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丰伟,贾 智,赵梦明,刘大勇
(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天津300070)
近来,一种治疗釉质早期龋渗透封闭性树脂问世。这种树脂材料操作方法简单,对牙体组织无损伤,同时可以改变釉质龋表面的白垩色或棕色变化,达到美观修复效果。有许多学者对于其修复效果进行研究,并予以肯定,但对于这种新型树脂材料的颜色稳定性,国内外研究较少。本实验以DMG公司生产的爱康渗透型树脂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修复釉质龋后,在光照下其颜色的稳定性。
1.1 实验材料 耐酸指甲油,乙酸,CaCl2·2H2O,KH2PO4,磷酸二甲基羟基,麝香草酚,10%HCl,KOH,NaCl,KCl,Na2S,Na2PO4·2H2O,蒸馏水,爱康渗透型树脂,pH试纸。
1.2 实验器材 Crystaleye分光光度计电脑比色仪(Olympus Crystaleye Spectrophotometer,CE100-DC/EU),光固化机,4℃冰箱,锥形瓶,棕色试剂瓶,微量加样器(1000μL,200μL可调)。
1.3 实验标本 标本取自人体口腔拔出的牙齿。
1.4 实验方法
1.4.1 离体牙人造釉质龋的制备 从2009年9月~2010年3月来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就诊患者因正畸、牙周病等原因拔除牙齿中,选取32颗牙齿。纳入标准:(1)上下颌前牙或前磨牙。(2)牙体组织完整,无充填物和修复体,无龋坏。(3)牙齿表面无因先天发育或后天等原因造成的非龋性白垩色表现,无外源性或内源性着色。牙齿拔出后放入生理盐水中暂时保存。将32颗离体牙除唇面以外的其他面及牙根的表面涂上透明的耐酸指甲油。将牙齿浸泡在5L的脱矿液(包括50mmol/L乙酸,3mmol/L CaCl2·2H2O,3mmol/L KH2PO4,6μmol/L磷酸二甲基羟基,微量麝香草酚,pH 5.0;37℃)中50d。在这段时间内,每天检测液体的pH值,pH值变化时,要用10%HCl或者是10mol/L KOH进行调整[1]。
1.4.2 配制人工唾液 采用ISO/TR410217标准配方配制人工唾液:在1000mL蒸馏水中加入0.4g NaCl和KCl,0.57gCaCl2,0.78gNa2PO4·2H2O,0.005g Na2S,1.0g尿素,并用NaOH调至pH值为6.8~7.0,保存在4℃冰箱内备用[2]。
1.4.3 渗透树脂处理釉质龋 经过脱钙液处理后,每颗牙的唇面形成了白垩色人造釉质龋。将32颗离体牙随机分为A组和B组 (n=16):A组作为实验组,B组作为对照组。A组和B组牙齿分别保存在预先配制好的人工唾液中,并保存于37.5℃避光环境中。A组和B组牙齿随机编号,方便录入数据。用Crystaleye分光光度计电脑比色仪进行比色。测色系统采用CIE LAB(1976)系统表示。目前此系统为牙科最常用的表色系统。L*代表明度,+a*代表红色,-a*代表绿色,+b*代表黄色,-b*代表蓝色,a*、b*决定了物体的色相,其绝对值的大小表示物体颜色的饱和度。两个按L*、a*、b*标定的颜色,两者之间的总差色值△E CIE(L*a*b*),由下式计算△E= (△L*)2+(△a*)2+(△b*)2〕1/2。测量并记录每颗牙齿的L*、a*、b*。用DMG公司生产的爱康渗透树脂,对A组和B组离体牙的釉质龋进行处理。具体步骤如下:吹干牙齿,酸蚀2min;水汽冲洗30s,干燥;涂抹酒精干燥30s;涂擦渗透型树脂,等待3min;光固化40s,再涂擦一遍树脂,光固化40s。
1.4.4 渗透治疗后各时段色差测定 渗透治疗24h后,测量L*、a*、b*值,作为基准值。此后3个月B组作为对照组,一直避光存放于37℃人工唾液中。A组在每天下午14时,在阳光下照射15s,蒸馏水冲洗2s,剩余23h 43s避光存放于37℃人工唾液中。在15d、1个月、3个月,对两组牙齿进行测色,测量并记录每颗牙齿L*、a*、b*值。
1.5 数据分析 利用SPSS 16.0软件分析处理各组数据。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整体做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对应时间段做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
2.1 渗透治疗前后色差变化 根据实验组和对照组离体牙在渗透治疗前和渗透后24h的L*、a*、b*,其色差值变化为5.72~6.56和4.32~5.42。分别做独立样本t检验(P<0.05),渗透前后色差值大于3,超过肉眼可明显辨别范围。
