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丰祥,高希彬,2
2010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所谓“新生代农民工”也被称为“农民工二代”,主要是指80后、90后出生的农民工,他们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30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基本没有务农经历;他们与上一代农民工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观和就业观。
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民工的数量已经达到了近2.3亿,其中,新生代农民工占60%,约1.2亿,市民、农民、农民工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的三大群体[6]。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问题,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学者的关注,但是,他们的焦点却大多集中在就业、居住、社会容纳等方面,对于第一代农民工的体育休闲生活,国内学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对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活动的研究还是社会体育的“盲点”。针对“富士康事件”,中华全国总工会于2010年5月29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工作的意见》,文中特别强调,“要加强青年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加大对他们身心健康的关注和投入”。而体育活动对于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早已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基于以上社会背景,研究者对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此来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现状,为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的开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调研
通过中国期刊网、上海图书馆、上海体育学院图书馆等查阅了大量有关本研究的文献资料,并对有关文献资料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
1.2.2 问卷调查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对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设计结束后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85份,回收率97.5%,有效问卷544份,有效率92.9%。
1.2.3 访谈
在问卷发放的过程中,对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的管理者以及社区体育负责人进行访谈。
1.2.4 数理统计
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整理、分类,并运用统计学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1.2.5 逻辑分析
通过对调研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研究,运用演绎与归纳的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逻辑分析。
1.2.6 对比
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后,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收入的调查对象之间的参与休闲体育状况进行横向对比,同时,将本次调查所收集的资料与前人对第一代农民工参与休闲体育的情况进行纵向对比。
2.1 调查对象基本状况分析
2.1.1 年龄、文化程度及性别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其中,服务行业200份,工厂200份,建筑行业200份,共收回问卷560份,有效问卷544份(其中,服务业174份,工厂180份,建筑业190份)。已婚人数250人,未婚人数294人。男性327人占60.1%,女性217人占39.9%。本次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虽然相对来说年龄差别较小,但也有较为明显的阶段特征,新生代农民工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1~24岁,占到总数的49.6%(表1)。
从表2可以看出,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文化和高中或中专水平上,分别占到被调查人数的45.4%和39.7%。这与农村的现实环境相当吻合,新生代农民工从中学毕业后,在农村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又不愿意在农村帮助父辈务农,所以选择了到城市中寻找出路。
表1 本研究调查对象年龄状况统计结果一览表
表2 本研究调查对象文化程度统计结果一览表
2.1.2 每天工作时间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和休息的权利和自由,休闲权体现了宪法对公民人权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工作每天以8 h为限,1周不超过44 h。超过的时间为加班,正常情况下的加班,一般每天不允许超过1 h,因特殊原因需延长加班时间的,在保证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每天延长不允许超过3 h,每月不允许超过36 h。劳动部编制的《农民工维权手册》中规定,“农民工依法享受法定节假日等休闲权”,本研究对此进行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工作时间较长,加班是常有的事。
调查显示,各行业的每天工作时间各有不同,但是基本上每天都超过8 h,服务业每天不超8 h的最少,只有3%,工厂最多为8%,每天工作时间8~10 h最多的是工厂,占64%,每天工作11~12 h最多的是服务业和建筑业,分别是52%、51%,每天工作12 h以上比例最少的是工厂,占5%,最多的是建筑业,占18%(表3)。
