艺术的基本观念。

抽象表现主义画派的内部追求不尽相同,分为“抒情抽象”和“几何抽象”两类。前者没有完全抛弃形象,把对象表达和宣泄姿态作为创作元素,代表人物有康定斯基;后者依靠大面积的色彩和抽象的或不规则的几何形状作为创作元素,代表人物有彼埃·蒙德里安。

康定斯基的绘画不通过再现任何具体物象为表现手法,而是完全通过富有激情的色彩和饱含生命力的线条表现内心世界。他的主要作品都是采用音乐来命名,如《乐曲》、《即兴》、《交响乐》等,可以看出他的作品与音乐有相同的气质。他一直在探索新的绘画形式来使自己的绘画如音乐般具有流动性,最后他通过线条、色彩、空间和运动来表达自己的感性意识,不再参照任何具象的东西。

蒙德里安的几何抽象以垂直、水平的线条为基础,以红、黄、蓝三原色为依据,用以表现自然的普遍性。他主张艺术应在最根本的对立运动中保持平衡。在《造型艺术与纯造型艺术》一文中,他指出“抽象艺术反对事物的某种自然再现,但它却具有真正的人性。它反对在特定形式的文化期间所产生的传统法则,但它与文化的纯粹关系的法则是一致的。首先,动态平衡的基本法则是存在的,它与由特定形式所产生的静态平衡是相对立的。于是,一切艺术的重要任务是通过动态平衡的建立来破坏静态平衡。非具象艺术企图完成这一任务,即破坏特定形式和建立起各种相互关系、共同形式或自然线条的和谐”[2]206。

抒情抽象和几何抽象虽然创作元素有所区别,但是他们的艺术主张却是一致的,即抽象表达,表现主观感受。抽象表现主义画家以直觉和想象力为创作出发点,拒绝任何有象征性、文学性、说明性的表现手法,他们这种绘画风格和创作思想在现代艺术与设计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在现代绘画理念影响下形成的园林设计特点

通过对印象主义、立体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画派的产生背景及绘画理念的分析不难看出,20世纪初的西方社会是一个社会动荡,思想活跃的年代。画家作为社会的先锋群体,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敏感的心理对工业社会的进步做出反应,勇敢向学院派的传统思想发起挑战,成功的摆脱了古典主义教条。绘画艺术的成功转型深深的刺激了建筑界和园林界,开始在绘画艺术的带领下背离传统,探索新的设计道路。

在绘画和建筑的影响下,欧洲和美国的一些建筑师和园林师在20世纪20~30年代开始寻求新的园林形式。直到20世纪40年代初,许多优秀的设计师聚集在哈佛,在《笔触》和《建筑实录》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园林设计提出了功能主义的设计理论,爆发了以丹·凯利、盖瑞特·埃克博和詹姆斯·罗斯为代表的“哈佛革命”,标志着现代园林的诞生。

1.强调抽象的平面布局

“抽象”即“具象”的对立面,是通过对众多客观事物的分析与总结而提取的本质特征,也就是对事物更理性的深层次表达。从19世纪后期印象派最早开始了对“抽象”绘画艺术的探索,但是印象派、野兽派和立体主义画派都只是在“抽象的路上”,并没有发展成熟,直到抽象表现主义才形成了真正的抽象艺术。抽象艺术摆脱了传统绘画理念的束缚,绘画自身的艺术价值受到重视,不再局限于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传统绘画主题也明显被边缘化了。

绘画艺术与古典的分离对园林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园林界对于园林新形式的探索。现代园林形式较传统园林而言最大的不同是服务对象与平面布局的区别。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古典园林都普遍服务于社会的上流阶层,是社会地位、权势与经济实力的象征。而现代园林形式是服务于城市居民的开放式园林,建设目的是为市民提供绿色休闲空间、净化空气和精神慰藉,这种目的完全相悖于为贵族服务的传统园林。不同的服务对象与相异的建园目的就必定导致造园手法的不同。

西方传统园林讲究严格对称,整座园林以体积巨大的建筑物为基准构成主轴,建筑物作为园林的重点被设置在中轴线的终点。主轴线与副轴共同组成园林的道路网,在轴线的交点上形成小广场,园址布局体现严格的几何图案。而现代园林注重的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追求构图简洁、形式自由多变、空间层次丰富。

巴西艺术家兼园林设计师布雷·马尔克斯是现代园林的代表人物,他在20世纪20年代曾留学德国学习绘画,深受当时的抽象表现主义等先锋艺术的影响,回到巴西后进行了一系列抽象园林的实验性活动,他将巴西土著印第安原始艺术、西方巴洛克的统一形式与思想以及本地特色植物揉合到一起造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设计风格。马尔克斯竭力反对对称性,在他的设计中充满了曲线,是一次大胆进取的尝试。在马尔克斯设计的巴西教育部大楼屋顶花园中,采用绘画艺术作为造园的基本组织手段,以浓淡不同的植物绿色作为基本调子,色彩艳丽的花带以曲线的形式穿梭于其中,马赛克铺地也采用蜿蜒流动的线在园中伸展流动。他的园林设计作品具有抽象画般的效果,对曲线和色彩的应用受到米罗、克利和康定斯基等艺术大师的影响。马尔克斯对新园林形式的探索丰富了现代园林语言,他对本土文化的重视也成为现代园林设计师学习的榜样。

2.流动的空间形式

绘画一般通过两种途径对园林设计产生影响:一种是绘画理念和表现方式直接对园林设计的空间划分形式和色彩搭配等产生影响;另一种途径是绘画理念首先刺激到建筑设计,通过建筑设计进而对园林产生影响。现代园林就是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现代主义建筑的空间概念的影响,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空间表现形式。

