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
急诊患者经过急诊科医生、护士紧急抢救、复苏、处理后,因诊断与治疗的需要,常需转至检查科室、手术室、病房,护士在院内转运中起着主导作用[1],因此这就涉及病人能否被安全转运。本文对相同病种的急诊危重病人院内转运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对如何更安全地转运进行了探讨。
对象 试验组68例中,男性42例、女性26例,年龄18~75岁,其中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20例,复合伤18例,急性中毒7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13例,呼吸衰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0例。
对照组68例中,男性占45例、女性占23例,年龄20~74岁,其中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19例,复合伤19例,急性中毒7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13例,呼吸衰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0例。
2.1 实验组病人入急诊抢救室进行相应处理,转运前主管护士与医生进行APACHE II评分,当评分≥15≤20时,由2名护士准备转运的各种物品,进行院内转运。
2.1.2 转运前正确评估病情
急诊护士与主管医生一起采用APACHE II评分,对病人进行严格的评分,根据评分结果,评估转运的可行性,当评分≥15≤20,这部分病人进入转运前的各种准备阶段。当评分>20这部分病人留在SICU,当评分<15分时,这部分病人安全转运,护士按常规进行安全转运。
2.1.3 转运人员的要求
急诊科每班有三名护士,其中一名为护理组长,与护士长一同起到保障每班医疗护理安全,护理组长根据病情的轻重,安排相应的护士1~2名进行转运,负责转运的护士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准确的判断力,并具有处理应急问题的能力。
2.1.4 转运前的准备
转运前电话通知相关科室,并交代主要病情及特殊准备,如呼吸机、吸痰器等。确保绿色通道的畅通,检查各管路情况,清空尿袋,吸净气道内痰液,检查所带人工简易呼吸器、便携式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面罩、氧气袋、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品,保证仪器及药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转运前再次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了解病情,对烦躁患者立即报告主管医生,适当运用镇定剂,必要时给予安全约束,用留置针为病人输液,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如患者病情重不易搬动时,就用抢救床搬运,避免因搬动造成病情加重。医护人员应将转运的必要性和风险性一同告知家属,征得家属同意后并签字,再实施转运。
2.1.5 转运途中的护理
转运时保持安全合适的体位,意识障碍患者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头部在高处,推车(床)速度平稳,护理人员管理好吸氧装置,对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气道应由主管医生或有经验的护士管理,始终保持呼吸道畅通,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胸廓起伏、面色、气管插管是否完好,输液患者注意不要刮倒输液瓶,保持输液畅通,并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2]。护士在转运过程中保持有条不紊,动作熟练,并实施心理护理,使患者及家属有安全感,安静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有条件时让患者家属或一名护理人员准备电梯,确保转运途中绿色通道的畅通[3]。
2.1.6 紧急情况的处理
如在转运途中出现并发症,护士不要惊慌,立即就地抢救,同时呼叫附近医务人员,通知本科人员,尽量保持呼吸、循环系统的稳定,并做好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患者意识状况、各项监测指标、检查或治疗期间的情况及转运途中发生意外的救治等。
2.1.7 转运到目的地的护理
到达目的地,护送人员应与病房护士一起将患者搬至病床,做好交接,交接内容为患者的基本情况、相关治疗、病情、液体通路、所带液体、人工气道、在急诊科的检查化验单、心电图、门诊病历等,两科护士均在危重病人交接本上签名。
2.2 对照组病人进入急诊抢救室后,进行相应处理,转运前,护士与医生根据患者当前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用药情况来决定病人的院内转运。所采取的护理措施与实验组是相同的。
3.1 实验组与对照组转运危重病人情况对比见表1,表2。
表1 试验组列表
表2 对照组列表
3.2 从上表可看两组相同病种的病人,转运前采用的评估方法不同,途中虽然运用同样护理措施,但急诊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的成功率是不同的。
APACHE II由APS、年龄及CPS三部分组成,我们将APACHE II评分系统运用到我院急诊科危重病人的院内安全转运资料中来,结果表明,未被安全转运的危重病人与APACHE分值明显相关,分值超过20时继续留在SICU,分值≥15≤20时,安全转运的系数明显增高。但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实验组及对照组的病人均有1例转运途中出现意外。经临床资料统计,心血管系统病人,心肌酶变化在APACHE II评分中没有,所以APACHE II评分在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病人中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童本沁,陈娟.院内转运存在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7.
[2]Helen H.护理与病人安全[J].中国护理管理, 2007,7(1):23-24.
[3]郑微艳.SICU病人院内安全转运交接流程探讨[J].现代护理,2005,1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