表3 本调查对象每天工作时间一览表(%)
2.1.3 新生代农民工闲暇生活方式
所谓闲暇生活指的是在闲暇时间内,为达到娱乐、休闲或放松等目的而从事的个人喜爱的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生活已不只是一个时间概念,同时还是一个活动概念,一定的闲暇时间为人们的休闲生活仅提供了必需的条件,而生活质量必须由闲暇活动的内容充实度和活动结构的协调度来进行衡量[7]。
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男性主要闲暇活动为看电视、上网吧、看电影、KTV、聊天,选择体育活动的只有9.4%;女性主要为逛街或公园、看电视、聊天,选择体育活动的只有3.1%(表4)。从其选择活动方式来看,男性较之以往学者的调查最大的不同体现在上网吧、KTV和看电影等,可以看得出,新生代农民工休闲生活方式已经由原来的“花费少,易获得性”向“消费型”转变。
2.1.4 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与支出情况
2.1.4.1 工资收入情况
调查发现,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与工作的行业有一定的关系,由于职业的不同,收入也存在一定差异。服务业的月均水平在1 200~1 500元之间,占到被调查对象的 46.6%,超过 1 500元的占被调查对象的17.2%,在被调查人员中,63.8%的人超过1 200元;工厂打工的新生代农民工47.2%的人收入在1 200~1 500元之间,41.1%的人月收入超过1 500元,88.3%的人工资超过1 200元;由于建筑工作环境艰苦,工作时间较长,较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意参加此类工作,但与其他行业相比,58.9%的人工资收入在1 200~1 500元,95.2%的人工资超过1 200元(表5)。总体来看,调查对象的月均收入集中在1 200~1 500元,占到被调查对象的51.1%。
表4 新生代农民工闲暇活动方式一览表 (%)
表5 不同行业新生代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统计一览表
2.1.4.2 支出情况
表6 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支配比例统计一览表(%)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收入的新生代农民工,在收入支配上存在较大差异,收入越高者储蓄和投资比例越高,而花销所占比例则正好相反(表6)。有学者研究认为:收入水平不同的群体,其生活支出情况存在很大不同,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必需品支出占到总收入的近50%[9]。总体来看,新生代农民工花销支配比例偏大,究其原因有二:首先就是其收入水平较低,因此,生活必需品的支出比例当然就高;其次,可能与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已出现重大变化有关,第一代农民工基本上是利用农闲时间从农村到城市务工挣钱补贴家用,而新生代由于相当比例的人还没成家或刚成家,生活压力比较小,他们更倾向于把钱花在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上,当然这也为他们在闲暇时间参与休闲体育活动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
2.2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休闲体育的行为特征分析
2.2.1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对休闲体育的认识程度
认识并了解休闲体育是参与休闲体育的前提。调查发现,在被调查人员中,对休闲体育“了解”的排在第1位,占到被调查人数的39.7%;“不了解”的排在第2位,占到被调查人数的29.8%;“略知”的和“非常了解”的分别占到被调查人数的19.9%、10.6%(表7)。并且,新生代农民工对休闲体育的认识程度与他们所接受的文化程度有关,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他们对休闲体育的认识程度也越深。总体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对休闲体育的认识较第一代农民工有了很大提高[3],接近70%的新生代农民工对休闲体育有所了解,这可能与他们所受的相对较高的文化教育有关,并且他们正处于青年时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也比较高。因此,单从调查结果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具备了参与休闲体育的认知前提。
调查发现,由于职业的不同,新生代农民工对休闲体育的认识也不同,两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表8)。在服务业,约90%的新生代农民工对休闲体育有所了解,这可能与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有关,因为许多休闲体育组织机构本身就隶属于服务行业,同时,通过与他们工作中的服务对象的接触,也增加了他们对休闲体育的认识程度或范围;相比之下,建筑行业接近60%的人员不了解休闲体育,这可能与他们的工作环境封闭、接触人员单调、生活圈子狭小等特点有关。
表7 不同文化程度的新生代农民工对休闲体育的认识统计一览表
表8 不同职业的新生代农民工对休闲体育的认识程度统计一览表
2.2.2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休闲体育的情况
体育作为一种最健康、文明、积极的休闲方式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通过休闲体育来提高现代生活质量已成为当今人们新的社会时尚追求。在调查人员中,参与休闲体育的为391人,占总人数的71.9%,不参加的为153人,占总人数的28.1%。
调查显示(表9),在文化程度方面:高中或中专文化的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休闲体育比例较高,占到46.9%;在月均收入方面:1 201~1 500元之间的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休闲体育比例较高,占到51.4%;在不同职业方面:服务业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休闲体育比例较高,占40.4%;在性别方面:男、女参与比例分别为72.1%和27.9%。也就是说,文化程度的高低以及收入的高低与参与休闲体育成正比,服务业比其他行业的参与比例高,男性比女性参与比例高。
