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类部分响应系统编译码电路的实现

2011-03-13 10:39陈海英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触发器框图电平

陈海英

(漳州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系,漳州363000)

部分响应系统利用传输码元间的相关性,改善数字脉冲序列的频谱,从而达到理论上的最高频带利用率2 Baud/Hz,同时部分响应波形“尾巴”振荡幅度小、收敛快,可以降低对定时精度的要求,它在基带传输中得到广泛应用[1]。然而,很多文献只是给出该系统的结构框图,并没有对它的实现进行详细分析[2-4],因此,本文利用D触发器、运放、比较器和逻辑门设计了第Ⅰ类部分响应系统的编译码电路并进行仿真验证。

1 第Ⅰ类部分响应系统原理

第Ⅰ类部分响应系统的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1,5,6],它由三个步骤构成。①预编码:将绝对码an转换为相对码bn,防止出现误码传播现象,即an=bn茌bn-1或bn=an茌bn-1。②相关编码:人为地引入码间串扰,提高频带利用率并使“尾巴”收敛快,即cn=bn+bn-1。由于bn有0、1两种状态,则cn有0、1、2三种状态,成为伪三元序列。若bn的0、1状态分别用0 V和5 V(令A=5 V)电平表示,则cn的0、1、2状态分别对应0 V、5 V(A)、10 V(2 A)。③模2判决:直接将收到的c′n模2处理得到接收信息,即an′=[cn′]mod2。实际信道中会叠加上相应的加性噪声,接收到的cn′的大小不再与cn一致,它的电平值不再是上述的三个电平,将可能小于0 V,也可能大于10 V,也可能出现0~10 V中的任何一个电平,因此要在抽样脉冲的控制下进行模2判决,其判决准则为

{cn′>Vb1或cn′<Vb2,判为“0”

其中,Vb1、Vb2、为判决门限,且Vb2<Vb1。

图1 第Ⅰ类部分响应系统的系统框图Fig.1 The system chartof typeⅠpartial response system

2 第Ⅰ类部分响应系统的编译码电路及其M ultisim仿真

根据部分响应系统的原理框图,编码电路如图2所示。先将bn用D触发器74LS74延时一个码元时间即得到bn-1(D触发器使用+5 V电源供电,时钟信号就是位同步信号BS),然后将bn-1与an一起送到异或门的两个输入端,输出就是bn,实现了预编码。最后将bn与bn-1送到运算放大器UA741的同相输入端,实现相关编码cn=bn-+bn-1。此时cn有3种电平值:0 V、5 V、10 V。为了留有一定的电平范围,UA741的正电源接+15 V,负电源接-5 V。

图2 第Ⅰ类部分响应系统的编码电路Fig.2 The coding circuitof typeⅠpartial response system

部分响应系统的译码电路如图3所示。这里先用窗口比较器对cn′进行模2处理[7],然后用D触发器74LS74进行抽样判决得到接收信息an′。窗口比较器由电压比较器和与门构成,涉及到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互接问题,故电压比较器选用集电极开路的LM119,电源供电与UA741一致。由于集电极开路,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需接上拉电阻R5、R6以及+5 V电源,这样与门的输出电压Un就和数字电路匹配,因此,窗口比较器的电压传输特性如图4所示(UOH≈5 V),实现了cn′的模2处理。

图3 第Ⅰ类部分响应系统的译码电路Fig.3 The decoding circuit of typeⅠpartial response system

图4 窗口比较器的电压传输特性Fig.4 The voltage-transfer characteristic ofwindow comparator

假设信道中不存在噪声,将上述设计的电路在Multisim[8-11]中进行仿真,用四通道示波器Tektronix Oscilloscope观察各个点的波形如图5所示。输入信号an是码速率为5kBaud的伪随机二进制序列。由图5可见,该编译码电路能正常进行编码和译码,只是恢复的an′比an延时了一个码元宽度。

图5 第Ⅰ类部分响应系统的仿真结果Fig.5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ypeⅠpartial response system

3 结论

由D触发器、集成运放、电压比较器和逻辑门即可构成第Ⅰ类部分响应系统的编译码电路。该电路简单、容易实现,对部分响应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

[1]王兴亮.通信系统原理教程[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彭嫦飞,叶哲江,邵玉斌.基于逐符号检测的部分响应系统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5(3):256-258.

[3]邓翔宇.一种可实现数字基带部分响应系统的研究[J].信息技术,2005(6):72-74.

[4]周剑玲,张艳青,王祥仲.第Ⅳ类部分响应基带传输系统的研究[J].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3):19-22.

[5]GERST I,DIAMOND J.The Elimination of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by Input Pulse Shaping[J].Pro.IRE,1961, 53:78-82.

[6]樊昌信,张甫翊,徐炳祥,等.通信原理[M].5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7]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8]王春圃,刘刚.基于Multisim X的计算机辅助电子电路设计[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9,24(2):133-137.

[9]古良玲,杨奕.电路电子基础实验中Multisim 10.0的应用技巧[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1):45-47.

[10]从宏寿,程卫群,李绍铭.Multisim 8仿真与应用实例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1]汪志强,张冬梅.基于Multisim 7的模拟电子线路仿真分析[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0,22(4):34-37.

猜你喜欢
触发器框图电平
捷豹I-PACE纯电动汽车高压蓄电池充电系统(三)
电路图2017年凯迪拉克XT5
算法框图的补全
使用触发器,强化安全性
NPC五电平Z源逆变器的设计研究
基于三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NPC三电平变换器的STATCOM研究
基于图表法构建《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知识网络
一种多电平逆变器及其并网策略
几种常见触发器工作方式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