2.2 A组和B组不同时间段色差变化 A组和B组在渗透后不同时间段测得的L*、a*、b*值,与基线处测得L*、a*、b*值,分别运算出△E1、△E2和△E3,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A组和B组不同时间段色差值Tab 1 △E value of group A and B in different periods
2.3 A组和B组不同时间段△E的均数和标准差 结果见表2。
表2 A组和B组不同时间段的△E值(±s)Tab 2 △E value of group A and B in different periods(±s)
表2 A组和B组不同时间段的△E值(±s)Tab 2 △E value of group A and B in different periods(±s)
△E△E1△E2△E3A组B组1.77±0.551.74±0.591.74±0.571.53±0.731.67±0.641.76±0.55
2.4 A组和B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时间段的△E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A组和B组不同时间段△E方差分析Tab 3 Variance analysis of group A and group B in different periods
时间因素和组间处理因素(光照)之间有交互作用(P<0.05);不同时间对色差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处理因素(光照)对树脂色差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需要进一步比较树脂在不同时间段色差的组内差异及不同处理方法时树脂色差的组间差异。
2.5 A组和B组对应时间段单因素方差分析 A组和B组按不同时间段色差变化分别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其P>0.05,A、B两组组内不同时间段的色差值无统计学意义。
2.6 A组和B组对应时间段t检验 A组和B组各对应时间段的△E值,分别做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在各个对应时间段A和B两组色差值P>0.05,A组和B组在对应时间段色差值无统计学意义。
临床中颜色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由于颜色的判断具有主观性,不同的观察者对颜色差别的感知和接受程度不同,视觉比色受到观察者对色差主观判断因素的影响,因此对颜色差异的定量评价应使用仪器进行测色比较。学者们对仪器测色与肉眼比色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但目前对临床上肉眼不可接受的色差△E值有不同的标准。Ruyter等[3]认为色差△E>3.3时临床不可接受,Johnston等[4]发现树脂贴面修复体与天然牙的色差△E为6.8时,在临床上仍为可接受范围。表现颜色差异的方法最为常用的CIE1976L*a*b*测色系统,当两种物体颜色之间的色差值>1.4,人眼即可分辨出两种颜色之间的差别,如果△E>3时,则人眼会感觉到明显的颜色差异。本实验中,渗透型树脂修复后的牙齿避光保存下(色差值△E在0.8~2.31之间),颜色较为稳定。这与郭航[5]1989年做出的避光保存的树脂颜色变化(色差值△E为1.23~2.87之间)稳定报告基本吻合。本实验中实验组渗透型树脂,经过光照实验后,颜色仍然较为稳定(色差值△E为1.15~2.33之间)。光照因素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色差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色差变化均未超过ΔE>3.0,这与郭航的报告相差较大:复合树脂在阳光和紫外线照射下极易发生颜色变化(色差值△E在2.47~7.20之间)。
复合树脂的颜色改变是临床医生和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虽然光、热压固化这类单组份树脂的成功选用解决了化学固化等多组份树脂中胺类催化体系及调拌气泡因素,但我们仍能在临床上发现复合树脂的颜色改变。复合树脂材料的颜色改变概括起来分为两种类型:变色和染色。变色指材料本身的理化性质改变或成分的变化引起的色泽改变,这种颜色变化是不可逆的。染色指因环境中的污染物、色素等渗入或粘着而引起的,染色可以通过磨光、抛光等而改善。
复合树脂的变色是内源性因素造成的。与树脂基质填料以及一些催化、稳定体系等化学成份的化学降解有关。实验室常用的加速老化实验是在一定温度下,将材料浸于各种溶液或/和暴露于紫外光或阳光下等环境进行测试。