体育锻炼的目的具有层次性,初级目的是医疗保健,具有直接性和功利性。第2层次是健康和长寿,生物目的和功利目的仍然突出。而体育锻炼的较高层次是体育功能的发展和扩大,是在健身基础上拓展它的功效,实现生物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有机结合[1]。在参与动机方面,由于他们文化程度、收入、性别、职业等不同而存在差异,但总体来看,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居多,其次是兴趣。这表明,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在追求体育活动的本质功能的同时,也比较注重体育活动作用的多重性,对体育功能的认识由过去一味地强调健身而变得日趋丰富。
表9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休闲体育情况统计一览表
表10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休闲体育的项目调查一览表
2.2.3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休闲体育的项目情况
从整体来看,被调查者所参加的项目多为目前都市流行的体育活动内容,与以往其他研究者对第一代农民工的研究结果发生了较大变化[3,5],新生代农民工由简单易行、技术要求不高、对场地器材要求不严格、无资金投入或投入很少的项目转变为都市中一些新型的体育项目,在参与项目方面渐渐城市化。例如,参加一些健身健美运动、拓展项目、野外活动等。这可能与新生代农民工本身特点有关,如青年人兴趣广泛,爱好多样,自我意识强,喜欢探新求异,追逐时尚展示个性魅力,加上良好的身体基础和经济上的独立,促使他们除了喜欢传统的体育项目外,对新兴的一些体育项目也比较青睐。
社会性别作为一种文化标签,对人们在休闲体育项目选择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为不同性别群体的角色身份不同,各有自己特殊的期望与行为准则和心理、生理需求,所以,在休闲体育项目选择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男、女差异性。男性骨骼粗壮,肌肉发达,为了突出个性,展现阳刚魅力,他们相对更喜欢具有身体碰撞、集体对抗和冒险性的户外运动。因此,三大球类运动、欣赏体育竞赛、野外活动、健美等项目比较受男性的欢迎,所占到的比例较高,三大球项目比较受欢迎也与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有深厚基础有关。女性农民工对乒乓球、羽毛球、健身操、体育舞蹈等比较青睐,可能与女性本身的力量差、弹性和柔韧性好、节奏感强等特点有关(表10)。
2.2.4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休闲体育的频率调查
表11显示,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在参与休闲体育频率方面,主要集中在每周 1~2次,占被调查人数的61.2%,每周3次以上的占15.3%,也有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尽管也参与休闲体育,但他们的参与频率非常低,这部分人占5.9%,每月2~3次的占到17.6%,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特点。新生代农民工在每次锻炼时间方面,接近一半的农民工活动时间大约30min左右,32.2%的农民工活动时间为30~50min,超过60min的只占到18.7%,总体说明他们参与的时间普遍较短。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对体育人口标准的划定,即以每周参加体育活动不少于3次,每次活动时间不短于30min且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上强度作为衡量标准来看,他们达到体育人口标准的很少,只占到10.6%,远远低于全国体育人口的比例(33.9%)[8]。
2.2.5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休闲体育的形式
调查显示(表12),农民工参与休闲体育的形式大部分是和老乡、朋友一起(44.8%),其次是个人自由活动(29.7%)。从中可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参加体育活动大多数是自发的,说明新生代农民工体育锻炼意识比较强,活动形式具有广泛的自主性;另一方面也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体育活动、精神文化生活问题还未得到社会的关注,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在一些经济效益好的用人单位,已开始认识到员工的健康和团结合作对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他们通过组织员工一起锻炼来改善他们的身体和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开始增添部分体育设备、组织一些体育比赛,以增强员工的体质,丰富精神生活,加强员工间的交流合作。
表11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休闲体育的频率及时间调查一览表
表12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休闲体育的形式调查一览表
2.2.6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休闲体育的活动场所
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场所主要集中在社区附近的一些免费场所,但在消费性的场所方面比老一代农民工有了显著性提高,在收费的健身场所参加休闲体育活动占27.1%,远高于李相如等(2009)对第一代农民工的调查结果(6.3%)[3]。总体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在活动场所方面仍体现出以免费的、公共的场所为主,以收费的体育场(馆)设施为辅的特点(表13)。
2.2.7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休闲体育的消费情况
