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定民
(陕西省渭南市石堡川水库灌溉管理局,陕西澄城715200)
石堡川水库位于陕西关中东部,水源以洛河一级支流石堡川河径流为主。大坝地处洛川县石头乡盘曲河村东500 m处,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供水等功能的Ⅲ等中型水利工程。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820 km2,设计总库容6375万m3。灌区设干渠一条,总长38.71 km,设计流量9 m3/s;支渠8条,分支12条,总长215 km,设计流量在1~5 m3/s之间。主要灌溉澄城、白水两县的32万亩农田。
灌区开灌以来,累计引水4亿m3,灌地450万亩次,灌区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灌区位于渭北黄土塬区,气候条件恶劣,加之受原技术水平和施工经济条件限制,工程设计标准不高,衬砌率低,渠道经过几十年运行,原衬砌渠道大部分遭到破坏,致使渠道渗漏严重。因此,有效提高水利用系数,保护输水工程安全运行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陕西省关中九大灌区世行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工程相继实施,根据灌区工程运行的实际情况,在支渠改造中推广了U型衬砌,采用了合理的外倾角的设计,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渠道面貌焕然一新,节水效果十分显著。现就外倾角的技术问题和大家做一探讨。
1999年以前,灌区就对支渠进行了的U型衬砌改造,当时考虑到外倾角越小,施工越方便,对提高表面质量及内在质量效果越明显,故所有改造的U型渠道外倾角均采用8.5°。但由于灌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冬季气温低,冻胀破坏力强,实践证明外倾角8.5°的U型渠道在运行2~3年后,衬砌板直线段在冻胀力及外力作用下,基本从衬砌底部向上1/3高度处内倾倒塌。经过多年的运行,原衬砌渠道仅能保存圆弧段的混凝土衬砌,衬砌板后的土方也随之倒塌,淤积于渠道中,严重影响灌溉效益的发挥。
1999年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工程实施以后,灌区对一支渠、四、五、六支渠道进行了U型衬砌改造;2001年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开始实施,先后对四、五支渠下段、六支及六支二分支、七支一分支、八支正支及二分支进行了U型衬砌改造。改造项目的外倾角调整为12°,截止目前,外倾角为12°的所有渠道现状良好,无衬砌板内倾和冻胀破坏现象。
1)冻胀破坏
灌区冬寒、夏热。根据黄龙气象站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 12.2℃,绝对最高温度 36.9℃,绝对最低温度 -25.1℃。,属寒温带半干燥气候区,最大冻土深度为0.4 m左右,因灌区主要为小麦冬灌及玉米夏灌,按照往年惯例冬季灌溉时间为每年11月20日左右开始,历时30天左右,春季灌溉时间为每年3月10日左右开始,历时50天左右,夏季灌溉时间为每年6月10日至8月20日左右开始,灌溉历时30天左右。冬灌时渠道存在冻胀现象,过去设计只注重考虑了防冲和防渗问题,对渠道冻胀考虑不周、重视不够,导致大部分渠道因外倾角小而造成冻胀破坏、渗漏、淤积严重。根据工程现场调查发现,凡冻胀破坏渠道都明显有裂缝和下部混凝土隆起现象。破坏渠道达80%以上。
工程在运行其间受资金等条件的制约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和养护,加之农民不合理浇灌、取土等人为破坏,加剧了渠道防渗工程的老化进程。
1999年以后的支渠改造.所有结构形式统一为U型断面。为了减小渠道破坏渗漏,首先将外倾角加大至12°,在现浇板后铺设了防渗膜,根据渠道流量适当加大衬砌厚度,厚度为8~10 cm。同时加大了渠道管理及日常养护。
根据过去灌区渠道衬砌的断面型式,主要有梯形、8.5°外倾角的U型渠道。渠道边坡的破坏主要在衬砌下部的1/3处,而U型渠道的U型部位抗冻胀能力最强,因此在合理的选择外倾角及直线段长度的同时,直线段与弧段的连接必须在衬砌高度底向上的1/3以上。而理论上渠道的外倾角越大,渠道越稳定,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外倾角越大,施工难度越大,蜂窝、麻面、表面平整度愈难控制,占地面积也越大;外倾角小,虽然能有效的降低施工和质量控制的难度,但直线段的抗冻胀及抗内倾能力降低,渠道结构稳定性相对较差。合理的选择外倾角度至关重要。
1999年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工程实施后,灌区在对四、六支渠改造采用了12°夹角,五支渠改造采用了15°夹角。在运行管理过程中观测,两种外倾角的渠道都比较稳定,改善水流条件,减少淤积,同时减轻冻胀破坏,延长工程寿命。但12°外倾角的渠道占地面积小;更加有效的减少了工程回填量,缩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外形美观,宽深比优于15°夹角。因此,灌区在所有的支渠衬砌中,都采用了12°的外倾角。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砼外倾角越小,边坡坡度越小,砼内气泡容易消除,蜂窝、麻面愈少,同时砼表面平整度愈易控制。
12°外倾角U型断面较8.5°外倾角断面抗冻胀性能强。
在工程实践中发现,U型砼渠道冻胀破坏主要发生在阴坡衬砌下部的1/3处,12°外倾角U型断面将破坏位置放在了弧形断面处,有利于抵抗冻涨破坏,外倾角的加大增加了对破坏的抵抗力,增强了渠道抗冻胀的性能。
根据计算,外倾角增大,渠道稳定性越好,但相应的占地
面积大,渠道土方工程量增大,砼工程量也有所增加,相应工程成本增大。为了合理的选择既经济又实用美观的U型渠道断面,我们通过工程实践、比较,认为12°外倾角的渠道在满足我灌区的具体情况的同时,有效的降低了工程成本。
U型断面较梯形断面每公里输水损失可减少3.7%,防
渗效果最好,它近似于最佳水力断面,水流条件好,流速大,输水输沙能力强。通过以纵坡比1/2000,半径、斜坡长各为1 m的渠道为例(见下表),只有12°外倾角的渠道既能满足强度要求,又能有效的增大过水流量。这样,只要选择合理的纵坡比,既能节约水量,渠道又不易淤积。
同样以纵坡比1/2000,半径、斜坡长各为1 m为例,灌区215 km的支渠,仅占地面积一项,15度比12°多占地25亩,18度比12°多占地48亩;同时由下表可以看出,过水面积也随着外倾角的加大而降低。
表1 断面计算表
渠道夹角直接影响渠道的美观,无论渠道是宽浅式还是窄深式,都显得不美观大方,只有渠口宽度与渠道深度的比例在1.34~1.36之间,渠道才显得美观大方,同时还要满足直段长等于半径,而要满足以上条件,12°夹角时最理想的选择。
石堡川灌区在U型渠道防渗衬砌工程中,针对过去U型渠道断面设计(8.5°外倾角),在冻胀力作用下直线段易倾覆破坏的现象,我们积极选用12°和15°的外倾角,在实践中试验、探索,通过多年的总结,认为12°外倾角的U型渠道断面设计在我灌区应用效果良好。近年来累计衬砌支渠48 km,经过十年的运行管理,无一处发生内倾倒塌现象,大大提高了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及灌溉输水能力,节水效果十分显著。给灌区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对提高灌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灌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现灌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外,12°外倾角的U型渠道断面设计,对提高防渗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造价和提高工程效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为我灌区渠道防渗乃至灌区实现水利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