现代主义建筑的空间概念主要是受到立体主义艺术的影响。立体主义艺术摆脱传统的中央透视法,用多变的视角和思维表现事物的真相,同时在作品中加入了时间概念,为观者提供思维空间,将观者引入到画中的空间。这种空间理念经过吸收与处理被运用到了现代主义建筑中,使现代主义建筑表现出内外空间的连续性以及空间的流动性。1928年,勒·柯布西耶设计的萨伏伊别墅是经典的现代主义建筑,这座表面平淡无奇的建筑,摒弃多余的装饰,设置横长窗,使光线最大限度的射入室内空间。动态的、开放的、非传统的空间组合形成流动的室内外空间,在传统空间的三维度上加入了人在其中连续位移而产生的时间因素(第四维度),建筑空间呈现出多变的效果。

现代主义建筑所采用的这些空间概念对变革园林的空间处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西方古典园林设计认为自然空间只有得到清晰地界定才能被感知,以法国的规整式园林为代表,流行整齐、对称的几何图形格局,空间是通过轴线组织起来的序列,再通过界定要素形成闭合体。而现代园林从现代建筑的空间概念得到启发,打破这种空间布局形式,在园林边缘避免采用硬质栏杆和绿篱划分空间,形成“流动的空间”,给人以动态亲近之感。正如哈普林所说:“空间互相流动没有边界”。

丹·克雷是美国风景园林设计师,他的设计作品从来都没有一种特定的模式,他选择生活在森林与农田之间,为的是保持一个开放的思想,“以孩子般清澈的眼光去看世界”,这样能够让自己去观察和感知周围形式和比例的协调,产生真正的设计,而不是去模仿和装饰。克雷主要是运用古典要素,如规则的水池、草地、平台、林荫道、绿篱等,但他设计的空间是现代的、流动的。他从基地的情况、客户的要求以及建筑师的建议出发,寻找解决这块基地功能最恰当的图解,将其转化为一个个功能空间,然后以几何的方式将其组织起来,着重处理空间的尺度、空间的分区和联系。他的代表作品北卡国家银行广场,布满草皮和预制混凝土的网格,其间穿插几条狭窄的水槽打破网格的严谨,水槽尽端是圆形小水池。在此案例中,除了统一的几何构图,还有一些饶有情趣的细节处理,例如地下车库的入口处理,他采用一条底部是透明玻璃的水渠充当了地下车库入口的采光天棚,光线透过动荡的水波照射下来,形成变幻莫测的景象。克雷的作品是一种技巧性的平衡,一边是与自然界的动态联系,一边是对细节的敏锐关注。他把自然的空间带到了城市中心,让我们与大自然进行直接的交流。

3.形式结合功能

自印象派以后,现代主义艺术就开始不断地寻求新的表现形式和自我表达方式,绘画从具象走向了抽象,从传统绘画的再现客观世界转变为表现主观世界,绘画自身的艺术价值得到了体现。现代园林跟随绘画艺术,尝试对自身价值的挖掘,使用功能和艺术魅力是现代园林自我价值体现的两个主要方面。而园林的外在形式不论多么的狂放不羁,但是其体现出的终究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这几种关系的和谐存在。罗斯推崇美国建筑师路易斯·沙利文的名言:“形式追随功能”,认为景观的形式是在对功能的思考中产生和发展出来的。

托马斯·丘奇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加州花园”风格的开创者也是美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奠基人之一。他受到“立体主义”的影响,利用多重视觉焦点产生无尽的视觉感受。他将新的视觉形式运用到园林中,同时满足所需的功能要求。在丘奇的设计中,立体主义的形式语言如锯齿线、钢琴线、肾线、阿米巴曲线,被他结合成简洁流动的平面,结合花园中质感的对比,运用木板铺装的平台和新物质,如波状石棉瓦等,形成了一种新的风格。丘奇最著名的作品是1948年建造的唐纳花园,庭院的轮廓以锯齿线和曲线相连,肾形游泳池流畅的线条以及池中雕塑的曲线,与远处海湾的“S”形线条相呼应。他的设计体现了业主的个性和实际需求,同时也反映了基地的特征。

四、现代园林设计变革对我国当代园林设计的启示

随着我国经济、哲学、文化、艺术的发展,多元化的现代园林较范山模水的传统园林而言更具表现力,更适合当代城市建设。近些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绿地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一方面,为园林设计探索提供了大量机会,另一方面,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其中对设计趋同现象和缺乏人文关怀的问题的解决已经迫在眉睫。如果对于现代园林的应用只是停留于传统模式,是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的,现代园林的创新精神和对于其它艺术形式的借鉴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园林作为三维或四维(加入时间概念)的空间艺术,为人服务的目的必须放在首位,在不起破坏作用的前提下,进行艺术风格的探索。在我国当代园林设计中,应该充分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基址特征等背景,然后再根据这些条件进行分析,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个体设计方案。总之,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为园林设计师提供了大量的机会,抓住这一契机不断的探索、创新与实践,我国园林艺术一定会快速进步。

[1] [美]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绘画·雕塑·建筑[M].邹德侬,巴竹师,刘 珽,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20.

[2] [西]毕加索.现代艺术大师论艺术[M].常宁生,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7.

猜你喜欢
立体主义园林设计园林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立体主义迷宫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的探讨
园林设计中的灰空间
略论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用几何体表现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