体育消费是指人们用于体育活动方面的消费支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念、消费意识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人们体育消费意识不断增强。调查发现(表14),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每月用于参与休闲体育的费用主要集中在50~100元之间,占到34.3%;其次是50元以下,占到31.2%;从总体看,新生代农民工休闲体育的消费情况比较理性,符合自身的月收入情况,与第一代农民工体育消费水平相比,有了很大提高[2,3,11]。但也有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参与休闲体育,而体育消费为零,这说明他们选择的项目和场所是不收费的,例如,到广场散步,在广场和朋友一起在一些免费场所的单杠、双杠等简易器械上活动等。对其消费结构分析发现,实物消费和非实物消费比例接近,实物消费以购买运动服装和杂志为主,非实物消费以到收费健身场所锻炼为主。
表13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休闲体育的活动场所调查一览表
表14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每月参与休闲体育的平均消费情况调查一览表
2.3 影响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休闲体育的影响因素分析(表15)
2.3.1 个体内部因素
2.3.1.1 受教育程度与体育意识问题
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能力、知识、技术、趣味、审美观和体育行为的养成。在本调查的544名新生代农民工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达到了47.6%,接近一半,较之第一代农民工有了很大的提高[3],尽管如此,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仍占大多数,为52.4%。总体来看,超过一半的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仍然不高。良好的教育对培养人们体育意识,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他们受教育程度偏低,导致了对休闲体育的认识也很肤浅,大多数调查对象对此仅仅略知一二,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参与休闲体育的积极性。
人的行为受观念意识的支配,人们在解决了生活温饱之后是否在闲暇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关键在于人们的体育观念意识。体育意识是人们体育实践的动力。由于体育意识不强,对体育各方面的价值认识就不清楚,在他们闲暇时间参与休闲体育的就少,把时间过多地分配给了其他的活动。如本调查中,闲暇时间用于看电视或聊天的占到了极高的比例,反之,用于参与体育活动的只占到9%左右;在对影响因素的调查中,28.1%的人表现出对体育无兴趣,同样表明他们的体育意识薄弱。
表15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休闲体育的影响因素调查一览表
2.3.1.2 自身经济条件
不同的收入水平影响着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休闲体育的行为。调查发现,65.6%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自身经济水平影响其参与休闲体育。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只有在最低的生理需要(衣、食、住、行)被满足之后,才有可能产生较高层次的需求。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绝大部分处于中低层职业,还面临着失业风险,所以,精神文化类、享受性和发展性消费在新生代农民工消费支出中的比重还比较低。再者,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各种保障制度也不健全,所以,使得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还在为生计而奔波忙碌,即使他们对体育有一定的兴趣,面对一些高消费的项目和消费性的场(馆),只能望而却步。
2.3.1.3 心理困境
一些城市居民对新生代农民工表现出明显的身份优越感与职业歧视,大大伤害了他们的人格尊严,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更多地被歧视感和被剥夺感。新生代农民工在休闲体育参与方面比较低与这不无关系,调查显示, 84.9%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受到城市居民歧视,使得他们在潜意识中感到自卑、压抑和性格脆弱,造成他们缺乏主体参与意识,缺乏参与信心和勇气等。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困境也是制约农民工参与休闲体育活动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3.2 外部环境因素
2.3.2.1 工作时间长,强度大
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亦称休闲权,休闲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当人们解决温饱问题后,就有了更为高级的需求,当这种需求成为整个社会成员的目标时,就上升到了权利的层面,休闲权就应运而生,休闲权是对劳动者更有益并能使其身心健康和自由发展的一种权利。调查发现,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时间都集中在10 h/天左右,有的甚至超过了12 h,劳动时间非常长。我国《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将劳动强度分为Ⅳ级,其中,Ⅲ级为餐饮业,Ⅳ级为建筑业。另据《工人日报》报道,我国大部分的农民工劳动强度都在Ⅲ级或Ⅳ级[4]。长时间、大强度的工作负荷使得农民工完成一天的工作后,身体极度疲惫,根本就不可能再有时间和精力去参加体育活动。
2.3.2.2 场地器材的匮乏
调查显示,有71.1%的农民工认为,可供他们使用的场地器材严重匮乏。一般认为,法规制度、体育场地设施、指导者是发展群众体育的三大必要保障条件。而调查发现目前提供给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活动场所有限,器材设备不足,到收费的体育场(馆)锻炼,既不方便,收费又高,让农民工们望而却步。
2.3.2.3 组织化程度低,缺乏指导
