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宝仓
(西北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127)
近年来,城市风貌在我国城市建设中被逐渐重视,很多大城市开始进行城市风貌规划和整治,但其成效各异,没能形成一套适用于各类城市的理论和实施方法。而作为城市风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城市水系景观的风貌规划也缺少相关的方法研究,仍需要更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全球化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但其本身也带有种种冲突和矛盾。在带来先进的学术思想和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文化的新殖民主义。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千城一貌,城市的地方性和传统性日益遭到破坏和侵蚀。城市的历史风貌日渐丧失,城市间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小。正因为这些原因,城市风貌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
城市风貌规划的意义在于改变以往的城市规划模式,彰显城市个性和特色,完善城市的规划体系,提高规划管理的绩效,构建视觉感官的空间景观,建设一个满足居民文化和物质双赢的宜居城市。并通过对城市特色的挖掘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使城市能够更好的向着良性的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与自然的纽带。亲水是人类的本能,世间万物都离不开水,人类与水的不解之缘,正如人类本身的历史那样悠久。水也是城市之源,是城市命脉所系。人类从最开始因水而居,逐渐形成聚落,在不断发展中城市才逐渐成型。纵观那些被历史淹没了的城市,大多都是因为水的原因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自古就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见水在某种程度上能影响到人本身的特质,可以区分开来不同地方不同聚落所哺育出来的人们。反之,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群应该有不同的“水”与之相结合、相适应才能和谐,才能彰显出城市和居民的特色,才能在这个千城一面的城市现状中脱颖而出,不被历史的河流所淹没。
因此水系景观的风貌规划对于彰显城市特色有着非常重要和直接的作用,是城市风貌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风貌规划中,应着重考虑水系风貌规划,并对它的规划方法和内容进行周密的考量,充分体现独特的水魅力。
在城市的街道、广场、绿地、公园、小区等公共空间中,水是空间环境中最具有生命力的部分,要在这些空间中展现人们的亲水性,满足人们对于“水”的眷恋。
2.1.1 自然水系及已有水系的利用
有自然水系或历史上存在的水系的城市应充分利用其自身的资源,结合就近水系营造景观,设立开敞空间供人们休憩娱乐。
在设计原则上应遵循:1)原真性原则。应在不破坏或发展其原有风貌的前提下进行规划利用,尤其对于历史上存在的水系(如护城河),应尽量保留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如西安的环城公园,结合城墙和护城河修建起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在满足人们对于开敞空间需求的同时,又延续了城墙和护城河之间的关系,使城墙、公园和水系合为一体,并使“护城河”的概念深入人心,体现了其历史内涵。2)安全性原则。安全问题是水系规划中一个重要环节,应从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如材料的防滑、踏步的高低、水体的洁净度等。3)节水原则。在有效的利用水系的同时应充分考虑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2.1.2 人工水系的设计
缺少自然水系的城市更应重视人工水系的建设,以满足人们对于亲水的需求。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参与性的原则,通过对人体的触觉和视觉的刺激和诱惑,来吸引观赏者参与,以达到人与水的互动。
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城市的特色,结合城市文化进行造景,力求在满足最基本的亲水需求的同时,展现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形成自己特有的水文化,以区别于其他城市。
每一个悠久的城市,都会和一个悠久的“水”结下不解之缘,而每个悠久的“水”,又都会有一个悠久的故事。我们在设计和规划水系风貌的时候,应充分地挖掘甚至赋予其内在的历史文化,让其具有丰富内涵。而这种内涵可以是本身内在的,也可以是由外及内的。
2.2.1 本身内在的挖掘
城市中的自然水系和历史遗留下的水系,本身就见证了城市的历史,折射着整个城市的文化,我们应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利用外在的小品、植被、景观等来展现其内涵,并通过文化传播的渠道来追述和延续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认识它。
2.2.2 由外而内的赋予其内涵
表象是内在的表现,再有内容的事物也需要外在来表现,但只是为了表象而存在的表象是没有生命力的,规划也是。对于水系的风貌规划,我们在追求其外在表象的同时,更应赋予其文化内涵。形只能维持数十年,而其内在却可以长久的流传。在规划中我们可以利用水系的外形来寓意其内涵,并将其合理化的展现出来,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展现城市的风貌特色。鄂尔多斯阿尔寨石窟寺旅游规划中的坛城广场水系规划,就体现了这种方法。(说明:该规划虽不是城市风貌规划,但可以形象说明由外而内的赋予水系内涵的方法。)
阿尔寨石窟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的北部大草原中,是一座开凿于北魏、兴盛于蒙元的佛教石窟群落。这里充满着神秘的色彩,成吉思汗在征伐西夏的时候曾在此养伤,相传其卒于此,并有着成吉思汗丧葬地的传说。
景区欲将其规划为一个以成吉思汗为重心,佛教为主,其他宗教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景区。在景区中有一条由西向东的季节性河流,在规划中充分利用了其形状与周边的地形和道路关系形成了一个太极的图案,寓意道教文化,使整个景区更具神秘色彩。这也符合成吉思汗当时对于宗教的信仰,体现佛教和道教的交融。
图1 坛城广场概念图
图2 坛城广场效果图
这就是将形充分利用,结合文化挖掘的第一种由形及内赋予方法,将水性的外形与文化相结合,产出新的文化内涵。在城市原本的文化内涵下,体现并升华城市内涵,使水系本身具有了生命力,而不只是表象的存在。
2.2.3 赋予内涵的原则
赋予水系内涵可以增添水景活力,但仍应注意一下原则:1)真实性。对于城市水系赋予内涵不应过于浮夸,脱离城市文化内涵。应合理与城市文化结合,挖掘其自身内涵。2)可读性。城市水系内涵应便于理解,融于群众,体现大众文化。3)特色性。内涵应具有自身的个性,区别于其他。
在城市规划中,不应把水单纯作为景观来应用,更应在其他方面体现出水的应用,尤其应体现其最根本的作用——生命之源。所以在规划中我们还应对其进行监控和合理保护。对于污染的监控更是重中之重,要做到保证时刻掌握和控制水质。我们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检测,实时分析污染程度;也可以通过实时遥感影像图来观测,在对近红光敏感图像上,圈定富营养化水体范围,分析污染程度。当水体污染严重时,有必要对水体进行净化,以保证其可利用性。
在一些城市的水系中,还应考虑到防洪措施,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防洪设施,载舟而不覆舟。同时在防洪设施的设计上,也应体现城市特色,展现城市风采,融入城市风貌的设计理念。
水系风貌是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风貌规划中应充分重视水系风貌规划。而在水系风貌规划中,应充分把握城市文化内涵,并挖掘自身内涵,补充和展现城市的特色和风采,使其融入城市风貌中来,为城市风貌建设增光添彩,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添加动力。
[1]陈六汀.艺术之水——水环境艺术文化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2]李复兴.水与文化[C].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
[3]郑时龄,当代中国的城市化与全球化[R].上海:同济大学,2004.
[4]《城市环境美学研究》论文集之《城市特色美的认知》,吴良铺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
[5]尉天骄.水景观中的美学问题[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4)
[6]李军安.浅谈城市设计中的城市风貌特色[J].山西建筑,2008,34(22)
[7]徐叶.水与景观的关系[J].城乡建设,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