但在本实验中,并未发现紫外线对树脂浸润后的牙齿色差产生影响。故作此解释:(1)传统树脂是充填式治疗,它要求树脂颜色与牙色相近,以达到美观修复的效果。渗透型树脂是淡黄色透明,高流动性的光敏复合树脂,主要应用于釉质龋,属于非创伤性治疗。它对白垩色或棕色釉质龋的颜色修复,主要是通过其反应过程。与临床经常使用的树脂相比,渗透疗法主要应用15%盐酸酸蚀剂,它能更有效的去除釉质龋表面的玷污层。高流动性树脂能够充分渗入脱矿釉质中,光照固化后成为树脂-多孔羟基磷灰石复合体。故渗透树脂对牙齿颜色的修复是通过牙体组织与树脂颜色结合实现的,而不仅体现树脂的颜色。因此尽管树脂在紫外照射下发生颜色的变化,其变化表现并不明显。(2)复合树脂由树脂基质、催化体系和填料等组成,树脂基质的变色与基质纯度和质量对其颜色改变有很大关系。低质量的树脂,聚合后固化不完全,会造成修复后变色。化学固化复合树脂引发体系多含胺类,其反应后的残余部分是日后变色的主要因素。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采用樟脑酚和醋类作为引发体系,去除了一些变色因素,并加有紫外线吸收剂,能吸收3500~5000nm的紫外线,减少了固化后复合树脂在光作用下的变色倾向[5]。罗娟等[6]研究指出,在树脂基质中加入适当比例配方的二氧化锆和纳米金刚石填料,使复合树脂的机械性能介于树脂和陶瓷之间,达到树脂的要求,并表现出良好的颜色稳定性。本实验中,树脂在光照下色差不明显,故推断其在技术方面做出的改进,已达到改变树脂理化特性的目的。例如提高基质的纯度和质量,减少引起颜色的变化的原因,增加了吸收紫外线的物质等。但至于与传统树脂具体有何种不同,仍待进一步研究。(3)分光光度计电脑比色仪使用具有系列波长的光源替代色度计型的电脑比色仪的三色光源可更有效地提高比色准确性[7]。Da Silva等[8]用Crystaleye电脑比色仪进行的临床研究表明,分光光度计比色效果更精准。故与以往的实验研究相比,Crystaleye电脑比色仪的应用,使得实验结果更为精准,误差更小。
经过短期的实验研究证实渗透型树脂在光照下颜色较为稳定。但因其应用于临床不久,其颜色的稳定性还有待于进行长期的实验观察,以评定其长期的临床疗效。
[1] Buskes JA,Christoffersen J,Arends J.Lesion formation and lesion remineralization in enamel under constant composition conditions. A new technique with applications[J].Caries Res,1985,19(5):490
[2] 李国强,朱静.游泳池水碓光敏树脂颜色的短期影响[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06,15(4):191
[3] Ruyter IE,Nilner K,Moller B.Color stability of dental composite resin material for crown and bridge veneers[J].Dent Mater,1987,3(5):246
[4] Johnston WM,Kao EC.Assessment of appearance match by visual observationandclinicalcolorimetry[J].JDentRes,1989,68(5):819
[5] 郭航.牙冠复合树脂和陶瓷材料颜色的相关性能研究[C].博士学位论文,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1991:40-67
[6] 罗娟,刘学恒,王新知.氧化锆、纳米金刚石填料比例对核树脂颜色的影响[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8,22(3):251
[7] Stephen JC,Alessandro D,Adam M.Fundamentals of color:shade m atch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esthetic dentistry[M].Chicago: Quintessence,2004:28-30,77
[8] Da Silva JD,Park SE,Weber HP,et al.Clinical performance of a newly developed spectrophotometric system on tooth color reproduction[J].J Prosthet Dent,2008,99(5):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