组织是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或系统的结合体,是公民参与各种活动的平台和载体。组织成员的活动与组织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农民工体育活动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农民工体育活动组织化程度越高,参与率就越高。从调查结果发现,有74.5%的农民工的体育参与处于自发和零散状态,自己或与朋友一起参与体育活动,而单位组织或有关部门组织的非常少,反映出目前我国对新生代农民工体育参与的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同时,由于这一群体本身的边缘特性,使得他们没有相应的体育组织,因而也就失去了参与体育活动的组织依靠,缺乏了表达体育权益的渠道和载体[6]。也有些农民工相对文化层次较低,他们绝大多数不懂如何锻炼,不会锻炼,调查显示,56.2%的农民工缺乏必要指导。因此,这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休闲体育的积极性。
2.3.2.4 法规保障不健全
群众体育的广泛开展离不开国家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各种法规政策的保障[10]。新生代农民工作是城市的重要部分群体,有关政府部门对其体育参与没能进行及时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保障农民工体育参与的各项体育健身服务体系也不够健全;其次,调查发现,在劳动保障方面,社会和单位做得也不够完善,如各地频频出现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等,这些势必会影响到他们参与休闲体育的积极性。
1.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初中或高中文化水平上,占到被调查人数的85.1%;每天工作时间大部分在8~12 h,有的行业甚至超过12h,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较大;新生代农民工闲暇活动方式有一定性别差异,男性主要为看电视、上网吧、看电影、KTV、聊天等,女性主要为逛街或公园、看电视、聊天等;月收入集中在1 200~1 500元,在工资支配上,随收入的增加,他们的投资和储蓄所占比例呈递增趋势,而花销所占比例呈递减趋势。
2.参与休闲体育的行为特征:参与过休闲体育的新生代农民工约占总人数的71.9%,参加动机以娱乐休闲为最多,其次是兴趣;体育休闲月消费额集中在50元/月~100元/月,有的甚至不消费;与上一代农民工有明显区别的是,新生代农民工还参加一些新兴体育项目,在参与项目方面渐渐城市化;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休闲体育每周1~2次为主,活动时间大约30min;参与休闲体育的形式大部分是和工友、老乡一起,其次是个人自由活动,而单位组织活动的很少;活动场所以免费的、公共的场所为主,以收费的体育场(馆)设施为辅。
3.影响农民工参与休闲体育的因素:个人内部因素主要是受教育程度与体育意识问题、自身经济条件、心理困境;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是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场地器材的匮乏,组织化程度低,缺乏指导、法规保障不健全。这些因素都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农民工参与休闲体育的积极性。
1.加强农村学校的体育教育。通过学校体育教育加强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以促进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乃至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行为习惯,这直接关系到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否与终身体育结缘的问题。
2.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或法律来确保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将农民工体育锻炼的问题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3.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广泛舆论宣传,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现阶段,城市市民对农民工存在歧视和排斥,对农民工心理带来了伤害。因此,政府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消除对他们的歧视,同时,也要重视农民工的工作条件和生存环境,尽可能地创作条件丰富他们的闲暇文体生活,以提高参与休闲体育的积极性。
4.兴建和开放更多的适合农民工参与的体育场所、设施。由于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农民工休闲体育的场所主要是一些不收费的地方,因此,政府应增加投资,从硬件方面来保障农民工参与休闲体育的可能性。
[1]党挺.西安市农民工体育锻炼状况及影响成因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5):50-53.
[2]樊炳有.浙江民营企业农民工体育活动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2):33-37.
[3]李相如,吴建美.北京市农民工参与休闲体育的现状调查与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1):133-138.
[4]李兴家.职工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缺位农民工加班尤为突出[N].工人日报,2010-03-16.
[5]卢海元.走进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103-104.
[6]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N].工人日报,2010-06-21.
[7]田雨普.小康社会市民体育的观察与比较[J].体育科学,2008, 28(3):12-15.
[8]张发强.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J].体育科学,1999, 19(1):4-7.
[9]张秋惠,刘金星.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对其消费支出行为的影响——基于1997~2007年的面板数据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10,(4):48-54.
[10]张学妍.我国东南沿海城镇农民工活动的现状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2):20-26.
[11]朱寒笑,陈小蓉.关于构建农民工体育参与与健康促进社会支持系统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3):10-18.